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687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docx

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secret1

老西门街道673街坊1/1宗地地块

商办楼项目桩基工程

 

桩基施工总结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8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概况3

三、施工总结3

(一)、准备工作总结3

(二)、施工过程总结4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8

五、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8

(一)、钻孔前的质量控制8

(二)、钻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9

(三)、成孔后的质量控制9

(四)、浇筑前的质量控制10

(五)、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0

(六)、故障排除11

六、质量检验标准12

七、工程质量自检控制情况...................................................................................................13

八、工程质量技术指标检测情况...........................................................................................14

九、质量事故...........................................................................................................................18

十、总结...18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内容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原则,并以以下所列文件为编制依据:

(1)上海市标准:

基坑围护图纸

(2)上海市标准:

勘察报告

(3)上海市标准:

与本工程相关的说明性文件、会议内容及建议性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技术性文件。

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了下列有关规范、规程、规定,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

(4)上海市标准: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

《地下连续墙施工规程》(DG/TJ08-2073-2010)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5)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行业标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其他有关规范及规程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673街坊,拟建场地东侧为光启南路、南侧为中华路、西侧为河南南路、北侧为尚文路和黄家路。

本合同段钻孔灌注桩为Φ600;Φ700钻孔混凝土抗拔桩,砼强度等级为水下C30,桩端持力层为第7层灰黄色粉砂。

本工程±0相当于吴淞高程绝对标高3.600m。

开工报告审批后,即进行现场施工。

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前缘,其天然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5.47~4.68m之间,高差0.79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勘察证书号:

090012-kj),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70.5m内地基土均属地四纪沉积物,主要由软粘土、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

本桩钻孔灌注桩开始施工时间是2016年9月25日。

三、施工总结

(一)、准备工作总结

1、测量准备

根据总监办批复的测量控制点成果,项目部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合。

在施工现场放出每根桩的位置,做到施工图纸桩位与施工现场桩位一致。

2、材料及试验准备

本工程钢筋采用本公司花名册内信誉良好的厂家,供货较为及时,进场钢筋三证齐全,根据试验检测数据,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本工程桩基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生产厂家为我司直属的材料公司: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宏诚搅拌站,根据检验结果,用于本桩基混凝土的原材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本工程的施工。

3、技术准备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对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一级交底,再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二级技术交底,重点明确施工要点、注意事项和安全事宜;业主邀请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向我司施工人员及质量管理人员讲解图纸不明之处、质量控制要求等。

通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现场施工人员对桩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桩基的施工中,能把交底的内容贯穿到施工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机械准备

桩基施工配备挖掘机1台、汽车吊1辆(25t),冲击钻机1台,回转钻10台,发电机一台,电焊机12台、钢筋成型设备一套。

以上设备运转正常,状况良好。

根据施工场地,桩基机器10台数量,结合灌注桩基施工中机械利用情况和工程进度要求,拟在该灌注桩施工中配备一台500KW发电机。

根据计算,满足此次桩基的施工进度需要。

(2)、施工过程总结

1、桩位偏差控制

桩位偏差控制是桩基施工的控制重点,若桩基偏差过大,将会影响主体的结构安全,采用加强复测、及时纠偏控制该项问题。

在桩基施工中,测量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1在护筒埋设前,根据设计最后确认的桩位坐标,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定出桩位中心,埋设护桩,并用砂浆予以固定,以便在施工中及时检查钻头位置。

1.2在护筒埋设完毕后,用全站仪检查护筒偏位,桩基护筒在第一次埋设时,偏位达到8cm,在重新埋设后,达到了设计要求。

1.3桩基在钻进过程中,由于护桩遭到破坏,测量组及时对护桩进行恢复,保证现场检测需要。

1.4在灌注桩成孔,灌注桩钢筋安装时,进行钢筋定位测量,防止钢筋笼偏位。

在灌注桩开孔和钢筋笼定位两个环节上,监理工程师全过程旁站,对控制灌注桩偏位起到很好的监控。

2、钻机就位

1.1本桩位场地较为平整,场地已做硬化地坪处理满足施工要求。

1.2为使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或沉陷,保证顶部的起吊滑轮缘和桩孔中心应在同一垂线上,偏差小于2cm。

