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7261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docx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优秀作文

五年级上册习作五(遨游汉字王国)范文18篇

汉字,我以你为豪

朱庄杰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她的文字传承了五千年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唯一一种象形活文字。

身为一名中国人,每当看到那一个个端端正正的中国汉字,我的心中总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汉字可不是像木头一样纹丝不动,也不像沙漠那样没有一丝生机,它是最具有品格,最具有骨气的,简直就是一个个拥有正能量的“活人”。

你瞧!

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独特的性格。

望见“朝阳”两个字,便能感受到一丝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看见“钢铁”会有一股勇气注入心间,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你前进;“怒”字如同发自内心的咆哮,眼里燃烧着熊熊大火;“泪”字好似孩子们伤心时的“珍珠”,在脸上留下一条条闪闪发光的痕迹;“芬芳”犹如花散发出的香味,使我飘飘欲仙,仿佛陶醉在人间仙境……这一个个字都代表着自己一定的表意性质,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苍劲有力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它们的奇妙。

它们犹如一位技术高超的魔术师,组成词、句、文章,就像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又像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谱写着一篇篇精彩绝妙的文章,述说着它们有趣的故事;亦或是一位专业的指挥家,一步步敲打出最简洁最有效的文字,指挥着我们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

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或扁或圆、或宽或窄,千变万化、精彩纷呈。

看着这些有意蕴、有灵性、有美感的汉字,怎能不让我们去骄傲、去感叹呢?

不同的汉字字体有着不同的韵味。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使人心情愉快;行书有行云流水的姿态;正楷端庄,好像一个个军人排成方阵,整整齐齐;草书好似“飞天”舞动的飘带。

这些汉字有的如雄鹰独立,挺拔如峰;有的似碧蓝大海,浩瀚无穷;有的清澈如小溪,可爱无比。

五千多年来,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从汉字的诞生到甲骨文的发现,再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这一切的发展都是那么自然而又神秘,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相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汉字将会越来越被大家所喜爱!

中国汉字,我以你为豪!

【点评】汉字是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

在小作者笔下,汉字集音、意、形于一体,“朝阳”温暖,“钢铁”坚强,“芬芳”陶醉,让人浮想联翩。

本文语言生动,比喻形象,读来令人振奋。

有趣的字谜游戏陈胥源

字谜,是中国人民聪明才智造就的瑰宝。

猜字谜既有趣味性又可让人长知识,是个十分有趣的游戏。

学了《遨游汉字王国》后,我们就体验了一把。

一听猜字谜,班上顿时像煮开的粥一样沸腾了。

老师笑眯眯地打开电脑,大屏幕上显现出几个字:

“打断念头。

”真眼熟,可惜我脑筋怎么也转不过来。

究竟是“打”字断头还是什么断头,还是“断”断了尾巴拼字,还是……我急得上蹿下跳,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瞧人家——我曾经“不共戴天的学习对手”陈伊扬兴奋得两眼放光,咧开小嘴,手臂一下子往上伸,手都快碰到天花板了。

老师叫了另外一个同学,那人说“今”。

我猛然醒悟,哎呀,是“心”!

我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干嘛。

可惜,等我举手为时已晚矣,可恨哪可恨!

接下来的几个谜面,我的脑瓜灵活起来,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直到“镜中人”这个谜面的出现。

“What?

”“囚”?

不对,不可能。

“闪”?

不会,没关系。

哎,到底是什么字呢?

我又一次胡乱地猜起来,数着手指头,一会儿问问同学,一会儿盯着书本,一会儿凝视窗外,一会儿又眼急地瞪着老师。

同学们也是个个手足无措,苦苦思索。

终于,挨到了揭晓答案的神圣时刻了。

妈呀,居然是出乎意料的“入”字!

大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同学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有人显得沮丧懊恼,还有人半信半疑的样子,唯有我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这可不影响我回答接下去的问题,第一个谜语我对答如流。

直到最后一个字谜,“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我先犹豫了一下,但马上就想到,是“面”字嘛!

哈哈,猜字谜真可谓是个提高智力的好游戏。

实在有趣极了!

