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07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时间

课题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知识目标:

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教学重点

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教学难点

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

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法律是什么】

1、展示图片:

图一: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图二: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2、思考:

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

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

3、过渡语:

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

4、法律大家谈:

法律是什么?

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1:

(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6、归纳2:

(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2)说一说: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

7、总结:

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法律与道德】

1、探究与分享:

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

违反的后果是什么?

(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

2、真知灼见:

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

3、播放视频:

《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

三名主犯被判死刑》

4、罗列:

违反法律的后果。

5、比一比:

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6、小提示:

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7、道德无用论:

有人说,法律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强调道德了。

你觉得道德有没有用呢?

(辩论)

8、女子买18件衣服旅游后退货,律师:

无损可退讨论:

你是如何看待这名女子的做法的?

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之外,我们应该怎么做?

9、总结:

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我们每一位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0、小拓展:

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孝敬老年人)。

谈谈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法律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的感悟。

以具体的情景作为材料,让学生正确区分道德、法律和纪律,并从具体事例中去思考、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加深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尽量做到有理有据,从辩论中认识到道德的作用,并形成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的正确观念。

课堂小结

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

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1)、法律保护权利

(2)、法律规范行为

(3)、法律与道德

第二课时

运用你的经验:

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场景与哪些法律有关?

抢答。

图片思考导入。

讲授新课

【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

1、小组竞答:

我们公民都会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呢?

我国有哪些法律呢?

2、播放视频《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

3、法律无时不在: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到死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4、法律无处不在:

图片展示

(1)工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法律无处不在:

我们无论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当中,都有相关的法律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

6、小采访:

请你采访一下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涉及哪些法律。

(1)我的姑姑是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我的叔叔是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3)我的妈妈在经营一家餐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7、生活与法律: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都有法律的踪迹、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8、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课本第8页活动园)

【刑法、民法、行政法】

1、认识我国的三大实体法:

展示三大法律的图片。

2、我当小判官:

请你判断一下,嫌疑人王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触犯了什么法律?

3、判断结果: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刑事拘留,他触犯了《刑法》。

4、解释:

什么是刑法。

5、七嘴八舌:

你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吗?

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犯罪行为都有哪些?

6、阅读角:

课本第6页。

7、餐饮公司侵犯杨颖肖像权,被判赔100万并道歉:

你知道该商家的行为是触犯了哪部法律吗?

8、解释:

民法是什么。

9、相关链接:

课本第6页。

讨论:

你见过合同吗?

你知道合同有什么用吗?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签订合同呢?

10、新闻:

建筑工地不少民工没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11、律师提醒:

劳动者谨记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律武器。

12、说一说、看一看:

生活中的合同。

13、温馨提示:

现在社会中,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方便我们依法维权、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14、解释:

什么是行政法。

讨论,认识合同重要性。

通过视频认识到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时时刻刻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通过连线,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加深对法律规范和保护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树立生活离不开法律的意识。

初步认识刑法与犯罪行为,并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不走犯罪的道路。

初步认识民法,懂得要适当地签订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稳定有序、更加和谐美好。

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生活与法律

1、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

2、认识三大实体法

第三课时

1、生活小镜头:

假如你是小郑,你可以怎么做?

你的依据是什么?

2、导入语:

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法律为我们提供保障。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到了法律的作用了吗?

法律都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法律的作用】

1、讨论:

(1)你是如何看待这名运动员的做法的?

这样做对其他参赛选手来说,公平吗?

(2)运动员的做法违规吗?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能怎么办?

2、总结:

比赛不能缺少规则,只有制定全面合理的规则,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才能避免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而社会生活更离不开规则,缺乏规则的社会只能导致混乱。

3、小见解:

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

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

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又会怎样呢?

4、视频:

高铁霸座女最新消息:

被罚200元。

5、深度思考:

(1)如果没有法律,这个霸座的女子可能会有多少种结局?

(2)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6、图片展示:

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

7、视频:

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8、法律作用大讨论:

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作用了吗?

你认为法律有什么作用?

9、法律作用我发现: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归纳。

10、法律作用大:

(1)法律如同指南针,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3)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4)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当正义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学会依法维权】

1、各抒己见:

(1)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

为什么?

(2)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

2、小讨论: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视频:

法律力量大维权得靠

4、小提示,勿忘记: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5、试一试:

请你说一说,如果遇到以下情况,你该怎么办?

(1)华华因为违反校规校纪,学校要开除华华。

(2)铭铭在超市购买了一盒巧克力,到家后发现该巧克力已过期。

(3)慧慧到书店看书,离开时,店家怀疑她偷拿了图书,要求搜查慧慧的书包。

6、相关链接:

法律援助。

7、展示当地法律援助机关的地点、联系方式等。

8、法律故事会: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通过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规则的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从缺乏规则的后果中联想到缺乏法律的后果,懂得法律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法律作用大

1、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

2、学会依法维权

教后反思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时间

课题

2、宪法是根本法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课时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宪法意识,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书籍、网络等加深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

3、知识目标:

感受宪法日,理解宪法日设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重点

理解宪法日设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每年的12月4日,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靠,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宪法日,来感受一下宪法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感受宪法日】

1、宪法日知识大抢答:

(1)为什么12月4日这一天,被确定了宪法日呢?

(2)你知道我国是在哪一年确定12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