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837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2020年秋学期黄桥初中教育集团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

不必沉zuì曾经的荣耀,也不必害怕前途的miǎo茫,我们能做的唯有带着希望和勇气,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心无旁wù地赶路,一路jí取,一路挥洒,抵达梦想的远方。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您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

”钟南山笑道,“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B.汪曾祺提出,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C.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

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B.敌人的攻势更加猛烈,眼看阵地就要失陷,就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候,增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C.不管是谁说的,我们必须查它个山穷水尽。

D.奉劝美方一些政客,你们的“甩锅”表演再充分,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闹剧。

4.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

A.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B.因为新冠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奋斗在“抗新冠”的第一线。

(此句滥用“因为……所以”,应将关联词语去掉)

C.“群众高歌”“热爱祖国”“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依次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

D.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

尊称对方用令、尊、家、贤等,如“丈人”是对老人的尊称;谦称自己用小、愚、拙、鄙等,如“晚生”是称自己。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②,静影沉璧。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④,人迹板桥霜。

⑤短短的诗行,浓浓的惆怅。

李白在《行路难》中感慨“,”,寄寓世路艰难的惆怅;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月怨怼“,”,抒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名著阅读。

(6分)

(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

B.《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

C.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

(2)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4分)

①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

“白虎节堂”。

A猛省道:

“这是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

②A喝声道:

“奸贼!

你待那里去!

”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

“泼贼!

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

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陆虞侯告道:

“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

”A骂道:

“奸贼!

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

且吃我一刀!

以上文字出自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人名)。

文中“A”指的是________。

(人名)(2分)从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运用。

(6分)

学校举办“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名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小说王国中,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请你从自己阅读过的小说作品中选择一位,结合相关情节做出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做自强不息的少年】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

”学校组织“自强不息”演讲活动。

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划线的句子仿写一句,使之构成排比,倾吐出他内心的激情和人生的追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其根源就在于世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是志存高远,是杜甫“会当凌绝顶”的壮志;自强不息是百折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强不息是开拓进取,是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灞上秋居》一诗,完成第8题。

(6分)

灞上①秋居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释】①灞(bà)上:

又作“霸上”。

古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霸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②郊扉:

郊居。

③致此身:

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8.

(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和,渲染了的氛围。

(3分)

(2)尾联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轼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

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轼买地筑室。

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注释】①东汉时期的大臣、名士,清廉正直,不畏奸佞。

9.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属文日数千言()②但置第二()③知英州()④修语梅圣俞()

(2)下列句中的“以”与“母程氏亲授以书”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B.不以物喜C.醒能述以文者D.生以乡人子谒余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一处)(1分)

犹疑其客曾巩所为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2分)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2分)

1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10分)

人类的“黄金体温”

①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②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

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

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

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

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③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

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④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⑤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

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⑥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

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

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⑦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⑧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

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

⑨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⑩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

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

⑪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⑫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

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

36.7摄氏度。

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

⑬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类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任何时间都是37摄

氏度。

B.变温动物对能量需求更少,因而它们的生存策略更加高明。

C.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它们都是人与动物的致命杀手。

D.体温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

14.⑦—⑬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⑤⑥两段都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

材料,完成下面信息整合任务。

(3分)

【链接】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其某是酸性体质”“某某是碱性体质”,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而对于食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它的酸碱,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人体在对待温度与酸碱度方面表现出的相同之处是:

都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

(1)能力,使体温或体液酸碱度处于

(2)状态。

不同之处是:

“黄金体温”有生物学研究和数学原理支撑。

“酸碱体质”的说法却缺乏(3)。

(四)阅读《谈静气》,完成17-19题。

(共10分)

谈静气

徐愚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

”中国的这一古训,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基因。

那何谓静气呢?

古人云: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通俗地讲,就是“能沉得住气”。

应对危机,就需要这样的“静气”。

②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传播迅猛。

一时间,感染人数快速上涨,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医疗服务难以承载。

医疗设备、防护用品、生活物资也一度出现巨大缺口。

疫情当前,最是考验人心。

有极少数人“静气”不在,盲听盲从,一味抱怨。

其实,在很多时候,“显而易见”的答案往往并非事实真相,“立竿见影”的评价也难免偏颇。

在自己看不清、拿不准的时候,保持“静气”,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才是靠谱的做法。

否则,失去“静气”,慌里慌张,就会进一步失去理智,糊里糊涂,怎么会有良好的应对之策?

④“静气”来自必胜的信心。

梁启超先生有言:

“自信者常沉着。

”有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动员能力、执行效率作支撑,有这么多技术精湛、大爱无私的医护人员当先锋,有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防控力量为基础,这些都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必胜的信心。

“我斩新冠,携汝赏樱”,这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更是一种信心的宣示。

有了必胜的信心,可以让我们多一分理性判断,少一分盲目情绪,把自己的“静气”找回来。

⑤“静气”也来自我们的责任。

战疫情、斗病魔,绝不仅仅是各级政府之责、医生护士之责,也绝不仅仅是武汉及湖北人民之责。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全国各地,城市乡村,各行各业的人们自觉以抗疫为己任,积极行动,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面对困境,只要人人负责,参与战斗,尽心出力,就会让我们多一份淡定和从容。

⑥“静气”还来自团结的力量。

这是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

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医疗工作者驰援湖北,山东的蔬菜、黑龙江的大米、西藏的矿泉水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湖北……社会各界被广泛动员,亿万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

尽管抗击肺炎疫情的日子漫长而艰辛,但是正因为有了团结,中国人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依然有停下脚步看夕阳的淡定和从容。

