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871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化学实验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化学实验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化学实验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化学实验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资料.docx

《化学实验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资料.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实验资料.docx

化学实验资料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建议戴手套),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味道,不得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照最小量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液体一般取用1——2mL.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实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及时就医(建议使用防护眼睛)。

二、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三、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要求

 1.试管的使用用途—

(1)进行少量物质间的反应;

(2)暂时存放或加热药品。

正确方法:

“三指握两指拳”。

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

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盛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外壁有液体加热易炸裂;未均匀受热或底部蹭灯芯容易炸裂;加热时管口不应对自己和他人,很危险。

试管的振荡,手指应“三握两拳”,握住试管中上部,这样留下试管的中下部便于观察试管内部的实验现象,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

2.胶头滴管的使用用途:

用于滴加试液。

 正确方法:

夹持时:

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吸液时:

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

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

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沾污滴管。

滴液时,不能使尖嘴伸入容器内,且滴管应垂直。

 3.药品的取用

正确方法:

A.取用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通常用药匙或纸槽。

操作时,做到“一送、二竖、三弹”。

(即药品平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竖直起来,手指轻弹药匙柄或纸槽。

)使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

B.取用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常用镊子,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

"即向试管里加块状药品时,应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沿着管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C.使用细口瓶倾倒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一放、二向、三挨、四流”。

即先拿下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瓶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沿试管内壁慢慢地流入试管底部。

 

4.量筒的使用用途—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正确方法:

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

量筒内残留的液滴为“自然残留液”,不应洗涤后再转移。

5容量瓶的使用用途——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容量瓶,是一种细颈梨形平底的容量器,带有磨口玻塞,颈上有标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液体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标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容量瓶上标有:

温度、容量、刻度线。

常用的容量瓶规格有50、100、250、500、1000毫升等几种,根据要求选择。

正确方法:

在使用容量瓶之前,要先进行以下两项检查:

1)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

2)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

具体操作:

(1)使用前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

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

(2)把准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

然后把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里。

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见图a)。

(3)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2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弯月面(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4)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见图b)。

(2)(3)详细步骤:

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先将精确称重的试样放在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溶剂,搅拌使其溶解(若难溶,可盖上表面皿,稍加热,但必须放冷后才能转移)。

沿玻璃棒用转移沉淀的操作将溶液定量地移入洗净的容量瓶中,然后用洗瓶吹洗烧杯壁2~3次,按同法转入容量瓶中。

当溶液加到瓶中2/3处以后,将容量瓶水平方向摇转几周(勿倒转),使溶液大体混匀。

然后,把容量瓶平放在桌子上,慢慢加水到距标线1-2cm左右,等待1~2min,使粘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流下,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标线,加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

立即盖好瓶塞,用掌心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注意不要用手掌握住瓶身,以免体温使液体膨胀,影响容积的准确。

随后将容量瓶倒转,使气泡上升到顶,此时可将瓶振荡数次。

再倒转过来,仍使气泡上升到顶。

如此反复10次以上,才能混合均匀。

使用时应注意:

当溶质溶解或稀释时出现吸热放热时,需先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并冷却。

不能加热,不能盛温热的液体;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溶质或稀释溶液;不能代替试剂瓶贮存试剂,应将配好的试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备用。

观察液面时要注意视线与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不能仰视或俯视,仰视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俯视偏高。

6酒精灯的使用用途—1.化学实验的热源

2.可用作焰色反应

正确方法:

A.装入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也不少于1/4;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和酒精灯间“对火”,以免失火;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免把火焰引向灯内,引起失火;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须盖上灯帽,以防酒精挥发掉。

若加热仪器为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位置在距管口1/4处,长柄在下短柄在上,手握长柄,拇指不可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

不可用手夹持试管,以防烫手。

7.使用托盘天平

正确方法:

正确操作要领是“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拨零点,观察天平是否平;不平应把螺母旋;相同纸片放两边,潮、腐药品皿盛放,左放称物右放码,镊子先夹质量大;最后游码来替补,称量完毕作记录,砝码回盒游码零,希望大家要记住”。

使用时还应注意:

A移动游码时要左手扶住标尺左端,右手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B。

若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粉末时,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砝码,不足用游码补充。

质量确定好后,在左盘中放入固体物质,往往在接近平衡时加入药品的量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右手握持盛有药品的药匙,用左手

掌轻拍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溅落在左盘里逐渐达到平衡。

若不慎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后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8.溶解食盐时搅拌操作

 正确方法:

操作时将烧杯平放在桌面上,先加入固体食盐,然后加入适量水,拿住玻璃棒一端的1/3处,玻璃棒另一端伸至烧杯内液体的中部或沿烧杯内壁,交替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做园周运动,速率不可太快,用力不可大,玻璃棒不能碰撞烧杯内壁发出叮噹之声。

9.过滤操作

正确方法:

将滤纸贴在漏斗壁上时,应用手指压住滤纸,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赶走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以利于提高过滤速度。

过滤操作要求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壁。

二低:

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三靠:

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

应手持玻璃棒中上部。

10.仪器的连接

 正确方法:

"左手持口大,右手持插入,先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就可以"。

即左手持口大的仪器,右手握在靠近待插入仪器的那部分,先将其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小心!

