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296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4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docx

古代文学知识要点整理先秦南北朝讲解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南北朝部分》知识要点整理整理人:

张文恒(060910)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中国深化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的概念: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主人公:

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情节:

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

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神话的意义:

神话对于原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由于生产力低下,面临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再次,人们往往以神话的形式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中国的神话:

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思维相当发达,已经产生众多的神灵和相应的传说故事。

由于时代的久远,再加上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致使上古神话在文献古籍中载录甚少,资料零散不全,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被完整而有系统地保留下来。

神话的保存:

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

如《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

《楚辞》中保留的神话材料较多,尤其是《天问》这一篇。

其他如《左传》、《国语》、《逸周书》等也能够看出一些远古神话的蛛丝马迹。

《穆天子传》中关于穆天子见西王母的故事,神话色彩也极为浓厚。

诸子中以《庄子》援引神话最多。

《孟子》、《墨子》、《韩非子》等书中也保留了一些神话材料。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神话。

尤其是《淮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相当宏富,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

《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也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

《山海经》中的神话虽然也是片断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晰的轮廓,如夸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圣地昆仑山的神奇景象等。

第二节中国神话的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创世神话: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这种宇宙卵生神话对中国的阴阳太极观念有极重要的影响。

同时,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也反映了先民对人类自身力量的坚定信念。

另一则神话说他死后,呼吸变为风云,声音变为雷霆,两眼变为日月,肢体变为山岳,血液变为江河,发髭变为星辰,皮毛变为草木……。

这种“垂死化身”的宇宙观,暗喻了人和自然的相互对应关系,也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

始祖神话: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则首推女娲的故事。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

女娲造人,出自《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

各部族自己的始祖神话。

商民族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出自《史记·殷本纪》,)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诗经·大雅·生民》)

洪水神话:

《山海经·海内经》载:

“ 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祸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而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慧的英雄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起来。

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发生冲突,“战于阪泉之野”,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

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战于涿鹿之野”。

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再如后羿发明弓箭,后羿射日.

其他比如夸父追日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精卫填海反映了人与自然悲壮的抗争。

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在这些神话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作不懈的努力,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女娲、后羿等。

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南山经》),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

重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人们对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本质上也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所载的刑天: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首先,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这是因为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

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

其次,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

比如东方被表现为春神勾芒、春天、青色、木等,而北方则与冬神颛顼、冬天、黑夜、黑色、水等不能分开。

 

再次,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在先民看来,自然万物或是神秘的,或是恐怖的,或是有魔力的。

这些具有意志、情感的自然万物,它们之间以及它们和人类的交往,也正是构成神话故事的根本原因。

古代神话对后世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

或直接载录,或利用神话形象和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

一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这些神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情感体验,当屈原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打击而悲苦无依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

龙凤结驷,巡游天界,四方求女。

是神话世界巨大的力量,使他从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支持他的人格,抚慰他心灵的创伤。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诗经》的篇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诗经》创作的时间: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产生的地域:

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作者:

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诗经》的编集:

采诗说:

刘歆、班固多言古有采诗之官,献于朝廷,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

但后代否定此说的颇多。

献诗说:

《国语·周语》中有公卿列士献诗之说。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未必没有采集来的作品。

删诗说:

汉人认为古时诗有3000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凡305篇。

此说唐人以来否定者颇多,并不可信。

但是孔子在音乐和内容上对它做修订和整理则是由可能的。

关于“风、雅、颂”:

《诗经》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按照郑樵在《通志》中的解释: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风即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

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泮水》、《閟宫》体裁近乎雅诗,《有駜》、《駉》则近于国风。

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见注释一)。

《诗经》在当时的社会作用:

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家诗”与《毛诗》:

<诗经>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

鲁人毛亨做《毛诗训诂传》30卷授予赵人毛苌,是为古文“毛诗”,虽晚出,在西汉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

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祭祀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此类诗歌多在在“大雅”和“三颂”中内容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

的出现在“大雅”中的《生民》(写后稷)、《公刘》(写公刘)、《绵》(写古公亶父)、《皇矣》(写太王、王季)、《大明》(写文王、武王)五篇作品,被认为是周族史诗,分别赞颂了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

五篇史诗,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推翻商人统治的斗争,是他们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

农事诗:

《诗经》时代,农业生产已占有重要地位,周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春日祈谷、藉田典礼,祈求上帝赐丰收,秋后报祭,答谢神灵的恩赐。

《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

而像《七月》这样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全诗以时令为序,顺应农事活动的季节性,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全面深刻、生动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燕飨诗: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

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诗经》中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

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

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怨刺诗:

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桑柔》、《瞻卬》,多刺厉王。

《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巧言》、《巷伯》等等,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

