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0301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docx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修订稿

Coca-colastandardization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白云区是城郊结合区,相对全市工业大发展的势头而言,区域工业发展步伐还不够快,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特征比较明显,致使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

近来,按照“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城市规划布局,秉承“大工业、大交通、大物流”的现代城市发展基本理念,广州市政府提出要打造以白云、花都为中心的西北部工业组团,迅速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使其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火车头”之一。

在此背景下,实现白云工业的大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工业园区是一定的地域空间内经过科学论证和规划审批,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全面的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企业聚集区。

工业发展园区化是目前各国、各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做法和方向,它有利于实现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增强园区工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同时实现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白云区在原有工业的发展特色基础上,按照工业强区的思路,规划了八大工业园区,着力引导全区工业实现集群化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摸清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区委、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推动我区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白云区统计局最近组织开展了八大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调查活动。

本文在汇总有关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调查显示(见表一略),截至2003年6月底,八大工业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15466亩,占规划面积(2007年)的%;已签订项目合同289个,合同投资金额约亿元;实际投产企业158户,2003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全区工业总产值同期增幅高个百分点,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同期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园区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万人。

1、云埔工业区依托宏仁集团系列企业,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综合发展实力最为突出,是八大园区的“龙头”。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达4436亩,共引进企业33个,引进项目35个,其中高新技术项目3个;合同投资金额达亿美元;已投产企业14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随着宏仁集团二期扩建和广州中一药业、名大实业等一批项目的相继启动,云埔工业区的发展前景继续看好。

2、石井工业区以发展制鞋业及其配套协作产业为主,基本形成了鞋业制造产业链;此外,依托南亚塑胶、庆丰电线电缆等企业,新型材料工业发展势头也比较快。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2000亩,共引进项目24个,合同投资金额约为亿元;已投产企业22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3、云和工业区以发展无污染的传统优势轻工业为主,在广州民营科技园进入实质性开发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较快。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2515亩,共引进项目42个;合同投资金额为亿元;已投产企业36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4、云平工业区依托九佛片的惠亚集团、添利线路板等高技术制造工业及钟落潭片的皮革皮具制造业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五金制品、皮革皮具工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达1296亩,共引进项目26个;合同投资金额亿元;已投产企业11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增幅居八大园区之首。

5、云竹工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家电和绿色环保产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达1000亩,共引进项目26个;合同投资金额亿元;已投产企业18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6、云新工业区依托原新市镇和龙归镇的工业基础,通过整合现有的镇、村工业企业入园发展,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轻工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995亩,共引进项目61个;合同投资金额亿元;已投产企业28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7、神山工业区以白云电气、维高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主,大力发展电气机械、化妆品等现代制造工业,基本形成了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支柱的现代工业园区。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2500亩,共引进项目47个;合同投资金额为亿元;已投产企业22个,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8、江高工业区依托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和原有工业基础,重点发展大众食品、五金制品等无污染工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724亩,共引进项目28个;合同投资金额3亿元;已投产企业7个,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1、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

八大园区已投产的158户企业注册资本总额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的企业有20户,占企业总数的%,主要分布在云埔工业区(9户)、神山工业区(7户)、云平工业区(3户);1000至5000万元注册资本的企业有24户,占企业总数的%,主要分布在神山工业区(13户)、云埔工业区(7户)和云竹工业区(2户)。

至2003年6月底,这158户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

云埔工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云平工业区和神山工业区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和亿元,三大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八大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

2、三分之一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

从2003年上半年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来看,有54户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占企业总数的%,企业技术水平一般和比较低分别有88户和16户,分别占%和%。

3、三分之二的企业财务状况比较理想。

调查显示,2003年上半年,盈利企业有69户,占企业总数的%;盈亏平衡的企业有34户,占%;另有55户企业亏损,占%。

4、多数企业入园时看重交通便捷、税收优惠、政府服务和土地价格因素。

有%的企业认为交通便捷是他们入园区发展时的首要考虑因素;%的企业认为是税收优惠;%的企业认为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服务周到;%的企业认为是园区土地价格较低;%的企业认为是园区的绿化环境好;%的企业认为是园区基础设施较好;%的企业认为是园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低。

5、大多数企业经营情况稳定。

对企业未来两年发展计划的调查显示:

园区企业在未来两年内有搬迁打算的有4户,占%;未来两年内没有搬迁打算的有122户,占%;难以决定在未来两年内是否搬迁的有32户,占%。

打算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有58户,占%;不打算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有13户,占%;处于观望状态,暂时难做决定的企业有87户,占%。

(三)园区建设和管理情况

1、多数园区已设立管委会或筹建办公室。

全区八大工业园区除石井工业区、云和工业区、云新工业区龙归片和云新工业区良田片的工业园区管委会尚处于筹建阶段外,其余工业园区所在镇、街均设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管委会,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自筹为主。

三分之二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部分的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三通一平”水平。

2003上半年,八大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投入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亿元,占%;镇、街财政投入796万元,占%;其他渠道投入亿元,占%。

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方式以自筹和其他渠道为主,除了云和工业区民营科技园片、云平工业区钟落潭片和云竹工业区良田片投入资金部分来源于财政投入,云平工业区九佛片和云竹工业区竹料片投入资金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其他主要来自园区自筹资金。

3、招商引资力度较大,引资效果初显。

各园区管理部门都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在招商引资的措施上,主要通过提供廉价的土地、提供税收优惠、提高审批和办证效率及给予引进项目有功人员一定的奖励等措施来招商。

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方面是做好园区现有企业的服务,实施以商引商;另一方面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互联网实施网上招商以及经常召开项目洽谈、推介会和走出去招商。

截止至2003年6月底,八大工业园区共引进企业263户,其中:

吸引老城区迁入的国有企业12户,占引进企业总数的%,主要集中在云埔工业区和云新工业区均禾片(共9户);外资企业有46户,占引进企业总数的%,主要落户云埔工业区和云竹工业区竹料片(共33户);民营企业205户,占引进企业总数的%,集中分布于云新、神山、云和和江高工业园区内(共162户)。

4、园区服务基本到位,园区企业满意度较高。

许多园区对入园企业实行贴身服务,采取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协助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立项审批、劳工招募和科技人员专业资格评定等各种手续,及时跟进企业反映的各种困难。

有些园区成立了专门的物业管理部门和治安队伍,做好园区消防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多数园区能够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鉴定,协调落实“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在“非典”时期加强对企业的关心指导,并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政策法规和各方面的经济信息。

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对园区的服务表示满意,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园区服务好是其入园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启动资金缺乏

园区管理部门普遍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目前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之一,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的主要原因是基建投入大,启动资金比较缺乏。

按到2010年各园区完成80%土地开发任务匡算,八大园区每年需投入6亿元左右的巨额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2003年上半年八大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投入仅亿元,资金缺口很大。

在目前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拓宽园区融资渠道,尽快完善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滚动开发的良好局面,已成为推进园区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目前,全国各地以及广州市除老城区外的各区县都在大力发展工业,各类工业园区蓬勃发展。

东西部竞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竞争,广州市内各区县竞争日益激烈。

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每一个工作便引进项目个,100多家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74家落户区内;花都区新华镇的美国工业村,由美方自行招商,成为探索以商引商的范例。

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先发优势,给我区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园区管理部门反映招商引资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特别是我区的八大工业园区多数不能享受许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而社保支出水平又高于其他区,园区基础设施也还不够健全,整体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招商引资的困难比较突出。

仅从吸引外资的角度看,上半年,我区共签订外商投资项目28个,合同利用外资1834万美元,同比下降%,实际利用外资3358亿美元,同比下降%。

与我区利用外资这种负增长态势相反,全市同期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却分别实现了%和%的高增长。

(三)环境保护任务重,规划环节有所滞后

我区在全市承担着“绿肺”、水源流经地的独特环境保护任务,园区规划、建设对环保的要求很高,近来国家对各类开发区的用地审批政策也进一步收紧,加之征地环节中同农民的利益协调困难大,致使我区工业园区的详细规划和开发难度加大。

调查显示,部分园区的详细性控制规划、环保测评结果迟迟未出已经制约了园区的加快发展。

一些园区在招商引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签到了不少项目和合同,但由于园区的详细性控制规划和环保测评未定,“红线”划不下来,导致一些项目迟迟无法推进和落实,某些签约项目得而复失。

(四)园区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管理主体上看,我区八大工业园区除云埔工业区等个别园区由区政府直属企业管理外,一些镇街仍未成立园区管委会,而已经建立管委会的园区有些尚未成立相应的负责具体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使得园区开发直接成为政府行为,这种做法与政府职能是有冲突的。

