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导游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8165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导游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模拟导游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模拟导游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模拟导游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模拟导游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导游教案.docx

《模拟导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导游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导游教案.docx

模拟导游教案

ThismodelpaperwasrevisedbyLINDAonDecember15,2012.

 

模拟导游教案

模块一导游工作程序

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完全掌握导游工作服务程序,并通过旅行社认知加强对导游工作的感性认识。

教学提示

  本模块内容是整个课程学习的开始,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内容的讲授,而且要端正学生对于学习导游操作的态度,更重要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充沛的热情投入对导游服务程序的学习之中,以达到自愿学习、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协调互动。

实训项目一:

导游工作流程认知

【实施形式】1.课余时间到旅行社调查,重点了解旅行社导游部等部门的具体业务和工作流程。

2.寝室为单位组织调研交流。

3.用一节课时间对同学门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实训重点】  加深对导游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与理解,加深对导游员工作流程的理解。

导入

  所谓“导游工作程序”,是指导游人员从接受旅行社下达的旅游团接待任务起,到旅游团旅游结束并做完善后工作为止的工作流程。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学习导游工作程序[学生作答]

[案例]湖南某院校学生顾某,初次带团时没有按照导游服务程序认真核对送团时间,导致发生误机事故,导致游客在本地滞留2天,组团社从此不再组团赴湘旅游,给旅行社造成了重大损失。

  首先,学习导游工作程序有利于新上岗的导游员迅速熟悉导游工作的要求,尽快掌握服务标准和技能。

[参考资料]《导游服务质量》国家标准

一、规范性

  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是导游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参考资料]个性化服务是指在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之外,根据顾客的个别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的,富有人情味的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个性化服务可以通过服务人员的独立操作和个人能力来完成,但如果没有规范化服务作为保证,就很容易陷入自作主张、无的放矢的误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导游服务程序就是《导游服务质量》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之下,对导游人员的工作流程做出具体规定,从而确保规范化服务得以实现。

二、科学性

  导游服务程序并非主观臆想的结果,而是在大量的导游工作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而归纳、提炼出来的,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具有突出的科学性。

  [参考资料]导游工作程序中规定了导游员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这与一般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介绍不完全一致。

原因就在于游客与导游员接触时间较短,如果不能迅速在游客脑海中留下亲切、友好、可靠、负责的个人形象,就将影响到游客对于导游员的信赖程度,从而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这也是心理学中“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原理的具体反映。

  导游工作程序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时间顺序合理,即严格按照旅游活动的时间进展安排各项导游服务的先后次序,形成一条完整的导游服务生产线。

  导游工作程序的科学性,其次表现在顺应游客心理,即根据游客心理的由生到熟,由浅入深,由紧张到放松的发展规律来开展工作,满足游客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导游工作程序的科学性,第三表现在符合旅游活动综合性的特点。

旅游活动的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覆盖面极广,要求导游员必须合理地加以组合,导游工作程序就是通过对这六个方面工作的组织安排,从而达到全面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目的。

三、可测性

  虽然与物质产品相比较,任何服务产品都具有不可感知性(或称为“无形性”)的特性,缺少物理指标来加以衡量,但导游服务程序为导游员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测定指标,从而构建了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估体系,成为评价导游员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

模块二旅游沿途讲解(含市容讲解)

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能撰写长沙市容、长沙主要马路和通往景点道路的导游词并能做沿途讲解。

实训项目二:

旅游沿途讲解

1.出发前准备工作

实训项目

  出发前准备工作

实训要求

1.掌握出发前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2.掌握出发前准备工作的规程

实训地点

  旅游车

实训材料

  导游旗、话筒、扬声器、导游证等

  一、实训准备  学生分组扮演司机,地陪和游客  二、实训开始1.准备导游旗,话筒,导游证及必要的票证2.与司机交流,督促司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核实餐饮服务落实情况4.出发前迎候游客  地陪须提前10分钟到达集合地点迎候客人