只可惜今天沈某同学请假没能尝到“聪明泉”的滋味,只能期待下一次喽!

猜字谜真好玩,我们的课间游戏又多了一个选择。

【点评】本文小作者取材于课堂猜谜语活动,成功之处在于重点抓住自己的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并与同学的表现适当交叉进行,文章内容丰满,趣味十足。

汉字趣事吴嘉仪

我们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字最大的不同,就是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意思。

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桌”、“椅”;“糖”、“果”。

有的则是语气词,如“啊”、“哎”。

学了古文,我又知道另一些不常用的语气词,如“乎”、“矣”这些。

有一次我的弟弟还闹了一个小笑话呢。

那个时候,弟弟刚上小学一年级。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妈妈和弟弟来接我英语兴趣班下课。

弟弟问我:

“姐姐,英语兴趣班好玩吗?

”我说:

“没什么特别好玩的。

只不过今天我很乖,老师奖了我一颗糖而已。

”没想到弟弟一听,特别兴奋地凑过来问:

“什么‘糖而已’?

让我看看,什么是‘糖而已’呀?

我没吃到过呀,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呢?

”我和妈妈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弟弟眨着眼睛,一头雾水地望着我们。

我哭笑不得,扭头对弟弟说:

“是一颗糖,而已,不是一颗——‘糖而已’,这下你明白了吧?

”弟弟摇摇头,说,“我不明白。

我以为‘糖而已’是一种我没见过的糖呢。

看弟弟还是不大懂的样子,妈妈耐心地对弟弟说:

“‘而已’是一个语气词,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中用的‘啊’、‘哦’一样。

只不过这个词我们现在用得少了,古文中比较多见一些罢了。

”我接过妈妈的话说:

“妈妈刚才说的这个‘罢了’,也是语气助词。

”妈妈说:

“姐姐说得对,‘罢了’、‘而已’,这些都是古文中常见的语气词。

姐姐现在高年级了,课内课外都接触了一些小古文,所以姐姐了解了一些初步的古汉语知识,等你读上去了,你也就慢慢明白了。

”弟弟听了,羡慕地说:

“哇,姐姐好厉害啊。

我也要跟姐姐一起读古文,要不然,你们说什么我都听不懂了。

我们中国的文字,最是有趣。

同样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截然不同的意思。

比如说“熟”字,米饭熟了和熟人这两个词中,“熟”字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

还有“耳”字,它的本来意思是指耳朵,在古文中也有“而已”、“罢了”的意思。

唐代柳宗元写的《三戒·黔之驴》: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中的“耳”就是“而已”、“罢了”的意思。

不仅如此,中国的文字,不仅单个的汉字有趣,词语也很有意思。

不同的词语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却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

比如:

“运动会上,弟弟战胜了所有的选手,获得了跳远比赛的冠军。

”和“弟弟打败了所有的选手,获得了跳远比赛的冠军。

”虽然这两句话中用了一对反义词,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两者都是弟弟赢得了冠军的意思。

是不是很有趣啊?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汉字和语言文化,她丰富多彩,变化万千。

以上写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越来越感受到她的底蕴深厚和源远流长。

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学习语文,把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学传承下去吧。

【点评】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蕴意,有着独特的魅力,文中的小作者通过与弟弟的一件有趣的小事,给了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接着又对汉字的字义、词义做了简短的阐述,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丰富与美妙。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和”李舜俣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和”字。

“和气生财”,这是做生意的爸爸妈妈的口头禅;“家和万事兴”,这是每户家庭特别是老人们的心愿;“和好如初”,这是朋友之间找回友谊的标签。

一个“和”字带着千言万语奔波在我们人类之间。

“啪啪啪……”一阵火花四溅的鞭炮声,让我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心想:

幸亏没把这些鞭炮中的火药制造成炸弹,否则战争地区那些可怜、无辜的难民们,都将死于非命了。

和平万岁也。

“和”,是个多么美好的字眼。

“和”为力量也。

我还记得去年在优优农场的拔河比赛。

一开始,由于我们班几个男生心不在焉,结果被402班来了个下马威——输了。

第二回合,班主任出马给我们调整心态,我们班发挥了“和”的精神,只见同学们交替站立,身子稍微往后仰,形成一个坚实的“一”字。

拉拉队的同学们一边挥手,一边大喊“一、二、三”,拔河的同学们就在“三”这个字的时候一块儿使劲,大家小脸憋得通红,眼睛瞪得滚圆,头发都往上竖起来,我们随着拉拉队有节奏的呐喊声,劲儿好像越来越大,红带子一点一点地向我们这边移来,任凭对方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了。

在最后关头,我们一声震天动地的齐吼,红绳就一下子移到我们这边来了。

我们赢了!

