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1102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docx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分析及对策

煤矿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分析及对策

摘要:

煤矿职工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发挥职工聪明才智,本文在分析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从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和导师带徒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队伍素质的提升,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

煤矿企业 职工素质 分析 对策

1、煤矿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概况

煤矿企业职工队伍文化、专业技术素质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淮南新集矿区为例,生产及在建矿井职工约16000余人,初中以下程度12200人,占75.79%(其中10%为半文盲)。

高中、技校(中专)3150人,占19.48%。

大专508人,占3.15%。

本科255人,占1.58%。

具有初级职称人员占2.39%,中级职称占1.1%,高级职称占0.27%。

从年龄结构看,30周岁以下占36.28%,40周岁以下占49.35%。

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平均合格率52.3%,个别工种考试合格率低于10%。

具有高级技师9人、技师97人,占职工总数0.6%。

统计结果表明,煤矿企业职工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但学历和专业技能型职工比例偏低。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考试60分为合格,留下40分的隐患谁来负责?

职工队伍素质状况与建设现代化、自动化矿井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也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因此,采取积极措施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2、煤矿企业职工应具备的素质

(1)煤矿的高危行业属性决定了职工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煤矿生产面临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危险因素,矿井采掘、机电运输、通风与安全等各个生产环节构成一个链条,环环紧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事故都可能给矿井带来致命危险。

这就要求煤矿职工有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关心企业生存与发展。

职工对区队班组效益指标、产量进尺和新技术应用等相关知识和信息有所了解,尽职尽责,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

(2)煤矿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趋势决定了职工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煤矿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和安全监控设施投入不断加大,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和采掘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投入使用,必然要求职工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职工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是一个底限,企业需要大批大中专生加盟矿山建设,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煤矿科技发展新趋势。

这就要求职工有较宽的知识面,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煤矿科技创新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3)煤矿特种作业性质决定了职工要有良好的安全操作技能。

当前煤矿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但职工队伍素质状况不能适应煤矿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职工队伍结构看,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占很大比例,但技术技能层所占比例较小,队伍结构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葫芦状。

随着煤矿自动化控制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迫切需要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特别是加大技术技能层人才的培养,使管理层、操作层相对较小,技能型人才队伍相对较大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

业环境恶劣,管理方式粗放,职工被动地完成工作任务,缺乏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激情,素质难以提高。

(4)职工主观因素。

职工对煤矿发展趋势与自身价值的实现缺乏主动应对意识。

自己出劳务,凭体力吃饭,打工挣钱,没有危机感、紧迫感,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

从心理素质上分析,认为煤矿技术含量低,需要粗壮工,个人能吃苦就行。

受井下作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高危行业事故难免论的影响,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不思进取,对各类事故缺乏足够的心理预期和安全防范意识。

职工及家属遇到问题把自己摆到弱者的位置,采取极端方式处理。

4、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对策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促进职工素质提升。

建设科学发展、和谐的矿区是煤矿的必然选择。

和谐矿区建设要以文化为先导,以安全教育培训为基础,引导职工树立人文理念,增强员工行为的控制力、团队的凝聚力。

职工参与企业文化活动会提高认知能力,逐步培养形成的具有煤矿特色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一是发挥企业文化的思想引导力。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文化观念决定企业文化的发展,决定着“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观的遵循。

煤矿科学发展,安全稳产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必然趋势。

这种观念被广大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所接受和认可,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才能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和稳定,也是企业的形象和效益。

通过赋于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知情权、停止作业权、规避危险权,体现企业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

安全状况稳定,职工增强自信心,会改变社会对煤矿形象的认识。

职工树立爱矿意识,积极完善自我,需要转变命令式、依赖式的工作而工作的理念,促使职工奋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煤矿建设的需求。

二是发挥企业文化的控制力。

文化理念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它通过“文之教化”作用,培养职工的文明礼仪、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

企业要营造让一线职工共同参与的各种文体活动、各种载体弘扬企业文化,开展养成教育,规范职工的言行。

通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企业文化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是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缺乏企业文化活动,精神会受到束缚和抑制。