(1)以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2)地陪利用这段时间听取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3)以充足的时间提前检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5、核实、清点实到人数  发现有游客未到,地陪应向领队或其他旅游者问明原因,设法及是找到。

  旅游者愿意留在饭店,不愿随团活动,地陪要问清情况并妥善安排,必要时报告饭店有关部门6、提醒注意事项地陪在早餐时向旅游者预报当天天气和游览点的地形、社区环境、行走路线的长短等情况,提醒游客带好衣服雨具、遮阳帽等,提醒集合时间、地点7、集合登车  旅游者陆续到达后,清点实到人数并请旅游者即使上车。

地陪站在车门一侧,招呼大家上车,扶助老弱者登车,开车前要再次清点确认人数  三、实训结束

2.市容讲解

实训项目

  市容讲解

实训要求

  能从本市经济、文化概况、市容特色和历史沿革等方面做市容讲解

实训地点

  旅游车

实训材料

  导游词

实训内容与步骤

1、阅读,分析本实训项目后所附湖南及长沙导游词(附件二、三),体会不同讲解方法产生的导游效果。

2、在旅游车上训练市容讲解。

3.途中导游

实训项目

  沿途导游

实训要求

  能撰写沿途导游词并做沿途导游

实训地点

  长沙火车站——五一大道——湘江一桥

实训内容与步骤

  一、实训准备  学生分两组扮演游客和导游  二、实训开始1、(开车后)导游向旅游者重申当日活动安排,包括下午、晚餐的时间和地点;向旅游者报告到达游览参观途中所需的时间,视情况介绍当日国内外重要新闻2、沿五一大道进行沿途风光讲解

4.返程服务

实训项目

  返程服务

实训要求

 能撰写沿途导游词并做沿途导游

实训地点

  湘江一桥——五一大道——长沙火车站

  一、实训准备⒈学生分组扮演游客和导游  二、实训开始1、上车  导游及时组织旅游者上车,清点人数,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2、沿途风光导游  导游应适当讲解沿途风光,要简洁精练,主题突出3、回顾当天活动  简要回顾当天参观、游览的内容,可补充讲解当天游览的内容。

回答游客的问题4、宣布次日活动日程  下车前地陪预报晚间回次日的活动安排、出发时间、集合地点等5、下车  导游在车内提醒旅游者带好随身物品,然后先下车,在车内一侧照顾旅者下车三、实训结束

导入

  生活中并非缺乏美,而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导游服务的目的就是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和愉悦身心的需要。

旅游者到达一座城市,有了解这座城市的需要。

导游人员的工作就是努力地满足旅游者的这种求知、求异、求新、求奇的审美需求。

掌握市容导游讲解要领,熟练地运用讲解方法为游客服务,对于导游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市容导游

  市容导游,是指导游员对游客所抵达或经过的城市、乡镇、,进行的有关当地的历史沿革、地理概况、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讲解,使游客对当地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

市容导游是导游人员的基本讲解内容,既可以在是首次沿途导游中作简单介绍,也可以在专门的市容游览中详细讲解,无论繁简,都应突出该地的主要特色。

市容导游的内容一般包括下述的几方面内容:

市容特色和历史沿革

经济、文化概述

示例

  长沙历史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

新石器时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

殷商之世(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长沙属扬越之地,是百越部落的分支。

春秋中叶,楚国在南方崛起。

至战国时期,长沙属黔中郡,是楚国的军事重镇和重要粮食产地。

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置长沙郡,为全国36郡之一,辖今湖南全境及贵州东部,郡治临湘(隋改名长沙县)。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封吴芮为长沙王,立长沙国,辖长沙、豫章、桂林、南海及象郡。

