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1254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docx

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解析

2020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最新模拟卷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人同种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人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

由此说明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

A.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

C.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

【答案】A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

说明根对a离子的吸收和有氧呼吸有关,是消耗能量的,应该是主动运输,A正确。

故选A。

2.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淀粉酶随唾液流人胃后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C.酶分子在最适宜温度和pH下催化效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D.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细胞壁及细菌的细胞壁

【答案】B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唾液淀粉酶随唾液流入胃后,因为胃中是酸性条件唾液淀粉酶会失活,A错误;

B、在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光合作用光反应相关的酶,叶绿体基质中分布有光合作用暗反应相关的酶,B正确;

C、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说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C错误;

D、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菌的细胞壁可用溶菌酶溶解,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ATP

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酵母菌只有在缺氧的条件下,其细胞质基质中才能形成ATP

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可合成ATP,叶绿体基质只消耗ATP

【答案】B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

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场所不同:

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A正确;

B、酵母菌

兼性厌氧菌,有氧和无氧条件都能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其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B错误;

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正确;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是细胞呼吸的场所,可合成ATP,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只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4.人类某遗传病的染色体核(组)型如图所示。

则其性染色体组成为()

A.XYB.XXC.XXYD.XYY

【答案】C

【分析】

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第1-22对为常染色体,第23对为性染色体。

【详解】根据分析结合图示可知,第23对为性染色体,图中性染色体比其他的同源染色体多一条,其性染色体组成为两条相对较长的为X染色体,一条相对较短的为Y染色体,故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C正确。

故选C。

5.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表示为15N15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14N和15N15N两种,其比例为1:

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

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

1

D.有15N14N和15N15N两种,其比例为3:

1

【答案】D

【分析】

1.DNA复制过程为:

(1)解旋: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

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3.时期: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2)复制方式:

半保留复制。

【详解】将含有15N15N的大肠杆菌置于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DNA为2个14N14N-DNA和2个15N14N-DNA,再将其转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会得到6个15N14N—DNA和2个15N15N—DNA,比例为3:

1,D正确。

故选D。

6.如图表示某一区域甲乙两个物种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则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

A.捕食B.竞争

C.寄生D.互利共生

【答案】B

【分析】

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同步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即一种生物的数量随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竞争关系中,两者的数量呈同步性变化。

据此答题。

【详解】由图可知:

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B正确。

故选B。

7.已知吲哚乙酸(IAA)在幼嫩的组织器官中运输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器官中为非极性运输,而脱落酸(ABA)的运输只为非极性运输。

现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A.琼脂块①、②和③B.琼脂块①、②和④

C.琼脂块①、③和④D.琼脂块②、③和④

【答案】C

【分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三种:

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其中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可以发生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且需要在单一方向的刺激下发生。

【详解】由于吲哚乙酸(IAA)在幼嫩的组织器官中具有极性运输特点,即在茎尖切段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①,脱落酸(ABA)的运输只为非极性运输,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C正确。

故选C。

8.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血液内()

A.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

B.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C.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

D.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答案】A

【分析】

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详解】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TRH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综上可知,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都增多,A正确。

故选A。

9.下图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③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

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

【答案】B

【详解】A.激素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项正确;

B.激素③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包括下丘脑和垂体,B项错误;

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与激素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C项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进而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D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

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答案】D

【分析】

1、由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底逐渐增多,从6月底到12月逐渐减少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

2、种群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敌数量、季节更替以及食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等的影响。

【详解】A、从题中直方图的分析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A正确;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B正确;

C、图示各个月份中,动物的年龄结构都不相同,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正确;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导致性别比例失调,有可能影响到种群的密度,D错误。

故选D。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诸多因素.知识考点主要见于《稳态与环境》模块第4章第1节,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及对图形提取信息取舍信息的能力。

11.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不可能含有线粒体

【答案】C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乙、丙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A错误;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第三等多个营养级,B错误;

C、甲、乙、丙共同组成了该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C正确;

D、生物X是生产者,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如硝化细菌,生物Y是分解者,可能含有线粒体,如蚯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答案】A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

D、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实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3.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8h间,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

B.0~6h间,酵母菌能量利用率与6~12h间能量利用率大致相同

C.0~8h间,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h时达到最大值

D.6h左右开始产生酒精,6~12h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

【答案】D

【分析】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在有氧条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该容器为密闭容器,在有氧呼吸过程吸收的氧气量等于CO2的释放量,而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反而释放CO2,因此6h以后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压强开始不断增加。

【详解】A.从图中曲线信息可知,0~6h内酵母进行有氧呼吸较强,在6~8h间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水,所以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而增多,A错误;

