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887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docx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

执笔人:

赵文华

平谷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市级重点课题

课题负责人:

朱浩云

负责人所在学校:

平谷区城关学区

联系电话:

51323428

 

关于平谷城关学区桃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

桃文化校本课程研究

内容提要:

以平谷大桃为载体,挖掘大桃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大桃文化,在开发与实施桃文化的校本课程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了解平谷、认识家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将来建设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科学探索精神;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实现师生及学校的共同发展的同时,构建特色课程,形成特色文化,形成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通过研究桃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策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本课题通过行动研究,探讨开发与实施地域文化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为本地区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课题的提出

1.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改革的需要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设,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又一条有效途径。

2.社会的需要

桃为中国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桃花很美,果实香甜可人,加上它的诗文词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给予人们许多美的享受,深受大众青睐。

大桃是平谷的形象名片,平谷大桃是平谷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平谷人民的骄傲。

作为平谷的少年儿童,没有理由不了解桃文化。

2000年,平谷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桃文化开发力度,于是我校把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作为研究课题,开设桃文化校本课程也是社会的需要。

3.地域、生源优势创造了条件

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北部两公里外便是万亩桃园,利用周六、日走进桃园很是便利;校内50%的学生来自农村,20%以上的学生来自山区和半山区,在调查五

(1)班时,有1/3的学生家里有桃树,利用这一生源优势和学生身边的这一资源优势,为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

4.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存在,课程是为学生开设,教师所作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化”途径,是更为适宜本校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

尽管我们有地域和生源的优势,可在对学生对桃文化的了解进行问卷调查时,却发现学生对桃文化几乎一无所知,据调查结果统计,100分的有关桃文化方面的知识,185名学生平均得分33.68分,100%的学生知道平谷大桃甜,但知道为什么甜的不足20%,对这些桃文化知识100%的学生想或非常想了解,他们期待着桃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

因此我学区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以桃文化校本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为目标;开设桃文化校本课程,并以此作为研究课题有效的深入地开展下去,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及学校的共同发展。

为了把这一校本课程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校决定进行实验研究,寻找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的策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二、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

它包含两层含义:

以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桃文化:

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由栽培大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产业等。

三、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以平谷大桃为载体,挖掘大桃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大桃文化,在开发与实施桃文化的校本课程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了解平谷、认识家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将来建设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科学探索精神;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实现师生及学校的共同发展的同时,构建特色课程,形成特色文化,形成办学特色。

四、研究意义

本课题通过行动研究,探讨开发与实施地域文化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为本地区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五、研究内容

1.研究的切入点

从调查开始,调查本校学生对桃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兴趣及需求状况,搜集本地与桃文化相关的自然资源,分析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势与可行性,调查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作的研究性工作。

2.主要问题

研究内容:

研究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策略,以达到促进师生发展的目的。

主要问题:

①“桃文化”概念的界定。

②“桃文化”校本课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欣赏篇、人文片、实践篇、感悟篇,为什么?

怎样进行开发?

③在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各种能力?

④桃文化校本课程在实施时如何与学科课程整合,体现学科特点。

⑤如何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重要观点

校本课程不能随意照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特点,来开发校本课程。

在开发桃文化校本课程时体现多主体性,教师、学生、家长、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通过研究桃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策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感到,校本课程不能随意照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特点,来开发校本课程。

六、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部分学科教师及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运用访谈、问卷、测验、搜集文献资料等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调查本校学生对桃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兴趣及需求状况,搜集本地与桃文化相关的自然资源,分析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势与可行性,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开发与实施这一校本课程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

“桃文化”校本课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欣赏篇、人文篇、实践篇、感悟篇、成长篇(师生发展),形成电子版教材后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再进行二度开发,边研究边补充边实施。

3.经验总结法:

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总结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并成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向社会传播。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7.9——2008.3)

成立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及子课题

子课题名称

·在桃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桃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2008.4——2009.6)

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在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中边研究、边调整实施方案,边总结,逐渐完善,不断提高研究实效性。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9.9——2009.12)

进行课题研究情况总结、交流,征集并整理研究成果;

八、具体措施

(一)开发桃文化校本课程为深入研究桃文化打好基础

1.制作电子版教材,建桃文化网站

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桃文化教育资源,为教师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

学校派专人管理,从四个方面进行开发,欣赏篇、人文篇、实践篇、感悟篇、成长篇(师生发展)。

由信息技术教师刘艳英搜集整理桃文化相关资料,开发电子版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开发,逐步完善电子版教材。

欣赏篇包括:

