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653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docx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

第三章构造样式与运动学分析

第一节基干构造剖面和浅层构造变形特征

浅层构造变形特征是指从地表出露的地层产出状态和其叠置关系来研究该地区的褶皱及其与断层之间的组合关系,为该地区进行构造区划奠定基础,同时为研究深部构造样式提供表层格架。

本节先简要的介绍一下切过盆地的几条基干剖面,然后从剖面上所反映的现象来研究该区浅表变形特征。

一、基干构造剖面特征

 

图3-1十万山地区主要基干构造剖面及地震剖面位置图

研究区构造特征复杂,不同地区构造线展布方向、构造样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本论文选择了能反映本区构造特点的四条路线测制了地质构造大剖面(图3-1),以期能基本控制全区表层构造样式,以下作简要介绍。

(一)苏圩-小董构造剖面

该剖面总体呈北西-南东向,自小董经邕宁县南晓、那陈至苏圩,长约70公里,主要穿越了十万山盆地中部及其两侧的钦防褶皱带和西大明山隆起的部分地区。

剖面由南东向北西可大致分为如下4段(见图3-2)。

(1)苏圩台地型弱变形段:

那齐北西至苏圩,主要由上石炭统马平组(C2m)、下二叠统

 

图3-2苏圩~小董地质构造剖面

栖霞组和茅口组(P1q和P1m)及下三叠统组成,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变形较弱,总体表现为中等至平缓的单斜地层,被一些纵向断层所破坏。

岜西山T1灰岩中有大量的沥青,为一古油藏。

(2)十万山盆地段:

南晓~那陈,展布着一个NE-SW向的大型复式向斜构造,主要由下白垩统组成,核部为大坡组(K1d),两翼对称分布着新隆组(K1x),该向斜被一系列横向断层所切割,并且两翼也被NE向断层所破坏;该复式向斜由南东向北西包括南晓倒转背斜、大塘向斜和那楼背斜。

那陈~那齐,总体上是一套倾向SW、倾角20°左右的侏罗系(J3~J1w)的单斜地层;那齐北东,T1和J1w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3)台马岩体段:

小董附近发育扶隆~小董断裂带,表现为泥盆系(D1-2x)和下二叠统(P1)之间、下二叠统(P1)和上二叠统(P2)之间为断层接触,断层带附近地层陡立,倾角大多为60~80°,断层带内及两侧的地层揉皱、劈理化、平卧小褶皱等很发育。

在小董附近,分布着少量的P2和T1的酸性熔岩。

小董至南晓南东侧为台马岩体,宽约19公里,台马岩体与十万山盆地之间为宁明~沙坪断裂带(新棠断裂),表现为台马岩体向NW逆冲到下侏罗统(J1w)之上,以及另外几条NE向的逆断层或正断层;在南晓南东侧的断裂带附近,地层近于直立,甚至发生倒转,但未见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

(二)那隆~康熙岭构造剖面

该剖面为北西~南东走向,自那隆经驮芦、扶绥渠黎、巴盆、山圩、上思那琴、龙楼、公正、钦州大直,至康熙岭,长约150公里。

剖面由北西向南东可大致分为5段(见图3-3)。

(1)西大明山隆起轴部段:

在那隆北西侧,出露寒武系(∈2-3h),为加里东构造层,寒武系为深水~次深水的复理石建造,加里东期的构造变形较强烈,形成近东西向的线状褶皱。

本剖面仅涉及到该隆起轴部的南侧边缘,其碎屑岩倾向SSE,倾角21°~25°,为近EW向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南翼边缘,寒武系(∈2-3h)和南部的下泥盆统(D1l)碎屑岩为断层接触,即断层上盘为D1l,为正断层;区域上D1l角度不整合于∈2-3h之上。

(2)驮芦~山圩台地型弱变形段(崇左~苏圩台地):

在那隆南侧,以石炭系(C1-2d)灰岩为核部,上泥盆统(D3r)等地层的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等为翼部,组成一个NEE向的开阔向斜,两翼被一系列的NE-NEE向的断层所切割。

