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docx
《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
江湾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
主持:
郭少云园长
今天我们家长学校讲座,想跟家长一起学习和探讨两个问题。
一、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
先讲第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
温暖型的家庭,家中成员关系和谐,生活安定,给孩子丰富的爱,孩子的个性、智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冷漠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心,放任自流,会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阻,养成任性、内向的性格。
民主型的家庭,父母事业心强,家庭气氛和谐、平等、民主,孩子往往性格较开朗、好学、有上进心。
(一)、创设整洁、美化的家居环境
家居保持整齐清洁,色彩和谐,美观大方,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居室内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并引导孩子参加美化家庭环境的活动。
如:
把椅子摆整齐,把桌子抹干净,把玩过的玩具和看过的图书放回原处,把叠好的衣服放回衣柜,给种植的花浇水。
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从小渗透了保护美好环境的教育。
(二)、处理好家庭的人际关系
家庭生活气氛要注意和谐愉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关心。
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以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判别标准和良好的品德行为。
要为孩子创设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尊重孩子,给孩子在家中以平等的地位,使用孩子在家庭中无心理压力,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意,在和谐、宽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成长。
(三)、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
幼儿心理认识的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爱模仿,最容易受家长影响,所以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言行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
如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刚学说话还分辩不善恶、美丑,家长要引导孩子学讲礼貌的语言。
成人对孩子说话要注意采用礼貌、温和的语气,少用命令的语气。
又如父母的服饰要美观大方,为孩子选择的服饰也要注意舒适合体,美观大方。
给孩子烫头发、涂口红等是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
美的仪态也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给孩子创设一个“小天地”
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创设一个属于孩子的“小天地”,让孩子放置图书、玩具及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孩子在小天地里自由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惜物品、整齐清洁、做事有条理等良好习惯。
(五)、在家庭中注意通过艺术活动熏陶孩子
幼儿期是美育的最佳期,孩子爱唱爱跳,爱画爱做,在荼饭后或节假日一起聚聚,让孩子表演一下在幼儿园学过的歌舞、儿歌、绘画、拼砌……父母也要参与表演或欣赏、评价。
(六)、把家庭活动扩展到大自然和社会
在假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和社会中,通过参观、游览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观察力。
第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
有的孩子喜欢与家长说话,每天放学总是不停地跟妈妈说今天在幼儿园早餐吃什么,午饭又吃什么,老师教了什么,还玩了什么游戏……
有的孩子喜欢提问,常常接二连三地问这问那:
“太阳公公要睡觉吗?
”“天上的小鸟会迷路吗?
”“小蚂蚁头碰头咬耳朵,是在说悄悄话吗?
”
对此,有的家长很有兴趣,也很耐心听孩子说话,回答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却十分厌烦,有时甚至没好气地说:
“别烦我。
”
实践证明,善于与孩子进行健康和谐的沟通,容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的需求与困难,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相反,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偏见,由于自己的主观片面,高估或低估孩子,有时甚至误解和委屈孩子,使孩子产生压抑的心理。
和孩子沟通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相互沟通,应由倾听开始,以对待好朋友的方式与孩子说话,下面我们介绍和孩子沟通的一些做法:
1、尊重孩子是沟通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尊重孩子表示你对孩子有信心,若运用太多的挑剔、斥责、说教、警告、劝导及威胁等交谈方式是不能和孩子沟通的。
2、沟通的方式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脸部表情、说话表情、轻轻拍拍肩、轻轻抚摸……都是非言语方式沟通。
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将能加强和孩子的相互沟通。
3、和孩子沟通要注意察言观色,能在最短时间内察知孩子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多谈论他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4、适当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小种植及饲养活动,边玩边谈,边做边谈,这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5、父母要注意适当安慰、体谅孩子,谅解孩子的处境,同情他们的遭遇,但这不等于溺爱、迁就,而是要在关心、爱护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应该怎样做,避免向孩子施加压力。
6、要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学习,在早送晚接的路上多谈,多倾听。
总之,要与孩子沟通,必须要了解孩子,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作为父母要经常知道孩子最喜欢和谁玩?
孩子单独一人时喜欢什么?
他最爱什么玩具?
最喜欢吃什么?
厌食什么?
孩子有没有同情心?
有没有自信心?
对大人的问题是否积极回答?
是否爱提问题?
