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9481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x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摘要1

1设计意义2

2设计要求3

3设计环节4

3.1设计思路4

3・2潮流计算过程4

3.2.1各元件参数计算4

3.2.2绘制等效电路5

3.2.3功率分布计算6

4调压计算8

5总结体会9

参考资料10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摘要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开启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至今人类文明的主流发展方向依然与电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及运行中最基本的计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仪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

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求解的方法有很多种。

关键词: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1设计意义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

他的任务是对给定运行条件确定系统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床(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及功率损耗等。

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电压母线、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

对于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匕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屮薄弱环节,供调度员□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11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斥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床质星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岀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以上这些均是电力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潮流计算的意义。

同时潮流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检测也有积极的影响。

综合各方面的用途,我们不难发现: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

有若重要价值和广泛前景。

2设计要求

图1潮流计算用图参数:

Tl、T2SFLl-16000/110(121±2×2.5⅝)∕6.3

APS=WOKW,ΔP0=10.5KWfVS%=10.5√0%=0.9

T3SFLl-8000/110(110±5%)∕6.3

APS=52KW,APo=12.76KW,Vs%=10.5,Z0%=1.1

T42×SFLl-16000/IIO(IIO±2×2.5⅝)∕10.5

APS=62KW,APo=11.6KWtVs%=10.51∕0%=1.1

导线LGJ-150γ0=0.21(l∕Km,XQ=0.4Q∕Km,b°=2.8XAQr6s/Km9

要求:

⑴计算参数,画等值电路:

⑵进行网络潮流计算:

⑶不满足供电要求,进行调床计算。

3设计环节

3.1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潮流计算题,按照一般潮流计算的步骤将元件转换为等值参数,这里我们进行真实值的直接计算,并用近似计算计算。

由于负载给出,线路长度已知,我们可以将如图闭环的潮流计算分解成4个开环单电源的潮流问题进行计算,并计算是否有调压的必要。

3.2潮流计算过程

3.2.1各元件参数计算

(1)12OKm线路

RI=r0l1=0.21X120∩=25.2∩

XI=XOlI=0.4X120∩=48∩

Bl=b0h=2.8×10^6X12OS=3.36×10^4S

(2)1OOKm线路

R2=r0l2=0.21X100Ω=21Ω

X2=Xob=°・4×100Ω=40Ω

B2=b0l2=2.8X10^6XIOOS=2.8X10^4S

(3)70Km线路

R3=γq∖3=0.21×70Ω=14.7Ω

X3=X0I3=0.4×70Ω=28Ω

B3=b0l3=2.8×10^6X70S=1.96X10^4S

⑷变压器T1,T2

Io%

g=AP°+j而

18.5÷j°^9ζθθ00°)KVA=(0.0185÷jO.144)MVA

⑸变压器T3

Rt3

Xt3

Δ⅛UN2Q52×IlO2Q

:

XIO3=×IoQ=9.831Ω

SN280002

Uκ(%)l⅛2o10.5×IlO2q

C×IO3=×103∩=158.813Ω

IOOSN100X8000

⑹变压器T4

3.2.2绘制等效电路

图2等效电路图

3.2.3功率分布计算

1、各元件功率损耗

1)两台「变压器并联损耗:

AS;=2ΔS0=0.232+jθ.352

2)TS变压器损耗:

1022+622

•I]。

.(1.465+j34.705)=(0.0173+jO.468)MVA

562+442

^1102^(9831+jl58.813)=(0.0412+jO.666)MVA

3)IooKm与70Km线路交点4末端功率损耗:

S4=ΔSτ4+ΔSLD4+AS;=[(0.0173+10.2+0.0232)+j(0.468+6.2+0.352)]MVA

=(10.2405+7.02)MVA

4)120Km与1OOKma路交点3末端功率损耗:

S3=ΔSτ3+ΔSLD3+ΔS0=[(0.0412+0.00976+5.6)+j(0.666+0.088+4.4)]MVA

=(5.651+j5.154)MVA

5)1.4间IooKm线路损耗:

7

7

SLD14=JyS4=

:

—(10.2405+j7.02)=(4.217+j2.891)MVA

SLD14=SLDI4・

-j⅛UN2=(4.217+jl,197)MVA

=(4.2503-jO.433)MVA

6)1.3间120Km线路损耗:

1010

Sld13=22S3=—(5.651+j5.154)=(2.569+j2.343)MVA

E

SLDI3,=SLDI3-jyUN2=(2.569+j0.3102)MVA

=(2.596+j0.3102)+(0.0139+j0.0266)-j2.0328MVA=(2.61一jl.696)MVA

7)2.4间70KIn线路损耗:

1010

SLi)24=—s4=yy(10.2405+j7.02)=(6.0238+j4.1294)MVAB

SLD24=SLD24-jy⅝2=(6.0238+j2.9436)MVA¾(I)=SLD2√÷⅛^(R4÷X4)-jIUN2

=(6.0238+j2.9436)+(0.0546+j0.104)-jll856MVA=(6.0784+jL862)MVA

8)2.3间IOoKm线路损耗:

1212

Sld24=22S4=(5.651+j5.154)=(3.082+j2.811)MVA

Sld23'=Sld23-jyUN2=(3.082+jL1172)MVA

=(3.082+j1.1172)+(0.0187+j0.0355)一jL694MVA=(3.101-j0.5413)MVA

位置1点总损耗:

51=Sl(I)+S1

(2)=(4.2503一jθ.433)+(2.61一jl.696)=(6.8603一j2.129)MVA位置2点总损耗:

52=s21;I)+S2

(2)=(6.0784+jl.862)+(3.101一jθ.5413)=(9.1794+jl.3207)MVA

4调压计算

U41=U1-ΔU1=UI-PI(I)IR2^iQI(I/X2=

121-

4.2503×21÷1.261X40

121

计算1.4线路上的电圧值:

Sl(I)r=SI(I)÷jy-UN2=S

Sr2

Ldi4+(R2+X2)=(4.2503+jL261)MVA

UN

位置4由GI提供的电圧为:

=121-1.155=119.84KV

由丁•119.84的输入电压大丁•110额定值,所以调压关系不满足。

(经验证其他3路均不满足关系)

所以需要降低121KV端的输出电床利提高110的输入额定值

T1(121±2×2.5%)∕6.3的变压器取输岀121X(1-5%)=114.95Kv

TI(IIO±2×2.5%)∕10.5的变压器取输入110×(1÷5%)=115.5Kv

调压后:

Plfl√R2+Qlfl√X24.2503×21+1.261×40

U-=比-AUl=UI-2比=114.95应両

=114.95一1.155=113.73KV<115.5Kv

所以满足调压关系。

经验证其他三路均满足,调压成功。

结论:

将变压器T1,T2置于(121-2x2.5%)和将变压器T3,T4置于(110+2x2.5%)调压

档可满足条件。

5总结体会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强烈感觉到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对别人的依赖性比较强。

我想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并一一改正,希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尽量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搞完这个课程设计让我感觉电力系统分析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

因为我对它的学到的知识比较少。

在很多时候我很多东西都不了解。

并且走了很多的弯路。

而且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连贯。

好些时候都出现了卡壳的情况。

这次课程设计后,我一定要重新对电力系统分析这门课程做进一步的了解。

对在此过程中遗留下的问题做好好的研究。

争取早点对电力系统分析这门课程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为在以后的毕业课程设计中多些方案。

也为我子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还有就是在十儿天的课程设计中,使我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知识的严谨的态度,同时也养成了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的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是來之不易的,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这些良好的习惯,并积极努力的学习。

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同时在此也感谢一直指导我的老师,此次课程设计的完成与老师的指导师分不开的,终在我们的一起努力下,完成了这门课程设计。

在此对指导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还要感谢学院图书馆为我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也感谢班上同学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参考,使我获益很多。

参考资料

1)何仰赞温増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吴国炎《电力系统分析》。

浙江大学出版社;

3)华智明岳湖山《电力系统稳态计算》。

重庆大学出版社;

4)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二版)。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5)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版)。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