该向斜南翼至渠黎北,分布着大片的上泥盆统~石炭系(D3r、C1yt、C1-2d)的块状、厚层状灰岩,变形微弱,产状近水平,倾角多小于10°。

渠黎~山圩北西,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构成NEE向褶皱,由北向南为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均为宽缓、开阔褶皱。

在山圩附近,从北向南,上石炭统~二叠系(C3m、P1m、P1q、P2h)组成一套单斜地层,倾角一般仅为10°左右。

渠黎-山圩,发育多条规模较大的NE-NEE向断裂,它们有可能是凭祥~东门断裂往NE延伸的一些次级平行的断裂。

山圩南东侧,以上二叠统(P2h)为核部,下二叠统(P1m)为翼部组成NEE向的向斜构造,该向斜构造南东侧发育的断裂构造可能为凭祥~东门断裂带的主断裂。

在该断裂带南东侧,下侏罗统(J1w)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上二叠统(P2h)之上。

(3)十万山盆地段:

该盆地总体为一个NE-NEE向的复式向斜构造,但局部构造变形也十分发育,如在那芦北西侧(点C62附近)的J2nt地层中发育一系列小褶皱(图3-4),反映了NW-SE向挤压作用。

在剖面上,那琴附近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向斜,称之为那琴向斜,往南东(即点C71~C89北西2公里)背、向斜相间出现,它们被多条NE向的断层所切割破坏,总体上构成米引复背斜和公正复向斜。

在龙楼北,K1x(新隆组)地层倒转,倾角36°,同时发育断裂带,推测可能为区域上的宁明~沙坪断裂带通过处;在洞利南东,J1b1、J1w地层倒转,倾角由缓变陡,至近于直立,这些倒转现象与该地层中发育的断层带有关,在区域上

 

图3-3那隆~康熙岭地质构造剖面

(一)

 

那隆~康熙岭地质构造剖面

(二)

该断裂带(点C94、C95和C97)为宁明~沙坪断裂带的北东段,断裂带由三条逆断层组成,在剖面上控制了十万山盆地的南缘边界。

图3-4那芦北西侧发育在那荡组泥质粉砂岩地层中的褶皱构造素描图

(4)台马岩体段:

洞利往南东穿过台马岩体,剖面上岩体宽约9.5公里,岩体NW缘逆冲到上三叠统扶隆坳组(T3f)之上,岩体SE缘与上二叠统(P2h)断层接触。

(5)钦防断褶带:

在大直北西侧,上二叠统(P2p)上部粉砂岩、泥岩等构成一系列次级背、向斜;大直南东侧,上二叠统(P2p)中、下部碎屑岩、泥岩组成向NW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大多为60~70°。

大角村附近,上泥盆~下石炭统石夹组(D3C1sj)总体上构成一个NE向的背斜,沿轴部有岩体侵入。

上二叠统(P2p)和石夹组(D3C1sj)之间断层接触(扶隆~小董断裂的组成部分),沿断裂有花岗岩脉侵入。

西显村一带,分布着陡倾角的上二叠统(P2p)泥岩、粉砂岩,其北西侧与石夹组(D3C1sj)断层接触、南东侧与下志留统(S1)断层接触(可能均为钦州~灵山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西显村~康熙岭,下志留统(S1d、S1g)碎屑岩、泥岩向SW倾斜,倾角大多为70~80°。

在康熙岭北西侧,下志留统(S1g)和下侏罗统(J1)断层接触,断层关系很明显,为一条逆断层,断层北西侧下志留统(S1g)上部受断层影响而强裂褶皱,同时也反映了该断层长期活动,为钦州~灵山断裂带的主干断裂组成部分。

(三)那岭~江平构造剖面

该剖面亦为北西-南东走向,剖面基本上垂直地质构造线方向,剖面长约200公里,主要穿越了西大明山隆起、十万山盆地和钦防褶皱带,可大致将该剖面划分为7段(见图3-5)。