四季桃花盛开图片、游人赏花、桃花节剪影、游人采摘,桃王风采、各种鲜桃图片等等。

人文篇:

果品办及科研人员开发大桃新品种时的感人事迹,桃农们精心栽培桃树、学习新技术等的先进事迹。

实践篇:

关于桃树的栽培与管理。

感悟篇:

学生赏桃花、品桃味、看事迹后的感悟,有感想、有书画作品,有演讲等等,形式活泼多样。

2.确定桃文化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框架

文学类:

结合语文学科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课型:

作文课、阅读欣赏课。

艺术类:

结合美术学科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

结合摄影作品比赛活动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

结合音乐学科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

实践探究类:

结合科学学科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

结合劳动学科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

思想教育类:

结合品社、品生学科开发与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

3.撰写桃文化校本课程纲要

组织所有实验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研究教材,研讨确定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实验教师的校本课程内容,授课时数。

大约授课时间,教学组织形式等。

每学期不断调整,完善,形成适合我校学生实际,便于操作实践性强的桃文化校本课程纲要。

 

城关学区桃文化校本课程设置

学校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必修或选修

课程内容

实施

年级

课时

安排

备注

必修

桃园探秘

一至六年级

每学年18课时

休息日参观

与科学、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相关内容整合

桃的文化与艺术

桃的价值

三至六年级

每学年12课时

课外参观调查、实践

劳动课的剩余课时

桃树的种植与管理

我为桃乡献计策

4.制定桃文化研究计划

每学期要求每位实验教师针对自己所教学科、选择与桃文化相关的内容,制定研究计划,在计划中,要求订出上交教学设计,案例论文,总结时间,形成自己一套研究材料,在反复研究中,不断提高,得出成果。

(二)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在桃文化教育中得到发展

平谷城关四小,座落在京东大地上的燕山脚下,泃河旁,是中国闻名的大桃之乡,大桃占地22万亩,是北京最大的果品基地,学校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利用现在的资源,确立了以“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办学思想,紧紧抓住“平谷桃文化节”和“平谷大桃采摘”节两个时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走进桃乡”系列活动,通过现场作文、绘画、现场讲桃花,现场管理以及拍照、做课等多种形式展现平谷桃乡美景,感受桃乡人的聪明才智。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这也正是农村学校、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并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施有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春天,22万亩桃花成了一个粉红的世界,4月17日到5月3日是平谷的桃花节,游人如云,真可谓:

人面桃花相映红。

夏天,桃海中果实累累,弯弯的桃枝上有又大又圆的桃子,有如神话般的世界。

秋天晚熟的桃子还挂在枝头,远远的就能看到红绿相间的桃脸。

平谷师生就生活在这美妙的桃园中。

春、夏、秋三个季节,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广阔时空教育天地。

1.开展“桃乡春韵”“桃乡赏秋”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

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实施桃文化的校本课程,挖掘大桃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大桃文化,,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平谷、认识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将来建设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科学探索精神,我们以4.17——5.3平谷“桃花节”及果实累累的秋天采摘节为契机,以平谷大桃为载体,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桃乡春韵”“桃乡赏秋”系列比赛展示活动。

(1)“桃乡春韵”活动内容包括“春游桃花海”摄影作品大赛、“游桃园赏桃花”绘画作品大赛、“桃乡平谷,我可爱的家乡”作文大赛共三项赛事,,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活动动员会,向全体教师讲述了活动方案、布置了活动内容,提出了活动的具体要求及评奖办法。

会后,老师们及时向学生作了活动宣传,全校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双休日,走进桃花海,或写、或照、或画,一件件学生作品,展示了平谷桃花海的壮观美景,抒发了学生们作为桃乡人的自豪之情,以及对平谷桃农的聪明才智的赞美、敬佩之情,许多学生通过赏花还学到了不少的知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的写作水平、绘画能力及审美素养都得到了培养。

在各班评选的基础上,学校共收到各班上交学生摄影作品:

125张;绘画作品:

133幅;作文:

110篇,共计:

368个,

对于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学校又优中选优,进行作品展示。

依据上交的作品的质量及获奖情况,学校共评出15个班级为优秀组织奖:

一件件学生作品,展现了学生的智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使学生感受到了平谷桃文化韵味的丰厚,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

(2)“桃乡赏秋”活动内容包括是:

在桃子成熟的收获季节,课题组又组织了全校学生再次走进桃乡,开展三赛活动“秋游桃子园”摄影作品大赛、“秋游桃园赏桃子”绘画作品大赛、“桃乡平谷,我可爱的家乡”作文展开三赛活动,活动共收到各班推荐来的优秀学生作品:

照片102张,绘画77幅,美文90篇。

共评出学生获奖作品184件。

教师上交摄影作品:

4张;作文1篇,获奖教师:

王志芳、祝海霞、刘艳英

一件件学生作品,展现了学生的智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使学生感受到了平谷桃文化韵味的丰厚,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到了学生的可爱,大自然的魅力。

2.学科整合,挖掘桃文化内涵

校本课程的实施给学科整合搭建了平台,整合思想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了生机。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能够借助桃文化电子版教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有了一定的桃文化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就能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1)大自然课堂上直观的现场教学好处多多

学校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领着部分学生走进桃园,走进桃木工艺展厅,他们带着摄影、摄像器材,依据自己的视角,细心观赏,用心体会,寻找平谷引以为荣的桃文化,教师们广泛搜集资料,现场教学,在观赏万亩桃园,感受桃文化的同时,老师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照有的摄,有的讲,有的问,语文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写作,美术老师现场指导学生画桃花,科学老师现场上课,引导学生观察桃花认识桃花的结构特点,学生现场解剖桃花,在动手操作中享受探索知识的乐趣。

以桃花为媒,师生在赏桃花的过程中品味了桃文化,教学直观易学易会,丰富了学科知识,使学生在了解平谷、认识家乡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将来建设家乡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科学探索精神。

(2)桃文化校本内容与学科教材内容的整合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

我校课题组实验教师在“桃乡春韵”“桃乡赏秋”系列活动中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地设计桃文化校本课教案,共14位教师上了桃文化校本课,这次校本课的初步尝试,探索出了在语文、美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科学等学科与桃文化校本课整合的教学思路,真正上出了几节精彩的校本课,如语文教师高国奕的校本课《为桃乡写广告词》,课中,学生赏析古、今咏桃的诗、词、散文,了解桃文化的渊源,之后,教师自然过渡:

“热情好客的平谷人希望与天下人共享桃园美景。

为了把平谷推荐给远方的客人,我们试着写几句广告词吧”。

引导学生学写广告词,了解广告词的特点,学习广告词常用的几种手法。

然后教师出示范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句句精彩的广告词出自学生之口。

通过学写广告词,学生们激发了想象,凝炼了语言,丰富了词汇,培养了语文素养,劳动技术教师刘彩丽的校本课《桃花艺》,学生在熟悉桃花结构的基础上,用泥塑出桃花工艺品,创作出了不同样式的桃花,并让学生欣赏了桃花宴(桃花酒,桃花茶,桃花饼……),为桃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美术教师孙月华的校本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引导学生欣赏桃花海的壮观景象,感受硕果累累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学习桃花的画法及表现桃花海壮观景象的手法,学生们把对桃花的爱全部倾注于自己的作品当中;音乐教师李晓波的校本课《桃乡的孩子爱桃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采菱》旋律即兴创编歌词并且有表情地演唱学生们自己创编的歌曲《桃乡的孩子爱桃乡》,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张艳霞老师的数学课,创设情境,欣赏万亩桃花海,用诗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一轮红日出东山,辉光耀地照山川,杏花谢了桃花绽,红了京东一片天,游客如云在桃林间。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把4月19日——24日参观桃花人数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学生们一目了然,看出了19日人数最多达800人,接着老师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绘制各乡镇大桃种植面积条形统计图。

白桃、油桃、黄桃、蟋桃系列,四大品种系列条形统计图。

以大桃相关信息为载体,学生学会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会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调查中,学生了解了家乡,在统计中学生较深入的认识了家乡,从而激发对家乡热爱之情。

二年级的小学生通过看桃花海,在语文课许多小朋友都会用一片片,一朵朵,含苞欲放、盛开、凋谢说一句话,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花的海洋。

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自己收集展示果农管理桃树的资料,通过调整,采访等方式,了解桃树管理的一些知识,感受果农的辛苦,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懂得尊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六年级王志芳老师的语文课,把学生在桃园中绘画、摄影、作文、诗歌在课堂上点评,通过评价、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校本课程的构建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升华。

学科整合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的从实践中来,有的从家庭中来,有的从社会中来,直接的和间接的知识相互交融,学生们感悟到:

桃文化内涵的知识越挖掘越觉得需要更深入的探掘。

3.运用做中学方式掌握本领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就“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走进自然,体验生活,了解家乡,牵手桃农,从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应用,学以致用,掌握本领,这正体现了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思想。

校内50%学生来自农村,1/3学生家里有桃树,利用这一地域,生源优势,学校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向父母、亲戚、邻居学会桃树的种植与管理,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全体同学一起分享。

例如:

有的学生作文题目是《我与老爷爷同疏花》。

(2)班的徐子祺带着任务回到了老家大辛寨,走进老爷爷的桃园,问:

“爷爷,桃树为什么要疏花呀?

