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8026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docx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在中医学中,最早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书是:

C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C

A.张仲景 B.巢元方 C.陈无择 D.吴又可 E.李杲

3.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

A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气血  E.官窍

4、“证”的概念是:

D

A.疾病的名称          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     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 整体观念 为主导思想,以 脏腑经络 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是 整体观念 ,二是 辩证论治 。

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在结构上 不可分割 ;在功能上 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单选题

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

D

A.阴的绝对亢盛  B.阳的绝对亢盛  C.阴虚而致阳亢

D.阳虚而致阴盛E.阴损及阳

2.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

B

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E.感应交合的

3.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

B

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E.腹部

4.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

A

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E.阴阳交感

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

C

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E.四肢外侧

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

B

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E.恒定的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二、填空题

1.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是中医

  学的病理总纲。

2.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是阴,腑是阳。

3.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就是治疗的根本原则。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单选题

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

B

A.木-肝、春、东B.土-脾、夏、中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

E.火-心、苦、南

2.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症是:

A

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E.肝火犯肺

3.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

B

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

E.脾虚生痰壅阻于肺

4.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是:

B

A.木生火B.水生木C.土生金D.火生土E.金生水

5.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

D

A.心B.肺C.脾D.肾E.胆

6.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

C

A.心B.肺C.脾D.肝E.膀胱

7.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

E

A.相克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

8.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

B

A.心B.肺C.肝D.肾E.胃

二、填空题

1.造成相乘相辱原因,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 强盛,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

虚弱。

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虚则 补其母  实则 泻其子 。

3.五行的相生是:

木生 火 ,水生 木 ,火生 土 ,金生 水 。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气

一、单选题

1.激发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是气的:

B

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

2.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

D

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

A

A.滋润B.推动C.气化D.固摄E.温煦

4.以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作:

C

A.营气B.中气C.宗气D.卫气E.脾气

窗体顶端

二、窗体顶端

填空题

1.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有升、降、出、入 。

2.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 温煦 作用来维持恒定的。

3、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营养 和 化生血液 两个方面。

第二节血

一、单选题

1.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C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阴

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D

A.肝B.心C.肺D.脾E.肾

3.与血液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是:

E

A.肝B.心C.肺D.脾E.肾

4.以下哪一项属于血液的生理功能:

E

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气化作用D.温煦作用E.濡养作用

5.以下哪一项是生成血液的最主要物质:

A

A.水谷精微B.气C.津液D.元气E.正气

二、填空题

1.血具有 营养 和滋润全身 的生理功能。

2.血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 推动作用 和固摄作用 之间的协调平衡。

第三节津液

一、单选题

1.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

D

A.肝B.心C.肺D.脾E.肾

2.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D

A.脾B.肺C.肝D.肾E.心

3.以下哪一项是津液的功能:

C

A.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B.温煦作用C.滋润作用D.兴奋作用E.气化作用

4.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C

A.血管B.经络C.三焦D.腠理E.脏腑

二、填空题

1.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 。

2.肺的宣发和肃降对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作用,称作 通调水道 。

   

第四节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一、单选题

1.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

B

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

2.治疗血瘀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

D

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

3.用补气法治疗血虚,其主要理论根据是:

A

A.气能生血B.血为气母C.气血同源D.气能行血E.血能载气

4.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

C

A.津能行血B.津为血之载体C.津血同源D.津能摄血E.血能行津

 二、填空题

1.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帅 ”,“ 血为气母 ”,的密切关系。

  

2.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 气机不畅 、 气滞 、 气陷  、 气逆  、

气结(气郁气闭) 。

3.气对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 气能生津 、 气能行津 、 气能摄津 。

第四章 脏腑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一、单选题

1.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E

A.脑B.髓C.骨D.胆E.小肠

2.“泻而不藏”,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

B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肾E.肝

3.化生和贮藏精气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

B

A.六腑B.五脏C.奇恒之腑D.脑E.髓

二、填空题

1.藏象的藏,是指 藏于体内的内脏 。

2.藏象的象,是指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

3.五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化生和贮藏精气 。

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受盛和传化水谷 。

一、单选题

1.心在精神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是:

A

A.藏神B.藏魂C.藏魄D.藏意E.藏志

2.()在窍为舌:

C

A.肾B.肝C.心D.肺E.脾

3.泌别清浊是()的生理功能:

C

A.心B.肝C.小肠D.肺E.大肠

4.“代心受邪”是指:

B

A.心B.心包C.胃D.肺E.脾

填空题

1.心,其华在面 ,其充在 血脉 。

2.心,开窍于 舌 ,其液为 汗 。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受盛 和 化物 。

4、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 心血充沛 、 血液充盈 、和 脉道通利 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一、单选题

1.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主要依赖于:

B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主宣发和肃降 C.肺主治节D.肺主敛藏E.肺主津液

2.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的生理功能所主:

D

A.呼吸运动 B.宗气的生成C.皮毛的润泽 D.水液的吸收  E.宣发卫气

3.肺开窍于:

C

A.口  B.舌  C.鼻  D.目  E.耳

4.《灵枢·经脉篇》称“()主津”:

D

A.小肠  B.心  C.肾  D.大肠  E.脾

二、填空题

1.肺,其华在 毛 ,其充在 皮 。

2.肺,开窍于 鼻 ,其液为 涕 。

3.肺主宣发,所谓宣发就是指肺气 向上的升发 和向外的布散 作用。

  

4、肺主一身之气,首先体现于 气的生成 方面;其次还体现于对全身的

   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作用。

5.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传化糟粕 。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贮尿和排尿 。

  

一、单选题

1.脾统血的主要机制是:

C

A.控制血液的流速B.控制血液的流量C.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D.统管全身血液E.调节血量

2.“主运化”的脏腑是:

D

A.胃B.小肠C.大肠D.脾E.肺

3.嗳气、呕吐、呃逆属于()气上逆:

C

A.肝B.肺C.胃D.大肠E.小肠

二、填空题

1.脾,其华在唇 ,其充在 肉 。

2.脾,开窍于 口 ,其液为 涎 。

3、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 主受纳 ;

(2) 腐熟水谷 。

一、单选题

1.肝气亢奋时,患者的情志改变是:

C

A.抑郁B.多愁善感C.急躁易怒D.喜笑不止E.易悲

2.()主决断、勇怯:

D

A.心B.肝C.脾D.胆E.胃

3.“血之府库”是指:

D

A.心B.脾C.小肠D.肝E.胆

4.《素问·五脏生成篇》云:

“故人卧血归于()”:

A

A.肝B.肺C.小肠D.心E.胆

5.()其华在爪:

A

A.肝B.肺C.肾D.心E.脾

二、填空题

1.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 功能控制和调节,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是 贮存 和 排泄胆汁 。

2.肝藏血是指肝有 贮藏血液 和 调节血量 的生理功能。

亦有防止 出血 的重要作用。

3.“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 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 血归于肝脏 ”。

  

4.肝,开窍于 目 ,其液为 泪 。

5.肝,其华在 爪 ,其充在 筋 。

肾与膀胱

一、单选题

1.肾对水液的作用是:

A

A.主水B.运化水液C.统摄水液D.宣发水液E.通调水道

2.肾开窍于:

E

A.口B.舌C.鼻D.目E.耳

二、填空题

1.肾,其华在 发,其充在骨。

2.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液为唾。

六腑三焦

一、单选题

1.输布气血是()的主要功能:

D

A.五脏B.六腑C.脑D.上焦E.中焦

2.《灵枢·营卫生会》将上焦的功能概括为(A):

A.“上焦如雾”B.“上焦如沤”C.“上焦如渎”D.“上焦如雨”E.“上焦如气”

二、填空题

1.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一是 通行元气;二是水液运行之道路。

奇恒之府

一、单选题

1.()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

B

A.骨  B.胆  C.胃  D.小肠  E.大肠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单选题

1.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共同点是:

D

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C.统摄血液D.防止出血E.化生血液

2.哪两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调节方面:

C

A.肺与肾B.肝与肾C.肺与肝D.肝与脾E.脾与肾

3.其生理关系主要体现为“水火既济”的两个脏是:

D

A.心与肺B.心与脾C.心与肝D.心与肾E.心与心包

4.属先后天关系的两个脏是:

C

A.心与脾B.肝与肾C.脾与肾D.肺与肝E.肾与心

第五章经络

一、单选题

1.经络系统的主干是:

A

A.经脉B.络脉C.经筋D.皮部E.脏腑

2.最细小的络脉是指:

A

A.孙络B.别络C.经筋D.皮部E.浮络

3.手太阴经络于:

C

A.心B.小肠C.大肠D.肝E.肾

4.足太阴经所络的脏腑是:

A

A.胃B.肾C.脾D.膀胱E.心

二、填空题

1.经络,是 经脉 和 络脉 的总称。

2.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3.手三阳和足三阳在 头面部 交接。

第六章病因

一、单选题

1.多挟湿泻为患的病邪是:

C

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

2.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的病邪是:

A

A.湿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

3.其性炎上、燔灼的病邪是:

E

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

4.中寒是指:

D

A.内寒B.感受外寒C.寒伤肌表D.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E.畏寒

5.具有发病迅速,传变也较快特性的病邪是:

A

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

6.以下哪项不属于疫疠:

E

A.大头瘟B.虾蟆瘟C.疫痢D.烂喉痧E.感冒

7.恐伤:

E

A.心B.肝C.脾D.肺E.肾

8.思则:

A

A.气结B.气逆C.气下D.气乱E.气脱

9.喜伤:

A

A.心B.肝C.脾D.肺E.肾

二、填空题

1.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 气消 ,恐则 气下 ,惊则 气乱 ,思则气结 。

第七章预防与治则

一、单选题

1.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

B

A.治病求本B.防止传变C.扶正祛邪D.因人制宜E.调整阴阳

2.塞因塞用的治法适用于:

C

A.表实里虚B.虚实错杂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表虚里实

3.下列何种为从治法:

B

A.用热远热B.通因通用C.热者寒之D.补泻兼用E.补阳

4.“用寒远寒”属:

E

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病制宜D.因证制宜E.因时制宜

5.属祛邪的治法是:

A

A.发汗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扶阳以制阴E.壮水之主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