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复习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711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5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复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地理复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地理复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地理复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地理复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复习1.docx

《经济地理复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复习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复习1.docx

经济地理复习1

1、经济地理学:

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域综合体:

以建立在一定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基础之上的专业化部门为核心、充分发挥专业化部门的生产联系所形成的包括生产部门、非生产部门的经济体系

1、区位:

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简称区位论:

研究人类选择活动场所的理论或关于区位的理论

3、等费用曲线:

指运费相等各点的连线,以某一点(市场或原料产区)为圆心的同心圆。

4、综合等费用线:

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即该点所有运费的总和)

5、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一般指城市、乡镇、商业零售中心

6、中心地理论——关于中心地的各种理论(又称为中心地方论)

7、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能力(在其服务范围内所具备的功用和所起的作用)

8、经济区——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是在劳动地域分工中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地域)

9、区域经济结构:

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包括:

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

10、产业结构:

各类产业之间及产业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1、区域产业结构:

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区域空间结构:

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一、试述当前经济地理的理论研究重点?

( 1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2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 3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 4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5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20世纪前期:

规范性分析---理想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

50-60年代:

计量革命—统计和数学模型

60年代:

实证主义分析

60年代末:

行为主义分析—心理、行为、决策

70年代:

结构主义分析

80年代以来:

新区域主义。

对区域发展独特性和创新能力的分析,如产业氛围、生产网络、产业区等

90年代以来:

经济地理学研究出现了两大新的变化

其一是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空间经济学的再度兴起,计量方法分析经济活动的集聚和空间过程

其二是文化和制度转向

2.研究尺度扩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更加紧密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企业区位(1940年代之前微观)、区域产业布局(1950年代-1980年代中观)、全球分工与合作(1990年代之后宏观)---区位选择、区域发展与联系、全球化

(2)研究企业组织尺度的变化---微观:

企业功能区位;宏观:

区域集团化、跨国经营和全球性化

3.学科发展速度加快,产生许多分支学科

4.与其它科学领域渗透逐渐加强,并大量借鉴其它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思维方法

一、土地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经济区位的基本条件。

1、任何经济活动不能离开土地,土地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多种可能性---农田、厂矿、旅游、城市、农村、银行、食品出售等

2、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较大的是土地因子的经济属性

自然属性:

表现区位自然禀性的特征

经济属性:

与具有一定经济意义的事物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区位价值发生变化,影响到经济活动区位

3、不同的经济活动,土地因子对其区位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

①不同的经济活动,使用价值不同农业:

资源、场所;工业:

场所

场所---经济属性作用显著

②经济活动不同,产生的效用(地租)不同

二、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技术与知识---现代经济区位的灵魂

1、现代经济活动对知识技术的依赖性提高

(1)高端技术产品大量使用、传统产品技术改进、延长产业链条(资源有限性,充分利用资源)等

(2)技术与知识通过对其它生产要素作用对经济区位施加影响---提高其他生产要素效率、改进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等

(3)技术与知识的区域差异(相对集中:

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其扩散难度---产业带),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2、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区位选择更注重投资软环境

•硬环境——投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

•软环境——指与有形的投资硬环境相对应的方面(社会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民族特点、文化传统、消费习惯)

•传统要素隐退为区域环境

3、距离因素的作用减弱

量变---交通设施的改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际机场的建设,使运输时间缩短,使得运费降低,削弱了距离对企业区位的制约质变---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

4、智力资源代替自然资源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5、、区位要素多样化

原材料、动力、市场等约束降低,企业区位选择更加自由化

现代区位选择中以人才为主---区位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人员的偏好决定的

三、交通网便捷(完善)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计算)

★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1)交通网密度某区域单位面积内运输线路总长度

(2)交通网结构状况

1)交通网连接度: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贝塔指数公式表示ß=E/V(边的数量/点的数量)连接度=4/5连接度越高说明网络越通达

2)交通网通达度

★通达指数:

从一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之和

某一点到其他点的区间数表示

A=AC+(AC+CD)+(AC+CB)+(AC+CD+DE)=8

数值越高交通连接越差

★分散指数:

网络内所有点通达指数的和

上图的分散指数=A+B+C+D+E=8+8+5+6+9=36

分散指数越高说明网络越不畅通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

1、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市场是唯一的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不考虑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只考虑距离)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耕作-不考虑生产条件或生产任何农作物产量较好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唯一商品交换中心和有限的生产地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2)目标:

追求利益最大化(合理化)

2、形成机制

形成机制 :

 由市场点 ( 运费为零 ) 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 , 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 , 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 , 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 ,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 , 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1)每种农业活动为了获得最大地租,总是尽量降低运费;随距离增加运费增加,地租逐渐降低,当地租降低到与运费相等时农业活动便不经济,成为农作物分布极限----每种农作物形成一定的分布区域

★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地租为零)点连结的曲线称为地租曲线

(2)任何农产品在运费为零时地租最高,但不同的农作物地租不同(受到市场消费量、产品可运性等影响)

