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976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靠性工作计划(大纲).docx

XXXXXXXX

可靠性工作计划

编 制:

日期:

审 核:

日期:

批 准:

日期:

XXXXXXXX公司

目 录

1引言 3

2引用标准 3

3编制依据 3

4可靠性要求 4

4.1定性要求 4

4.2定量要求 4

4.3目标 4

4.4监督与控制 4

5可靠性工作计划 4

5.1方案阶段主要可靠性工作 5

5.2工程研制阶段可靠性工作 6

6项目实施要求 6

6.1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 6

6.3开展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工作。

7

6.4建立故障审查及组织 8

6.5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 9

6.6确定可靠性关键产品 9

6.7确定包装、贮存、装卸、运输及维修对可靠性的影响 10

6.8可靠性验收试验 10

6.9试验可靠性信息收集 11

6.10可靠性评估 12

1引言

本大纲规定了XXXXXXXX在研制及使用过程中开展可靠性工作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其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指标。

本大纲为XXXXXXXX研制及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并依据本大纲对各个阶段的可靠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引用标准

GJB190-1986特性分类

GJB450A2004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GJB451-1990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JB/Z768A-1998故障树分析方法

GJB813-1990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GJB841-1990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GJB1310A-2004设计评审

GJB368B2009BZZ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GJB899-1990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B1391-1992故障模式、影响危害性分析程序GJB1909A-2009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

《产品可靠性保证大纲编制管理办法》

《质量手册》

3编制依据

XXXXXXXX研制要求

4可靠性要求

4.1定性要求

1)简化设计要求

在满足XXXXXXXX任务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冗余的部件数量;设备应最大限度的采用通用的组件、零部件、元器件,并尽量减少其品种规格。

2)健壮设计要求

设备密封面、密封件应按寿命要求留有足够的研磨余量。

4.2定量要求

参照GJB1909A,并根据XX系统对XXXXXXXX的技术要求,选择并确定XXXXXXXX的可靠性维修性指标。

动作次数≥xxxx次

4.3目标

确保设备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降低对保障资源的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

4.4监督与控制

质管部门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根据我厂《质量手册》的有关标准对本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

5可靠性工作计划

XXXXXXXX的主管设计师和可靠性设计师负责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和管理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计划见表1。

项目

设备研制阶段

序号

工作项目

可靠

可靠性工作计划表

1

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

2

建立可靠性模型

3

可靠性分配

方案设计

4

可靠性预计

5

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

6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7

可靠性评审

8

可靠性预计

9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10

故障树分析

11

确定关重件

技术设计

12

元器件、零部件和原材料选择与控制

13

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14

可靠性设计准则符合性检查

15

可靠性评审

16

可靠性鉴定试验(或评估)

施工设计、建造

17

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18

可靠性评审

19

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试验、交付

20

可靠性信息收集及管理

21

试验、交付阶段可靠性分析

5.1方案阶段主要可靠性工作

a)明确可靠性要求,明确XXXXXXXX的典型任务剖面,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

b)应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相关管理文件、指南和规范。

c)组织可靠性工作计划评审

d)组织对工程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可靠性培训

5.2工程研制阶段可靠性工作

本阶段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其工作重点是:

制定并实施可靠性工作计划

a)按GJB1686A的要求编制可靠性信息管理办法和可靠性信息工作细则。

b)开展可靠性分析,确定可靠性关键件和重要件。

c)运行和完善故障报告、故障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d)对供应方的可靠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e)可靠性评审,包括对供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审。

f)针对XXXXXXXX可靠性定量及定性要求,制定可靠性评估方法,开展可靠性评估工作。

6项目实施要求

6.1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

6.1.1目的

要对转承制方的可靠性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采用相应的措施,确保转承制方提供的产品符合可靠性要求。

6.1.2实施要求

对承制产品在合同中提出可靠性要求,并对转承制方的可靠性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

a)主要内容

1.对转承制方提出可靠性定量和定性要求。

2.审查转承制方的故障报告、分析报告和纠正措施报告。

3.重要产品转承制方在交付产品时,应提交可靠性分析报告。

4.转承制方应向承制方提供可靠性信息数据。

b)工作结果

1.对转承制方提出研制产品的可靠性要求。

2.转承制方研制产品的可靠性信息。

3.转承制方提供产品的可靠性分析报告。

6.2可靠性评审

a)依据XXXXXXXX的研制计划和可靠性工作计划,确定可靠性保证工作计划评审点。

b)规定可靠性保证大纲评审的形式、程序和内容。

c)可靠性保证大纲评审与设计评审结合进行。

6.3开展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工作。

a)目的

1.在设计、制造、试验阶段及时发现、记录、报告和分析故障,最大限度地从设计角度对薄弱环节采取补偿、纠正措施,以保证XXXXXXXX的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并且为维修性、保障性设计提供依据。