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和睦的力量。

和为贵也,大至天地万物,小至亲友近邻;远涉国际外交,近到待人接物。

“和”,都是不可或缺的诤友,人人都需要它,它是幸福快乐的使者。

可爱的“和”字,我最喜欢你!

【点评】小作者开篇就直接点题,说明自己喜欢的汉字是“和”。

然后,用一串带“和”的成语、俗语引出“和”字的美好。

接着,重点具体地记叙了自己校园中的一件拔河的事情,表达了“和”的重要。

最后结尾直抒胸臆,表达美好的“大和”之愿望。

我和汉字的一次亲密接触黄熠晨

“一入汉门深似海”,用这句话来形容汉字的博大精深想必是再贴切不过了。

作为母语,从小我就在懵懵懂懂中学习汉字。

中规中矩地接触汉字从幼稚园开始,至今已有九年之久,可是让我真正深入体会汉字之魅力的却是上星期四的一节语文课,一节为了选拔参加宁波电视台“汉字听写大战”拉拉队成员而进行的成语测试热身赛。

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篇幅精短的一张测试卷却让我在汉字王国里进行了一场马拉松赛似的长跑。

粗粗一阅竞赛卷,我便目瞪口呆,我早把知识“完璧归赵”,可我还是决定“破釜沉舟”。

汉字的“精”在于同音却不同字,试卷中的改错字真把我小难了一会,明明是最容易得分的,可一不仔细我就会掉进汉字的陷阱;汉字的“深”在于同字却不同义,试卷中“根据意思写出含‘手’的成语”,明明是同一个“手”字,可是意思却五花八门,着实把我搞晕了,就像试卷中答的明明是“手到擒来”的事,可是我却手忙脚乱;汉字的“博大”在于成语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与之匹配,试卷中依据人名也能写出成语,根据数字的排列也能猜出成语,它的博大羞得我无地自容,因为我一窍不通。

这张60分的测试卷我只得18分,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幼稚园的水平。

自认为阅书无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一场“马拉松”让我明白原来自己只是井底之蛙,汉字的博大精深我只领略了其一,而不知其二,怪不得古人云:

“学到老,活到老,知无涯,生有涯。

选拔结果毫无悬念,我落选了,无缘去宁波电视台参与现场的“汉字听写大战”。

但是,我不会一蹶不振,我只会重振旗鼓。

古有苏秦悬梁刺股,今有熠晨灯下奋读。

我一定要在汉字的王国里畅游一番,真正领略汉字无穷的魅力。

【点评】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叙了选拔拉拉队的一次成语测试过程。

博大精深的汉字成语王国把小作者难住的细节写得惟妙惟肖,尤其是写作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测试卷中的成语,可谓幽默、诙谐、巧妙。

这次习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小作者成语理解运用的活动过程,可谓一举两得。

汉字争霸辩论记俞则安

图书世界里,有一个汉语字典王国,王国里住着象征东方文明的汉字宝宝。

一天,汉语字典王国里发生了一场辩论赛。

看,“林”字代表木字旁的汉字在发言:

“木字旁的字在汉字中数量最多,是汉字中的大家族,什么火字旁呀,三点水呀都比不上,木字旁应该号称第一偏旁。

代表三点水偏旁的“汉”字自告奋勇出场了,声色俱厉地答辩:

“太目空一切了吧!

