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2216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docx

低合金钢焊接大全

第十三章低合金钢的焊接

13.1概述

低合金钢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化元素而成,其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般不超过5%,用以提高钢的强度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或使钢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耐低温、耐高温或耐腐蚀等。

常用来制作焊接结构的低合金钢可分为高强度钢、低温用钢、耐腐蚀用钢及珠光体耐热钢四种。

13.2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

其中高强度钢应用最广泛,按钢材的屈服强度及使用时的热处理状态又可分以下三种:

a. 在热轧、控冷控轧及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下焊接和使用,屈服强度为295~49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b.在调质状态下焊接和使用的,屈服强度为490~980Mpa的低碳低合金调质钢。

c.w(C)为0.25~0.50%,屈服强度为880~1176Mpa的中碳调质钢。

标准中钢的分类是按照钢的力学性能划分的。

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汉语拼音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三个部分按顺序排序排列。

按照钢的屈服强度,低合金高强度钢分5个强度等级,分别是295MPa、345MPa、390MPa、420MPa及460MPa。

每个强度等级又根据冲击吸收功要求分成A、B、C、D、E、5个质量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冲击韧性要求。

低合金高强钢中w(C)一般控制在0.20%以下,为了确保钢的强度和韧性,通过添加适量的Mn、Mo等合金元素及V、Nb、Ti、Al、等微合金化元素,配合适当的轧制工艺或热处理工艺来保证钢材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优良的可成形性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压力容器、车辆、桥梁、建筑、机械、海洋结构、船舶等制造中,已成为大型焊接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化机理与碳素钢不同,碳素钢主要通过钢中的碳含量形成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来达到强化;而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化主要是通过晶粒细化、沉淀硬化及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

屈服强度为295~390MPa的低合金钢大多属于热轧钢,是靠合金元素锰的固溶强化获得高强度。

如Q345,当Q345钢作为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或厚板结构时,为改善低温韧性,也可在正火处理后使用。

Q345、Q390等微合金化低合金钢是在Q345钢基础上,加入少量可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Nb(0.015%~0.06%)或V(0.02%~0.20%)。

这些钢在热轧状态下性能不稳定,正火处理使其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均匀弥散析出,从而获得高的塑性和韧性。

所以Q345、Q390钢在正火状态下使用更为合理。

屈服强度大于390MPa的低合金钢一般需要在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下使用,如Q420等。

正火处理后形成的碳、氮化合物以细小质点从固溶体沉淀析出,在提高钢材强度的同时,保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随着钢材强度的进一步提高,钢中需要加入一定量Mo,Mo不仅可以细化组织、提高强度,而且还可提高钢材的中温性能。

低合金高强度钢按其用途还可分为:

锅炉用钢、管线用钢、容器用钢、造船用钢及桥梁用钢等,此外,在正火钢中,还有具有良好的抗层状撕裂性能Z向钢,主要用于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及潜艇等大型厚板结构。

13.3低合金钢用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

1.)根据产品对焊缝性能要求选择焊接材料。

高强钢焊接时,一般应选择与母材强度相当的材料,必须综合考虑焊缝金属的韧性、塑性及强度。

只要焊缝强度或焊接接头的实际强度不低于产品要求即可。

焊缝金属强度过高,将导致焊缝韧性、塑性以致抗裂性能的下降,从而降低焊接结构生产及使用的安全性,这对与焊接接头的韧性要求高,且基材的抗裂性差的低合金钢结构的焊接尤为重要。

海洋工程、超高强钢壳体及压力容器选用的焊接材料,还应保证焊缝金属具有相应的低温、高温及耐蚀等特殊性能。

2.)选择焊接材料时,还要考虑工艺条件的影响

a. 坡口和接头形式的影响

采用同一焊接材料焊同一钢种时,如过坡口形式不同,则焊缝性能各异。

如用HJ431焊剂进行Q345钢埋弧焊不开坡口直边对接焊时,由于母材溶入焊缝金属较多,此时采用合金成分较低的H08A焊丝配合HJ431,即可满足焊缝力学性能要求;但如焊接Q345钢厚板开坡口对接接头时,如仍用H08—HJ431组合,则因母材熔合比小,而使焊缝强度偏低,此时应采用合金成分较高的H08MnA、H10Mn2等焊丝与HJ431组合。