(1)那岭北加里东构造层段:

在该剖面上所显示的上寒武统(∈3)碎屑岩为西大明山隆起带的南部边缘,它与下泥盆统(D1l)碎屑岩呈断层接触关系,断层走向为NE-SW向,断层产状为:

168°∠64°,其南东盘的下泥盆统(D1l)地层被断层牵引,发生柔皱,产状为:

145°∠58°;相比较∈3较稳定,产状为162°∠25°,该断层为顺层正断层。

在断层的北侧的∈3地层具复理石建造,而且∈3地层也是一个背斜构造,其两翼产状分别为:

162°∠25°,300°∠30°,为一宽缓的背斜构造。

(2)崇左台地型弱变形段(崇左~苏圩台地):

该段在剖面上为那岭至岜宁附近的凭祥~东门断裂带(点D196-D143),所出露地层从新到老包括下三叠统(T1m)、上二叠统(P2)、下二叠统(P1m、P1q)、石炭系(C3、C2d、C2h、C1d、C1y)和泥盆系(D3b、D3a、D2d2、D2d1、D2y),并且总体上是从SE向NW方向依次出露上述从新到老的地层。

该段在区域上为崇左复式向斜北翼,岩性为泥盆系至下三叠统的灰岩及砂页岩组成,倾角6~20°,构造变形较弱;向斜的核部位于剖面上崇左~岜宁一带,岩性为中、下三叠统地层,岩性为中性、中酸性火山

 

图3-5那岭~江平地质构造剖面

(一)

 

那岭~江平地质构造剖面

(二)

岩,在此处除下部凝灰岩较多外,亦以熔岩为主,岩性变化大,分层较为明显,最下部为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灰岩、火山碎屑岩以及较多的凝灰岩,向上则为珍珠岩,黑耀岩,再向上则为类英安斑岩。

该段落上所发育的断层多以NE-SW和NEE-SWW向断层为主,这些断层除凭祥~东门断裂外,规模不大,多以走滑为主,兼具张性或压性。

(3)柳桥断褶带(柳桥斜坡):

该段北西侧为凭祥~东门NEE-SWW向断裂带,南东侧为近东西向的宁明~沙坪断裂带。

凭祥~东门断裂带在该剖面上,断层两盘地层为下二叠统栖霞组(P1q)和下三叠统马脚岭组(T1m),呈逆断层接触关系,此外还有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次级断裂。

主断裂在地貌上可见明显的断层崖及断层破碎带,可见露头宽约50米以上,其北西盘的T1m并被牵引成一宽缓的向斜构造,在断层两侧,还发育与之平行的劈理,其断层产状:

132°∠70°,显示逆断层的特征。

位于凭祥~东门裂带到宁明~沙坪断裂之间的部分,在区域上是崇左复式向斜的南翼,由石炭系至下三叠统地层组成,上叠有下白垩统、第三系小盆地。

在下三叠统(T1ll)中地层波状起伏,但总体表现为两翼不对称的形式,岩性为具复理石性质的深水~次深水碎屑岩系,其与浅水的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建造之间有相变过渡关系,现今表现为断层接触关系。

在板利向南到宁明~沙坪断裂一带,中~下三叠统(T1和T2b)组成两个向斜、三个背斜相间展布,且在二者接触线上,下三叠统(T1)地层有揉皱现象。

(4)上思新生代盆地段:

所出露的地层为E2-Ny,变形较弱,倾角较小为10°左右,南北两侧均为断层,为一断陷盆地,其中北侧断裂为宁明~沙坪断裂带,由两条次级断层组成,南侧次级断层使得下侏罗统(J1w)和下白垩统(K1x)与新生界(E2-Ny)呈断层接触,表现为明显的正走滑断层性质,其走向近东西向,断层产状:

