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8566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docx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一)常见古诗思想内容分类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4、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11、山水诗、田园诗。

山水诗模山范水,见山水精神,歌赞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个人胸襟抱负;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

二者都要即景即事抒情,都讲究情景交融,情在景中。

12、题画诗

13、宫怨诗与闺怨诗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14、无题诗

(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 。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

②思亲念友 。

③边关思乡 。

④闺中怀人 。

●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

   ●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

—878):

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

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③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

(1)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

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2)汉宫墙:

实际指明朝当时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长城,它是明王朝与革达靼部族的界限。

一作“汉边墙”。

(3)“野马”本意是游气或游尘,此处指人马荡起的烟尘。

(4)弢(tāo):

装箭的袋子;弢箭,将箭装入袋中,就是整装待发之意。

⑸飞挽(wǎn):

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是:

“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

(6)郭汾阳:

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王。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第三句中诗人用一“别”字引出盛开的白牡丹,这样写好在哪里?

全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①见宿:

留下住宿。

②分(fèn):

情谊。

蔡家亲:

也做霍家亲。

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七、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7分)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②散花洲:

古战场。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参考答案

一、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二、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寂之愁更深一层。

三、游子思归乡: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

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

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四、本诗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

五、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写出了白牡丹皎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及裴给事的高洁形象的赞美和对其处境的同情。

六、

(1)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七、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附鉴赏:

一、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

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表现手法上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景情关系的处理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二、周邦彦《关河令》

此词为寒秋羁旅伤怀之作,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上片写寒秋黄昏景象。

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在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

在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在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

“秋阴”二字,点明节令和天气。

“时晴向暝”的构词方法,同于“乍暖还寒”。

“时”,是片时、偶尔的意思。

“向”,突出的是转变过程。

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

“伫”,是长时间的站立。

大雁是标志性的物候。

连大雁都踪迹全无,节令该是深秋了。

古人又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水阔云深,雁影都无,自然也不无从收到远方的安慰了。

  下片写深夜孤灯独映。

“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

“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在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

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

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

孤灯”的“孤”字,所突出的乃是个中人的孤单寂寞心理。

此时此刻,人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

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词人将羁旅悲愁、凄苦推至无可解脱的境地结束全词,极致地显示词人羁宦如弃谪的无助与郁闷。

这首词全无作者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这首词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

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

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

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

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

“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

“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

寒声者,秋声也。

深秋之时,万物在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

此词口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原来是云外旅雁的悲鸣。

鸣声由隐约到明晰,待到飞临头顶,分辨出是长空雁叫,勾引起无限归思时,雁影却被浓密的阴云遮去了。

连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那是何等凄苦的情景。

整首词中几乎无一字一句不是经过刻意的琢磨。

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思却有千钓之力。

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

                     

3、李白《菩萨蛮》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薛涛《题竹郎庙》诗: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

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

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

印象。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四、李梦阳《秋望》

赏析一

《秋望》这首诗描写了秋日边塞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强烈的忧国之情。

首联点明了环境和时令:

黄河之水,奔腾东去;秋风瑟瑟,大雁南飞整个画面广漠雄浑,渗透着几分悲凉,几分惨淡。

颔联前句写身为游子的诗人来到郊外,只有野马似的游气,飞扬的尘埃与之相随,后句写将军佩带箭众准备抵抗外来入侵之敌,其英雄霸气,跃然纸上。

颈联极写战场的萧索景象,黄尘弥漫的原野地上,是古渡和在尘土飞扬中艰难行进的战车,而天上挂着是一轮孤冷惨淡的“白月”。

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从中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表现了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由此可见,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赏析二

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

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等,构成北方边陲特有景象,气象开阔而略带萧瑟之感。

颔联写前方将士踌躇满志的勇武形象,与首联相映衬,烘托战事将起的紧张气氛。

颈联分别选取战前紧张忙碌场面与冷月当空的凄清之境,对比强烈,引人遐思。

尾联由此生发,借助郭子仪之典,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

五、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唐代京城长安有一条朱雀门大街横贯南北,将长安分为东西两半。

街西属长安县,那里有许多私人名园。

每到牡丹盛开季节,但见车水马龙,观者如堵,游人如云。

选择“长安”、“街西”作为描写牡丹的背景,自然最为典型。

作者描写牡丹花开时的盛景,只用“春残”二字点出季节,因为牡丹盛开恰在春暮。

作者没有对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点染,单从“豪贵”对她的态度着笔。

豪贵们耽于逸乐,“无日不看花”,桃杏方尽,牡丹又开,正值暮春三月,为“惜春残”,更是对牡丹趋之若鹜。

以争赏之众,衬花开之盛,“惜春残”一笔确实收到了比描写繁花似锦更好的艺术效果。

以上使用侧面描写,着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贵。

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玉盘,冷露,月白,风清,再加上寂静无人的空园,与上联描写的情景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

