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917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docx

回填土规范回填土的标准二级回填土的标准

分层填土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回填土:

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⑵石屑:

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⑶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签证手续)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

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5)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状态的泥炭土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

2、作业条件

⑴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⑵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

⑶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应通过压实测定确定。

⑷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

⑸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

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

⑹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

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二、操作工艺

1、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5~6遍。

2、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3、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

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若填方场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

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4、填料为砂土或碎石土(充填物为砂土)时,回填前宜充分洒水湿润,可用较重的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每层振实不少于三遍。

5、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参照2-7选定.

6、路基和密实度要求较高的大型填方,宜用振动平辗压实。

使用自重8~15t的振动平辗压实爆破石碴类土时,铺土厚度一般为0。

6~1。

5m,宜先静压,后振压.辗压遍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为6~8遍.

7、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两侧回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8、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m.

填方分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表2—7

压实机具每层铺土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mm)

平辗200~3006~8

羊足辗200~3508~16

蛙式打夯机200~2503~4

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

注:

1、辗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

2、当用5t、8~10t、12t压路和辗压时,每层铺土厚度分别为0.25、0.4m,压实10~12、8~10、4~6遍。

3、当用功率(kw)60以下的履带式推土机辗压时,每层铺土0。

2~0.3m,压实6~8遍。

9、挡土墙背的填土,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如石屑或掺入碎石等,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和排水盲沟。

10、混凝土、砖、石砌体挡土墙,必须在混凝土或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回填土方,否则要作护壁支撑方案,以防挡土墙变形倾复。

11、管沟内填土,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填土超过管顶0.5m厚时,方准用动力打夯,但不宜用振动辗压实。

12、对有压实要求的填方,在打夯或辗压时,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土),应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含砂石较大的土回填。

13、采用机械压实的填土,在角隔用人工加以夯实。

人工填土,每层填土厚度为150mm,夯重就为30~40kg;每层厚度为200mm,夯重应为60~70kg。

打夯要领为“夯高过膝,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

夯实基坑(槽)、地坪,行夯路线由四边开始,夯向中间.

14、填方基土为杂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及暗塘等。

填方基土为软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现行规范的规定施工。

15、每层填土压实后都应做干容重试验,用环刀法取样,基坑每20~50m长度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基槽或管沟回填,按长度20~50m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按100~500m2取样一组;场地平整按400~900m2取样一组。

采用灌砂(或灌水)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并注意正确取样的部位和随机性。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⑵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⑶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确定压实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应分散不得集中。

允许偏差

见表2—8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2-8

项目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排水沟填方、场地平整地(路)

面基层

人工施工机械施工

标高0~-50±50±1000~—50用水平议检查

表面平整///20用2m尺和木塞形塞尺检查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做地(路)面的基层。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⑵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⑶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⑷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⑸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

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

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⑹路基、室内地台等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产品保护

⑴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水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

⑵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受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⑶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水。

⑷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

 

回填土取样

一、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 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

(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

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

1、整片垫层

(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

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

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

每100m测2点。

(环刀法)

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

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

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

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

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

每个测1点.(环刀法)

(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

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

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

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

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二、取样须知

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2)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2/3处取样。

(3)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应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

(4)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

(5)如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还应注意保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其天然湿度.

三、土样存放及运送

在现场取样后,原则上应及时将土样运送到试验室.土样存放及运送中,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土样存放

(1)将现场采取的土样,立即放入密封的土样盒或密封的土样筒内,同时贴上相应的标签。

(2)如无密封的土样盒和密封的土样筒时,可将取得的土样,用砂布包裹,并用蜡融密实.