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其插入。

将橡皮塞塞进试管口时,应慢慢转动塞子使其塞紧。

塞子大小以塞进管口的部分为塞子的1/3为合适。

拆时应按与安装时的相反方向稍用力转动拨出。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11.试纸的使用

1)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要测定溶液的pH值,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pH试纸。

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的中部,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溶液的性质。

2)检验气体的酸碱度:

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再送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容器口附近,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气体的性质。

(试纸不能触及

器壁)

注意:

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的一些气体沾污

1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正确方法:

导管一端先放入水中,然后用手贴住容器加温,由于容器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就有气泡逸出,把手松开降温一会儿,水就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观察导管口不冒气泡,情况有二:

一是用手握持容器时间过长,气体热胀到一定程度后不再膨胀,并不是漏气所致。

应把橡皮塞取下,将试管稍冷却一下重新检验。

二是装置漏气。

先从装置连接处查找原因,然后考虑连接顺序是否正确。

13.洗涤仪器:

洗涤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

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14.分液漏斗的使用

分液漏斗分为球型、梨型和筒型等多种样式,球型分液漏斗的颈较长,多用于制气装置中滴加液体的仪器,梨型分液漏斗的颈比较短,常用做萃取操作的仪器。

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大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将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

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

而且不宜装碱性液体。

为防止杂质落入漏斗内,应盖上漏斗口上的塞子。

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拇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

此时玻璃塞的小槽要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

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

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

上层从上口倒出。

分液漏斗不能加热。

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

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处粘连。

15.蒸馏

(1)原理:

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

(2)仪器: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

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口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

溶液不可蒸干。

四、实验室中意外事故的处理:

1.火灾处理:

(1)一旦着火,一定要保持镇静。

首先拉下电闸,撤去酒精灯,迅速移开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质。

(2)少量有机溶剂着火,可用湿布、石棉布盖灭,玻璃容器内有机溶剂着火时,最好用大块石棉布盖灭而不用沙土灭火,以防打碎仪器引起更大面积着火,切记勿用水灭火。

如果火势较大,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3)衣服着火时,立即用湿布抹熄,抹不熄时应该迅速脱下衣服,将火闷媳,千万不能惊慌乱跑,以防火势扩大,情况紧急时,也可以就地打滚,盖上毛毯或用水冲淋,使火熄灭。

(4)电器设备着火,应该切断电源,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注意通风,以防中毒)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灭火时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

2.玻璃割伤:

玻璃割伤时,若伤口内有玻璃碎片,应先挑出,然后洗净抹上红药水并进行包扎。

当伤口较深流血不止时,可在伤口上下10cm处用纱布扎紧,以减慢流血,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3.化学药品灼伤:

如果在皮肤上溅着强酸或强碱溶液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酸灼伤再用1%碳酸氢钠冲洗,碱液灼伤则用1%硼酸溶液冲洗,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在灼伤处涂上药用凡士林。

若强酸或强碱溶液溅入眼内,处理方法同上,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4.烫伤:

烫伤时切勿用水冲洗,一般涂以烫伤油膏。

5.爆炸:

爆炸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实验室应认真加以防范,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如遇此情形,可迅速撤离热源,降温和停止加料等措施来缓解险情。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P5实验1-1】

步骤

现象

1.溶解:

称取4g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带浑浊

2.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要超过滤纸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

3.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P6实验1-2】

现象:

若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若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酸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加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硫酸根。

【P7思考与交流】

杂质

加入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氯化钡

BaCl2+Na2SO4=BaSO4↓+2NaCl

MgCl2

氢氧化钠

MgCl2+2NaOH=Mg(OH)2↓+2NaCl

CaCl2

碳酸钠

CaCl2+Na2CO3=CaCO3↓+2NaCl

【P8实验1-3】

实验

现象

1.略

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2.略

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升高至100℃后沸腾。

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3.略

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生成

【P9实验1-4】

(1)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

(2)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混合

(3)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近无色。

【P19归纳与整理】

一、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用举例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净化食盐水

蒸发

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蒸馏

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从海水中获得纯水

萃取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

用四氯化碳提取水溶液中的碘

二、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SO42-

HCl

BaCl2

有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Ba2++SO42—==BaSO4↓

CO32-

HCl

加入盐酸后,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CO32—+2H+==CO2↑+H2O

CO2+Ca2++2OH—==CaCO3↓+H2O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P26《科学探究》】