170°∠66°,在其北侧的次级断层使下侏罗统(J1w)和下三叠统(T1ll)相接触。

该断裂明显的显示为两期或两期以上的活动特征,表现为早期挤压逆冲,后期具张性。

导致J1w和K1x的变形,使J1w和K1x呈一大的断片形式挟持于两次级断层之间。

(5)十万山盆地段:

平福到扶隆坳一带主要表现为一个大型的不对称中常~宽缓的复式向斜,其南东翼略陡,地层较老,北西翼宽缓,地层较新,出露的地层由北西至南东依次为中侏罗统那荡组(J2ntb、J2nta)、下侏罗统百姓组与汪门组(J1b2、J1b1、J1w)、上三叠统扶隆坳组与平垌组(T3f4、T3f3、T3f2、T3f1、T3P2、T3P1),为一套碎屑岩系,多向北、北北西,部分向北北东及南东倾,倾角一般中等,变形较弱。

其中在J2ntb地层中发育四条NEE-SWW向的断层,均表现为走滑特征为主,兼有正断层和逆断层的性质,倾角一般在70~80°,甚至更大。

总体上此带构造变形不强,唯有在妙南约5公里处J2nta地层中局部变形较强烈,在靠近新生代盆地边缘、发育近东西向断层。

产状为190°∠78°,并控制了新生代盆地。

扶隆北约2km处为强构造变形带,该强变形带在南则为印支期花岗岩体(γ51d)和中三叠世的板八组(ΠT2b),它们之间多为断层接触关系,其二者的岩性基本成分差别不大,推测它们具有成因关系。

该断层带的断层面清晰可见,产状为150°∠62°,主要为挤压性质,在区域上为扶隆~小董断裂的组成部分。

在板八组(ΠT2b)之北与平垌组(T3P1)成角度不整合接触,并在T3P1中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此断层破碎带宽约300米左右,在主断层南侧发育数条小型断层,构成一断层带,并有地层倒转、直立(图2-13);在断层北侧则地层正常,靠近断层边缘则有揉皱现象,其正常产状为330°∠41°,此处断层均以走滑高角度逆冲兼有挤压为主,其应为扶隆~小董断裂带的主带。

(6)钦防断褶带:

主要位于扶隆~小董断裂带和钦州~灵山断裂带之间。

稔稳村到扶隆一带,以出露印支期花岗体为主,局部夹有较强烈变形的上二叠统碎屑岩系。

此带中较老的印支期岩体(γ51b)为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岩,在地表风化强烈,并具轻微的浅变质作用;而出露新的则为岩体(γ51f)为花岗岩、花岗闭长岩类。

在扶隆附近γ51d中还有一条NEE-SWW向断层,由于露头风化强烈,并未见断层面,但平行于断层的劈理发育,产状为158°∠72°,该断层挤压破碎较为强烈,其破碎程度中等,宽约20米,推测该断层具有挤压性质。

稔稳村南为强构造变形带,在该构造带中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志留统(S1lnc、S1lnb)和上二叠统(P2c+a),且均为断层接触关系,其中尤以下志留统(S1lnb)变形强烈,并有地层倒转,其余全部直立,下志留统内部(S1lnc和S1lnb之间)断层发育,产状为330°∠81°,下志留统(S1lnb)和上二叠统(P2c+a)之间亦为断层接触,二者之间缺失大量的地层,可见该断层为主断层构造;下志留统(S1lnb)多为大的透镜体岩片形式出露。

这两条断层应为灵山-钦州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向南东侧,下志留统(S1lnd)与中侏罗统(J2)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中,下志留统(S1lnd)的岩性为页岩夹砂岩,但已有轻微的变质作用,并有片状矿物结晶、绢云母、云母等变质矿物有顺层排列,其中有印支期花岗岩体侵入,并使下志留统(S1lnc)为一背斜构造出露。

(7)东兴盆地段:

在江平附近出露中-上侏罗统(J3和J2)地层,其岩性以一套砂岩、泥岩、粉砂岩为主的碎屑岩,J3和J2为连续接触关系,倾角在20°左右,未受到明显的改造。

向北,中侏罗统(J2)与下志留统(S1lnd)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剖面仅为东兴侏罗系盆地的北西侧边缘部分,侏罗系变形较弱。

(四)宁明~桐棉构造剖面

该剖面总体为北西-南东向,长约70公里,主要穿越十万山盆地南部,可大致将该剖面划分为3个段落(见图3-6)。

(1)院景台地型弱变形段:

该段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C3)和下二叠统(P1q、P1m),总体呈单斜状态,倾角在15~30°之间,其岩性均以灰岩为主,P1m局部夹硅质岩。

该段变形较弱,在P1m南侧与P2红、红褐色铁铝岩、铁质砂砾岩成平行不整合接触(见图3-7),且P1m有岩溶和垮塌现象,P2的厚度不大,约50米左右,为东吴运动的表现。

在龙伯屯车站附近发育的断裂在区域上为凭祥~东门断裂带,断裂以宽约30~50米的破碎带为特征,并可见断层面以及与其平行的劈理,该破碎带中部破碎强烈,挤压透镜体发育,并可见断层角砾岩。

该断层向南倾,角度较陡,在断层北侧的P2铁铝岩和T1m灰岩受断层作用,而形成一牵引向斜构造。

该断层为逆断层,南东盘向北西逆冲,并具有走滑性质。

图3-7宁明县龙伯屯车站北100米处上、下二叠统平行不整合素描图

1下二叠统碳酸岩;2上二叠统铁铝岩;3不整合面

(2)宁明新生代盆地段:

该新生代盆地走向近东西,剖面上宽约7公里,新生界最厚处达1000米以上,其北侧角度不整合于下三叠统之上,南侧角度不整合于中侏罗统之上,总体上为一极宽缓的向斜,构造变形微弱,地层倾角一般小于10°。

该新生代盆地为伸展断陷

 

图3-6宁明~桐棉地质构造剖面

盆地,控盆断层位于北侧,为宁明~沙坪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3)十万山盆地段:

总体表现为一个大型的复式向斜,可分为若干亚段。

北侧为牛头山向斜构造,在剖面上该向斜北西翼出露的最老地层为那荡群第一段(J2nta)砂岩夹泥岩,其与宁明新生代盆地地层(E2-Ny)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该向斜两翼地层倾角均在20~35°左右,为中常~宽缓的向斜构造,地层从新到老依次为上侏罗统、中侏罗统那荡组、下侏罗统百姓组和汪门组,均为一套碎屑岩沉积。

牛头山向斜南东侧为一强构造变形带,即那支隘背斜带。

在该背斜带北西侧,J1w和T3f二者之间以断层相接,J1w相对变形较弱,而T3f则变形较强,在靠近断层附近,则发生密集的劈理化,并有低级的变质作用,呈绢云母化(见图3-8)。

在该背斜带中部(点D28),地层发生直立、倒转现象,并与正常地层为断层接触关系,反映变形强烈。

在峙浪街NW约1公里处也发育一条NE-SW向断层,该断层面呈波状起伏,其产状为330°∠70°,该断层破碎带及透镜起化宽约20米左右,其中还发育密集的劈理,可推测该断层具有两期的活动,早期为逆冲断层,而晚期则具挤压兼具走滑特征的断层。

本剖面峙浪街向南东方向为峙浪~桐棉中等~弱构造变形段,并且具有向南东方向的十万山盆地边缘地区构造变形增强的趋势。

所出露地层从中侏罗统到上三叠统,其中发育两条断层,剖面南东端地区发育由上三叠统扶隆坳组组成的板固背斜,并发育次级褶皱。

图3-8峙浪街NW10公里那支隘背斜(点D26)J1w和T3f的断层接触示意图

1粉砂岩;2扶隆坳组地层中劈理及其折射;3泥岩

二、十万山盆地及邻区的浅层变形特征

上述剖面总体勾勒出研究区的主要浅表变形特征,发现该区的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或东西向,从北向南依次。

