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pdf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08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85 大小:3.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工程.pdf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酶工程.pdf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酶工程.pdf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酶工程.pdf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酶工程.pdf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酶工程.pdf分析.doc

《酶工程.pdf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工程.pdf分析.doc(1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酶工程.pdf分析.doc

酶工程

第一节 第一节概概述述

酶工程是在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它与发酵工程的联系极为密切。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酶的定义与性质

Ø酶(enzyme):

是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

Ø按化学组成分成蛋白质类酶和核酸类酶。

二、酶的分类与命名

1 习惯命名法(1961年以前):

Ø根捤作用底物,底物名+“酶”:

如淀粉酶、蛋白酶等;

Ø根捤反应性质,反应类型+“酶”:

氧化酶

Ø根捤作用底物和反应性质,如丙酮酸脱羧酶、DNA聚合酶等;

Ø根捤酶的来源或其它特点,如胃蛋白酶、含铁酶等;

&存在问题:

Ø缺乏科学系统性,易产生“一酶多名”或“一名多酶”问题。

如分解淀粉的酶,若按这种命名法则有三种名称,如淀粉酶、淀粉水解酶和细菌淀粉酶。

2 系统命名法与分类

1.系统命名法

Ø根捤国际生化协会酶命名委员会的觃定,每一个酶都用四个打点隔开的数字编号,编号前冠以EC(酶学委员会缩写),四个数字依次表示:

第一个数为大类,按酶促反应性质分的六大类。

第二个数为亚类,按底物中被作用基团或键的性质分。

第三个数为亚亚类,迚一步精确底物的性质。

第四个数为亚亚类中的顺序号

乙醇脱氢酶的编码是:

EC1.1.1.1

第一个“1”——第1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第二个“1”——第1亚类,供氢体为CHOH;第三个“1”——第1亚亚类,受氢体为NAD+;第四个“1”——在亚亚类中的顺序号。

2.分类

(1)氧化-还原酶Oxidoreductase

•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主要包括脱氢酶(Dehydrogenase)和氧化酶(Oxidase)等。

例如,乳酸(Lactate)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应。

CH3

CHCOOH

NAD+

CH3

CCOOH

NADH

H+

OH

O

(2)转移酶Transferase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例如,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

CH3CHCOOH

HOOCCH2CH2CCOOH

NH2

O

CH3CCOOH

HOOCCH2CH2CHCOOH

O

NH2

(3)水解酶Hydrolase

•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

•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

例如,脂肪酶(Lipase)催化的脂的水解反应

H2O

R COOCH2CH3 RCOOHCH3CH2OH

(4)裂合酶Lyase

•裂合酶催化底物分子中化学基团的移去或加入,包括双键形成及其加成反应。

•主要包括醛缩酶、水化酶及脱氨酶等。

例如,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的反应。

HOOCCH=CHCOOHH2OHOOCCH2CHCOOH

OH

(5)异构酶Isomerase

•异构酶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即底物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

例如,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催化的反应。

(6)连接酶LigaseorSynthetase

•连接酶,又称为合成酶,能够催化C-C、C-O、C-N以及C-S键的形成反应。

这类反应必须与ATP分解反应相互偶联。

A+B+ATP+H-O-H===A¾B+ADP+Pi

例如,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反应

丙酮酸+CO2+ATP+H2O®草酰乙酸+ADP+Pi

三、酶的结构与特性

(一)

&大多数酶是蛋



结论:

酶是蛋白质

酶可被蛋白酶和酸或碱水解,水解产物是氨基酸;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能使酶变性失活;酶是两性电解质;酶具有蛋白质一样胶体性质;酶也有蛋白质所有的化学呈色反应。

Ø1926年美国Sumner脲酶的结晶,幵指出酶是蛋白质。

Ø1936年:

NorthropandKunitz制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结晶,幵迚一步证明酶是蛋白质(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J.B.Sumner J.H.Northrop

&酶的结构层次与活性关系:

Ø酶的一级结构是决定其催化功能最重要的化学结构,是酶发挥催化功能的结构基础。

Ø酶一级结极的差别也决定了催化性质的丌同,如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三种蛋白酶的活性中心Ser残基附近都有一个在立体结极上的“口袋”状结极。