(3)密封土样宜放在室内常温处,使其避免日晒、雨淋及冻融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2、土样运送

关键问题是使土样在运送过程中少受振动。

四、送样要求

为确保基础回填的公正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有关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好土样试验的委托单,现场取样记录及土样标签等有关内容。

1、土工试验委托单

在见证人员陪同下,送样人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

同时还应附上测点平面图。

2、现场取样记录

(1)测点标高、部位及相对应的取样日期。

(2)取样人、见证人。

3、土样标签

(1)标签纸以选用韧质纸为佳。

(2)土样标签编号应与现场取样记录上的编号一致。

v 土方工程施工常用数据 v

深度在5m以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不加支撑)

说明:

1.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支载指机械挖土或运输作业等。

   2.静载或动载距挖方边缘的距离应大于0。

8m,静载填置高度不宜超过1.5m。

   3。

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中密的砂土

边坡坡度

高:

坡顶无荷载

1:

1。

00

坡顶有静荷

1:

1。

25

坡顶有动荷

1:

0。

50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砂土)

边坡坡度

高:

坡顶无荷载

1:

0.75

坡顶有静荷

1:

1。

00

坡顶有动荷

1:

1。

25

硬塑的轻亚粘土

边坡坡度

高:

坡顶无荷载

1:

0.67

坡顶有静荷

1:

0。

75

坡顶有动荷

1:

1.00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粘性土)

边坡坡度

高:

坡顶无荷载

1:

0.50

坡顶有静荷

1:

0。

67

坡顶有动荷

1:

0。

7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边坡坡度

高:

坡顶无荷载

1:

0。

33

坡顶有静荷

1:

0.50

坡顶有动荷

1:

0.67

老黄土

边坡坡度

高:

坡顶无荷载

1:

0.10

坡顶有静荷

1:

0。

25

坡顶有动荷

1:

0。

33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边坡坡度

高:

坡顶无荷载

1:

1.00

坡顶有静荷

坡顶有动荷

-

填土的压实系数λc(密实度)说明:

压实系数λc为土的控制干密度ρd与最大干密度ρdmax的比值.控制含水量为Wop±2。

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

填土部位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0.96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0。

93-0.96

简支结构和排架结构

填土部位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0。

96-0.97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0.91-0。

93

一般工程

填土部位

基础四周或两侧一般回填土

0.90

室内地坪、管道地沟回填土

0.90

一般堆放物件场地回填土

0。

85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砂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8—12

最大干密度(g/cm3)

1.80—1。

38

粘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19-23

最大干密度(g/cm3)

1.58-1.70

粉质粘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12—15

最大干密度(g/cm3)

1。

85-1.95

粉土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16-22

最大干密度(g/cm3)

1。

61-1。

80

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说明:

人工打夯,土的粒径不应大于5cm。

压实机具

平碾

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00

每层压实遍数(遍)

6-8

压实机具

羊足碾

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50

每层压实遍数(遍)

8—16

压实机具

蛙式打夯机

每层铺土厚度(mm)

200—250

每层压实遍数(遍)

3-4

压实机具

推土机

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00

每层压实遍数(遍)

6—8

压实机具

拖拉机

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00

每层压实遍数(遍)

8—16

压实机具

人工打夯

每层铺土厚度(mm)

〈200

每层压实遍数(遍)

3—4

基坑(槽)排水沟常用截面

图示

基坑面积(m2)

截面符号

粉质粘土

地下水位以下深度m

4

4-8

8—12

<5000

a

0。

5

0。

7

0。

9

b

0。

5

0。

7

0。

9

c

0。

3

0.3

0。

3

5000-10000

a

0.8

1。

0

1.2

b

0。

8

1.0

1。

2

c

0。

3

0.4

0。

4

〉10000

a

1.0

1.2

1。

5

b

1。

0

1。

5

1。

5

c

0。

4

0。

4

0.5

基坑面积(m2)

截面符号

粘土

地下水位以下深度m

4

4-8

8—12

<5000

a

0.4

0.5

0.6

b

0。

4

0。

5

0.6

c

0.2

0。

3

0。

3

5000-10000

a

0.5

0.7

0。

9

b

0。

5

0.7

0.9

c

0.3

0.3

0。

3

>10000

a

0。

6

0。

8

1。

0

b

0.6

0。

8

1.0

c

0.3

0.3

0。

4

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

单层轻型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0.1—50

降低水位深度(m)

3-6

多层轻型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0.1-50

降低水位深度(m)

6-12

(由井点层数而定)

喷射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0.1—2

降低水位深度(m)

8—20

电渗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0。

1

降低水位深度(m)

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

管井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20-200

降低水位深度(m)

3-5

深井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昼夜)

10-250

降低水位深度(m)

>15

回填土如何取样

常见的有环刀灌水灌砂三种方法!