这也是中国人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总能走出困境、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⑦有了“静气”,就能冷静思考,正确判断,坦然地面对各种挑战,应对各种危机。

静气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越是到了紧要关头,越是要保持“静气”,坚定战斗!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上下文内容,请你在第③段横线处写一句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历史上的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东晋以不足十万的兵力迎战前秦百万虎狼之师。

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和下面两则材料,分析淝水之战东晋一方获胜的原因。

(3分)

【材料一】

前线形势凶险,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

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下棋。

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

“小儿辈已破敌。

【材料二】

东晋当政的谢安颇识大体,知人善任。

当时桓冲手握长江上游兵权,桓家与谢家素有积怨,但谢安以大局为重,使两家合作,稳定了军心,共抗强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田洪波的小小说《特殊顾客》,完成20—23题。

(20分)

①我和老郭是邻居。

他经营馄饨馆,我把持一家画斋。

闲暇,我会到隔壁找他下象棋。

他常常来者不拒。

老郭脾气好,馄饨馆的面积虽然说不上大,一天也未必挣得几个钱,但忙碌的老郭每天脸上都挂着笑。

②他的妻子负责给他打下手,两人清闲时偶尔也会到我的画斋来。

这幅画叹句高超,那幅字赞句绝妙,有时看我交易金额居五位数以上,也会露出羡慕的神色,却也只是咂咂嘴。

③那天我到他的馄饨馆,发现靠墙的位置新摆了一张特制的小桌。

我正想向他们夫妻打探个究竟,赶巧从门外闪进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

老郭微笑着把他请到那张小桌前。

老人起始不解,后来听老郭耳语几句,满意地笑了。

④正是中午吃饭高峰期,我发现有几位顾客看到这场景,下意识地摇头,等到把肚子填饱了,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然后快速走人。

如果我猜得没错,我相信他们不会再光顾馄饨馆了。

⑤老郭夫妻似乎并不在意,虽然看得出他们也想找解释的机会。

我悄悄拉过老郭问他,老人是不是乞丐?

老郭点头。

我说你让他在这儿吃饭,还专腾一张饭桌,不怕砸了你好端端的生意?

⑥老郭笑着说,人都有难的时候,他碍不着谁。

⑦我轻轻捶他,可你这做的是生意啊!

要靠它糊口,怎么能感情用事呢?

⑧老郭继续笑着说,我知道。

⑨我对他依然表示不可理解。

⑩那位老人吃完馄饨,从怀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地有声地拍在饭桌上。

然后,老人慢悠悠往外走,老郭在身后微笑着相送,同时以极快的速度把钱揣进兜里。

我无心再与他下棋,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老郭却什么都不说,继续招呼顾客,脸上还是春风怡人。

隔天下午,我找了个空闲再去。

我心情不错,因为刚出手两件仿制的山水画。

我问他,老人是不是天天来?

老郭说,他好像特别爱吃馄饨。

我说,你这就是犯糊涂!

老郭又摇头。

我好几年没回家乡了,看见他就会想起我父亲。

再说,吃一碗馄饨怎么了?

他又不是不给钱!

他来很多次了。

第一次来时,有人提过意见。

可你猜那老人怎么着?

他把硬币很响地拍在桌上,说我不差钱!

你看,这样待见他,可能是伤到他的自尊了。

我被老郭说笑了,自尊,和一个乞丐谈自尊?

老郭拧起眉毛说,人怎么会没有自尊呢?

每个人都有啊!

那是做人的前提。

他告诉我,那之后,他想出一个主意。

就是从邻居那儿要来一张小方桌,只可供一个人坐。

平时桌上放些东西,老人来了专腾给他吃饭用。

我还是难以接受,但我不好再说什么。

不过,从那之后我倒留意起老人来。

老人每次来就只吃一碗馄饨。

每次结账时,都把硬币拍得很响亮,似乎想证明自己真的不差钱。

老郭呢,依然好迎好送,收钱速度也快。

我没想到有一天,会有更大的发现。

我发现老人用的钱其实不全是硬币。

那天老郭很忙。

他没来得及收起的硬币让我着实看了个真切。

那些硬币不过是游戏币而已!

并且有几枚还是什么日本钱币和零角散币。

我惊诧莫名,想着,知道真相的老郭是不是疯了?

老郭脸有些微红,说,他不是乞讨嘛,他不是眼睛看不见嘛!

也就是块儿八毛的事,不碍事的。

我这店小是小了点儿,可不会因为他每天吃一碗馄饨,就给吃空了……

我的震惊程度不小,回到自己的画斋,发了好一会儿呆。

然后,我巡视墙壁上的那些字画。

良久,我对妻子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吧。

现在就撤!

妻子瞪大了眼睛,表情复杂。

我没解释,抬脚又到隔壁找老郭下棋去了。

20.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这位“特殊顾客”的特殊之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7分)

(1)请分别说说第④段“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第

段“表情复杂”中“复杂”这个词的内涵。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颇具匠心,请加以品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小说用较少的笔墨塑造了乞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

下面选项对“乞丐老人”在文中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紧扣标题“特殊顾客”,推动情节发展,连缀着文中的老郭和“我”。

B.用乞丐老人得到尊重、自尊得到维护,来衬托老郭的真诚和热情。

C.由乞丐老人这个主要人物引出“我”和老郭对金钱的看法和做生意原则的不同,为我的改变做铺垫。

D.揭示本文主题:

生意人应该心怀善意,具有以真诚为本、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

23.《我的叔叔于勒》和本篇小说都是从“我”的视角叙述,请分析以“我”为叙述视角的相同作用及在两篇文章中“我”的形象所起的不同作用。

(6分)

相同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作用:

(4分)

本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叔叔于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