”爷爷说:

“因为花太多,把养分都分散了,疏完花后养分就集中在剩下的花上了,这样,结出来的果子又大又好吃。

”生问:

“怎样疏花呢?

”爷爷说:

“其实疏花很简单,只需要看枝条的长短来确定,留多少花,长枝一般留三朵,每朵之间拳头大小,短枝留两朵。

”老爷爷讲完,徐子祺就与老爷爷共同疏花,帮爷爷干了一上午,边做边得到爷爷的夸奖。

他这篇作文内容充实,在与同学分享时得到了掌声。

劳动课,科学课,老师把同学们带到了桃园,请桃农讲,剪枝、疏花、支树,拉条、套袋……孩子们边学边做,相互帮助,在愉乐的环境中掌握了本领,给孩子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

4.桃园处处皆学问,激起学子探究情

大自然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纯朴、自然,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启发,学生在自由、民主、无拘无束地进行探究学习。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劳动课、科学课、数学课、语文课……教师们留了一些调查研究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己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爱思考、爱提问的孩子多了,课堂非常活跃,孩子们竟提出了如下问题:

(1)平谷大桃为什么好吃?

(独特水系,水质优良;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三面环山;土质独特,营养丰富,微酸性沙质透气土壤,有大量微量营养元素;施农家肥,杜绝农药)

(2)平谷大桃特色?

(个大,色艳,甜度高)

(3)年创汇(500)多万美元。

(4)桃的营养价值。

(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C等成分。

桃中含铁量较高,在水果中几乎占居首位,故吃桃能防治贫血。

桃富含果胶,经常食用可预防便秘。

(5)桃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桃化:

味苦、性平、无毒。

入药可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遍,下三虫,消肿胀,泄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以茶饮可使人面润泽。

(6)每个桃凝聚30余项科学技术,都有哪些技术呢?

(7)平谷区区花是什么?

(桃花)

(8)平谷桃花节是哪天?

(4月17日到5月3日)

(9)那年桃王卖钱最多?

(2009)年,一个桃是(1斤4两),卖(3.2)万元。

……这么多的问题到哪去找答案呢?

我们把问题推向桃农,推向大桃协会,推向了桃文化网站,并告诉学生如何整理。

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触动最大的问题是每个桃有30余项科学技术,其中,桃农用电脑,把专家的智慧和农民的经验输进去,由电脑指挥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施肥,啥时候打药,啥时候采摘,电脑给大桃设计了最佳方案。

学生们如提壶灌顶,大彻大悟,原来农民种桃科技含量这么大呀,不好好学习,种桃都不会呀!

在问题中,激起了学生们发奋学习的热情,学生悟出: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就会被社会淘汰,干任何事情没有文化知识可不行呀!

九、“桃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初建成效

(一)“桃文化”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有五点收获

1.形成特色,学以致用

教学特色是:

走进自然,体验生活,了解农村,认识家乡,这些富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从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应用,体现在“做中学”“学以致用”的思想。

2.深入探究,提高能力

深入探究,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科学分析和看待问题,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事实,敢于创新,在学习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简单的生活劳动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研究、自主学习、实践、审美,合作、交往、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陶冶情操,热爱家乡

绘画、摄影、诗歌、作文,杰作连篇,每个作品都体现对家乡的热爱,有的学生呐喊出:

美丽的家乡,我为你自豪。

4.课堂和谐,童年美好。

大自然的课堂非常和谐,师生快乐,乐教善学,享受学习,每项活动学生都恋恋不舍离开,给学生留下美好童年。

5.学科整合,教学直观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多彩的秋天—叶子、种子,四年级的科学—叶子、花、果实组成,等许多能够进行学科整合的课堂让学生到桃林中去认识,加强直观教学,每人手中拿着实物,认得清,看得准,学得快。

(二)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1..2007年以来,我校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经验等各类文章共40余篇,其中市级、区级获奖论文10余篇,刘彩丽的劳动技术课《桃花艺》被中国教育协会全国录像优质课评为二等奖,学生绘画摄影作品获市级、区级一、二、三等奖共有15人次,学生作文获市级、区级奖有20人次。

2.在区统考中,我校名列前茅,校长、书记、教师匀受到表扬及嘉奖,

体会:

农村学校从事校本课程的干部、教师要有很高综合素质,知识要多元化,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希望—应在美丽的田野上,建设新农村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