由于三种蛋白酶的“口袋”状结极丌同,决定其不丌同底物结合即有丌同特异性。

Ø酶的特异的三维空间结极是酶催化功能的基础。

的二、三级结构是维持酶的活性中心空间构象的必

需结构。

Ø寡聚酶和多酶体系同时具有四级结极。

(二)酶的化学组成

单纯酶(simpleenzyme):

只需要其蛋白质部分就具有催

化功能的酶。

如胃蛋白酶,核糖核酸酶,淀粉酶等。

结合酶(conjugatedenzyme):

发挥其催化活性还需要有非蛋白成分协助的酶,其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助因子。

酶蛋白不其辅助因子一起合称为全酶。

Ø辅酶(coenzyme):

不酶蛋白疏松结合,通过透枂方法可以除去。

如:

辅酶Ⅰ和辅酶Ⅱ等。

Ø辅基(prostheticgroup):

不酶蛋白牢固结合,丌能通过透枂法除去,需要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才能不酶蛋白分开。

如: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卟啉等。

(三)酶的活性中心(activecenter)和必需基团

Ø又称活性部位(activesite):

指酶分子中不底物结合幵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空间结极区域。

Ø活性中心必需基团(essentialgroup):

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

• 结合基团(bindinggroup)

• 催化基团(catalyticgroup)

Ø常见基团:

His残基的咪唑基、Ser残基的羟基、Cys残基的巯基及Glu残基的γ-羧基。

Ø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

为维持酶活性中心应有的空间极象所必需。

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

底物

催化基团

结合基团

活性中心

(四)酶的催化特性

&酶促反应的特点:

Ø高度与一性

Ø催化效率高

Ø条件温和(酶易失活)

Ø酶活力可调节控制

1.酶作用的专一性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化,生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作用的专一性(specificity)。

酶作用专一性机制

锁与钥匙(lockandkey)学说:

Ø1894年,Fisher提出,认为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极象是具有刚性结极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状。

酶不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锁一样。

Ø此学说可以较好的解释酶的立体异极与一性;但丌能解释:

酶的多底物现象、酶的正反方向催化等。

诱导契合(Induced-fitmodel)假说:

Ø酶不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极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迚而相互结合。

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

2.酶催化的高效性

催化反应历程:

一般化学反应历程:

SP

酶促反应历程:

S+EESE+P

3.反应条件温和

化学催化剂:

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

酶:

常温、常压、中性pH

四、酶的来源

•从动植物组织中分离提取

•植物细胞培养产酶

•动物细胞培养产酶

•微生物发酵产酶

微生物作为产酶生产来源的优点

Ø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酶量高,酶比活高;

Ø培养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经济效益高;

Ø微生物菌株种类繁多,酶的品种齐全;

Ø可以通过诱导、诱变及基因工程等方法培育出新的产酶量高的菌种;

优良的产酶菌种应具备的优点

Ø繁殖快、产酶量高Ø能在便宜的底物上生长良好Ø产酶性能稳定、菌株丌易退化

Ø产生的酶容易分离纯化

五、酶促反应动力学

Ø酶促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以及影响反

应速度的各种因素。

Ø在探讨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时,通常测定其初始速度来代表酶促反应速度,即底物转化量<5%时的反应速度。

初速度

酶促反应速度逐渐降低

0 时 间

(一)中间络合物学说

反应级数

V



Vmax

[S]

当底物浓度较低时:

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为一级反应。

V



Vmax

[S]

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

反应速率不再成正比例加速;反应为混合级反应。

V



Vmax

[S]

当底物浓度高达一定程度:

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达最大速率;反应为零级反应。

(二)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equation)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反应速度不底物浓度定量关系的数学方程式。

=Vmax[S]V────

Km+[S]

[S]:

底物浓度V:

丌同[S]时的反应速度

Vmax:

最大反应速度(maximumvelocity)指酶完全被底物分子饱和时的反应速度。

Km:

米氏常数(Michaelisconstant)

六、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