我们三点水偏旁字数多,而且整个汉字都以我们三点水统领,看,我是‘汉’字,即‘汉字’的‘汉’”,是三点水偏旁,不言而喻,三点水才是第一偏旁。

”汉字宝宝们听了它的有力证据大惊失色,但是心里都不服气,只好悄悄地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林”字一看势头不妙,继续据理力争:

“草木是一家,草字头的汉字与木字旁的汉字是同种同源,我们两个偏旁加起来,你三点水的汉字数量上比得过吗?

“汉”字立即反驳:

“你这是拉帮结派,我们三点水才有正宗的一家人呢,看水字底,二点水都是我们家族演变过来的。

辩论赛越来越激烈,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火字旁的“灯”提出来说:

“汉字是仓颉老先生创造发明出来的,让他作一个决断吧!

这句话好像是指路明灯,大家一致赞成。

仓颉老先生看到汉字宝宝们,皱纹都舒展开来,乐呵呵地让汉字宝宝坐好,让它们说话。

汉字宝宝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辩论赛的情况,仓颉老先生笑了,说:

“世界上有些文字是标音文字,我们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生动形象。

汉字中象形的字一般是独体字,为了创造更多的字,又从独体字发展了合体字,合体字中很大部分是形声字。

形声字分形旁与声旁,形旁表示意义,如木字旁的字意义一般与树木有关,三点水的字意义一般与水有关,声旁表示读音。

这样我们汉字读音与意义统一,又形象美观与直观,你看,多美呀!

数量多少有什么意义呢?

文字的内涵是最重要的呀!

汉字宝宝们恍然大悟,都说:

“我们是世界上最形象、直观又美观的文字,我们多么自豪啊!

怪不得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呢!

【点评】小作者选用童话的体裁风趣盎然地记叙了汉字之间的争霸辩论过程,却很自然地说明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意义,真是独具匠心。

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趣味却又读来深思,不愧为班级里的小作家。

我迷上了猜字谜许歆洁

汉字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字谜也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哦。

记得今年中秋之夜,我们一家在院子里赏月,吃月饼,爸爸让我猜一个字谜,谜面是:

“古代有,现代无。

商周有,秦汉无。

唐朝有,宋朝无。

”我左思右想,猜不出是哪个字,只好请爸爸指点一二。

爸爸说:

“你要仔细观察‘有’的几个字,再观察观察‘无’的几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

”我仔细一看,惊奇地发现,“有”的几个字最大的特点是有“口”,而“无”的几个字却没有“口”。

那么,答案就是——口。

我心里想着,说出了答案:

“口。

”“恭喜你,答对了!

”爸爸高兴地说。

我暗暗想,我一定要去研究研究字谜,下次也来考考老爸。

说干就干,我去搜集了许多关于汉字字谜的资料,开设了一个字谜聪明训练营,你要是能猜出以下字谜,就证明你是机灵与智慧并存的!

1、太阳西下,月落东升。

(阳、阴)

阳:

太阳在西边,而月亮东升起来。

阴:

太阳西下可以理解为日落,及剩下单耳旁,月亮便上来了。

2、看看像太阳,听听像月亮。

(曰)

太阳为日,日与曰相似。

月的读音yue,与曰的读音yue很相似。

3、太阳生了一个儿子。

(星)

太阳为日,日+生=星

看啊,连“太阳”和“月亮”都能编出这么多字谜来,你猜出来了吗?

是不是想更深一层来了解字谜呢?

其实,字谜分为两种:

有民间字谜,还有灯谜,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它属于事物谜。

听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对字谜想有更多的了解呢?

那么,请快快与我们的“字谜”们交朋友吧!

【点评】字谜是非常有趣并富有知识性的文字游戏,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小作者从中秋之夜一次难忘的猜字谜活动谈起,讲述了自己迷上字谜的经过,以一位字谜爱好者的身份与读者交流,语言亲切自然,唤起了读者对字谜的兴趣。

诗意汉字鲁钰琳

中国是拥有着5000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而汉字也正是居住在这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汉字到现在也依然富有其独特的魅力。

用汉字来组成的文学形式有很多,例如:

古诗词、文言文、对联、散文、小说……最让我折服的是古诗词的魅力。

先举一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句诗中的“绿”用得极其巧妙。

这个字是诗人王安石琢磨了很长时间才想出来的。

起先,诗人想用“到”,可后来转念一想,觉得“到”太生硬了,于是,又想到用“过”、用“入”、用“满”等字。

可是,还是觉得不够贴切。

就这样先后修改了十多次,最后,终于选定了“绿”字。

“绿”字既是吹的意思,又有生长之意,可谓用得绝妙。

看啊,同一个意思,由于用的这么一个字不同,意思、韵味却大相径庭。

“杨柳岸晓风残月”、“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歌词是: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这就很容易联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

于是,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思念。

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一个“柳”字却也饱含了如此之情深,汉字的魅力可见一斑啊!

再比如,朱淑真的《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个“情”字,但却无处不含情,尤其是“凉”字,一个“凉”字,既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又再次渲染了天气之凉,并且更烘托出心境的孤寂与凄凉,很是巧妙;宋祁的《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意春闹。

”这句诗中的“闹”字用得很巧妙,这也是作者再三推敲才想出来的,这“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而且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蝴蝶飞舞,把春意盎然、生气蓬勃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啊,汉字,经过诗人的推敲便在句句行行间尽展诗意,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联想以及丰富的情感。

汉字,你是那么的蕴味十足,那么的独具魅力!

【点评】看来小作者是个爱诗之人,能把目光投注到古诗词中,能用一颗爱诗的心去捕捉富有诗意的一字一句,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谈起,到“红杏枝头意春闹”的‘闹’,娓娓道来,使读者慢慢体会到诗意汉字的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

“错字王国”奇遇记徐梦洁

睡梦中,我进入了“汉字王国”。

突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漩涡,眼前一片空白……

当我醒来的时候,一个字望着我,是“添”,不过它右下角少了一个点。

半晌,它问我:

“你是哪位?

”“名字?

”“对。

”“徐梦洁。

”“很高兴认识你,我叫瑞克,这儿是汉字王国中公民最多的地方,叫错字王国,平均每0.0000001秒就会增加一位公民呢!

”瑞克很牛地说,“不过别的国家的公民很瞧不起我们,说我们是中华汉字的耻辱,我可不这么认为,我很爱国的!

”怪不得这里有那么多错别字,原来就叫错字王国呀!

看看大街上,到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字:

“猴”字多了一竖,“步”字多了一点;“具”字少了一横,“壤”字少了一撇;“商”下半部分写成了“古”,“满”写成了上下结构……这些错别字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它们怎么来的呢?

”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这你就不懂了吧!

”说着,它拉起我的手,“我们的公民出自中国人的手,他们每写错一个字,我们就又多了一位公民!

”“原来如此!

”我终于明白了。

我还没缓过神来,瑞克就拉着我来到了一个胡同里。

“这是错字的家。

”“家?

”“对,同一个主人写错的字就会住在一起。

”“哦——是这样啊!

瑞克又把我拉到了一个小区,这里有许多别墅。

“住在这里的,都是些有‘钱’人。

”“钱?

你们这没有钱呀!

”“我只是比喻一下嘛,它们的主人啊,来头可不小呢!

他们已经写错了1000000个以上的错别字了,所以就可以让他们的错字住别墅。

哼,真不公平!

”显然,瑞克很不服气。

“能给我说一下它们主人的名字吗?

”我小心翼翼地说。

瑞克的表情180度大转变:

“当然可以。

”看不出,它还挺热心。

“这家的主人叫张三,这家的叫李四,这家的叫……叫……叫什么来着?

哦,叫徐梦洁。

”“徐梦洁?

”听到自己的名字,我额头上渗出了细汗。

“嗯,还有,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王国的公民到达1000万亿人的时候,写错字最多的人将会接受错字王国最严厉的惩罚……”

听着听着,我感到越来越恐怖,挣脱了瑞克的手。

我醒了……

【点评】由入梦开始,至梦醒结束,小作者以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讲述了一次在“错字王国”的奇异经历,引出了关于错别字的思考。

作为读者的你是不是有这么一种感受,那就是——这个梦活脱脱就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小作者立足于现实,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梦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街头错别字医生”吴雨桐

一天下午,我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布置周末回家作业,只听老师说:

“本周末回家作业只有一项:

和父母寻找街头错别字。

这倒挺有趣的!