(详见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全风化页岩用灌水,细沙灌砂好些,粗砂用灌水法!

一、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 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

(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

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环刀法)

1、整片垫层

(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二、回填土密度仪

规格:

20kg60kg100kg

技术指标:

相应测试结果:

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液性指数.

被测介质:

一般粘性土\红粘土\湿陷性黄土\填土\混合土\胀土\风化土\

残积土\沙土\软土.

被测对象:

公路\铁路\桥涵\水库\大坝\工民建基础。

精度:

≤0.5%

仪器重量:

3kg

填土密实度检测仪|普氏贯入仪|回填土密度仪|填土密实度检测仪介绍:

 在国际标准中叫做“普氏贯入仪”,主要用于对大面积填方工程碾压后的密实度和均匀性的检测。

如公路、道桥、市政排水、输油管线、水利提防、工民建筑。

它的特点是轻便、灵活、快速,可随时随地跟踪碾压现场监测。

特点:

 本机操作简单,只要在作业面上钻一个孔,将仪器垂直插入,即可测试。

参照说明书技术人员很易掌握。

他的探测深度为30公分。

最好是对填土分层碾压、分层检查,也适用于质监站和监理公司抽检任意层,也可特殊要求探杆加长至1。

5米。

技术指标:

 精度:

≤0。

5% 测试深度:

0—30cm。

电子智能30厘米贯入仪又叫填土密实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回填土的干密度和均匀性.可节省取代环刀法灌沙灌水法在施工现场大面积、全方位的检查填土质量,减少土工化验工作量,缩短工期。

它适合于施工单位分层碾压分层检验,也适用于质检和监理公司抽检任意层.还适合于大专院校现场教学实习做土工实验。

它没有放射线核污染,且价格低廉、体积小、便于现场携带。

该产品早已于1982年列入国际标准,在美国、日本、苏联等国的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并于94年正式列入我国标准规范新标准号为:

GB50021-2002还陆续列入地基设计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地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工民建筑、公路、铁路、道桥、市政排水、输油管线、水利、筑坝、堤防、灌渠、水库建设,机场跑道工程中.以往取一组环刀,三次燃烧至少需要8小时,结果出来时远远滞后于工程进度,对当时的现场施工失去指导意义。

当发现检验指标不合适或有问题时,现场填方早覆盖两三层土了。

而用贯入法一组试验最多15~20分钟,高效、快速、解放生产力。

由于它的探测深度30厘米,还可加长到1。

5米,所以又能及时发现软弱点和底部隐患,保证施工质量。

填土密实度检测仪|普氏贯入仪|回填土密度仪|填土密实度检测仪

30厘米贯入仪是基于土工试验中:

土的贯入度与土的干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土的贯入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土的含水量与密实度的关系,通过大量的贯入度与环刀法平行对比试验并建立回归方程,率定出土的贯入阻力与干密度间相关数据表。

装配操作试验方法:

电子30厘米贯入仪共分三种规格:

200N适合现场取土在环刀里试验。

600N和1000N用于直接在现场对30厘米碾压层做分层检验,也可加长杆做深层抽检。

一般600N仪器适合于测沙性土、粉土、沉积土、素土,1000N的仪器适合于测老黄土、粘性土、红粘土、混合土.注意它们的区别在于:

机壳上有标志;使用者也可用红油漆在显著位置自做记号.千万不要超负荷使用,以免损坏传感器。

填土密实度检测仪|普氏贯入仪|回填土密度仪|填土密实度检测仪

 

 

填土压实后土的实际干密度的测定:

可采用环刀法取样,其取样组数为:

基坑回填每20~50m3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基槽或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20~50m3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取样一组。

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