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897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炭等级评价指.docx

煤炭等级评价指

 

煤炭等级评价指标

(国家、行业最新标准)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煤炭等级评价指标

一、全水分分级(MT/T85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全水分(Mt)/%

1

特低全水分煤

SLM

≤6.0

2

低全水分煤

LM

>6.0~8.0

3

中等全水分煤

MM

>8.0~12.0

4

中高全水分煤

MHM

>12.0~20.0

5

高全水分煤

HM

>20.0~40.0

6

特高全水分煤

SHM

>40.0

二、水分

级别名称

高水分煤

中水分煤

低水分煤

水分(Mad)%

>15

>5~15

≤5

三、灰分(GB/T15224.1—2010)

(一)煤炭资源评价灰分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灰分(Ad)范围

1

特低灰煤

SLA

≤10.00

2

低灰煤

LA

10.01~20.00

3

中灰煤

MA

20.01~30.00

4

中高灰煤

MHA

30.01~40.00

5

高灰煤

HA

40.01~50.00

 

四、挥发分分级(MT/T849—200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挥发分产率(Vdaf/%)

1

特低挥发分煤

SLV

≤10.00

2

低挥发分煤

LV

10.01~20.00

3

中等挥发分煤

MV

20.01~28.00

4

中高挥发分煤

MHV

28.01~37.00

5

高挥发分煤

HV

37.01~50.00

6

特高挥发分煤

SHV

>50.00

 

五、硫分(GB/T15224.2—2010)

煤炭资源评价硫分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干燥基全硫(St,d)%

1

特低硫煤

SLS

<0.50

2

低硫煤

LS

0.51~1.00

3

中硫煤

MS

1.01~2.00

4

中高硫煤

MHS

2.01~3.00

5

高硫煤

HS

>3.00

备注

六、煤中磷分分级(MT/T562—1996)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磷分(Pd)%

1

特低磷煤

SLP

≤0.010

2

低磷分煤

LP

>0.010~0.050

3

中磷分煤

MP

>0.050~0.100

4

高磷分煤

HP

>0.100

七、煤中氟含量分级(MT/T966—2005)

级别名称

代号

氯含量范围(Fd)ug/g

特低氟煤

SLF

<80

低氟煤

LF

80~130

中氟煤

MF

130~200

高氟煤

HF

>200

八、煤中氯含量分级(MT/T597—1996)

级别名称

代号

氯含量范围(CId)%

特低氯煤

SLCI

≤0.050

低氯煤

LCI

>0.050~0.150

中氯煤

MCI

>0.150~0.300

高氯煤

HCI

>0.300

九、煤中砷含量分级(MT/T803—1999)

级别名称

代号

砷含量范围(Asd)10-4%

一级含砷煤

ⅠAs

≤4.0

二级含砷煤

ⅡAs

>4.0~8.0

三级含砷煤

ⅢAs

>8.0~25.0

四级含砷煤

ⅣAs

>25.0

 

十、煤中汞含量分级(MT/T963—2005)

级别名称

代号

汞含量范围(Hgd)μg/g

特低汞煤

SLHg

<0.150

低汞煤

LHg

0.150~0.250

中汞煤

MHg

0.251~0.400

高汞煤

HHg

>0.400

 

十一、煤中铅含量分级(MT/T964—2005)

级别名称

代号

铅含量范围(Pbd)μg/g

低铅煤

LPb

<20

中铅煤

MPb

20~40

高铅煤

HPb

>40

十二、煤的固定碳分级(MT/T561—2008)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分级范围(FCd)%

试验方法

1

低固定碳煤

LFC

≤55.00

2

中等固定碳煤

MFC

>55.00~65.00

3

中高固定碳煤

MHFC

>65.00~75.00

4

高固定碳煤

HFC

>75.00

十三、发热量分级(GB/T15224.3—2010)

(一)煤炭发热量的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发热量(Qgr,d)范围(MJ/kg)