吴氏在临湘筑城守土,史称“临湘故城”。

公元9年,王莽纂汉,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改临湘为抚睦县,东汉初仍复旧名。

东汉末,长沙属荆州地域,为孙(权)刘(备)争战之地。

三国时期,长沙地区属吴控制。

西晋太康元年(280),复长沙郡,辖10县。

永嘉元年(307),析荆、江两州置湘州,辖长沙等郡,州、郡治所设临湘。

东晋末,废湘州,长沙郡仍隶荆州。

南朝宋、齐、梁、陈共169年,长沙或置国,或置州(郡),州治仍设临湘城,郡治则移至城南,有“海内雄郡”之称。

隋开皇九年(589),改长沙郡为潭州,改临湘县为长沙县。

炀帝时,废州复郡,长沙郡与长沙县同城而治。

唐武德三年(621),复改长沙郡为潭州。

唐乾宁三年,马殷为潭州刺史,翌年,拜武安军节度使。

梁开平四年(910),马殷被封为楚王,加封为天策府上将军。

天成二年(927),马殷建国,国号楚,都长沙。

宋乾德元年(963),复置潭州。

北宋末年,潭州辖12县,隶荆湖南路。

元初,将潭州改为潭州路。

文宗时又改为天临路,路治长沙。

1364年,吴王朱元璋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再改为长沙府,隶湖广布政使司,辖11县1州,府治长沙。

清沿明制,建置依旧。

康熙三年(1664),湖广开始分治,置湖南布政使司,偏沅巡抚抚署由沅州迁长沙,改称湖南省,省治、府治、县治同在长沙。

1912年,湖南都督府裁善化县并入长沙县,1913年撤长沙府,1933年市县分治,设长沙市,定为省会。

长沙是全国第14个设为行政区划的市,也是第7个设市的省会(10月1日正式成立市政府)。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后,长沙仍为湖南省会。

至1958年年底,长沙市只辖市区和郊区,没有辖县。

1958年12月24日,原属湘潭专区的长沙县、望城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1959年3月,长、望两县合并称长沙县。

1977年12月又分设。

1983年2月,长沙增辖浏阳(1993年设市)、宁乡、湘阴(1983年7月湘阴复归岳阳地区)。

至2003年,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和浏阳市。

模块三自然景观导游

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景观的讲解基本要领,能运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向游客准确传达美的信息。

技能训练

实训项目三:

自然景观导游讲解

实训项目

  自然景观讲解技能

实训要求

1、能够结合岳麓山具体景点,恰当组合使用自然景观基本讲解方法2、能够使用各种讲解方法,撰写导游词

实训地点

  岳麓山

实训材料

1、导游词卡片2、联系岳麓山景点

实训内容与步骤

1、学生分组,组织编写导游词2、选用适当方法进行讲解进行现场讲解

关联知识

自然景观导游概述山地景观导游水体景观导游动植物景观导游

一、自然景观概述

1.自然景观的概念及特点

自然景观的概念

1)基本概念

  自然景观是指由具有一定美学、科学价值并具有旅游吸引功能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所构成的自然风光景象,也就是指大自然自身形成的自然风景,如银光闪闪的河川、千姿百态的地貌、晶莹潋滟的湖泉、波涛万顷的海洋、光怪陆离的洞穴、幽雅静谧的森林、珍奇逗人的动物和温暖宜人的气候等。

2)自然景观的审美感知

  山、水、气、光、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的巧妙结合,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象和环境。

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观赏,主要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途径的直接感受,进而产生联想,并通过理念的感知印象和综合分析,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享受。

普通游客往往用“游山玩水”替代“旅游”,这也说明山、水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

[提示]导游员在导游过程中,要全面调动自己和游客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特殊的导游语言,启发游客产生联想,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2.自然景观的特点

  自然景观在旅游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旅游者所见到的山水风景、气候天象奇观、动植物等直观景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天然赋存性

  从发生学的角度上看,一切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而成,具有天然赋存的特点,即天赋性,因而它是旅游的第一环境。

[提示]通过对自然景观天然赋存特点的介绍,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2)地域性

  自然景观是由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环境,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我国风景的“北雄南秀”的特征反映了南北自然景观的总的差异。

[提示]根据这一特点,导游人员在导游过程中要注意景观的地域对比,灵活运用导游讲解方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3)科学性

  自然景观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特点,反映在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

因而自然景观的具体成因、特点和分布,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提示]导游员讲解自然景观时,要讲究科学性和知识性,并注意措词的准确和语言的生动。

