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026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

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赶。

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

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

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神气十足  底气十足)地回答说:

“不害怕,我胆大!

   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

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

特别是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有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但父亲还是不怕,毎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

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

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

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

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 平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

“你们回去睡觉吧!

   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

直到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

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

父亲对母亲说,他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 连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

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过坟堆,一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了(隐蔽 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

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1)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本文是依据________和________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

(4)“我”工作后,父亲为什么还一直在外打工?

(5)文中的哪处细节描写最让你感动?

并说说你对这处细节描写的理解。

(6)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底气十足;寂静;继续;隐藏

(2)事情发展;时间

(3)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的“胆大”。

(4)因为老家的屋边上新葬了一个坟母亲跟“我”生活在一起,父亲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感到害怕。

(5)略

(6)父亲为了家庭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走山路,过坟墓。

30年后当儿子成长起来后第一次承认自己胆小。

充分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吃苦耐劳、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分析解答。

(3)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分析解答即可。

(6)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底气十足;寂静;继续;隐藏;

(2)事情发展、时间;

(3)1、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2、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的“胆大”。

(4)因为老家的屋边上新葬了一个坟母亲跟“我”生活在一起,父亲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感到害怕。

(5)略;

(6)父亲为了家庭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走山路,过坟墓。

30年后当儿子成长起来后第一次承认自己胆小。

充分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吃苦耐劳、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点评】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6)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2.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飘、织、网)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

   放学了,从小巷深处(涌、撑、冒)出了许多花花绿绿的伞。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想起了令我难忘的一件往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

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

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哪!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

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

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便说:

“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好久没做声,最后才说:

“买,咱买一把!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

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

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

我每天(伴、枕、听)着织布声入梦。

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

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

“娘。

”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

“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

“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

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

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

“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

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

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

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一直伴随着我。

渐渐地,那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

熟悉我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

殊不知,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在括号中选出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摘抄在下面。

(3)用“‖”将短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

第三段:

________

(4)本期学的课文开头方法和本文一样的是:

(   )

A. 《钓鱼的启示》               B. 《我的长生果》               C. 《梅花魂》               D. 《小桥流水人家》

(5)各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把句子里隐含的人物感情概括出来。

①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________

②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________

③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________

【答案】

(1)织;涌;枕

(2)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

(3)看见伞,想起母亲。

;回忆自己的油布伞的来历。

;我舍不得丢弃那把油布伞。

(4)C

(5)兴奋;心痛;怀念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细微差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织;涌;枕

(2)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

(3)看见伞,想起母亲。

;回忆自己的油布伞的来历。

;我舍不得丢弃那把油布伞。

(4)C

(5)兴奋、心痛、怀念

【点评】

(1)此题考查依据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给选文分段及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

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

“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很久以来。

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   )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

(3)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点。

(4)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语概括。

诉苦——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

(5)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答案】

(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解析】【分析】

(1)、

(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5)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

(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点评】

(1)、

(2)、(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

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美丽的晚霞,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

它上游下蹿,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

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仙鹤。

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杖哩。

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吗?

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

哦,看到了,这不!

一个结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欣赏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找出“我”在幻境里看到的东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________   奇幻—________

好像—________   坚实—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中“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②“神奇”就是“奇怪”的意思。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答案】

(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

(3)正确;错误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解析】【分析】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

(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

(3)正确;错误;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马市长放下茶杯,望着女儿说道:

“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

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

“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

”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

”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

“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段前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④②③①⑧⑥⑦⑤

(2)大力支持;绝对不行

(3)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

(4)马市长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

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④②③①⑧⑥⑦⑤;

(2)大力支持、绝对不行;

(3)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

(4)马市长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点评】

(1)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最贵的项链

   这个上午顾客不多,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悠闲地望着窗外。

这时,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

   过了一会儿,她走进店里,对店主说:

“我要买这条项链,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儿吗?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

“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Jiéji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xìngxīng)奋地说:

“瞧,这是我帮邻居珍妮小姐拿报纸赚的,这些够了吧?

”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己。

她说:

”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jìxì)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他对小女孩说:

“拿去吧,小心点儿。

”小女孩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美丽的蓝色眼睛。

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

“这条项链是从您这儿买的吗?

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

“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而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的。

她根本就买不起。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jiāngjiàng)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

“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找出出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怀疑一________  清闲一________  端详一________  用心一________

(3)这条蓝宝石项链是店主多少钱卖给小女孩的?

为什么说它是“最贵的项链”?

(4)小女孩为什么要送给姐姐这条蓝宝石项链?

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读了这个故事,哪个人物最令你感动?

为什么?

【答案】

(1)jié;xīng;jì;jiāng

(2)狐疑;悠闲;打量;精心

(3)仅仅卖了几枚硬币。

因为小女孩用自己最真挚的爱买这条项链,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4)今天是姐组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5)小女孩:

懂得感恩老板:

善良,有爱心姐姐:

关爱妹妹,做人诚实(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分析】

(1)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jié;xīng;jì;jiāng

(2)狐疑、悠闲、打量、精心

(3)仅仅卖了几枚硬币。

因为小女孩用自己最真挚的爱买这条项链,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4)今天是姐组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5)小女孩:

懂得感恩;老板:

善良,有爱心;姐姐:

关爱妹妹,做人诚实(写出一个即可)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农夫和蛇

   一个农夫干完农活,看见一条蛇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

那蛇渐渐复苏了,它彻底苏醒过来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

"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恶报,我真是活该!

"

(1)这个故事中的蛇与课文《渔夫的故事》中的魔鬼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个故事与课文《渔夫的故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

(3)从《农夫和蛇》、《渔夫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还读过与这两个故事相似的故事吗?

请写出故事的名字:

《________》

(5)爱读课外书是好习惯,请写出两本你读过的名著: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它们都是被农夫(渔夫)救了性命反而恩将仇报。

(2)这两个故事情节都是蛇(魔鬼)被农夫(渔夫)救了性命反而恩将仇报。

;结局不同。

农夫被蛇咬死了,而魔鬼被智慧的渔夫又关进了瓶子,沉入大海。

(3)我们要学会辨认是非,不要被事物蒙蔽了双眼。

(4)东郭先生和狼。

(5)伊索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