1

特高发热

量煤

SHQ

>30.90

2

高发热量煤

HQ

27.21~30.90

3

中高发热量煤

MHQ

24.31~27.20

4

中发热量煤

MQ

21.31~24.30

5

中低发热量煤

MLQ

16.71~21.30

6

低发热量煤

LQ

≤16.70

十四、煤的哈氏可磨性分级(MT/T852-200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可磨性指数HGI

1

难磨煤

DG

≤40

2

较难磨煤

RDG

>40~60

3

中等可磨煤

MG

>60~80

4

易磨煤

EG

>80~100

5

极易磨煤

UEG

>100

十五、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分级(MT/T853.1-200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软化温度ST(°C)

1

低软化温度灰

LST

≤1100

2

较低软化温度灰

RLST

>1100~1250

3

中等软化温度灰

MST

>1250~1350

4

较高软化温度灰

RHST

>1350~1500

5

高软化温度灰

HST

>1500

十六、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分级(MT/T853.2-200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软化温度ST(°C)

1

低流动温度灰

LST

≤1150

2

较低流动温度灰

RLST

>1150~1300

3

中等流动温度灰

MST

>1300~1400

4

较高流动温度灰

RHST

>1400~1500

5

高流动温度灰

HST

>1500

十七、煤的热稳定性分级(MT/T560—2008)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热稳定性范围

(TS+6)%

试验方法

1

低热稳定性煤

LTS

≤60

GB1573

3

中热稳定性煤

MTS

>60~70

4

中高热稳定性煤

MHTS

>70~80

5

高热稳定性煤

HTS

>80

十八、煤的焦油产率分级

级别名称

高油煤

富油煤

含油煤

焦油产率范围%

>12

>7~12

≤7

十九、煤的结渣性评定

级别名称

弱结渣煤

中等结渣煤

强结渣煤

结渣率范围%

20~40

>40~77

>77

二十、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

(一)煤矿安全规程(1986)

煤的自燃倾向等级

煤的化学成分(%)

着火

温度

T1°C

△T1-3°C

很易

自燃

易自燃

不易

自燃

不自燃

Vr

Cr

Or

Wf

HM、CY

<305

>20

>12

>42

<80

>12

>5

CY、QM

305-345

>40

40-25

25-12

<12

40-45

75-81

8-12

2-5

QM、FM

JM

345-385

>50

50-35

35-20

<20

22-40

81-88

5-10

<3

PM、SM

385-410

>40

40-25

<25

10-22

87-92

<6

<3

WY

>400

>45

45-25

<25

<10

>89

<4

(二)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T20104-2006)

表1煤样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18%时自燃倾向性分类

自然倾向性等级

自然倾向性

煤的吸氧量Vd/(cm3/g)

Ⅰ类

容易自然

Vd>0.70

Ⅱ类

自然

0.40

Ⅲ类

不易自然

Vd≤0.40

表2煤样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18%时自燃倾向性分类

自然倾向性等级

自然倾向性

煤的吸氧量Vd/(cm3/g)

全硫SQ/%

Ⅰ类

容易自然

Vd≥1.00

≥2.00

Ⅱ类

自然

Vd<1.00

Ⅲ类

不易自然

<2.00

二十一、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一)±0.1中煤含量法%(GB/T16417—2011)

δ±0.1含量%

可选性等级

≤10.0

易选

10.0~20.0

中等可选

20.1~30.0

较难选

30.1~40.0

难选

>40

极难选

(二)理论精煤回收率法

级别

优等

良等

中等

低等

理论精煤回收率%

>70

>50~70

>40~50

<40

二十二、稀散元素

煤中的稀散元素锗、镓、铀都是可以利用的,若煤中锗的含量大于20克/吨,镓的含量大于30克/吨,铀的含量大于300克/吨,就认为够工业品位。

可回收利用。

二十三、煤灰粘度

液体排渣锅炉非常重视灰粘度指标,当灰粘度为25帕·秒时,是灰渣正常流出的极限粘度,一般灰渣正常流出灰粘度都在25帕·秒以下,多在5~10帕·秒之间。

二十四、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一)显微煤岩类型分类(GB/T15589-1995)