4)综合美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上看,一切自然景观都具有自然属性特征的美。

在自然景观美中,单一的自然景物,由于构景因素单调,一般来说,它的美是单调的;大多数自然景观美都是由多种构景因素组成的,它们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所以体现出综合美的特点。

[提示]导游人员在导游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融合,用画家和文学家的眼光去审视自然景观,分清层次,引导游客“审读”和“享受”自然景观之美。

5)吸引价值的差异性

  自然景观虽是大自然本身的产物,然而“千座山脉难以尽奇,万条江河难以尽秀”,只有具备能引起人们美感属性的自然景观,只有能使观赏者获得美的那部分景观,才是自然美的代表,才具有自然景观美。

另一方面,自然景观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是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综合素质分不开的。

两个人同游一处美景,一个人能看到它的美,另一个人却看不到它的美,这是由于两个人的综合素质差异造成的。

[提示]一个导游员,如果自己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水平、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审美水平,那么无论什么自然景观也难以被发现并欣赏到它的美。

所以自然景观并不是和人类文明无关的纯粹的自然物,它在本质上实人类文明发展的表征。

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思想、文化和审美水平,才能领略到自然景观的隽永,正确引导旅游者发现和欣赏自然美景。

  ……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大门入口的“迎宾广场”。

  “世博园也有一个‘迎宾广场'。

”这位朋友说得对,但各位发现没有,我们的迎宾广场与世博园的有何不同……名称相同(因为我们欢迎各位朋友的诚心是相同的)而景观大不同了。

  正中的花坛中种植着的云南特色名贵树种,又一次再现植物王国的神韵。

  现在各位随我再登高,人们常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景致需登高才可见。

  (走动过程中讲解)

  各位朋友,我们云南野生动物园内设儿童乐园、动物广场、珍稀动物区、水禽湖、樱花园、雉类公园、猕猴山庄、圣诞林休闲区和猛兽区等十余个景区。

蓄养展示的动物规划约200余种、18000多头(只)。

  雉类公园、水禽湖区各种鸟儿游走翻飞;大型草食动物区内,鹿科、牛科动物及大型鸟类悠闲地踱着方步;放养雄狮、猛虎、豹、熊等猛兽的猛兽区将会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游客可以站在周围特设的高位栈道上近距离观看动物们,不必受时间的限制;猕猴山庄内,200多只猴子将在其间上窜下跳,峨眉山野猴神出鬼没“强抢”游人物品的情景会在这里再现。

在观景台和观景长廊,游人们可通过望远镜俯看金殿公园、世博园以及滇池,高尔夫球场将成为景观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了珍稀动物区,因为是珍稀动物,数量有限,加之保护的需要,在这个区域内仍是以分区划片圈养为主,人们不能零距离接触。

  各位,我们面前的这个展馆就是中国最珍贵的“国宝”,人称活化石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的家。

馆内的“主人”是从圆通动物园搬家过来的,名字叫“珍珍”,雌性,25岁。

这个年龄对于大熊猫来说已是高龄,如果用我们人类的年龄来比喻的化,它已经相当于人的七八十岁了。

所以可以说它是“熊猫奶奶”了。

它曾经三次产下自己的孩子,可惜都夭折了。

各位都听过、见过大熊猫,至少在电视或图片里都见过了,但各位可知它名称的来历、在野外它又是怎么生活的它吃什么它有写什么习性呢

  现在我就用一点时间给各位做一点简要介绍:

  (以下有关动物的知识,导游人员要的掌握知识要点的同时,要根据游客对象的变化,灵活运用,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调动游客的游览兴趣。

涉及动物相关数据时,以动物说明牌为准!