在施工中,通过加强钻机底座固定措施、在钻机底部铺设枕木等,使底座和顶端平稳。

1.3钻机就位后进行护筒标高及原地面标高的测量,依据地面标高及设计桩底标高确定钻孔深度。

在现场施工中,将以上数据写在标示牌上,防止因数据传递失误造成短桩等质量事故,在实施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泥浆池布置

泥浆池布置在灌注桩位附近空地上,基本不影响其它灌注桩施工,加高泥浆池围挡高度,四周砌筑混凝土砖做挡墙,防止泥浆漫流,同时在泥浆池周围设置护栏,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泥浆池的设置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同时了满足钻孔桩的沉渣和换浆需要。

泥浆配置方法为:

制浆前,先把粘土块尽量打碎,使在搅拌中易于成浆,缩短搅拌时间,提高泥浆质量。

在进入粘土层时,泥浆中粘土颗粒增多,注入清水,以稀释泥浆,使泥浆的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4、钻孔施工

钻孔施工要点:

钻机开钻时,先小行程钻进一段时间,待泥浆输进孔中一定数量后,继续以小行程慢速钻进,穿过护筒底部50~80cm后正常钻进。

钻进时,机手要随进尺快慢及时放主钢丝绳,使钢丝绳在每次冲击过程中始终处于拉紧状态。

在任何情况下,最大冲程不宜超过6.0m,为正确提升钻锥的冲程,应在钢丝绳上作长度标志。

并且护筒内的泥浆顶面,应始终高出地下水位1.5~2.0m以上或低于护筒顶0.5m。

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进速度,并做好钻孔记录。

当钻至设计标高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检孔。

在灌注桩施工中,能按照上述工艺进行钻孔工作,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时调整泥浆稠度,以保证在钻孔过程中,孔内不产生塌方,避免埋钻或可能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钻进过程中,能经常捞取钻渣,以确定地层变化情况,根据不同的地层,确定钻进工艺及钻进速度,为下一步施工积累了数据和经验。

5、成孔检验、清孔

该桩在采用检孔器检测时,检孔器能顺利地下入到孔底且深度满足设计要求,说明该钻孔孔径、孔形和倾斜度满足规范的要求。

初次清孔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沉碴厚度、孔径、孔深、垂直度合格后,撤钻机,安装钢筋笼,安装封孔导管,然后进行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以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作为管道,用泥浆泵向孔内压入优质泥浆,直至检验返上的新鲜泥浆各项指标达标,测量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安装大料斗,做好灌注水下混凝土准备。

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

经监理检查合格后,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

清孔时,采用比重为1.15~1.17的泥浆进行,在清孔后泥浆比重及含砂率满足规范要求,经检测,清孔完成后孔底沉淀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根据现场实践,采用的施工工艺是合适的。

根据监理要求,在孔深检测前,必须重新测量孔口高程,作为检测的依据,同时对于测绳量测的长度,必须采用钢尺予以复核,对施工起到很好的控制,避免了施工过程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

6、钢筋笼的制作、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按图纸中所标注的尺寸及型号进行钢筋骨架的制作,在制作钢筋骨架时,加强焊接质量的控制,同时对以下几点做了重点控制:

6.1由于灌注桩钢筋笼较长,需要将钢筋笼分段下入钻孔中,在两截钢筋骨架对接时,为利于焊接质量的控制,采用单面电弧焊接,调整下段钢筋和上段钢筋,保证对位准确,尤其是在钢筋拼接时,对位顺直性加以重点控制。

焊接后敲除接头的漆皮,以利于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

在焊接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因焊接造成对受力主筋的损伤。

6.2加强保护层垫块的安装或导向鼻的安装的控制,确保保护层的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6.3严格控制钢筋骨架的定位,钢筋骨架的中心必须和桩的中心重合,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如下方法:

在钢筋骨架的顶部用细线,采用十字交叉法找出钢筋骨架的中心位置,该中心位置与护桩所指定的桩的中心位置偏差需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骨架顶的标高根据护筒顶标高进行定位,在制作钢筋骨架吊环时,现场技术人员,根据计算确定吊环的长度,以便对对钢筋骨架进行精确定位。

在监理工程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严格要求下,该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7、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很重要的工序,是一种特殊的浇筑混凝土形式,也是一个难点的工序,对成桩的质量影响很大,施工中重点做好灌注前的准备工作和灌注中的过程控制,具体如下:

7.1灌注前的准备工作:

A、检查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钻孔完成后的深度与灌注前钻孔深度之差确定沉渣厚度,灌注桩在灌注前,沉渣厚度为600mm,不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现场进行二次清孔,经检测,清孔后的沉渣厚度小于50mm,满足设计要求。

B、检测泥浆的性能指标:

经检验,在灌注前,泥浆指标满足施工要求。

C导管采用内径210mm的钢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性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D、根据孔径、导管长度、孔深等计算,确定首批混凝土数量。

7.2灌注中的过程控制:

钻孔灌注桩基础属于隐蔽工程,也是一个关键工程,因此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全过程监控,保证每一道工序每一步操作都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向上级反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理完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灌注桩施工中,项目部增派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全过程监控,确保了灌注的顺利进行。

桩基灌注过程中,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A、检查导管的安置。

导管经水密性试验合格后,在安装前,对导管的长度进行准确量测,根据钻孔的深度进行导管长度合理的配置,并在地面进行了试安装。

导管安装完毕后,调整底端距孔底的距离,使其在0.3~0.5m之间。

在导管安装过程中,保证导管竖直,接封严密,支撑稳固。

B、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灌注作为一种特殊的混凝土浇筑形式,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要高于其它形式的混凝土浇筑,项目部试验室通过现场混凝土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和均匀性,该灌注桩的现场坍落度为190~210mm之间,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数值稳定,对现场灌注较为有利。

C、该桩灌注使用砼罐车1台,确保了混凝土连续灌注,保证首批混凝土在初凝前灌注完所有的混凝土。

在灌注过程中,注意保持孔内水头,以免在灌注过程中塌孔,造成夹泥或“瓶颈”等质量事故。

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始终埋置在混凝土顶面以下2-6m,以免造成断桩、夹泥、埋管等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在灌注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经常探测混凝土面的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及时调整导管的埋置深度。

同时认真填写灌注记录。

D、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在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6m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正常速度灌注。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分析可能的原因,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同时进行现场量测,确保灌注的混凝土顶面应高出设计标高1.0~1.5m,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E、在混凝土中灌注过程中,注意环境的保护,项目部专门安排2名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的清扫和巡查工作,保持现场整洁。

F、现场配备备用设备,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停水以及导管堵塞进水等事故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G、试验室人员负责做好砼试件,按规范编号及养护试件。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工程开工时首件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能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较为顺利,为出现异常情况和质量缺陷,但在现场施工组织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1、本桩钢筋笼分三节吊装焊接,焊接时间过长,会增加孔底的沉渣厚度,增加清孔及施工时间。

以后同类桩的钢筋笼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分节宜尽量减少,尽量发挥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

2、由于钻孔桩的实际深度比设计稍长,为了保证桩基础深入承台的钢筋长度,把钢筋笼支撑于钢护筒上,导致钢护筒松动沉降,影响了钢筋笼的定位以及深入承台的长度。

整改措施为把钢筋笼骨架顶部弯钩支承于护筒外的枕木上。

3、作业人员不够熟练,灌注时间长。

需加强施工前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与培训。

4、导管拆除不及时,埋置偏深,若造成埋管事故,可造成桩基的报废,今后在灌注过程中应增加测量砼面深度及导管埋置深度的频率,及时拆除导管。

五、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作为工程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环节多,一环不慎,便会有质量事故发生,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场处理能力。