角接接头焊接时冷却速度要大于对接接头,因此Q345钢角接时,应采用合金成分较低的H08A焊丝与HJ431焊剂组合,以获得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焊缝金属;如采用合金成分偏高的H08MnA或H10Mn2焊丝,则该角焊缝的塑性偏低。

b. 焊后加工工艺的影响

对于焊后经受热卷或热处理的工件,必须考虑焊缝金属经受高温热处理后对其性能的影响。

应保证焊缝热处理后仍具有所要求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如厚壁压力容器筒节需要热卷方法成形,热卷温度一般要求达到或高于正火温度。

这时筒节纵缝将随着经受正火处理,一般正火处理后焊缝强度要比焊态时低,因此对于在焊后要经受正火处理的焊缝,应选用合金成分较高的焊接材料。

如焊件焊后要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一般焊缝的强度要降低,这时也应选用合金成分较高的焊接材料。

对于焊后经受冷卷或冷冲压的焊件,则要求焊缝具有较高的塑性。

3.)对于厚板、拘束度大及冷裂倾向大的焊接结构

应选用超低氢焊接材料,以提高抗裂行能,降低预热温度。

厚板、大拘束度焊件,第一层打底焊缝容易产生裂纹,此时可选用强度稍低、塑性、韧性良好的低氢或超低氢焊接材料。

4.)对于重要的焊接产品

如海上采油平台、压力容器及船舶等,为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焊缝应具有优良的低温冲击韧性和断裂韧度,应选用高韧性材料,如高碱度焊剂、高韧性焊丝、焊条、高存度的保护气体并采Ar+CO2混合气体保护焊等。

5.)为提高生产率

可选用高效铁粉焊条、重力焊条、高熔敷率的药芯焊丝及高速焊剂等,立角焊时可用立向下焊条,大口径管接头可用高速焊剂,小口径管接头可用底层焊条。

6.)改善卫生条件

在通风不良的产品中焊接时(如船舱、压力容器等),宜采用低尘低毒焊条。

对于重要的焊接产品,焊接材料初步选定后,应根据相应产品的工艺规程进行评定,检测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耐腐蚀性以及焊条、焊丝和焊剂的焊接工艺性能,经考核所选的焊接材料满足所焊产品的技术要求后,方可用于产品的焊接。

13.4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

低合金高强度钢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及微合金化元素,其焊接性与碳钢有差别,主要是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对焊接热输入较敏感,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增大,对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大,含有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的低合金高强度钢还存在再热裂纹的危险等。

只有在掌握各种不同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制订正确的焊接工艺,保证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质量。

1)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

依据焊接热影响区被加热的峰值温度不同,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1350~1450℃)、粗晶区(1000~1300℃)、细晶区(800~1000℃)、不完全相变区(700~800℃)及回火区(500~700℃)。

不同部位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焊接时加热和冷却的速度。

对于某些低合金高强钢,如果焊接冷却速度控制不当,焊接热影响区局部区域将产生淬硬或脆性组织,导致抗裂性或韧性降低。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热影响区中被加热到1100℃以上的粗晶区及加热温度为700~800℃的不完全相变区是焊接接头的两个薄弱区。

热轧钢焊接时,如果焊接热输入过大,粗晶区将因晶粒严重长大或出现魏氏组织等而降低韧性;如果焊接热输入过小,由于粗晶区组织中马氏体比例增大而降低韧性。

正火钢焊接时,粗晶区组织性能受焊接热输入的影响更为显著。

焊接热影响区的不完全相变区,在焊接加热时,该区域内只有部分富碳组元发生奥氏体转变,在随后的焊接冷却过程中,这部分富碳奥氏体将转变成高碳孪晶马氏体,而且这种高碳马氏体的转变终了温度(Mf)低于室温,相当一部分奥氏体残留在马氏体岛的周围,形成所谓的M-A组元。

M-A组元的形成是该区域的组织脆化的主要原因。

防止不完全相变区组织脆化的措施是控制焊接冷却速度,避免脆硬的马氏体产生。

焊接热影响区软化是控轧控冷钢焊接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当采用埋弧焊、电渣焊及闪光对焊等高热输入焊接工艺方法时,控轧控冷钢焊接热影响区软化问题变得非常突出。

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使焊接接头强度明显低于母材,给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带来损害。

另外,焊接热输入还影响控轧控冷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韧性,当采用较小的热输入焊接时,由于焊接冷却速度较快,焊接热影响区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具有较优良的韧性,而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接冷却速度降低,焊接热影响区获得上贝氏体或侧板条铁素体组织,韧性显著降低。