模块四人文景观导游

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人文景观的讲解基本要领,能运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向游客准确传达美的信息。

技能训练

实训项目四:

人文景观导游讲解

实训项目

  人文景观讲解技能

实训要求

1、能够结合湖南省博物馆具体景点,恰当组合使用人文景观基本讲解方法2、能够使用各种讲解方法,编写导游词

实训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

实训材料

1、导游词卡片2、联系岳麓山景点

实训内容与步骤

1、学生分组,组织编写导游词2、选用适当方法进行讲解进行现场讲解

关联知识

人文景观导游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导游宗教建筑导游中国古代军事设施导游园林导游博物馆导游

一、人文景观的概念

  人文景观是指整个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所留下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

它们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在内容、形式、结构、格调等方面都具有历史特点,同时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它既包括由形的事物同时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因此它涉及的面大、范围很广、类型也很多。

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和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活跃性,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族状况、历史发展、文化艺术、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等,都可以构成人文景观。

二、人文景观的特点

1.历史的遗存性

  人文景观是人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和实物,它的产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与偶然相结合的产物。

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产生的。

中国着名的长城的修筑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文景观都具有时代的烙印。

[提示]导游人员在带领游客参观游览人文景观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否则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是难以理解的。

2.地域性

  文化的产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每一种人文景观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地域的痕迹。

因此同一时期的人文景观,在不同的地区有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提示]导游人员在知识准备过程中,要八自然地理知识和文化常识有机结合起来。

对所要介绍的景物要全面了解,同时要能与类似的典型景观或景物进行对比。

例如介绍大理三塔中千寻塔的形状时,应与西安小雁塔对比,首先证明它们同为唐塔,但其造型有明显的区别,进而显示了文化景观的地域特点。

3.继承性与流变性

  人文景观的发展是随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它相适应的文化,并随其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而文化的发展有它历史的连续性,物质生产的连续性是文化历史连续的基础。

  同时文化的发展又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也在相互融合、交叉,因此从文化发展中产生的人文景观同样也在不断的变化。

[提示]在导游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的继承性。

典型的如中国古建筑景观,导游员要通过细微之处如斗拱、彩画等,讲清文化继承之所在,同时又要介绍清时代特征。

4.垄断性

  人文景观实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

就其自身文化和观赏价值看,由于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传统文化不同,使各国、各地区的人文景观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也即具有垄断性。

例如,中国的长城、兵马俑、北京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

[提示]通过垄断性的介绍,向游客介绍文物的价值所在,同时进行文物保护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人文景观导游的途径

1.把握人文景观的历史特征,讲解中突出时代特征

  由于人文景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改造、利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

因此,在导游讲解过程中,必须突出它的时代性。

2.紧扣“人与环境”的主题

  现今保留下来的人文景观,往往都是人类所创造的精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晶。

讲“古”论今,发挥人文景观的延续教育性。

3.突出文化内涵

  每一类型的人文景观都包含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导游人员在实际导游过程中必须把景观所包含的、游客不可能直观看到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导游技巧和方法传导给游客。

三、人文景观导游讲解要领

1.强化知识性基础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化内涵的延伸性。

自然景观往往可以直观赏析,但人文景观却不能。

要相对完整地了解一个人文景物,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因此,导游人员自己一定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2.注重讲解的通俗性

  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而游客旅游的目的并不是做学术的探索。

因此导游人员在实际导游过程中必须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3.有针对地讲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游客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导游人员在实际导游之前,必须对游客的文化基础做全面的分析,找出文化的差异。

4.灵活运用导游方法

  在前面所介绍的导游方法中,导游人员要根据所讲授景点的特色选择适合的导游方法。

5.突出景物地思想特征

  导游人员地服务,其中很重要地一条就是教育功能,因此,在讲解中要能客观地介绍历史,并恰当地结合现实,做到借地发挥,有的放矢,把人文景观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充分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的思想得到升华。

6.把握文人景观的审美特征

  人文景观具有特殊的协调美、统一美、艺术美和创造美。

在导游过程中要全面把文化景观中所包容的内容介绍给游客。

模块五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

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旅游沿途如何活跃车厢气氛,能做3—5个在旅游车上的游戏,能唱3—5首湖南民歌。

技能训练

实训项目五:

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变更

实训项目

  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变更

实训要求

让学生掌握在旅游沿途如何活跃车厢气氛,掌握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