为西大明山隆起、崇左复式向斜、十万山盆地、台马岩体和钦防褶皱带。

(见图1-2)

西大明山:

在那隆~康熙岭构造剖面和那岭~江平构造剖面都有反映,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寒武统深水~次深水的复理石建造,分布在西大明山地区,为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核部,变形十分强烈,表现为一系近东西向的线状紧闭褶皱,倾角57°~75°,有时甚至直立,在两剖面中它与泥盆系地层为断层接触,在区域上由于广西运动的作用,造成它与上覆泥盆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该段断裂构造很发育,但无控制全区的区域性大断裂。

崇左复式向斜段:

是指西大明山以南,十万山陆相盆地之间的广大地区。

以凭祥~东门断裂为界,断裂以北又称之为崇左~苏圩台地段,在区域上为平缓开阔的崇左复式向斜北翼,以南为柳桥~断褶带,是向斜的核部。

该向斜大致为东西向横贯在十万山盆地北部,西起宁明上石,东至南宁一带,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核部位于凭祥~东门断裂到十万山陆相盆地之间,由中、下三迭统砂泥岩及火山岩组成,倾角10~30°,北翼为泥盆系至下三叠统的灰岩及砂页岩组成,倾角6~20°,南翼多为十万山盆地所覆盖。

该向斜次级褶皱十分发育,轴向大致也为近东西向,小背斜核部多为石炭系和二叠系,向斜核部三叠系具多。

由于岩性不同,导致各次级褶皱的形态各异。

崇左复式向斜的北翼为厚层灰岩、白云岩抗压强度较大,形成平缓的单斜地层和开阔的次级褶皱,核部为薄层灰岩、白云岩及砂页岩等,抗压强度小,岩层产状变陡,形成一系列小褶皱(见附图3)。

十万山盆地:

主要是指晚三叠世之后的一套红色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等磨拉石建造,略成一“S”该盆地总体构成了一个以下白垩统为核部,侏罗系为两翼的复式向斜。

盆地北东主要出露下白垩统,以大坡组(K1d)为核,新隆组(K1x)为两翼构成了白垩纪复式向斜(见图3—9),该复式向斜由南东向北西包括南晓倒转背斜、大塘向斜和那楼背斜。

大塘向斜起于公正东北5公里,北东向延伸,过新安转为东西向,全长达110公里,宽约5—14公里,核部由大坡组和新隆组第五段组成,岩层倾角平缓(5~15°);翼部东北段由新隆组四、五段组成;西南段由新隆组一到四段及中、上侏罗统组成,可见晚侏罗世末虽有沉积间断,但早白垩世仍继承了侏罗纪向斜沉积的特点。

那楼背斜东南侧紧邻大塘向斜并与其轴向平行展布,长度和宽度略小于大塘向斜,核部由下白垩统新隆组第三段组成,西南段宽缓,倾角13~25°,东北段陡窄,倾角25~38°,局部50~75°。

 

图3-9大塘向斜和那楼背斜剖面图(切自附图1)

盆地中部米引地区,形成若干分枝褶皱及小穹窿(见图3—10),褶皱轴向不定,都不同程度受到断裂的破坏。

 

图3-10上思县大雹~公正构造剖面图(引自广西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盆地的西北部位于十万大山地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侏罗系,其上叠置小片下白垩统地层,主要分布在饭包岭、狮子岭和凤凰山一带,东南侧出露上三叠统地层,总体上构成了以上白垩统为核部,侏罗系为两翼的不对称向斜,北西翼窄而缓,倾角8~20°,南东宽而陡,倾角10~30°(见图3-11)。

侏罗系地层中层间小褶皱十分发育,各种形态均有发育(见附图4)。

 

图3-11十万大山向斜地质构造剖面图(引自广西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钦防褶皱带:

