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1926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docx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版教案资料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搞好个人卫生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培养学生有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人为什么要经常洗头、洗澡、理发、换衣?

教学难点:

人为什么要经常洗头、洗澡、理发、换衣?

教学辅助:

多媒体、挂图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提问:

你们知道理发间隔多长时间;多长时间洗一次澡;多长时间换一次衣服?

二、探究新知。

1、人为什么要洗头?

2、学生回答。

因为人的头发暴露在外面,容易被灰尘弄脏,再加上头皮油脂分泌、汗水浸渍,易形成污垢。

所以要勤洗,以促进头发健康的生长。

否则在细菌的作用下头发会发臭、头皮发痒,用手搔破了还会发炎,有时还会引起头癣。

3、人为什么要勤洗澡、勤换衣呢?

⑴洗澡是个人卫生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洗澡能将衰老的细胞及时清除,并且洗去皮肤上的汗渍及油垢,使毛孔畅通,人会感到舒服、轻松,充满活力。

⑵洗澡时由于水温、水压以及水中所含的一些元素,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排泄作用。

改善肌肤营养,使肌肉松弛,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3)换衣:

衣服分内衣和外衣,外衣要经常换洗,保持干净卫

生。

内衣要根据季节变化来选择。

夏天,气候炎热或劳动

后,人要大量出汗,衣服被弄湿,通透性就会下降,不利

于散热。

因此,夏天宜选用麻、真丝、毛、棉等通透性、

吸湿性能良好的织物。

冬天宜选棉、毛织物做成的内衣。

不要穿纤维类的织物内衣。

夏天,每天或每隔1~2天就要

换洗一次,冬天可每周换洗一次。

⑶换衣:

衣服分内衣和外衣,外衣要经常换洗,保持干净卫生。

内衣要根据季节变化来选择。

夏天,气候炎热或劳动后,人要大量出汗,衣服被弄湿,通透性就会下降,不利于散热。

因此,夏天,每天或每隔1~2天就要换洗一次,冬天可每周换洗一次。

4、那多长时间理发呢?

做为一名学生应该有学生的发型,头发的长与短是学生精神面貌和仪表的体现。

定期理发,天天梳整,对头皮还有按摩作用,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和毛囊的新陈代谢,既有利于头发生长,又可预防头皮疾病。

男同学头发要短,应每隔3周理发一次。

女同学头发不宜搭肩,不要烫发。

应每隔一月修剪一次。

三、课堂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生搞好个人卫生是非常必要的,个人卫生做的好,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仪表,而且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成长。

板书设计:

搞好个人卫生

促进身体健康  预防疾病    使人仪表美

2、打电话

一、激发兴趣,引入正题

  教师:

小朋友,你们谁家有电话呢?

请举手。

  (十几位小朋友举起了手)

  教师:

谁打过电话?

请说说你是怎么打电话的好吗?

下面请打过电话的小朋友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注意听。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型“转变为”平等的合作型”。

教师的切入及时、准确,启发得力,确实调动了学生学打电话的积极性,所以小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发言。

可见,兴趣已被激发,思维更加活跃。

如果教师只是按图索骥,看图说话,那么学生的思维就要被限制,就不能充分体现双方面的互动性。

教师应即时表扬踊跃举手发言的学生。

这对被赏识的孩子是一个极大的激励,自尊心、上进心就能更好地发挥。

]

  二、初步了解打电话的知识

  教师:

请王淳小朋友先讲。

  学生1:

那天,我大舅来电话,找我妈有事,妈妈跟大舅说话后,我对妈妈说:

“妈妈,我也跟大舅说几句话好吗?

”妈妈把话筒给了我。

我拿到话筒放在耳边,就听到大舅的说话声,“你是淳淳吗?

”我高兴地说:

“是我。

”“你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过年我就奖励你。

”我说:

“我记住了。

  教师:

谁还能说一说?

  学生2:

星期天,我正在做作业,电话铃声响了,是爸爸来电话了。

嘱咐我在家听妈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

  学生3:

我看见妈妈跟我小姨通电话。

妈妈先拨通了号码,然后拿起话筒:

“喂,你是秀丽吗?

请你有时间到我家来玩吧!

”小姨说:

“姐姐,下星期天,我一定去。

再见!

”“再见!

  (踊跃发言的一个接着一个……)

  教师: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

那么,打电话应注意什么呢?

请你们认真听讲。

  [学生的介绍能够说明通话的过程,较好。

即使有个别学生的某个词“不规范”或“有毛病”,也不用批评,允许他重新换个词再说一遍。

但他们介绍过程中,没有说出开头问好,结束再见等礼貌用语。

由于教师已经较好地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课堂气氛也较为融洽,因此,学生参与的热情普遍高涨,教师在一边的听与指导,尤其显得重要。

这里教师的听与指导,是教师搜集学生交流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不断转换、反馈的过程,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让位,这便形成了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打电话的乐趣

  教师:

小朋友,今天我们跟谁玩电话游戏呢?