对白牡丹的形象刻画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

“玉盘”,形容盛开的白牡丹,生动贴切。

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

作者正是通过对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不加一句褒贬,不作任何说明,而寓意自显。

为豪贵所争赏的紫牡丹尽管名贵却显得庸俗,相反,无人看的白牡丹却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处境的同情,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

末句“无人起就月中看”之“无人”,承上面豪贵而言,豪贵争赏紫牡丹,而“无人”看裴给事的白牡丹。

即言裴给事之高洁,朝中竟无人赏识。

诗题中特别点出“裴给事宅”,便是含蓄地点出这层意思。

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含意丰富,旨趣遥深。

可以说,在姹紫嫣红的牡丹诗群里,这首诗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带露的白牡丹花。

六、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

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

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

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

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

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

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

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诗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写喜悦之前,先写悲凉。

首联写诗人的住处荒僻,没有四邻,毫无家产,十分贫困。

颔联写他孤独而衰老。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采用赋而比的手法,写尽了孤独衰飒的况味。

既可理解为孤灯之下,一个白发老人,常常对着雨中那树叶枯黄的老树出神发呆;也可以理解为室内灯下的白头人,好比门外雨中的黄叶树,显得十分衰老而孤独;还可以理解为树叶在秋风秋雨中枯萎凋零,正像人在社会上受打击摧残后显得十分苍老衰飒一样。

总之,这两句诗既写的形象鲜明,又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很耐咀嚼。

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

“韦苏州曰: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其实,三诗各有特色,都能当得起后面这几句评语,正可不必硬分高下,以上司空曙用了两联诗句,写尽了自己的悲凉凄苦,而且目的正是为了烘托后面的喜悦之情。

 

  颈联说,因为我失意沉沦已经很久,所以见到你能频频地来看我,跟我亲近,我内心既觉得惭愧,更十分感激。

“患难见真情”,在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浊世中,有如此知心的一位表弟能常常登门探视,安慰,论诗,怎么能使诗人不喜出望外呢?

所以尾联进一步说,这大概是我们平生本来就有情分,更何况你我又是表亲呢?

如此恳切的话,真是情见乎辞色,卢纶听了之后,一定会跟他格外亲近吧?

 

7、陆游《好事近》

上阕首二句,点明了作者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

散花洲这个地名,是有典故的。

陆游的一生中,曾在散花洲夜宿过两次,写这首词时,是第二次。

陆游是爱国诗人,是很想收回金国所占失地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诗人。

而当他到了散花洲时,应该会对孙权在散花洲犒劳赤壁之战大胜的周瑜及将士这段历史有很深的感慨。

陆游的抱负一直到他80多岁去世时,都是没有实现的。

而且,这段时期陆游在从福建专管茶盐的提举改任到江西做提举,应该是离朝廷又近了一点,心中是有希翼在的,可提举又并不是个什么很大的官职。

同时,陆游在这段时间,是个被同僚认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的人,那么,他对实现抱负,又的确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他应该一直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

次两句,就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

这里应该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

白苹和红蓼,色彩就很醒目了,再加上新绿的大背景,多么地美。

蓑,这里是指的船上覆盖的草顶。

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

但全首词都没有写有雨,没有雨,就一般不会穿蓑衣。

“映一蓑新绿”的意思,应该是绿色的大背景,绿树、绿草、绿水映衬着这一艘小船(一蓑就是代指小船了),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

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的美,在这二句中表现得非常好,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

读到这里,可以想象陆游的心情应该是闲适遣玩般的兴致。

到了下阕,作者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

首先谈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

这不过是借酒消愁而已。

“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

陆游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到处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理想、抱负了就好。

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懒得想了。

这里“江南江北”仍是有含义的。

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部分地区被金国所占。

那么,陆游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吗?

他的理想抱负,想收回故地的理想,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

他并没有,一直到老,他都是积极的。

他并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的旷达自适的心情。

下阕写得沉郁,在表面词意下,还隐藏着更多的难言的心情。

从“任”字就可以看出这点,如果很自适,他不会使用这个“任”字。

平时口头语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

这里带有一点无可奈何又赌气的意味。

而且,他仍是为官的,而且一直都在做官,到他70多岁了,皇帝诏他仍是出来做了官的。

他不是范蠡,他并不是那种无所求的人。

整首词表达了陆游当时矛盾的心理。

这种矛盾的心理,是陆游无意识中从词句中表达出来的,有叶嘉莹先生所说的“具含了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