显微煤岩类型

显微组分组的体积百分数

单组分组类型

微镜煤

镜质体>95%

微壳煤

壳质体>95%

微惰煤

惰质体>95%

双组分组类型

微壳煤

镜质体+壳质体>95%

微暗煤

惰质体+壳质体>95%

微镜惰煤

镜质体+惰质体>95%

三组分组类型

微三合煤

镜质体+壳质体+惰质体>95%

(二)四川地质局实验室(1974)

腐植类

命名

凝胶化组(V)含量%

亮煤型

>80

暗亮煤型

80~60

亮暗煤型

60~40

暗煤型

<40

 

二十五、烟煤粘结指数分级(MT/T596-2008)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粘结指数范围GRI

1

不粘结煤

BNN

0~5

2

弱粘结煤

RNN

>5~30

3

中粘结煤

ZNN

>30~50

4

中强粘结煤

ZQNN

>50~65

5

强粘结煤

QNN

>65~85

6

特强粘结煤

TQNN

>85

二十六、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09)

类别

符号

分类指标

Vr(%)

G

Y(mm)

%

b(%)

PM(%)

Hr(%)

Qgr,maf

(MJ/kg)

1号

2号

3号

WY

WY

WY

01

02

03

≤3.5

>3.5-6.5

>6.5-10

≤2.0

>2.0-3.0

>3.0

贫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煤

SM

13

14

>10.0-20.0

>10.0-20.0

>20-50

>50-65

焦煤

JM

15

24

25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5

>65

≤25

≤25

(≤150)

(≤150)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25

(≤220)

肥煤

FM

16

26

36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

>25

>25

(>150)

(>1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

(>220)

气煤

QM

34

43

44

45

>28.0-37.0

>37.0

>37.0

>37.0

>50-65

>35-50

>50-65

>65

≤25

≤25

≤25

≤25

≤220

≤220

≤220

≤220

1/2中粘煤

1/2ZN

23

33

>20.0-28.0

>28.0-37.0

>30-50

>30-50

弱粘煤

RN

22

32

>20.0-28.0

>28.0-37.0

>5-30

>5-30

不粘煤

BN

21

31

>20.0-28.0

>28.0-37.0

≤5

≤5

长焰煤

CY

41

42

>37.0

>37.0

≤5

>5-35

>50

褐煤

1号

2号

HM1

HM2

51

52

>37.0

>37.0

≤30

>30-50

≤24

分类标准说明

(一)在地质勘探工作中,无烟煤分类,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它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测定Vr和Hr,按上表分小类,如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r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二)在烟煤的分类中,当煤的粘结指数测值G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基挥发分Vr和粘结指数G来划分煤类。

当粘结指数测值G大于85时,则用干燥基挥发分Vr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基挥发分Vr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当G>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当Vr≤28.0时,b暂定为150%;Vr>28.0时,b暂定为220%。

当Y值和b值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来划分煤类。

分类用煤样,如原煤灰分小于或等于10%时,不需减灰。

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83的煤样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三)对Vr>37.0%、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长焰煤或褐煤。

对Vr>37.0%、PM>30~50%的煤,再测QGW-A·GN,如测值>24MJ/kg(5700cal/g),应划分为长焰煤。

二十七、各变质阶段代表性样品的反射率R°max%

变质阶段

镜质组

R°max%

0.480~0.615

0.600~0.885

0.900~1.200

1.230~1.470

1.590~1.710

2.025~2.220

0.553

0.756

1.041

1.344

1.653

2.103

二十八、煤灰特性划分表

项目

类别

低的

中等的

高的

严重的

结污类

结污指数(碱酸比×Na2O%)

<0.2

0.2~0.5

>0.5~1.0

>1.0

Na2O含量(%)