Fe(OH)3胶体的制备:

1、步骤:

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

四步曲:

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Fe3++3H2O=Fe(OH)3(胶体)+3H+

3、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1.略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2.略

看不到此现象(没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过滤后的现象

3.略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有丁达尔效应

4.略

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没有丁达尔效应

【P29习题5、完成下列表格】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水

溶液

<1nm

稳定、均一

食盐水

胶体

1~100nm

介稳体系、均一

【P31实验2-1】

实验

现象

1.略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2.略

有白色沉淀产生

【P33实验2-3】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1.略

产生蓝色沉淀Cu2++2OH-=Cu(OH)2↓

2.略

溶液变红,红色消失变为无色OH-+H+=H2O

3.略

有气泡产生CO32-+2H+=H2O+CO2↑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P46思考与交流】

1.

⑴金属与氧气反应

点燃

3Fe+2O2=====Fe3O4

⑵金属与酸反应

Zn+2HCl=ZnCl2+H2↑

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2.

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

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3.

 

最外层电子数都比较少,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P47实验3-1】

金属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P49实验3-3】

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钠球周围有水雾,有时可能有火花,或伴有

爆鸣声;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加有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

P50画出你设计的装置图

 

【P51实验3-4】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

2、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3、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呈黑色

【P55实验3-5】

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试管里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颜色变红。

【P56科学探究】

(1)

步骤

1克Na2CO3

1克NaHCO3

加1mL水

白色粉末,加水结块成晶体;放热

细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加10mL水

振荡时间长,可溶解

固体量减小

加1-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变微红色

初步结论

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

加水部分溶解,溶液碱性比Na2CO3的弱

(2)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澄清的石灰水不浑浊

受热不分解

NaHCO3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受热易分解

(3)

CO32-+2H+=H2O+CO2↑

HCO3-+H+=H2O+CO2↑

【P60实验3-6】焰色反应:

1、步骤:

洗—烧—蘸—烧—洗—烧  

2、该实验用铂丝或铁丝

3、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质

4、Na,K的焰色:

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5、某物质作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一定有Na,可能有K

【P60实验3-7】氢氧化铝的两性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OH)3+3H+=Al3++3H2O

Al(OH)+OH-=AlO2-+2H2O

【P60实验3-9】

Fe(OH)2的制备:

1、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立即转化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2、化学方程式为: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3、注意事项:

(1)所用亚铁盐溶液必须是新制的,NaOH溶液必须煮沸,

(2)滴定管须插入液以下,

(2)往往在液面加一层油膜,如苯或食物油等(以防止氧气的氧化)。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加NaOH溶液

生成红褐色的沉淀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离子方程式

Fe3++3OH-=Fe(OH)3↓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P61实验3-10】二价铁三价铁的检验

滴入KSCN溶液

FeCl3溶液

溶液呈红色

FeCl2溶液

溶液颜色无变化

【P61科学探究】

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Cl3溶液中加铁粉、KSCN溶液

不显红色

2Fe3++Fe=3Fe2+

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氯水,振荡

溶液显红色

2Fe2++Cl2=2Fe3++2Cl-

【P62实践活动】

不加试剂

加入明矾

加入硫酸铁溶液

2min

无明显变化

有明显沉降,溶液半透明

有明显沉降,溶液半透明

5min

浑浊,略有沉淀

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明(比加硫酸铁的透明)

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明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P77实验4-1】硅酸的制备:

1、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3—5mL饱和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颜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2、现象:

有透明的硅酸凝胶形成

3、化学方程式:

NaSiO3+2HCl=H2SiO3↓+2NaCl(强酸制弱酸)

4、NaSiO3溶液由于SiO32-水解而显碱性,从而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现象

在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加入稀盐酸,有透明的硅酸凝胶产生

结论

Na2SiO3溶液显碱性,

化学方程式

【P77实验4-2】

放入蒸馏水

放入Na2SiO3饱和溶液

现象

水分蒸发后就燃烧

水分蒸发后不易燃烧(滤纸只起泡)

结论

水分蒸发后失去防火作用

防火效果好,用作防火剂

【P83实验4-3】

现象

化学方程式

H2在Cl2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

H2+Cl2

2HCl

【P84实验4-4】

现象

有色布条褪色

结论与解释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作用。

【P84实验4-5】

现象

有色布条不褪色

结论与解释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P86实验4-6】

1、Cl-的检验:

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或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2-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

2、SO42-的检验:

先加入盐酸,若有白色沉淀,先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

若无沉淀,则在溶液中直接滴入BaCl2溶液进行检验。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加入AgNO3溶液后

加入稀硝酸后

稀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不溶解

Ag++Cl—==AgCl↓

N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