B.据图可知,0~6h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在6~12h可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对能量的利用率高,B错误;

C.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与释放的CO2量相同,气体压强不变,而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产生CO2,使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断变大,C错误;

D.据图可知,在酵母菌在第6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据图曲线可知,6~12h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D正确。

14.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产生特定抗体

B.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答案】A

【分析】

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①作为诊断试剂:

(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详解】A、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都能产生特定抗体,需要经过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错误;

B、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②过程需要采用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克隆化培养(包括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C正确;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D正确。

故选A。

二、选择题

15.有关高等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

B.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和CO2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ATP,有助于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D.油菜种子中含脂肪多,萌发时耗氧多,要注意适当浅播

【答案】BC

【分析】

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6O2+C6H12O6+6H2O

6CO2+12H2O+能量。

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

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反应式: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C6H12O6

2C3H6O3+能量。

2.无氧呼吸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

C6H12O6

2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丙酮酸+4[H]

2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

或2丙酮酸+4[H]

2乳酸(细胞质基质)。

【详解】A、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均可以作为呼吸底物,主要是糖类中的葡萄糖,A正确;

B、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乳酸发酵的产物中没有CO2,B错误;

C、细胞呼吸过程中,无论是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均能释放热量,有助于形成纺锤体,但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C错误;

D、脂肪中的氧的质量分数比糖类中氧的质量分数少,故在呼吸作用时,以脂肪做呼吸底物时耗氧量会比以糖类做呼吸底物时耗氧量大,因此需要适当浅播保证氧气含量,D正确。

故选BC。

16.下列有甲、乙、丙三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能用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是()

A.甲×乙B.乙×乙C.乙×丙D.甲×丙

【答案】ABC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2.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具有1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测交后代出现1:

1的性状分离比;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具有2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

3:

3:

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

1:

1:

1

【详解】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选择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实验,即选择图中的亲本组合是甲×乙、乙×乙、乙×丙,而甲×丙的亲本组合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用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7.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

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

在该DNA分子中,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

a酶切割产物(bp)

b酶再次切割产物(bp)

2100;1400;1000;500

1900;200;800;600;1000;500

 

A.3个和2个B.2个和2个

C.3个和3个D.2个和3个

【答案】A

【分析】

可以画两条线代表5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a酶切割后出现4段,肯定是有3个识别位点,b酶可以把a酶切割的前两段又切成四段,说明b酶有2个切割位点。

【详解】表格中看出a酶可以把原有DNA切成4段,说明有该DNA分子上有3个切口,即a酶的识别序列有3个;b酶把大小是21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1900和200两个片段,再把大小是14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800和600两个片段,说明b酶在该DNA分子上有2个切口,即b酶的识别序列有2个,A正确。

故选A。

18.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下面有关洋葱作为实验材料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洋葱新鲜绿叶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B.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答案】ACD

【分析】

洋葱新鲜绿色叶片含有叶绿体,可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做实验材料时,其大液泡中有色素,细胞液呈紫色,在质壁分离后容易与外界溶液区分。

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洋葱新鲜绿色叶片含有大量的色素,可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A正确;

B、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能用于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B错误;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无颜色,有细胞核,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正确;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D正确。

选ACD。

19.某种植物叶片的形状由三对基因控制。

用一圆形叶(AabbDd)个体与另一圆形叶(AaBbdd)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

条形叶=13:

3。

除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数量足够多外,还须满足什么条件,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圆形叶是三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

B.圆形叶只是二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

C.条形叶是三对基因纯隐性时的表现型

D.条形叶是三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

【答案】ABC

【分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逐对分析法: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详解】由题干分析可知,亲本圆形(AabbDd)×圆形(AaBbdd),杂交子代中三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A_BbDd)=3/16、二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3/16A_Bbdd+3/16A_bbDd+1/16aaBbDd)=7/16、一对等位基因含显性基因(3/16A_bbdd+1/16aabbDd+1/16aaBbdd)=5/16、三对基因纯隐性(aabbdd)=1/16,根据子代表现型圆形叶:

条形叶=13:

3可推测:

条形叶是三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圆形叶,D正确,ABC错误。

故选ABC。

20.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J、组的实验过程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

B.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C.过程②与过程③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相同

D.过程④需要在光照下进行有利于叶绿体的形成

【答案】ABD

【分析】

分析题图:

图中①表示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②表示脱分化,③表示再分化,④表示个体发育的具体过程。

【详解】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原生质体,A正确;

B、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由于含有一整套的遗传物质,故具有全能性,B正确;

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较高时,利于根的分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较低时,利于芽的分化,过程②为脱分化,过程③为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