<0.5

0.5~1.0

>1.0~2.5

>2.5

煤中的碱性氧化物总量(%)

<0.3

0.3~0.45

>0.45~0.6

>0.6

煤中的氯含量(%)

<0.2

0.2~0.3

>0.3~0.5

>0.5

煤灰烧结强度

在925℃时(公斤/厘米2)

<6.89

6.89~34.47

>34.47~110.32

>110.32

在1700℉时(磅/英寸2)

<1000

1000~5000

>5000~16000

>16000

熔渣类

T250

>1275

1400~1150

1245~1120

<1200

>2325

2550~2100

2275~2050

<2200

熔渣指数(碱酸比×St,d)

<0.6

0.6~2.0

>2.0~2.6

>2.6

依据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对于煤灰特性的分类

所谓“熔渣”,就是煤在燃烧过程中粘集在燃烧炉的耐火砖壁上以及其它明显地暴露于热辐射的面壁上的熔融的灰渣。

熔渣指数是由煤灰的碱酸比乘以煤的干基全硫来进行计算的。

Fe2O3+CaO+MgO+K2O+Na2O

煤灰的碱酸比=

SiO2+Al2O3+TiO2

煤灰的熔渣指数(S.I)=碱酸比×St,d

所谓“结污”是指煤灰中有可能粘集在锅炉的对流管束上面的粘性较大的碱性氧化物,尤其是粘在那些不暴露于辐射热中的过热器和加热器上面的碱性氧化物。

结污指数是根据煤灰的碱酸比和氧化钠含量进行计算的。

即:

煤灰的结污指数(F.I)=煤灰的碱酸比×Na2O(%)

碱性氧化物总量:

Fe2O3+CaO+MgO+K2O+Na2O

酸性氧化物总量:

SiO2+Al2O3+TiO2

二十九、煤灰成分划分表

类型

Al2O3

SiO2

Fe2O3

CaO

硅质灰分

8~30

40~70

<20

<20

粘土质灰分

30~45

40~55

<20

<20

铁质灰分

10~70

30~55

>20

<20

钙质灰分

5~20

15~40

5~20

20~40

依据赵隆业<地质勘探时的煤质评价>

 

三十、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符号对照表

名准

中国标准

(GB)

国际标准

(ISO)

名准

中国标准

(GB)

国际标准

(ISO)

名准

中国标准

(GB)

国际标准

(ISO)

水分

W

M

分析基

f

ad

全水分

WQ

Mt

应用基

y

ar

葛金低温干馏

水分

Water,ad

最高内在水分

MHC

干燥基

g

d

焦油产率

Tar,d

灰分

A

A

可燃基

r

daf

半焦产率

CRad

挥发分

V

V

有机基

j

dmmf

气体

rad

元素分析

C

C

透光率

PM

灰熔融性

变形温度

DT

H

H

化学活性

α

软化温度

ST

N

N

结渣性

Clin

流动温度

FT

O

O

热稳定性

TS

全硫

SQ

St

抗碎强度

SS

各种硫

有机硫

SYJ

So

粘结指数

GR·I

黄铁矿硫

SLT

Sp

熔渣指数

SF

硫酸盐硫

SLY

Ss

结污指数

RF

高位发热量

QGW

Qgr

视密度

ARD

低位发热量

QDW

Qnet

真密度

TRD

弹筒发热量

QDT

Qb

固定碳

FC

可磨性指数

KHG

HGI

粘结指数

R·I

R·I

三十一、煤的焦渣特征

也叫煤的坩埚粘结性,是指测定煤炭挥发分后的残留物的结焦性能。

第一类的焦渣全部成粉状;说明煤无任何粘结性,焦渣特征记为1。

第二类的焦渣为粘着,即焦渣颗粒之间稍稍粘在一起,用手轻碰即成粉状或基本上是粉状,其中较大的团块或团粒,轻碰即成粉状;说明这种煤只有极微弱的粘结性,焦渣特征记为2。