作者多位上层贵族,内容以规谏为基调。

小雅中怨刺诗的作者,多在等级社会中却处于较低的甚或受压抑的地位。

他们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

如《节南山》是家父所作,讽刺周王用太师尹氏。

《正月》是失意官吏所作,揭露当时政治的腐朽,悲悼周王朝的沦亡。

《十月之交》借地震、日食等异常现象队统治者提出告诫。

《雨无正》是侍御官所作,讽刺幽王昏愦,倒行逆施,《巷伯》就是寺人孟子遭人谗毁后抒发愤懑之作。

北山》是一位士子所作,抒发其被繁重差役压迫的不平和愤慨。

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

征役诗:

其中一些诗歌是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江汉》(写宣王命召虎领兵讨伐淮夷,很快平定了淮夷,班师回朝),《常武》(写宣王命大将南仲征伐徐国),小雅中的《出车》、《六月》(写尹吉甫奉宣王之命,北伐玁狁并取得胜利的事迹)、《采芑》(写大臣方叔伐荆蛮之事)等等,大都反映了宣王时期的武功。

但是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

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戌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

如末章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豳风·东山》反映的完全就是士卒的厌战情绪。

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归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着家乡的景况和回家后的心情。

也有对于无休止徭役的厌倦和不满:

《唐风·鸨羽》第一章: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

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云: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

婚恋类:

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爱情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周南·关睢》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幕之情。

《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郑风·出其东门》中,则由男子直接说出:

“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表达对爱情的执著专一。

《鄘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周南·桃夭》,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而《郑风·女曰鸡鸣》则写了一对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

《卫风·氓》和《邶风·谷风》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

《谷风》中那位妇女初来夫家时,家境贫困,经过辛勤劳作,逐渐富裕起来,而其丈夫却变了心,另有所娶,竟将其趕走。

《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

全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巧妙地将事件过程和弃妇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

其他:

如《王风·黍离》描写故国之思,《鄘风·载驰》抒发爱国之情,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开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形象画卷。

同时也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可以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什么是 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如《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再如“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王风·黍离》),以“醉”、“噎”比喻难以形容的忧思;“巧言如簧”(《小雅·巧言》)、“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有的只是在开关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

如《小雅·鸳鸯》: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

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

《郑风·野有蔓草》写情人在郊野“邂逅相遇”:

“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用的也最多。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的,如《秦风·蒹葭》:

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

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伤感,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经》的艺术形式:

句式:

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重章叠唱:

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

如《周南·芣苡》。

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叠章,如《郑风·丰》;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叠,后三章是重章。

叠字: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

双声叠韵:

双声如“参差”、“踊跃”、“黾勉”、“栗烈”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等。

押韵:

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

《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后世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因而显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

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屈原、唐宋诸位诗人,如陈子昂、杜甫、元白、梅尧臣、陆游等无不受其影响。

三,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特别是兼有比义的兴,更为后代诗人所广泛继承,一些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世诗歌中的兴象、意境的先声,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四,《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虞书》、《夏书》,是后人的追述,不是当时人的记录。

《虞书·尧典》等记载了尧、舜、禹等人的传说。

《商书》、《周书》基本上是殷商、西周时期的作品,但也经过后人的加工。

《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周书》主要是诰与誓两种文体,记周公言论最多。

《周书》的《金縢》和《顾命》以记事为主。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它记载了自鲁哀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

叙事特点:

1,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属于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但是简而有法。

2,叙事中体现鲜明的思想倾向。

,常常通过用语和行文寄寓爱憎褒贬裁定是非曲直。

《春秋》是“礼义之大宗”(《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是为“春秋笔法”。

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关于《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

也有认为《左传》是独立成书的。

近来研究多从前者。

记事时间:

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与《春秋》重合,但比《春秋》多出13年。

作者:

司马迁和班固认为是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义,至少应该不是孔子时代的左丘明。

成书年代:

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也有人为是战国中期。

《左传》的思想倾向:

1,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反对社会的变革。

书中还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

2,对于春秋以来列国争霸的事实没有给与过多的批评,而是给予理解,表现出尊霸的思想倾向。

3,民本的思想。

民心和士气往往成了战争输赢的重要原因,也是评判政治得失的标准。

《左传》对“春秋笔法”的发展:

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甚至直接插入作者自己的议论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的艺术成就:

一:

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

《左传》历来被认为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插叙、陪叙、明叙、带叙等二十余种,奇正变化,神妙难测。

倒叙:

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

然后再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其母梦见天使与之兰,怀孕而生穆公,故名之兰。

插叙和补叙:

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

如:

【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中“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僖公三十二年)秦师经过周都洛阳北门,王孙满又预言: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僖公三十三年)

※《左传》叙事,往往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作者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