位于扶隆~小董断裂和钦州~灵山断裂之间的狭长地带,由于受印支期岩体和断裂构造的的强烈破坏,该区的构造变形不是十分的清晰。

从该区的地层接触关系分析,发育有北东—南西向旧州~平旺背斜。

背斜轴北东起于灵山旧州,西南延至东兴平旺以西,延长100公里,轴部大部分被印支期岩体所占,并为断裂破坏,已极不完整,旧州段更是如此,因而着重介绍一下平旺段。

平旺背斜位于东兴平旺地区,核部由加里东~海西构造层上志留统和下泥盆统钦州群组成,两翼由统钦州群组成,其上不整合叠加海西第一构造亚层中泥盆统小董群、上泥盆统榴江组以及海西第二构造亚层上二叠统,各构造层变形特征明显不同(见图3—12),反映了该背斜为一继承性背斜。

下构造层(S—D1)褶皱最为强烈,为紧闭线性褶皱,轴部倒转,轴面倾向北西,岩层倾角50~75°;中构造层(D2)褶皱强度似前者,但近于对称,岩层倾角50~60°;上构造层(P2)为一比较单一的对称背斜,岩层倾角63~70°,这些现象在附图2中也十分明显。

 

图3-12平旺背斜构造剖面图(引自广西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小董幅、钦州幅)

此外,在褶皱带那梭一带发育印支期那梭向斜,呈北东60°方向延伸,长约55公里,宽约6~12公里,核部由下三叠统组成,两翼由上二叠统组成。

向斜与东北扬起,西南开阔。

第二节地震剖面解释与深层构造特征

一、地震反射层位标定

根据该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震剖面的实际品质特征,确定该地震剖面反射层位标定的主要原则为:

反射波组特征(能量、相位数等)明显、稳定或较稳定,在区内大部分剖面上能可靠或较可靠地追踪对比;具有较明确的地质涵义,能反映该区的主要构造特征。

层位标定的主要依据如下。

①钻井资料:

盆地内现有钻井三口,用万参1井声波测井曲线制作的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可标出TJ和TD两个反射层的层位,中间缺失上三叠统至石炭系(图3-13);从明1井钻井资料可知,钻穿第三系后,直接进入中三叠统(未钻穿),中间缺失白垩系至上三叠统,该井亦可作为标定TE反射层的依据。

图3-13十万山盆地SD94-Ⅳ测线万参1井附近的地震剖面

②地表露头资料:

根据地面地质剖面不同时代地层和产状特征的延拓进行层位标定。

如SD95-2测线南部的上三叠统和北部的中、下三叠统,就是依据地表露头资料进行延拓追踪标定;峙浪地区,上三叠统出露地表,根据上三叠统的地层产状往地腹延拓,把第一个强波组定为TT3反谢层,往下类推标定出TP2和TD反射层。

③区域地质(沉积史、构造演化史等)与地震剖面研究相结合指导层位标定。

有些反射层如TP2既无钻井钻遇,测线上又无相应层位的露头,其层位的标定主要依据地震剖面反射波组的特征分析与区域沉积史、构造演化史研究相结合标定层位。

二、反射波组特征及地质涵义

根据以上层位标定原则和依据,主要标定TE、TT3、TP2和TD四个地震反射标准层。

TE波组:

常以3~4个强相位组合出现(解释对比其最下一个强相位),同相轴较连续,视频率多为40~50HZ,往南多见向上超覆现象,往北常与②号断裂呈“切割式”接触。

该波组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为第三系底界反射。

TT3波组:

一般为2~3个相位组成,视频率为30—40HZ,盆地的北部和东部能量较强、特征明显、同相轴较连续,能在大部分剖面连续追踪对比。

剖面上可见到其下伏反射波组被削截,以及上覆反射波组的上超现象。

TT3反射波组在盆地周缘地区已被逆冲或抬升至地面(见SD9495—3、SD9495—4、SD94—Ⅳ地震剖面),而在中、新生代地层覆盖的广大区域见其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