灌注桩施工前有专职质量人员对施工作业班组做质量技术交底,确保质量验收100%合格。

(一)、钻孔前的质量控制

场地平整做硬化地坪后,通过导线控制点,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来确定桩位,埋设护桩。

护桩埋设在钻孔桩纵、横轴方向,护桩距护筒边200cm左右。

施工测量两人相互校核并作出测量和校核记录。

在准确放样的前提下埋设护筒,陆地上的钻孔桩一般采用挖坑法,前提条件是均要在护筒上口作好桩中心标记,以便钻机对中。

(二)、钻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钻进时,机手要随进尺快慢及时放主钢丝绳,使钢丝绳在每次冲击过程中始终处于拉紧状态。

应注意钻孔的连续性。

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头提升至孔外以防埋钻。

发现异常情况,如塌孔、进尺异常等问题,应仔细观察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取得联系,采用相应的对策。

掉钻落物应及时打捞,以免被泥沙埋没,影响继续钻孔。

⑴、预防塌孔措施

①选用优质黄泥制作黄泥浆,遇易塌孔土层,放慢进尺速度。

②根据不同地质,调整泥浆比重,确保泥浆有足够的稠度和孔内外水位差,维护孔壁稳定。

③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负责补水,保证钻孔内的水头高度。

⑵、预防偏斜措施

造成钻孔偏斜的主要原因:

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用探明后用挖机清除;防止钻头受力不均;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①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中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

②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正直。

(三)、成孔后的质量控制

在钻孔到位后,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清孔。

可用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或清水压入清孔,具体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如地下水位高时,地层容易坍塌,泥浆相对密度可大些,但过大会造成混凝土顶升困难,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泥浆比重上下不一的情况。

清孔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水头,经常检测泥浆指标。

可用直径比设计桩径小5cm的检孔器放入孔内验收桩径和倾斜度,然后下放钢筋笼,尽可能缩短浇筑前的操作时间,减少沉淀量。

将制做好的钢筋笼下放时,应保证钢筋笼的焊接质量,成笼圆直。

应选派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为节省时间,可两名人员同时操作。

要求严格按图施工制作,包括钢筋的数量、钢筋笼的加强箍,这样才能保证下放时不变形。

准确计算钢筋笼的置放位置,要保证伸进承台部分的钢筋长度。

下放时,随时调整笼子的位置,使笼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

为了保证中心的一致性及保证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沿钢筋笼纵向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在下导管前,应对导管的连接进行水密试验,并记录各节长度和编号,便于浇筑过程中的长度计量。

(4)、浇筑前的质量控制

对各项操作机械进行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导管在每次浇筑卸管后即冲刷干净。

浇筑前的连接应分清编号及长度,以免影响计量埋深值。

《规范》要求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因此应准确计量导管上口漏斗的斗容量。

容量不够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保证首批灌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和排淤能力。

另外,也要检查漏斗底口的隔水设施是否完好可靠,不要因人为的疏忽而导致事故。

在准备工作期间,还应准备好水泵、吸泥机、高压水管等各种处理故障的设备,以防万一。

在开浇前,应测量孔底沉淀厚度,保证不大于规定值。

如果大于规定值,还得再次清孔。

此时,可用喷射清孔法,即用高压射水或射风数分钟,待少量沉淀物漂浮后,立即浇灌水下混凝土。

(五)、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经验,首批混凝土除数量满足埋深要求外,保证其和易性和流动性,使以后浇入的混凝土容易顶升;经常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使之控制在190~210mm的范围内。

浇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导管的埋深,《规范》要求在2~6m范围内。

埋深过小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泥浆卷入混凝土形成夹泥;过大则使混凝土不易流出顶升,还可造成桩外周的混凝土出现骨料离析和空洞,减小桩的有效直径;亦可造成近导管处混凝土面高,远导管处混凝土面低,从而混凝土先顶升再水平扩散,出现死角区,使泥浆和混凝土混合物填实在死角区,造成钢筋的握裹力不足。