2)热应变脆化

在自由氮含量较高的C-Mn系低合金钢中,焊接接头熔合区及最高加热温度低于Ac1的亚临界热影响区,常常有热应变脆化现象。

一般认为,这种脆化是由于氮、碳原子聚集在位错周围,对位错造成钉扎作用所造成的。

热应变脆化容易在最高加热温度范围200~400℃的亚临界热影响区产生。

如有缺口效应,则热应变脆化更为严重,熔合区常常存在缺口性质的缺陷,当缺陷周围受到连续的焊接热应变作用后,由于存在应变集中和不利组织,热应变脆化倾向就更大,所以热应变脆化也容易发生在熔合区。

在《国产低合金结构钢Q345和Q420焊接区热应变脆化研究》论文中分析了Q345和Q420钢的热应变脆化,发现Q345钢具有较大的热应变脆化倾向。

分析认为,Q420钢中的V与N形成氮化物,从而降低热应变脆化倾向,而Q345钢中不含有氮化物形成元素。

试验还发现,有热应变脆化的Q345钢经600℃×1h退火处理后,韧性得到很大恢复。

3)冷裂纹敏感性

焊接氢致裂纹(通常称焊接冷裂纹或延迟裂纹)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最容易产生,而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工艺缺陷,它常常是焊接结构失效破坏的主要原因。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产生的氢致裂纹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有时也出现在焊缝金属中。

根据钢种的类型、焊接区氢含量及应力水平的不同,氢致裂纹可能在焊后200℃以下立即产生,或在焊后一段时间内产生。

大量研究表明,当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热影响区中产生淬硬的M或M+B+F组织时,对氢致裂纹敏感;而产生B或B+F组织时,对氢致裂纹不敏感。

热影响区最高硬度可被用来粗略的评定焊接氢致裂纹敏感性。

对一般低合金高强度钢,为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焊接热影响区硬度应控制在350HV以下。

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可以采用碳当量公式加以评定。

强度级别较低的热扎钢,由于其合金元素含量少,钢的淬硬倾向比低碳钢稍大。

如Q345钢、15MnV钢焊接时,快速冷却可能出现淬硬的马氏体组织,冷裂倾向增大。

但由于热轧钢的碳当量比较低,通常冷裂倾向不大。

但在环境温度很低或钢板厚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控轧控冷钢碳含量和碳当量都很低,其冷裂纹敏感性较低。

除超厚焊接结构外,490MPa级的控轧控冷钢焊接,一般不需要预热。

正火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有所增加。

对强度级别及碳当量较低的正火钢,冷裂倾向不大。

但随着强度级别及板厚的增加,其淬硬性及冷裂倾向都随之增大,需要采取控制焊接热输入、降低含氢量、预热和及时后热等措施,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4)热裂纹敏感性

与碳素钢相比,低合金高强度钢的w(C)、w(S)较低,且w(Mn)较高,其热裂纹倾向较小。

但有时也会在焊缝中出现热裂纹,如厚壁压力容器焊接生产中,在多层多道埋弧焊焊缝的根部焊道或靠近坡口边缘的高稀释率焊道中易出现焊缝金属热裂纹;电渣焊时,如母材含碳量偏高并含Nb时,电渣焊焊缝可能出现八字形分布的热裂纹。

另外,焊接热裂纹也常常在低碳的控轧控冷管线钢根部焊缝中出现,这种热裂纹产生的原因与根部焊缝基材的稀释率大及焊接速度较快有关。

采用Mn:

Si含量较高的焊接材料,减小焊接热输入,减少母材在焊缝中的熔合比,增大焊缝成形系数(即焊缝宽度与高度之比),有利于防止焊缝金属的热裂纹。

5)再热裂纹敏感性

低合金钢焊接接头中的再热裂纹亦称消除应力裂纹,出现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中。

再热裂纹属于沿晶断裂,一般都出现在热影响区的粗晶区,有时也在焊缝金属中出现。

其生产与杂质元素P、Sn、Sb、As在初生奥氏体晶界的偏聚导致的晶界脆化有关,也与V、Nb等元素的化合物强化晶内有关。

6)层状撕裂倾向

大型厚板焊接结构(海洋工程、核反应堆及船舶等)焊接时,如在钢材厚度方向承受较大的拉伸应力,可能沿钢材轧制方向发生阶梯状的层状撕裂。

这种裂纹常出现于要求熔透的角接接头或丁字接头中。

选用抗层状撕裂钢;改善接头型式以减缓钢板Z向的应力应变;在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强度级别较低的焊接材料或采用低强焊材预堆边;采用预热及降氢等措施都有利于防止层状撕裂。

13.5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

1)焊接方法的选择

低合金高强度钢可采用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气电立焊、电渣焊等所有常用的熔焊及压焊方法焊接。