同学们一下就议论开了。

“寻找街头错别字”?

回到家我对妈妈说了这周的作业,妈妈也觉得很意外。

第二天一早,妈妈就拉着我上街去了。

我们没找多久,我就感到肚子疼,跟妈妈说了一声,就找起了公厕。

走呀走,突然看到一块不太起眼的牌子,上面大小不一地写着“内有公则”四个字,还加了一个右走箭头。

咦?

“公则”?

哈!

这不就是街头错别字吗!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开找就有了。

我上完厕所,立刻兴冲冲地把这一“歪打正着”的发现上报给了妈妈。

“好,继续再找!

”妈妈也兴奋起来,我们沿着路走,妈妈看左边的店面,我看右边的,先后又找出了“鸿运家且店”、“出租车侯客处”等牌子上的错别字,一圈走下来,还真找到了不少呢。

居然有这么多错别字,想想真让人担忧。

这些,如果认真点是一定可以避免的,但平时很少有人关注。

其实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如果写错了,或者随意修改了它们,就没有汉字的特点了。

这些汉字精灵可是会哭的,要是因为写错字的人把它们变成了残疾,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儿。

这不是对汉字最大的不尊敬吗?

现在,既然我们找到了这些残疾的汉字,就应该担当起医生的职责,把它们“治好”。

我用笔给“则”字戴上了帽子,妈妈建议家具店的老板给家“具”按上俩“腿”,我们还剪了一张白色的粘纸,妈妈抱着我,把粘纸贴在了“侯”字中间……

这下可好了,汉字精灵们健康地笑开了!

学好汉字、用好汉字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责任,我认为,老师让我们寻找街头错别字,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争当“错别字医生”,不仅要治好街头汉字精灵的病,还要治好自己笔下汉字精灵的病。

【点评】自家附近,常过的街道,竟然有这么多的错别字。

为什么平常就没能发现呢?

无论是“真瞧不见”还是“视而不见”,这都是对汉字的漠视。

好在我们的下一代已经开始当起汉字医生了。

这就是对汉字的爱!

最精彩的是“治病”一段的描写,非常可爱的童真童趣。

在小作者的眼里,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精灵。

太美了!

猜字谜陈诺

汉字是十分神奇而有趣的东西,每一个字都有它独特的来历,特殊的含义。

这不,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猜字谜活动。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在同学们迫切的期望下响了起来。

老师走到讲台前,对台下的同学们说:

“猜字谜活动现在开始!

我先出一个考考你们。

”说着,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谜语:

重逢。

“重逢”?

这是什么字呀?

同学们立刻苦思冥想起来。

有的同学两眼翻白,眼睛往天上看;有的同学用手指在掌心比划着,还有的同学手托下巴、眉头紧锁……老师见我们猜不出,就说:

“那我要公布答案了。

“不要,不要,老师,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

”我们一看——原来是“数学大王”罗逸凡,“老师,谜底应该是‘观’字。

因为‘重逢’的意思是‘又见面’,‘又’和‘见’一组合就是‘观’了!

老师点点头说:

“对,你答对了,说得也很好。

下一个字谜:

牛过独木桥。

”这下,同学们都变机灵了,一个个抢着回答。

“老师,请我请我!

”“老师,我知道答案!

”老师望着叫着“我我我我我”的同学们,选择了语文学习委员陈扬。

“谜底是‘生’。

我们可以分开来想,独木桥就是一横,一头牛,就是一个‘牛’字,下面加一横就是‘生’字了。

”陈扬神气地解释道。

“对了!

下一个:

功过各一半。

”题目刚读完,又有五六个同学高高举起了手。

老师请了班里的“活字典”李宇轩。

“这个简单,是‘边’字,错不了。

把‘功’和‘过’都拆成两部分,功拆成‘工’和‘力’,过拆成‘之’和‘寸’。

然后把‘力’和‘之’组合起来就是‘边’了。

“说得好!

最后一题:

一木口中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