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更不是给叔叔阿姨,而是给你的好朋友小亮打电话。

为什么要打电话呢?

因为今天是小亮的生日,你要通过电话来表达对好朋友小亮生日快乐的祝愿。

请小朋友记住,通话时要热情大方,用礼貌语言,并且语言要简洁明了。

讲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过高。

不要忘了开头问好,结束说再见。

  小朋友,打电话时注意的问题,记住了吗?

  学生:

(齐)记住了。

  教师:

好,下面我们来玩打电话的游戏。

  [教师适时强调打电话的要求和注意的问题。

原来那种教师强调‘,注意听”的呆板模式,被教师的适时点拨、指导取代。

这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的亲身体验和实践。

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但对教师的要求可更高了。

口语交际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

  四、模拟表演,尝试成功的喜悦

  教师:

小朋友们请观看王淳和王健的表演。

  (王淳表演小亮,王健表演小亮的朋友)

  学生:

王健拿起话筒用手比划一下,表示拨通了电话。

  “喂,你好!

我是你的好朋友,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向你表示祝贺,祝你学习进步!

  “谢谢你!

  “再见!

  “再见!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

  “喂,你是小亮吗?

  “我就是。

  “今天是你的生日,在你过生日的日子里,我代表我们全组的同学向你表示祝贺!

  “谢谢!

  “不客气!

  “再见!

  “再见!

  (参加表演的一对接一对,小朋友们真正陶醉了。

可是王彩云小朋友始终未敢向前参与,在老师的示意和鼓励下,王彩云终于拿起了话筒。

开始说话不连贯,心情有些紧张,经老师的一再鼓励,她才大胆地与好朋友小亮通了电话。

全体师生为她鼓掌,加油。

  (课后,小朋友们深有体会地说:

“老师,这节课,我玩得真开心哪!

”)

3、《拜访邻居》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邻居的重要性,知道“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3、能跟邻居和睦相处,对邻居有礼貌。

能帮助邻居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活动过程:

(一)小品引入:

1、小品表演:

深夜,爷爷生病了,子女们都不再身边,奶奶急得团团转。

赶紧打电话给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听了赶紧王奶奶家赶,可是路比较远,爸爸妈妈要乘车,需要一小时。

奶奶看爷爷病情越来越严重,心想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敲开了邻居的门。

邻居一听,赶紧叫了救护车,又叫了几个别的邻居,把爷爷背下了楼。

有一个邻居跟着救护车到了医院,陪着奶奶在医院里办了各种手续,又安慰奶奶。

等爸爸妈妈赶到的时候,爷爷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2、讨论:

看了这个小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小结:

是啊,紧要关头,还是邻居好。

中国有句老话:

“远亲不如近邻”就说出了这个道理。

你能说说发生在你家和邻居间互相帮助的事吗?

(生说)

(二)说说邻居。

1、刚才好多小朋友都说了邻居的事,老师知道,你们肯定互相了解得比较多。

但是,也有许多小朋友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他家有几口人,连最基本的情况都不了解,平时也从不串门。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对邻居了解多少。

2、说说邻居。

3、表扬做得较好的小朋友。

(三)讨论邻居间应该怎么做。

1、小朋友,你认为邻居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

2、看小品表演。

小明早上上学去,出了家门,碰到了邻居叔叔正要去上班,小明连忙说:

“叔叔早!

”叔叔问小明:

“小明,你去上学吗?

我上班要经过你们的学校,你坐我的自行车去吧!

”小明高兴地说:

“谢谢叔叔!

”放学了,小明回到家,爸爸妈妈都不在,忽然下起了雨,邻居家的衣服还晾在院子里的晒衣竿上,小明连忙跑下去帮邻居收衣服。

等叔叔阿姨下班回来,再把衣服还给他们。

星期天到了,叔叔邀请小明到他家玩。

小明很高兴,他一进门就跟邻居的小弟弟玩了起来,声音吵得要命。

叔叔皱了皱眉头,但没说什么。

3、看完小品讨论:

刚才小明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4、你认为邻居之间怎样相处呢?

(自由发表意见)

(四)布置实践任务。

1、这一次的活动,就是拜访邻居。

出示板书:

拜访邻居

2、什么叫“拜访”?

3、怎样去“拜访”?

讨论后板书:

有礼貌

说话要得体

第一次可叫父母陪同前往

4、拜访时了解些什么?

讨论后板书:

家庭成员

                                 大概年龄

                                 工作情况

                                 有什么爱好

                                 生活习惯

5、设计表格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下表格,整理一下拜访思路。

 

参考表格:

邻居

邻居

(1)

邻居

(2)

邻居的家庭成员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邻居的大概年龄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邻居的工作情况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邻居有什么爱好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男主人:

女主人:

小主人:

其他:

邻居的生活习惯

 

 

为邻居做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