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所有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1449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识所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识所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识所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识所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识所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识所有答案.docx

《通识所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所有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识所有答案.docx

通识所有答案

通识所有答案

篇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三)(2009-06-0319:

57:

0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方式和方式的变革。

得分评阅人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得分评阅人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的标准。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得分评阅人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得分评阅人五、论述题(15分)29、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的理解。

2005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统一考试通识培训内容试题(义务教育阶段)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教师、课堂、书本4、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综合课程5、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6、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教学、评估、考试命题8、甄别与选拔9、开发者10、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师生互动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B12、A13、C14、A15、B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17、√18、×19、×20、×21、√22、×23、×24、√25、×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参考答案要点酌情打分。

26、要点: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分)。

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

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

27、要点:

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

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篇二: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上传:

李艳更新时间:

2012-5-410:

39:

47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通识部分试题示例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

(c)。

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2、教育要求应控制在(b)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3、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c)。

a、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b、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d、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4、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d)。

a、教师问学生答b、学生问教师答c、教师讲学生听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d)进行教学。

a、后进生b、优秀生c、中等生d、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6、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

(b)。

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7、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a)。

a、课程标准b、课后练习的要求c、统考的题型d、家长的要求8、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

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b)。

a、制作b、了解学生c、板书d、设计试题9、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

这时,正确的做法是:

(a)。

a、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10、学生的道德(d)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a、理论b、意识c、观念d、行为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将判断符号直接标在下表对应的空格里。

)1、学生的知识获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

(√)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

(×)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

(×)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

(√)三、简答题1、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

(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

坐下!

――教师乙:

(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

谁来帮他?

――教师丙:

(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

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

(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

(很兴奋)对呀!

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

(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

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我赞同教师丙的做法。

因为其能尊重学生,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学能力?

答:

教师应具备感召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应具备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又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的过程。

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答: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

四、案例分析题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

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

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

“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

“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

?

”竟一时语塞。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

”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

问题:

当学生在上课时分心甚至“捣蛋”时,教师怎么办?

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答:

面对学生的分心捣蛋,教师应进行深入的反思,这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时的反叛。

教师在教学中,教法的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面对同一个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教法。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1要尊重学生,做到民主平等。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错)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对)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错)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错)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错)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错)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错)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错)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错)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a.必修33b。

必修11c.选修33d。

选修3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b)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c)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

”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bd)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c吧d)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共21分)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6分)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6分)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

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

“我的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

”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9分)3.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

“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

你等着受处分吧!

”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

“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

”张主任怒道:

“没门!

”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

张主任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11分)篇三:

新通识所有答案20132013吉林省“通识培训”模块一选择题答案(参考)------长春市榆树高级中学薛宏宇整理上传1教师自我反思隐含的基本含义不包含()b.教育工作需要创新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具体是()。

c.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3“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规划纲要》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中的重点内容,那么,中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当以()为主体。

a.学生全面发展4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a.专业精神5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应当记录教学的成功经验,教学的失败原因以及()。

a.学生的活动情况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为何认为师德为先?

()b.师德问题解决了,教师的理念和能力自然会提升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为本”理念的是()b.让学生自学,教师不加干预8《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的典范。

b.终身学习9中学教师能够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了()理念。

c.学生为本10《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具体内涵包含哪些方面()①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②热爱中学教育事业;③具有职业理想;④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⑤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

选择一项:

d.①②③④⑤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以()的时代精神。

选择一项:

a.改革创新为核心1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a.师德高尚13下面哪些行为不能体现中学教师的终身学习()。

d.耐心与学生相处14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体现了()理念.a.能力为重15以下属于中学阶段学生的特点的是()①自觉性较差;②自尊心较强;③独立倾向明显;④社会情感日益丰富;⑤人格健全。

选择一项:

a.①②③④1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b.是教师考核的唯一依据17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c.不断研究教学和学生心理1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学生为本是指包含哪些方面()①尊重中学生权益;②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③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④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学习、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⑤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改变教学d.①②③④19我国教育发展正在发生()转变。

d.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

a.教师队伍建设21中学教育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以下选项不合理的是(b.职业技能22《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终身学习。

c.能力为重2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颁布的。

b.2012年2月24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

a.能力25教育教学研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关于研究的说法不合理的是()d.新任教师应先打基础,暂不适合做研究1当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事情,或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力所能及的要求时,教师要给(),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