另一方面,多数园区是跨镇街规划,园区内不同片之间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开发片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园区服务等环节上必须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和相互协作,才能提升整个园区的管理效率和形象,园区建设的整体步伐也才能加快推进,而这恰恰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从服务水平上看,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对园区管理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感到满意,但仍有不少企业反映各种办事手续繁琐,审批事项过多,环节复杂,时间过长,一些园区的社会治安、卫生状况和周边交通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五)园区特色不够明显,产业集聚效应不强

相关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集聚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节约交易成本,具有独个企业所不能达到的整体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不少的产业集群现象,如中山古镇的灯饰业,南海盐步的内衣业,浙江义乌的五金业。

从我区各工业园区的现状看,目前,还没有一个园区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局面。

尤其是园区发展缺乏能起核心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联系松散甚至毫无产业关联的中小型企业占了多数。

调查数据显示,八大园区2003年上半年产值大于5000万元的企业仅20户,占%;产值在1000~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28户,占%;而产值小于1000万元的企业有110户,约占70%,户均产值仅有187万元。

“星星多、月亮少”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加快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区委、区政府在《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云委发[2003]43号)、《以“三个发展”为动力,提升我区工业化水平》等一系列文件中对如何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尤其对园区的管理体制、规划布局、招商引资、政府服务等重点环节作出了明确指引,这些指引对解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的针对性很强。

因此,我们的对策和建议不多赘述,仅就园区建设资金这一难点问题展开一些思考,因为资金问题是目前制约园区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一)按照经营城市的基本理念,搞好土地运作,把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

按照现代城市经营的基本理念,城市就象一个企业,其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

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城市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并籍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广州市老八区中,我区的土地资源优势是最突出的发展要素,有效搞好土地运作,盘活土地资源,以地生财,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土地资本优势,对缓解资金困难,推动园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园区开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有效经营好土地资源。

首先,要坚持政府统一规划用地,分期分片滚动开发的原则,获取土地最大增值收益。

滚动开发一方面可以集中财力搞好土地前期建设,尽量变“生地”为“熟地”,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未开发土地的自然增值收益,同时为园区的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其次,要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对土地进行成片开发或园区整体开发,以土地“批发”方式为主,“零售”方式为辅,同时严格控制征地价格,有效降低土地开发成本。

第三,要加快建立区、镇街、村社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积极吸引村社和农民以土地转让、出租、入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园区开发中来,减少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摩擦和障碍,加快土地开发进程。

第四,要加强对土地开发过程和土地收益的监督,避免权利寻租和腐败行为发生,确保土地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正常运转。

第五,要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通过拍卖、招标等形式出让园区周边公用设施(如广告牌位、公交线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权、经营权、管理权,努力增加园区土地开发的资金来源。

(二)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性作用,以点带面塑造全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对区外资本的吸引力

按2010年完成规划任务的80%匡算,每个园区需投入约6亿元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亦即从现在起到2010年平均每年约需投入8000万元到基建上。

面对巨额的资金投入,单靠政府财力肯定是难以胜任的。

但这并不是说有限的政府财力就无所作为。

财政投资作为一种引导性投资,只要用得适当,其带动作用是较强的。

为此,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财政投资要用对地方,避免撒胡椒面现象。

要通过集中力量先期扶持条件较好、有较大潜力的个别园区发展,加快塑造个别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以其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改善全区的招商引资氛围,增强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提升全区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力。

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条件来看,我们认为,财政扶持资金应该重点考虑向民营科技园倾斜,一旦民科园做大做强,其作为市级开发区的示范效应将比其他园区更加突出,对全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作用将更为明显。

二是财政投资要选准对象,要扶优扶强,重点扶持大中型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以及龙头项目、重点项目、高新科技项目和技改项目,尽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外来企业进驻提供优良的产业链支撑环境。

三是财政投资要用对方式,主要通过贷款贴息、区级税收返还等具有激励性质的间接方式进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三)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资金筹集机制

目前,成都等一些地区采取了委托贷款的金融创新方式,通过银行和园区开发主体之间的合作,吸引了大批民间资金参与园区建设,有效解决了资金困难问题。

上半年末,我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374亿元,全市更达到3448亿元的巨额规模,完全有条件借鉴其他地区的有益经验,把民间资金吸引到园区开发中来。

此外,如何对园区进行整体形象包装,进一步获得银行贷款资金,甚至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都值得在今后的园区开发进程中积极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