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如何……家长要注意经常和孩子交谈、游戏、散步、看图书、听音乐、看电视等等,这样才能和孩子沟通好,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人们常常说,从你孩子的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当年你的为人。
这是因为:
你今天对孩子随意斥骂,他明天就常常会出言伤人。
你今天对孩子以打代教,他明天往往就会用拳头来“讲理论事”。
你今天对孩子的劣行迁就包庇,他明天就会明知故犯,屡教不改。
你今天不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他明天就会随心所欲,独断专横。
你今天对孩子的弱点热嘲冷讽,他明天就会自卑胆怯,犹豫不前。
你今天对孩子贬东家讥西宅,他明天就会对别人吹毛求疵,与谁都合不来。
你今天对孩子轻诺而寡信,他明天对人就会信口开河,言而无信,不负责任。
你今天对孩子的事情越俎代疱,他明天就会事事没有主见,凡事想依赖别人。
你今天用朋友的口气与孩子说话,他明天就会谦虚随和,遍得人缘,得道多助。
你今天对孩子的乖巧常说谢谢,他将来就会珍惜友情,怜老爱幼,乐于助人。
你今天对孩子的进步不吝赞扬,他明天就会赞赏别人,宽容别人,广交朋友。
你今天对他的失误给予原谅安慰,他将来就心胸开阔,体谅别人,团结大众。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茭陵乡中心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
主持:
胡敏园长
今天我们家长学校讲座,想跟家长一起学习和探讨两个问题。
一、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二、为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
(一)先谈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您家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爷让步;女儿要吃什么东西,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一天不去上班…..
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更是备受呵护和宠爱。
为了孩子,很多父母可以牺牲一切。
然而,父母的这种牺牲却可能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感受的利已主义思想。
如果孩子只是关心自己而很不尊重别人,那么他在幼儿园往往很难受欢迎。
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
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流,用能理解的语言或表情告诉孩子自己的辛苦、烦恼和不适,并且可以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
洗手绢、擦桌子、倒垃圾等,让他亲身体验父母每天的操劳和辛苦。
2、启发孩子的正面情感。
孩子的行为绝大多数是由感情冲动引起的,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厚的感情色彩。
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他的正面情感入手。
正面情感包括同情心的启发:
“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啊!
赶快帮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
”
3、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2—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很愿意做事。
父母应利用这一特点,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孩子为妈妈送去小板凳;也可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给小客人吃,拿出玩具给小客人玩等等。
另外父母出可给孩子出一些“难题”,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怎么办?
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
教他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及合作。
4、温和地惩罚孩子因自私引起的攻击行为。
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可以适当地惩罚孩子,但态度要温和。
如:
孩子抢夺了他人的玩具,就拿走他抢到的玩具,并立即明确的告诉他大家的不满,使孩子明白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严重的可以用“完全收回爱”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即对孩子不再予以理睬,暂时让他感到没人爱护他,直到孩子愿意认错并道歉为止。
并且在惩罚前后,一定要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应该怎么做”。
(二)为孩子孩子插入创造的翅膀
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独创性与适应性,而这些素质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需要的。
幼儿期是孩子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父母绝不能错过教育的时机。
1、为孩子提供民主、宽松的环境。
父母不压抑孩子的创造力,要鼓励孩子积极、独立地思考。
有些父母对孩子管束过多,孩子吃、穿、住、行都由父母安排,稍有不合意就训斥。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被管制得规规矩矩,怎么还能去想象、创造呢!
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只会做个听话的、创造力贫乏的“好孩子”。
所以,父母应为孩子创设民主环境,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2、用多种形式启发孩子,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父母可以通过种种形式启发孩子,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活跃他的思维。
如让孩子说出钉子的作用:
钉东西、挂东西等,鼓励孩子从多种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想象、音乐、舞蹈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如:
看图想象,父母可给孩子一幅完整的图,请他想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有时父母也可以画一些图形让孩子想象:
“它是什么?