具体选用何种焊接方法取决于所焊产品的结构、板厚、堆性能的要求及生产条件等。

其中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实心焊丝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电弧焊是常用的焊接方法。

对于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强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无论采用那种焊接工艺,都应采取低氢的工艺措施。

厚度大于100mm低合金高强度钢结构的环形和长直线焊缝,常常采用单丝或双丝载间隙埋弧焊。

当采用高热输入的焊接工艺方法,如电渣焊、气电立焊及多丝埋弧焊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时,在使用前应对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韧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2)焊接材料的选择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材料的选择首先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强度、塑性、韧性达到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该考虑抗裂性及焊接生产效率等。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强,因此,选择焊接材料时应优先采用低氢焊条和碱度适中的埋弧焊焊剂。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制造厂或工艺规程规定进行烘干。

为了保证焊接接头具有与母材相当的冲击韧性,正火钢与控轧控冷钢焊接材料优先选用高韧性焊材,配以正确的焊接工艺以保证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

3)焊接热输入的控制

焊接热输入的变化将改变焊接冷却速度,从而影响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组织组成,并最终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

屈服强度不超过50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焊缝金属,如能获得细小均匀针状铁素体组织,其焊缝金属则具有优良的强韧性。

而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需要控制焊接冷却速度。

因此为了确保焊缝金属的韧性,不宜采用过大的焊接热输入。

焊接操作上尽量不用横向摆动和挑弧焊接,推荐采用多层窄焊道焊接。

热输入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抗裂性及韧性也有显著的影响。

低合金高强度热影响区组织的脆化或软化都与焊接冷却速度有关。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强度及板厚范围都较宽,合金体系及合金含量差别较大,焊接时钢材的状态各不相同,很难对焊接热输入作出统一的规定。

各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应根据其自身的焊接性特点,结合具体的结构形式及板厚,选择合适的焊接热输入。

与正火或正火加回火钢及控轧控冷钢相比,热轧钢可以适应较大的焊接热输入。

含碳量较低的热轧钢(09Mn2、09MnNb等)以及含碳量偏下限的16Mn钢焊接时,焊接热输入没有严格的限制。

因为这些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及冷裂纹倾向较小。

但是,当焊接含碳量偏上限的16Mn钢时,为降低淬硬倾向,防止冷裂纹的产生,焊接热输入应偏大一些。

碳及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屈服强度为490MPa的正火钢,如18MnMoNb等。

选择热输入时既要考虑钢种的淬硬倾向,同时也要兼顾热影响区粗晶区的过热倾向。

一般为了确保热影响区的韧性,应选择较小的热输入,同时采用低氢焊接方法配合适当的预热或及时的焊后消氢处理来防止焊接冷裂纹的产生。

控冷控轧钢的含碳量和碳当量均较低,对氢致裂纹不敏感,为了防止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提高热影响区韧性,应采用较小的热输入焊接,使焊接冷却时间t8/5控制在10s以内为佳。

4)预热及焊道间温度

预热可以控制焊接冷却速度,减少或避免热影响区中淬硬马氏体的产生,降低热影响区硬度,同时预热还可以降低焊接应力,并有助于氢从焊接接头的逸出。

因此,预热是防止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氢致裂纹产生的有效措施。

但预热常常恶化劳动条件,使生产工艺复杂化,不合理的、过高的预热和焊道间温度还会损害焊接接头的性能。

因此,焊前是否需要预热及合理的预热温度,都需要认真考虑或通过试验确定。

预热温度的确定取决于钢材的成分(碳当量)、板厚、焊件结构形状和拘束度、环境温度以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的含量等。

随着钢材碳当量、板厚、结构拘束度、焊接材料的含氢量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降低,焊前预热温度要相应提高。

对于厚板多道多层焊,为了促进焊接区氢的逸出,防止焊接过程中氢致裂纹的产生,应控制焊道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和进行必要的中间消氢热处理。

5)焊接后热及焊后热处理

1.焊接后热及消氢处理

焊接后热是指焊接结束或焊完一条焊缝后,将焊件或焊接区立即加热到150~250℃范围内,并保温一段时间;而消氢处理则是在300~400℃加热温度范围内保温一段时间。

