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583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长郡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第I卷(阅读题,共4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人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三是“时中”。

如果前面两层讲的是静态的“中道”,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动态的“中道”。

“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

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

“时中”,就是依“时”而处“中”。

“时”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之道。

“时中”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哲学。

“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与时倶进、推陈出新等一系列价值判断和政治艺术,强调始终坚持原则,保持“中道”,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时世而变易”“因前人之故典而开一代之新规”。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中道”蕴含着高深的智慧,需要我们认真地领会和借鉴。

(摘编自余荣根《中道:

传统良法善治之道》,见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于“中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道”是中国古代的良法善治之道,它贯穿于礼法、德政、乡治、刑罚等几个方面中,是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B.“中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中和”“中正”“时中"“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所以说,“中道”即“和”之道。

C.“中道”的另一基本涵义是“中正”,“中正”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所以说,“中道”即公平、正义之道。

D.“中道”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所以说,“中道”又是与时俱进的动态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从“中和”“中正”“时中”三个方面论述“中道”,因为前两方面属于“中道”的内涵,所以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人细致。

B.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古人的有关言论,使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

C.文章论述“时中”时,不仅与“中和”“中正”联系起来,指出了“中道”动的特点,而且联系了现实,这样写,更有助于阐明“时中”的意思。

D.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述结构,“分”是论述的重点所在,层次分明,论述透彻,结构谨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中国古代统治者真正能用“中道”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有了法律上的保证。

B.“中道”在今天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仍然需要这种良法善治之道,“中道”是现代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应该认真借鉴的重要思想。

C.“中道”是儒家之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的言论及主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中道”精神,所以,孔子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最好思想。

D.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文化领域坚持守正创新,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道”思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

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

永乐五年授泌阳主薄,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

内艰,起复。

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

一意拊循,与民休息。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

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

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

稍辨,则酷刑榜掠。

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

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

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有诏减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

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

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

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

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

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

“明日来。

”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

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阀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

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

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

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

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

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

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B.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C.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D.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

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

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C.“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D.“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召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荆州知府刘永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赵豫择吏看重家庭出身和道德品质。

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挑选勤谨宽厚的加以任用,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

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

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

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

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

(3分)

(2)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归王官

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

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

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

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

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

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诗人故居在战乱后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恋吾庐”是从陶渊明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中点化而出。

B.颔联婉曲地表明了终老山林之志。

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下句是作者深人的反思、沉痛的忏悔,说自己过去不应当躁于进取,出去做官,如今回来了,也就永远再不出去做官了。

C.颈联互文见义,上句以静衬动,下句静态描写,描绘孤屿留痕、水涨春池、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隐约透出作者在深山旧居里自为天地、自得其乐的心情。

D.尾联通过用典,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

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啸傲山林,来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阿房宫赋》中最能具体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

,。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发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提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

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

“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

”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

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

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

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

”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

”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

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

”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

”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

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

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

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

你说是吗,玛丽?

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

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

”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

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

”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

”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

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

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

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

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

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

”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

”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

”我简短地回答道。

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

“琴呢?

”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

“在楼上我的衣箱里。

”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

“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

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

”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这篇小说以一件特定的物品为标题,围绕提琴展开故事情节,提琴既是一个具体的道具,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B.小说第二段为舅舅决定忍痛卖琴、父亲去卖琴、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我”、母亲舍不得卖琴、“我”去卖琴等情节提供了依据。

C.这篇小说通过舅舅和父亲两个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舅舅的伪善和父亲的虚荣,而“我”为了不揭穿亲人的谎言,又以善意的谎言隐瞒了事实。

D.父亲和“我”两次卖琴,又都没有卖出,其真相在“我”卖琴时才由乐器店老板揭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小说艺术构思之精巧。

E.这篇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尤以人物心理描写见长,表现了人物的复杂的关系和复杂的情感,揭示了社会下层人物不幸的命运,读起来倍感沉重。

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

(4分)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分)

(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2分)

13.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14.小说第一段说: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请结合全文,探究提琴的象征意义。

(5分)

卷(表达题,共5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12分)

1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鼙鼓(pí)迤逦(yǐlǐ)踯躅(chíchú)云销雨霁

B.汀洲(tīng)扁舟(piān)锱铢(zīzhū)廊腰漫回

C.修葺(qì)凝睇(dì)肯綮(qìng)皓腕

D倏忽(shū)溽暑(rù)剽掠(piăonüè)雕栏玉砌

16.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的问题。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D.《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人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1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

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

①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②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③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⑤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A.②⑤④①③B.④①②⑤③C.⑤④①②③D.②⑤①④③

19.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

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横线上。

(4分)

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酷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虚传。

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

敬礼!

刘星

2018年3月3日

五、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

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

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

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

要求:

选择上面联大精神中的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长郡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变化不定”为无中生有,对“时中”理解有偏差。

2.A(“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人细致”说法不准确,其实,三方面平均用墨。

3.C(“孔子思想……最好的思想”说法太绝对。

4.A(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祥符”是赵登的籍贯,二者之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D;“迁”意为升职,不应与“民”字组合,此处应该断开。

据此应选A项。

5.A(“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6.D(“在他的影响下”错。

7.

(1)当时松江卫军骄恣横暴,赵豫逮捕了其中特别骄横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关,众军于是服服帖帖。

[尤,特别(骄横)、最突出、最恶劣;杖,施以杖刑;帖然,服服帖帖。

每点1分]

(2)(赵豫)离开郡任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

(攀,挽住、拉住;识,记住;配享,共享。

每点1分)

8.C(C项,“以静衬动”错误,上句化静为动,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的情形。

9.①表现作者逃离官场、归隐田园后与世无争、自足自适、轻松自得之情;②“峰前犹自恋吾庐”表现了对故乡的执着的挚爱;③曲折地流露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苦闷,“犹自”二字,充满着人世沧桑的伤怀之感。

(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琢谓余以善淫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1.CE(C项,“伪善”“虚荣”之说错。

E项,“复杂的关系”“揭示……的命运”“倍感沉重”皆与文章不符。

)(答对任意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3分)

12.⑴为将卖掉他自认为的祖传宝贝——提琴而心疼和不舍,又为能以这把琴帮助亲戚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

(2分,意思对即可)

(2)父亲估计“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做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生活的重担)而感到心酸和无奈。

(2分,意思对即可)

13.主要性格特点:

能体贴理解他人(或:

善解人意,成熟懂事)。

(1分)

作用:

①“我”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叙述者,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由“我”串联起来;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

(每点1分)

14.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家,后来又把它送给“我”供“我”上大学,母亲不愿轻易卖琴:

琴象征着珍贵的亲情。

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并不说破,巧妙地保护舅舅的爱心和母亲的希望:

琴象征着善良的心地。

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

琴是榜样的象征。

④因为有了琴的存在,我们一家有了现实和未来的希望,琴象征着美好的希望(或:

象征着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任意3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15.C(A项,踯躅zhízhú。

B项,廊腰缦回。

D项,剽掠piāolüè)

16.C[特立独行:

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普遍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

身体力行:

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一般作谓语、定语。

“……的结晶”作定语,第一空选“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对着耳朵告诉,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

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

耳濡目染:

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的说教”,根据语境,第二空选“耳提面命”。

领悟:

理解,解悟。

但特别强调悟字,就是说不是别人和外界使你了解的道理,外界只是作为一个牵引、点拨,最终理解靠的是自己的悟性。

悟性不来源于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