(3)距城市不同的距离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可获得相对最大地租

(4)农作物的种植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同心圆种植模式——以城市为中心,向外依次为自由式、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评价:

积极意义

(1)为地理学、区位学、经地学创建了一种抽象思维方法、定量研究方法(目前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2)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

(3)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农业活动、经济活动即使自然条件一致、投入的生产要素一致,但所获得的经济地租回报有一定的空间分异

(5)任何活动都有相对的优势,没有绝对的优势(但地租越高土地利用越合理)

2、不足

(1)现实中不存在杜能孤立国的条件,这样杜能对其进行修正

(2)现实中除运费、产品性质、消费市场影响农业配置外,还有其它的条件对现代不适合(许多都发生了变化)

(3)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4)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5)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

(6)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五、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1)理论前提

①区位论的指导思想

1)理想的工业区位应选择在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的点上

2)工业布局应尽量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②假设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决定运费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市场位置及产品消费量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劳动力是有地方性的、数量是可任意利用的,不存在限量

③结论:

工业区位主要受三个因子的作用——运费指向、劳动力指向和集聚(分散指向)

2)运费影响区位选择的初步判读

①原料指数法

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当Mi〉1时,工业布局于

当Mi〈1时,工业布局于

当Mi=1时,可选择

②区位重量法

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生产场地不在原料地、消费地时可判读)

▲当区位重量〉2时选择原料地布局

当区位重量〈2时选择市场布局

当区位重量=2时可选择任何地点进行布局

③最小运费点原理——范力农构架

(3)劳动费指向

1)注意点:

①劳动费不是绝对工资,而是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含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劳动能力差异)由此产生的费用差异

②假定生产区位布局于运费最小的点上,考虑劳动力费用对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发生变形)

2)劳动费指向的判读

▲理论上

①当劳动力节约额>因变形追加的运费工业可迁移

当劳动力节约额<因变形追加的运费工业不可迁移

二者相等时可选择

六、p89,8题

七、简述企业增长的原因以及战略与方法。

(一)原因:

主要是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

(二)企业增长的战略

( 1 )横向一体化

概念:

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 :

 ①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②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 ③ 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 :

 通过横向一体化 , 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 , 实现规模经济 。

 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 , 比起其它类型的增长更易于实现 。

 故一般来说 , 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 ; 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

( 2 )纵向一体化

概念 :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

 现实中 , 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 。

 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 , 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方式 :

 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

 ① 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 ; ② 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 :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 。

 据班诺克观点 , 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 , 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 , 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 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 ; 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 3 )多样化

概念 :

 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 , 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 , 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

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 , 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 , 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动机:

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

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 , 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 。

 此外 , 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 , 也会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 , 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 。

 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 , 也会诱发新的公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

(三)、企业增长的方法 ( 1 )内部发展 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 2 )外部发展 外部发展有合并和合资等。

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程。

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一 、产业功能分类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 将其分成主导产业 、 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

在以主导产业 、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中。

 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连接,形成联系紧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

产业比较优势系数:

1、比较集中率系数2、比较生产率系数3、比较输出率系数4、比较利税率系数

产业规模:

1、生产值规模2、固定资产规模3、就业规模4、产业专门化率

产业市场潜力:

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2、市场占有率

高产业关联度:

1、产业感应度2、产业影响度3、波及效果系数

高生产率上升率:

1、资源生产率2、劳动生产率3、资金生产率4、技术进步率

二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有哪些?

( 1 )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早期,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 , 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优先发展起来 , 成为经济活动的积聚地 。

 这样的积聚地也许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 。

 当积聚地发展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和规模后 , 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增长极一经形成,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于是 , 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 , 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 、 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 , 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 。

 从发展水平观察 , 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 , 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 。

 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 , 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 2 )点轴式空间结构 区域进一步发展,区域内除了增长极外,还有其他这些点之间会发生人员、物质、信息等的交换。

为了加强这些联系,区域内的点之间布置有交通线 、 通讯线以及动力供应线等 。

 区域的空间结构由极核式转变为点轴式空间结构 。

 我国学者陆大道的研究表明 ,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点、轴两种基本要素构成的。

所谓点就是各级中心地,即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镇 。

 在性质和功能方面,点包括了居民点、生产地、运输枢纽、商贸场所、能源生产和供给枢纽等多种类型 。

在规模方面 , 点既可以是小乡镇 , 也可以是大城市 。

 所谓轴则是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 。

 它不仅仅是若干中心城镇之间的联络线 , 而是一条社会经济密集带 。

 轴可以称为轴线 、 开发轴线 、 发展轴线 , 或者称之为开发轴 、 发展轴 。

 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组合就形成了点轴系统。

 点与轴都可以分为若干等级 。

 点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其规模(面积 、 人口 、 经济总量 ) 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

 轴的等级划分也可以根据其规模 ( 长度 、 宽度 ) 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来进行。

一个点轴系统常常是由不同等级的点与轴组合而成的。

生长轴的特点:

资源开发、产品、劳动生产流通的基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有一定直接吸收范围————经济腹地;极和轴都有等级性。