两种处理的目的都是加速焊接接头中氢的扩散逸出,消氢处理效果比低温后热更好。

焊后及时后热及消氢处理是防止焊接冷裂纹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对于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强的14MnMoV、18MnMoNb等钢厚板焊接接头,采用这一工艺不仅可以降低预热温度、减轻焊工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采用较低的焊接热输入使焊接接头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对于厚度超过100mm的厚壁压力容器及其它重要的产品构件,焊接过程中,应至少进行2~3次中间消氢处理,以防止因厚板多道多层焊氢的积聚而导致的氢致裂纹。

2.焊后热处理

热轧、控轧控冷及正火钢一般焊后不进行热处理。

电渣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焊后必须进行正火处理以细化晶粒。

某些焊成的部件在热校和热整形后也需要正火处理。

正火温度应控制在钢材Ac3点以上30~50℃,过高的正火温度会导致晶粒长大,保温时间按1~2min/mm计算。

厚壁受压部件经正火处理后产生较高的内应力,正火后应作回火处理。

3.消除应力处理

厚壁高压容器、要求抗应力腐蚀的容器、以及要求尺寸稳定性的焊接结构,焊后需要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此外,对于冷裂纹倾向大的高强钢,也要焊后及时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消除应力热处理是最常用的松弛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焊件均匀加热到Ac1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冷到300~400℃,最后焊件在炉外空冷。

合理的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可以起到消除内应力并改善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的目的。

对于某些含V、Nb的低合金钢热影响区和焊缝金属,如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选择不当,会因碳、氮化合物的析出产生消除应力脆化,降低接头韧性。

因此应恰当地选择加热制度和加热温度,避免焊件在敏感的温度区长时间加热。

另外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母材原来的回火温度,以免损伤母材性能。

13.6低碳低合金调质钢的焊接

低碳低合金调质钢一般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450~980Mpa)、良好的塑性、韧性、及耐磨、耐腐蚀性能。

根据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合金成分及不同热处理制度,可以获得具有不同综合性能的低碳低合金调质钢。

低碳调质钢的w(C)一般不超过0.21%,与中碳调质钢相比有较好的焊接性。

但要成功地焊接这类钢,必须掌握这类钢的焊接性特点,拟定正确的焊接工艺,并且严格实施。

这类钢焊接性的主要特点是,在焊接热影响区,特别是焊接热影响区的粗晶区有产生冷裂纹和韧性下降的倾向;在焊接热影响区受热时未完全奥氏体化的区域,及受热时其最高温度低于Ac1,而高于钢调质处理时的回火温度的那个区域有软化或脆化的倾向。

低碳调质钢的淬硬倾向较大,但在焊接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形成的低碳马氏体,又因这类钢的Ms点较高,在焊接冷却过程中,所形成的马氏体可发生自回火,因而这种钢的冷裂倾向比中碳调质钢小得多,但为了可靠地防止冷裂纹的产生,还必须严格控制焊接时的氢源及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参数。

一般低碳调质钢的热裂倾向较小,因钢中的C、S含量度比较低,而Mn含量及Mn/S又较高。

如果钢中的C、S含量较高或Mn/S低时,则热裂倾向增大。

采用小热输入的焊接工艺参数,控制熔池形状,可以防止这种裂纹的产生。

13.7中碳调质钢的焊接

中碳调质钢的含碳量较高(一般在w(C)=0.25%~0.50%),并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如Mn、Si、Cr、Ni、Mo、W及B、V、Ti、Al等,以保证钢的淬透性和防止回火脆性。

这类钢在调质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屈服强度高达880~1176MPa。

中碳调质钢的焊接性

1)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和软化

中碳调质钢由于含碳量高、合金元素含量多,在快速冷却时,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起始温度Ms点较低,焊后热影响区产生硬度很高的马氏体,造成脆化。

如果钢材在调质状态下施焊,而且焊接以后不再进行调质处理,其热影响区被加热到超过调质处理回火温度的区域,将出现强度、硬度低于焊材的软化区。

该区域可能成为降低接头强度的薄弱区。

2)裂纹

中碳调质钢焊接热影响区极易产生硬脆的马氏体,对氢致裂纹的敏感性很大,在一般用于焊接的低合金钢中,具有最大的冷裂纹敏感性。

因此,焊接中碳调质钢时,为了防止氢致冷裂纹的产生,除了尽量采用低氢或超低氢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外,通常应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及时热处理。

由于中碳调质钢的碳及合金元素含量高,焊接熔池凝固时,固液相温度区间大,结晶偏析倾向大,因而焊接时具有较大的热裂纹倾向。

为了防止产生热裂纹,要求采用低碳,低硫、磷的焊接材料。

重要产品用钢材及焊材,应采用真空冶炼及电渣精练。

在焊接工艺上,要注意填满弧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