建设和谐矿区,美化绿化亮化煤矿家园,从矿区人文环境角度上看,新矿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温馨祥和的社区氛围可以凝聚热爱矿山的情感,发挥职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使企业环境与职工精神面貌相辅相成,充满生机和活力。

企业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员工的共同意识所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企业文化建设以亲情化、规范化、全员化为目标,形成凝聚力,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群体心理定势,通过意识支配行为,提高职工主动性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

(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营造发展平台。

《安全生产法》强制性推行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并强调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培训也是生产力,通过培训提升职工素质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的重要措施。

煤矿企业大兴安全教育学习之风,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职工,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一项保障措施。

安全教育培训是关系到安全生产和企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据统计,煤矿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职工总数60%以上,生产一线将近90%,其中,10%的职工属于文盲或半文盲。

企业职工队伍安全文化素质偏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需要,企业培训工作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多种培训方式。

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以区队为培训主体,建立相应培训组织,确定党支部书记为培训负责人,利用班前会时间,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考方式学习教育;开展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做到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

按工种、分赛区从班组抓起,层层选拔技术尖子参加比武活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分采掘、通风安全、矿山机电等专业开展专项培训;选送安全生产骨干参加学历培训和委托培训;岗前培训和新员工入矿教育培训和实操演练;成建制地组织采掘队轮训。

开展大范围、长时期,注重各个层面的培训,重在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二是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煤矿专业师资队伍,才能带出一批高质量的学员。

为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要以高薪招聘方式解决煤矿主体专业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

在培训管理上,重点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实验、复习、考核、教评、归档、跟踪调研等环节。

严格教学环节的量化考核标准,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在培训管理上,严把考勤关,缺勤旷课学员通报到单位予以处理;严把教学关,教师执教案上课,多讲与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防范能力有关的知识、多讲与安全生产联系紧密的专业知识、多讲三违界限,做到教以致用、学以致用;严把时间关,按教学大纲安排课时,不办速成班;严把考核关,落实监考责任,完善制约机制。

三是突出事故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安全教育。

利用近期煤炭行业和矿区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案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多讲事故原因、教训和预防措施,讲现场应注意的事项,把所学知识理解透彻。

四是坚持教考分离、以考促学原则,提高培训质量。

如在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中,培训主管部门负责随机抽考,抽考合格率折算为该单位当月全员培训合格率。

考试成绩、教师教案、培训考勤、培训试卷、学习笔记等资料内容存档,纳入经营管理综合考核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3)强化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老工人带徒弟的积极性。

老工人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很多经验是教材中没有的,是课堂上学不到的,这种经验只有在现场领悟和习得。

目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导师带徒的激励机制,老工人没有积极性。

建立机制要签订师徒协议书,一个肯教,一个愿学,企业埋单。

对学有所成的师徒双双给予奖励。

二是规范导师带徒管理,给予导师适当补助和奖励,针对新工人较多的实际,导师带徒应实行“月检、季评、年考”的考评结合形式,形成氛围、明确责任、细化管理环节,对导师和徒弟提出具体的要求。

导师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根据徒弟的知识水平、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科学地制订培训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对徒弟进行传、帮、带;徒弟要尊重导师,积极进取,在导师帮教的过程中,努力使个人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明显提升。

三是采取积极措施,落实激励机制,重在调动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把职业技能鉴定与技能大赛相结合。

参加技能大赛的前三名可取得中、高级工职业资格;高级工可直接参加省市技师考评。

落实激励机制,要提高思想素质,一个人的主观动机和工作激情是非常重要的,真诚信心和激情决定着一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决定着一个人能力的发挥。

发挥自身价值,激发青年工人努力工作的热情,导师要经常与他们沟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青年工人的心态。

导师带徒重在管理和规范,贵在坚持。

要加强跟踪调研、监督反馈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导师带徒积极性,为青年职工的成长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是煤矿的必然要求,广大职工应正视现状,完善自我,在矿井信息化自动化建设中建功立业,不断适应煤矿建设的需求,在促进和谐矿区建设中展示才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