( 3 )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 , 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 , 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 开拓市场的需要 。

 相应地 , 在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 , 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 、通信 、 动力供给网络 。

 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 , 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 。

 同时 , 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 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四、主导产业特点。

(填空)

阶段性:

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存在主导产业升级替换

关联性:

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主导性:

支配地位、影响带动作用

区域性: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

先进性:

技术

四、区别

区位理论——关注经济活动点的空间选择及扩散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关注区域空间中的点是否通过怎样的方式、组织使区域成为经济整体及其演变

四、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但划分有主观性

1)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之上形成的,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2)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进行的规划指标体系(主观性、随意性)、动态性(考虑因素随时间的变化有变化)

(2)空间界线的的过渡性和范围的有限性

1)根据某些区划指标可以确定经济区的大体范围,两经济区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过渡性

2)有时与行政区一致(一般照顾行政区的完整性);有时也是不一致的

3)由于距离摩擦的增加(经济中心带动作用、生产的组织作用有限的),所以经济区的范围是有限的

(3)组织上的同质性(群体性)与区外的差异性

1)同质性——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存在的的问题基本相同

2)差异性——与其它经济区形成明显的差别(农业区—水土保持、风沙化等,工业区:

环境污染、污水处理等)

(4)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

1)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空间范围)不会出现两个同质、同结构、同层次的经济区

2)不同质、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可同时空出现在一个经济区(山西既是农业经济区,又是能源工业经济区、华北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中部经济带的一部分)

(5)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6)组合上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1)经济区内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具有系统性

2)功能结构的层次性(专业化部门、基础部门)、规模的层次性、经济区的层次性

一般世界级、国家Ⅰ、Ⅱ、Ⅲ、Ⅳ等

五、经济区的类型

(1)单一功能经济区——宏观国民经济发展中为某一特定目标或解决单一性质的问题而划分的区域

1)部门经济区——(部门——整体的各组成部分或单位)为了特定区域范围内规划某个经济部门而划分的.①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旅游区等。

②根据内部的行业构成进一步划分,工业区----原材料工业区、加工工业区;加工工业区又可分为机械工业区、电子工业区等

2)经济类型区——为了尽快解决某些局部地区特定的经济问题而划分的(经济贫困区、萧条区、过渡集聚区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判断,有经济发达区、中等发达区、欠发达区

3)特殊经济区——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加速发展某些特定区域而划分的(中国经济特区、保税区、沿海沿边开放区、高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2)综合经济区——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合理组织地区各产业之间及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和协作体系而划分的相对完整的经济区域

▲特点:

1)区内以某一主导部门为核心,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2)区内有一强大的经济中心,通过经济、技术、资金等带动次一级中心的发展。

3)区域内经济联系广泛、层次复杂、网络发达

六、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1.前提:

★根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素的差异性,将一个国家划分为两部分

北方—优越

南方—较差

(1)极化效应

1)南北方的差异导致北方首先开发、发展起来,形成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样就会使南、北方之间产生经济联系

2)北方——经济迅速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人才等)

→极化效应

北方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南方的各种优势生产要素向北方集中(劳动力、资源、人才等)

★有利的影响

(1)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减轻南方就业压力

(2)北方进一步发展对南方进行投资或南方吸收北方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技术等对南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这是极其微弱的→涓滴效应

(3)南方经济的崛起——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长期作用,使涓滴效应的作用由弱到强,并超过极化效应,南方经济开始迅速增长

(4)结果——缓和南北方矛盾,带动南方经

济发展,使国家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5)南方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

1)北方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一系列问题、矛盾(人口过渡集中、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

2)涓滴效应使南方的投资机会开始增多

3)政府的干预(消除地区差异)

七、梯度推移学说

1.梯度——根据产品的创新能力,将区域进行的归类

2.类型:

1)凡是区域主导经济部门具创新能力——高梯度区

2)凡是区域主导经济部门为停滞部门或衰退————部门为低梯度区

3.梯度推移:

区域经济发展总是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逐渐推进

4.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城市(创新发源地)逐渐向相邻城市(创新能力较低)推进或由发源地向Ⅰ→Ⅱ→Ⅲ级逐渐推进

5.引进中国(70年代)应用于中国区域经济划分和区际经济发展中

(1)观点: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经济技术梯度

★国家经济布局应对经济技术梯度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生产组织

★中国区域可分为中、东、西三个梯度

1)梯度理论——由东(高梯度)→中→西逐渐

推进

▲出现问题:

东、西、中、经济差距拉大,地区不平衡加剧

2)反梯度理论:

由西(低梯度)→中→西逐渐推进

▲出现问题:

东、西、中、经济差距缩小,地区不平衡减弱,经济效益下降,使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放慢

3)中间突破理论——由东←中→西逐渐推进

经济效益不明显

4)并存理论——梯度、反梯度共同使用,以梯度为主,其它为辅

3)中间突破理论——由东←中→西逐渐推进

经济效益不明显

4)并存理论——梯度、反梯度共同使用,以梯度为主,其它为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