2.建立故障信息反馈的闭环系统,以保证故障报告及时、分析故障原因依据充分,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有效,防止故障重复发生,使可靠性逐步得到增长。

b)实施要求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的工作从早期阶段开始,对出现的故障应及时报告、分析和纠正。

并及时归档,以便进一步开展工作。

主要内容:

1)制定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的工作计划。

2)在工程研制阶段初期,按GJB841建立闭环的故障报告系统。

3)收集、核实、报告在试验期间发生的故障信息。

4)分析故障部件、确定故障的原因,对故障提出必要的纠正措施,及时落实,并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对故障报告、故障分析报告及故障纠正措施报告进行归档,作为可靠性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c)工作结果

提供故障报告表、故障处理表、故障信息处理承办审批单,对于重大故障,应通过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设计和使用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

6.4建立故障审查及组织

a)目的

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及时审查重大故障和故障趋势,找出引起故障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确保故障被有效地纠正,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b)实施要求

故障审查机构应得到它负责产品的发生故障时间、发生故障之前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状况、故障迹象及故障分析报告。

故障审查机构应对审查的故障提出结论报告和处理意见。

故障审查的全部资料都应立案归档。

重要内容

1.成立XXXXXXXX故障小组

2.明确故障小组的职权及其办事机构的职责

3.建立审查制度

c)工作结果

故障评审组织的工作记录、故障处理意见或结论。

6.5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

a)目的

系统地分析XXXXXXXX零部件有可能的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及影响,以便发现设计中潜在的薄弱环节,采取设计改进措施,尽可能在设计阶段消除或降低危害性大的故障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使用补偿措施建议,为维修性、保障性设计提供依据。

b)实施要求

应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与设计工作同步开展,随设计的深化不断充实、并在设计中实施和验证分析提出的改进、修改建议,为设计综合评定、维修性、综合保障等工作提供信息,也为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诊断故障提供依据。

c)主要内容

1.确定实施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的产品,明确分析层次,并列出分析产品清单。

2.按GJB/Z1391开展分析,编制分析报告,其中应包含设计改进措施、使用补偿措施建议。

d)工作结果

可靠性设计报告

6.6确定可靠性关重件

a)目的

确定可靠性关重件,作为可靠性设计、试验工作的主要管理对象。

b)实施要求

根据GJB190规定的原则,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方法确定可靠关重件。

对可靠性关重件应按照可靠性关重件质量控制要求实施重点控制。

c)工作结果

可靠性关重件清单。

6.7确定包装、贮存、装卸、运输及维修对可靠性的影响

a)目的

确定包装、贮存、装卸、运输及维修对可靠性的影响,通过综合权衡调整设计要求。

b)实施要求

全面考虑包装、贮存、装卸、运输及维修以及环境条件对可靠性的影响。

制定分析程序并实施,确定常规或现有包装、贮存、装卸、运输及维修对可靠性的影响。

c)工作结果

将包装、贮存、装卸、运输及维修对可靠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列入维修使用说明书中。

6.8可靠性验收试验

a)目的

通过产品的试验,间接的验证产品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b)实施要求

根据可靠性参数,对其进行可靠性测定。

主要内容

1.制定试验大纲

2.研究制定试验验收方案、试验程序

3.明确试验结果数据处理方法

4.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

c)工作结果

试验大纲、实验报告

6.9试验可靠性信息收集

a)目的

收集可靠性试验中的主要技术参数等信息,为可靠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b)实施要求

根据可靠性参数,对其进行可靠性测定时收集可靠性信息。

1.制定试验可靠性信息收集计划

2.研究制定试验可靠性信息收集方案、收集程序

3.明确试验可靠性数据处理方法

4.进行试验可靠性信息收集

5.试验可靠性信息收集总结

c)工作结果

试验可靠性信息

6.10可靠性评估

a)目的

评估XXXXXXXX在试验条件下达到的可靠性水平,确认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b)实施要求

制定XXXXXXXX可靠性评估方法,针对有关可靠性要求进行可靠性评估工作。

主要内容

1.选定评估方案

2.根据有关要求,确定需要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参数及量值。

3.收集试验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和综合评估给出可靠性定量指标。

c)工作结果

完成XXXXXXXX可靠性设计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