第三类的焦渣为弱粘结,即焦渣颗粒已粘成一个整块,但焦块的强度很差,用手指轻压、即碎成小块;焦渣特征记为3。

第四类的焦渣叫不熔融性粘结,即焦渣已结成强度较好的整块,但颗粒间还没有互相熔合在一起,因此焦渣的上部表面无光泽,底表面的银白色光泽也不明显,这种焦渣以手指用力压才碎成小块;这类煤的焦渣特征记为4。

第五类的焦渣叫不膨胀熔融粘结,这时整个焦渣形成扁平的饼状,颗粒之间的界线不易分清,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的底表面银白色光泽更加明显;这类焦渣的特征记为5。

第六类焦渣叫微膨胀熔融粘结,这种焦块的体积比原煤稍有膨胀,在焦渣上、下表面均呈现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在焦渣打块的表面上具有较小的膨胀泡或小气泡,焦块用手指一般压不碎;焦渣特征应记为6。

第七类的焦渣为膨胀熔融粘结,在焦块的膨胀高度不超过15㎜;焦渣特征应记为7。

第八类的焦渣为强膨胀熔融粘结,即在焦块的上、下表面不仅都呈银白色金属光泽,且焦块的膨胀高度超过了15㎜。

焦渣特征为5~8号的煤,都有较好的粘结性,且号数越大,煤的粘结性也越强。

焦渣特征为3~4号的煤,一般为弱粘结煤。

但矿物质较多的原煤,如有些强粘结性的炼焦煤的粘结性降低得也越多。

因此,利用精炼的焦渣特征号数,大致即可判断这种煤粘结性的强弱。

三十二、地温(GB5751—86)

高温区:

原始岩温大于31°C的地区称为高温区,当原始岩温大于31°C,不超过37°C的地区为一级高温区,大于37°C的地区为二级高温区。

地温随深度加大而变化的幅度,称地温梯度,以每百米的温度梯增数表示。

地温梯度等于和小于3°C/100米的地区为地温正常区,地温梯度大于3°C/100米的地区为地温异常区,

三十三、瓦斯分带及瓦斯变化梯度(GB5751—86)

(一)瓦斯分带

根据煤层瓦斯成分,由浅部往深部通常可划分为二气化碳—氮气带、氮气—沼气带、沼气带,划分标准如下表。

瓦斯分带

指标

二氧化碳—氮气带

CH4<10%

氮气—沼气带

CH410~80%,CO2≤20%

沼气带

CH4>80%,CO2<20(通常<10)

沼气含量小于70~80%一般称为瓦斯逸散带或瓦斯风化带,其深度一般100~300米,个别可达500~800米。

(二)瓦斯变化梯度

瓦斯变化梯度,即沼气含量梯度,是指煤层中沼气含量平均每增加1m3/t·燃(或1ml/g·燃)的煤层下延深度。

计算公式:

a=(H-H0)/(q-q0)

式中:

a相对的沼气含量梯度

H煤层的某一深度,一般采用某一水平的平均深度

H0瓦斯逸散带深度,一般采用其下界的平均深度

q煤层深度为H的沼气含量,一般用平均含量值

q0瓦斯逸散带下界的沼气含量,一般为2m3/t·燃

(三)矿井沼气等级标准

矿井沼气等级,按照平均日产一吨煤涌出沼气量和沼气涌出形式,划分为:

低沼气矿井:

10立方米及其以下;

高沼气矿井:

10立方米以上;

煤与沼气突出矿井。

新矿井设计前,地质勘探部门应提供各煤层的瓦斯含量资料,矿井沼气等级在设计任务书中确定。

三十四、煤质主要指标的变化程度

煤质变化程度,根据煤类、煤的灰分和硫分的变化情况,分为三种情况:

(一)煤质变化小,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

煤类单一,基本上属一个大类;

灰分变化的标准差小于5;

硫分变化的标准差小于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