”孩子想象的事物越多越好,只要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孩子所说的物品与图形完全吻合。
3、多让孩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遇到任何问题,父母都要让孩子积极地、独立地思考,这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不会动脉筋、思维懒惰的人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而要让孩子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以此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愿望,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消除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使生活游戏化。
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别出心裁,以游戏的方法充实生活,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和情调。
如[穿衣服既从上穿,亦可以由下穿;出外散步可以正着走,也可倒着走。
父母的情趣会感染孩子,使其思维更加灵活、富有新意。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茭陵乡中心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主持:
胡敏园长
很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家长学校活动。
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来聊一个话—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一、习惯决定命运
各位家长:
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将决定孩子的性格,进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所以有这样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习惯决定命运。
让我们先来听几个小故事:
1、一个留学生的故事。
(略)
2、一个应聘者的故事。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地毯上的纸团》。
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
这时,有一个应聘者,走进房门后,看到干净的地毯上有一个纸团,他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
“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
”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
“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
”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可见,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决定了面试的成败。
3、面试“不拘小节”,丢了分
一中国留学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摘下了笔试的魁首,却在面试时不注意小节而丢了分,不被录取。
据报道,在近日举行的日本留学大型说明会上可以发现,礼仪逐渐成为出国前的选修课。
据了解,大部分国外学校在录用学生时除了看重其考试成绩,还会参考其面试成绩。
目前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赵丽华不无遗憾地说,她的一位朋友在申请日本某一流大学时,获得了笔试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却因为面试时的一些小细节而不被录取。
事后,这位朋友给面试老师发了邮件,得到的答复是,他穿着T恤、牛仔裤前往面试,着装不妥,且在面试时态度欠佳。
4、一位科学家成功的秘诀。
《读者》杂志,登过一篇短文,说的是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老科学家:
“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那位老科学家不加思索地回答:
“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
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序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了细节习惯是多么重要啊。
二、习惯不是天生的
世间万事都是祸福相倚,难易相成。
最易往往是最难,反过来说,最难也可以转化成最易。
那位老科学家讲的这几件“易事”,在目前也是困扰我们的难事。
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吧:
现象:
△上学路上的包装袋,剩下食物,边吃边走(不文明又不安全)
△校园里的餐巾纸
△校园门口、抽屉里、教导处的校服(丢三拉四)
△边玩边做作业(在校在家),影响学习效率
△乱涂乱画(自家楼道上)
……
这种坏习惯难道是天生的吗?
那当然不是的,这都是——
习惯是后天养成的。
△中班家长的介绍(边玩边做作业,就让他玩,玩个痛快后在做)
△侄子的故事。
习惯的养成与环境的关系:
△小鹰的故事(环境影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猎人,他在一次打猎中捡回一个老鹰蛋,放在了母鸡正在孵的鸡蛋中。
没过多久,小鹰和小鸡一起出世了。
在母鸡的照顾下,小鹰很高兴的和小鸡们生活在一起,小鹰当然不知道它是一只鹰,它和小鸡们一样学习鸡的各种生活本领,母鸡也不知道它是一只鹰,按照教育其他小鸡那样教育小鹰,这只小鹰一直按照鸡的习惯生活,在它们生活的地方,不时有老鹰从空中飞过,每当老鹰飞过时,小鹰就说:
“在空中飞行多好啊,有一天我也要那样飞起来。
”听它这么说,母鸡每次都要提醒它:
“别做梦了,你只能是一只小鸡!
”其他的小鸡也一起说:
“你只是一只小鸡,你不可能飞那么高!
”被提醒的次数多了,小鹰终于相信它永远不可能飞那么高,小鹰再看到老鹰飞过来时,它便主动提醒自己,我是一只小鸡,我不可能飞那么高。
就这样,这只鹰到死的那一天也没有飞翔过——虽然它有翱翔蓝天的翅膀和体格。
可见,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
△狼孩的故事(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出言不逊(孩子也脏话连篇)
△父母在家麻将、打牌(孩子做作业,哪能专心,慢慢地就养成了做事情三心二意的习惯了)
△父母不遵守规则(孩子能遵守纪律吗?
)
如:
放晚学时,校门口家长们的车子挤得水泄不通,看到自己的孩子大声嚷嚷,有的甚至跑到校门里面把孩子从队伍中拉出就走,一下子整齐的队伍乱了套,(很多家长每天教导孩子以学校要听老师的话,遵守校规校纪,您觉得孩子会按照您的教导这样做吗?
你觉得孩子会有这样的意识吗?
待孩子全部接走,校门口的地面上,什么都有,有糖纸、包装纸、瓜子壳、香烟壳、香蒂等等,这些垃圾是哪儿来的?
很多就是我们家长们的,这样的家长,您的一举一动让您的孩子看在眼里,您想想您的孩子会不会学您的样?