提升导管的原则是:

(1)每次卸掉的导管长度应和浇入桩孔的混凝土上升高度相对应;

(2)必须保证导管埋深在2~6m范围内。

这就要求我们几乎在每次下料后,都应准确测定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计算导管埋深,从而确定导管拆卸的节数,作好拆卸记录,防止导管拔出混凝土面而造成断桩。

在混凝土浇至钢筋笼位置时,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使导管有较大的埋深,待混凝土表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再提升导管口控制在最小埋深,使导管口高于钢筋笼底骨架一定距离继续灌注,防止钢筋笼被顶托上升。

当灌注将至设计位置时,由于导管外泥浆稠度增大,混凝土顶升困难,可用水冲法稀释泥浆,提高灌注落差,并适当加大埋深,因为此时泥砂、部分拌和物及被首批混凝土翻上来的沉淀物等杂物均落在混凝土的上面,测深无法反映混凝土顶面高度,容易造成误测,致使过早停浇。

所以,《规范》规定桩顶标高应预加上泛浆高度大于D(D=桩直径)的高度,以后再开挖基坑后凿除质量不高的一部分桩头。

(六)、故障排除

钻孔过程中的坍孔、卡管等故障,可分别采用淤泥吸拔等方法,只要施工前认真检查,有的故障可避免。

下面重点谈谈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卡管是最常见的现象,原因不外乎有:

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排除的办法有:

①锤击导管,吊绳上下抖动等兼可疏通。

个别严重的,也可安装附着式振动器,但最好在一开始就采用,其害处是振动可疏通,同样也可使混凝土离析。

②若卡管位置在地面以下不多远者,可用Ф25以上的钢筋冲捣。

③在导管外加焊铁板,利用导管下落时铁板与其它卡座的撞击振动疏通。

④导管进水,能在导管中听到“嘶嘶”的水流声,此时应迅速查明漏水的位置,在埋深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埋在混凝土中。

否则,应提升导管,处理好漏水以后,设置隔水栓重下导管,重新浇筑,所以应率先做好水密试验。

(2)、导管进水,其原因有:

首灌混凝土量不足或导管口提升过高以至无埋深;误测导致导管提升至混凝土面外,其基本现象为导管中会重新充水,孔内水位明显下降。

其解决办法为:

①如果是第一种原因造成的进水,可用导管作为吸管,用空管吸泥方法将孔内混凝土吸出,重新灌注。

②第二种原因则可采用重插法。

即重新插入混凝土中,用泥浆泵抽出管内的泥浆,再重新浇灌混凝土。

其前提条件是表面混凝土没初凝,若超过初凝时间则作为废桩。

若没埋深,但导管内有混凝土面而没进水,则插入重浇,但有可能造成夹层,应注意测试。

③若导管已离桩顶不远时进水,可在以后基础开挖中埋入护筒,清除沉渣及软弱混凝土层,安装同样直径的模板,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3)、导管拔断或拔不出,其原因有埋深过大,时间长后造成混凝土初凝,引起摩阻力过大,螺栓拧紧力矩不足。

处理办法有:

①、加强测深,控制埋深。

②、若导管断在混凝土中,则继续浇筑,权当加入钢筋;若导管断在混凝土外,则采用重插法,设置隔水栓,重下导管重新浇筑,前提同样是混凝土未初凝。

六、质量检验标准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按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混凝土强度(Map)

在合格标准内

2

桩位(mm)

群桩

100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4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5

钻孔倾斜度(mm)

1%桩长,且不大于500

6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要求时,对于桩径≤1.5m的桩,≤300mm;对于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地质较差的桩,≤500mm。

支承桩

不大于设计规定

7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七、工程质量自检控制情况

本工程工程桩共计543根,其中Φ600,142根,桩长32m,其中试桩6根,桩长42m;Φ700工程桩,401根,桩长38~42m,其中抗拔静载试桩3根,抗压静载试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