)
所以家长要时时处处做孩子的好榜样。
三、良好习惯怎样培养
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就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我们应从小培养。
(一)家庭中需要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
1、品德礼貌习惯:
(1)孩子在家中的品德礼貌习惯,①出去,回来要向父母、老人问候或说:
“我出去了,再见。
”“我回来了”。
②出门玩耍,有事都要告知父母或征得同意,并让父母知道去向。
③对父母、长辈说话要恭敬,不许高声,不许顶撞。
④不打扰父母。
长辈工作,家人休息时要轻声说话做事。
⑤吃饭时,长辈不动筷,自己不先吃,好的菜不一人独吃。
⑥父母呼唤应即时答应。
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
⑦家里来了客人,要叫人,有礼貌。
要问父母是否需要回避。
⑧同学来了要欢迎,去了要送客。
⑨对兄弟姐妹、亲属有礼貌。
(2)孩子在外边的礼貌常识和行为:
①对人友好礼貌,懂得并学会使用“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②别人向自己问话,要热情明白地回答。
不能低头无语或听而不闻。
③别人对自己说话要注意听,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④保持头发、衣服、仪表的整齐清洁,⑤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遵守“七不”规范,③坐汽车给老人和怀抱婴儿的人让座。
(3)口语文明。
①不说脏话、粗话,不提别人绰号。
②打招呼懂得老小与辈份,不没大没小,没老没少。
③与人说话口气温和,不顶撞人,不高声喊叫。
2、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每天从早到晚要做到早上定时起床,晚上定时睡觉,不睡懒觉。
不因看电视而影响睡眠。
保证每天9-10个小时的睡眠。
早上起床后要有充裕的时间整理床铺、洗刷、吃早饭,并确保上学不迟到,上学时间也不应太早,否则,校门尚未开启,孩子在马路上游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上学迟到不仅影响孩子本人和班级的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拖沓、不求上进的思想。
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鞑玩耍。
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家长指导孩子制定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孩子认真执行。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时不看书、不玩弄其他东西。
同学间交往,一定要守时,决不拖拉迟到,失去伙伴的信任。
做作业时,不磨磨蹭蹭,浪费时间。
3、讲究卫生的习惯。
(结合学校春季传染病放宣传工作)
近年来,出现非典、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传播的。
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
现在又是霍乱、流感等病发病期,最近欤城小学一女生突发高烧52小时内死亡。
如果发现孩子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必须马上去医院求症。
4、独立生活和自我服务的习惯。
有这样一则报道:
一个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五岁男孩,能将自己的生活小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主动帮妈妈干活。
当记者问其母亲“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么这么强”时,这位母亲说:
“不这样培养,将来他怎么能够生存!
”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依赖心理严重,缺乏自我料理能力。
(早上在校门口:
喂孩子吃饭,一直送到教室里……)
有一句古话: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自强,并把这些品质习惯“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这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的。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注意的几点。
有以下几点,提供家长参考:
1、要明确要求,不要轻易改变。
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家长应对孩子交待得详细明确,操作性强,让孩子清楚明确,决不能含含糊糊,使孩子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从何入手做。
在孩子了解清楚明确的基础上,就应严格实施,决不能只提要求,但在行动上却不加以督促。
不要求孩子做到,或在遇到困难后就任孩子打退堂鼓。
这样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惰性,养成无规无矩的习惯。
所以要求要么不提,一旦提出,就应严格施行,毫不退让,决不轻易改变,直到孩子良好习惯养成止。
2、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
另外,据专家研究,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起码需要3-6个月,有的甚至更长的时间。
所以对每一个习惯的培养,家长都应坚持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这对家长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但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广大家长要不怕反复,持之以恒。
下面虽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但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两岁半的萌萌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妈妈却不急不躁。
她坚持每顿饭都让萌萌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孩子进步方法。
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使萌萌非常开心。
不久,萌萌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
入幼儿园后成了班上小朋友学习的榜样。
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
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
只要家长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
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
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3、要防微杜渐,不要听之任之。
对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不能听之任之,认为这点小事无关紧要,要防微杜渐,及时矫治。
否则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时,就为时已晚了。
所以家长一是要把坏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及时矫治,使孩子救失长善。
4、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在家里,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
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
学校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家长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戴红领巾、校徽、不吃零食、不随便扔纸屑……
5、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前不久,一位六年级的家长在学校里打孩子,我劝他,他还不肯罢手,说:
“这孩子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家长老师向我告状。
”接着这位家长向我讲述了孩子习惯怎么差怎么差。
这位家长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
家长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
加上家长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
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
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
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
如果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好习惯将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与家长们共勉
二0一二年三月九日
茭陵乡中心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材料
——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主持:
胡敏园长
在幼儿园中总有这么一类孩子,特别不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与别人交往,表现出明显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不足。
作为教师,我们努力想办法加以改善,但往往收效不大。
幼儿交往能力差与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包括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
在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影响表现在:
父母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有意识地训练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间接影响表现在:
儿童早期的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