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试题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956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试题库.doc(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力学试题库.doc

建筑力学试题库

qdx

2016年2月

平面力系合成与平衡习题

3、选择题:

(1)汇交二力,其大小相等并与其合力一样大,此二力之间的夹角必为(C)。

A、0B、90C、120D、180

(2)一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其合力(C)。

A、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B、至少比一个分力大

C、不大于两个分力大小的和,不小于两个分力大小的差

D、随两个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3)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N、9N和6N,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B)。

A、24N和3NB、18N和0C、6N和6ND、12N和9N

(4)在某一平面内的两个汇交力可合成为一个力,反之一个力也可分解为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

今给定F,将其分解为F1、F2(如图所示),已知角a为定值,欲使F2的大小具有最小值,二分力的夹角a+B应(A)。

A、等于90B、大于90C、小于90

(5)力偶在(A)的坐标轴上的投影之和为零。

A、任意B、正交C、与力垂直D、与力平行

(6)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D),则这两个力偶就彼此等效。

A、力偶中二力大小相等B、力偶相等

C、力偶的方向完全一样D、力偶矩相等

(7)某悬臂梁的一端受到一力偶的作用,现将它移到另一端,结果将出现(D)的情况。

A、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都相同;B、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都不相同;

C、运动效应不同、而变形效应相同;D、运动效应相同、而变形效应不相同。

(8)试分析图所示的鼓轮在力或力偶的作用下,其作用效应(C)的。

A、仅a、c情况相同B、仅a、b情况相同

C、仅b、c情况相同D、a、b、c三种情况都相同

(9)等边三角板ABC的边长为a,沿三角板的各边作用有大小均为P的三个力,在图所示的三种情形中,最后合成结果为R=0,Ma=Pa的情形(B)。

(10)一平面任意力系先后向平面内A、B两点简化,分别得到力系的主矢Ra、Rb和主矩Ma、Mb,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A、B两点连线不在Ra或Rb的作用连线上)应是(A)。

A、Ra=Rb,Ma≠MbB、Ra=Rb、Ma=Mb

C、Ra≠RbMa=MbD、Ra≠Rb,Ma≠Mb

(11)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O简化结果,得到一个主矢量R′和一个主矩m0,下列四种情况,属于平衡的应是(B)。

A.R′≠0m0=0B.R′=0m0=0C.R′≠0m0≠0D.R′=0m0≠0

(12)若平面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后合力矩为零,则合力(C)

A一定为零B一定不为零C不一定为零D与合力矩相等

(1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也可以用三力矩式平衡方程ΣmA(F)=0,ΣmB(F)=0,Σmc(F)=0,表示,欲使这组方程是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其附加条件为(D)

A、投影轴X轴不垂直于A、B或B、C连线。

B、投影轴Y轴不垂直于A、B或B、C连线。

C、投影轴X轴垂直于y轴。

D、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14)一个不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若满足∑X=0的条件,则其合力的方位应是(A)。

A.与x轴垂直 B.与x轴平行C.与y轴垂直 D.通过坐标原点O

(15)两个相等的分力与合力一样大的条件是此两分力的夹角为(C)

A45°B60°C120°D150°

习题4.构件的支承及荷载情况如图,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

解:

(1)研究AB,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方程

(2)研究AB,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方程

习题8.四连杆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40cm,O1B=60cm,作用在曲柄OA上的力偶矩大小为m1=1N.m,不计杆重;求力偶矩Me2的大小及连杆AB所受的力。

解:

(1)研究OA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2)研究AB(二力杆),受力如图:

可知:

(3)研究O1B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1.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要用( A )来度量。

  A.力矩   B.力  C.弯曲   D.力偶

2.力矩的单位是(   C)。

  A.N      B.m  C.N·m   D.N/m

3.(  B )是力矩中心点至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A.力矩   B.力臂  C.力   D.力偶

4.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  C )。

  A.最大   B.最小  C.为零   D.不能确定

5.改变矩心的位置,力矩的大小将(  D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化,但不能确定变大还是变小

6.力矩平衡条件是:

对某点的顺时针力矩之和(  B )反时针力矩之和。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

7.可以把力偶看作一个转动矢量,它仅对刚体产生(  A )效应。

  A.转动   B.平动  C.扭转   D.弯曲

8.保持力偶矩的转向不变,力偶在作用平面内任意转移,则刚体的转动效应( C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化,但不能确定变大还是变小

9.作用在物体某一点的力可以平移到另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  D )。

  A.力     B.力臂  C.剪力   D.力偶

1.力是物体相互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够改变物体的(C)。

A:

形状;B:

运动状态;C:

形状和运动状态。

2.力偶向某坐标轴的投影为(D)。

A:

力偶矩本身;B:

力偶中力的大小;C:

变化值;D:

零。

3.已知两个力F1、F2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A)。

A:

不一定相等;B:

相等;C:

汇交;D:

共线。

4.由力的平移定理可知,一个力在平移时分解成为(C)。

A:

一个力和一个力矩;B:

两个平行力;C: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

两个力偶。

5.截面各种几何性质中,恒为正值的是(B)。

A:

静矩;B:

惯性矩;C:

惯性积;D:

形心。

6.在剪力为零的截面上,弯矩可能有(C)。

A:

最大值;B:

最小值;C:

极值;D:

零。

7.两根跨度相等的简支梁,内力相等的条件是(D)。

A:

截面面积相同;B:

截面形状相同;C:

材料相同;D:

外荷载相同。

9.胡克定率的适用条件是(C)。

A:

只能适用于塑性材料;B:

只能适用于轴向拉伸或压缩;

C:

应力不能超过比例极限;D:

应力不能超过屈服极限。

10.在其它条件都不变时,若受轴向拉伸的杆件横截面增加1倍,则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将减少(B)倍。

A:

1;B:

1/2;C:

2/3;D:

3/4。

11.静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B)。

A:

运动物体;B:

平衡物体;C:

受力物体;D:

施力物体。

13.力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用(B)来度量。

A:

力偶矩;B:

力矩;C:

力的大小、方向;D:

力臂。

14.平面力偶系可简化为(B)。

A:

一个合力;B:

一个合力偶;C:

一个合力和一个合力偶;D:

一个力矩。

15.同一个力在两个互相平行的轴上的投影(B)。

A:

不相等;B:

相等;C:

不一定相等;D:

不可能。

16.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A)。

A:

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B:

等于各分力的代数和;C:

等于零;D:

不等于零。

17.平面一般力系的力多边形首尾相接,自形封闭,则表明力系(C)。

A:

不一定平衡;B:

一定平衡;C:

合力等于零;D:

合力不等于零。

19.截面积、长度完全相同,但弹性模量不同(E1>E2)的①②两直杆,在相同的轴力作用下的变形分别为△L1与△L2,那么变形的大小为(B)。

A:

△L1=△L2;B:

△L1<△L2;C:

△L1>△L2;D:

无法比较大小。

20.横截面面积不同的两根杆,受到大小相同的轴力作用时,则(A)。

A:

内力相同,应力不同;B:

内力不同,应力相同;

C:

内力不同,应力不同;D:

内力相同,应力相同。

21.作用与反作用力是(D)。

A.平衡的两个力;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D.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23.材料在轴向拉伸时在比例极限内,线应变与(C)成正比。

A.弹性模量E;B.剪应力;C.正应力。

25.平面一般力系是指各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而且(A)。

A:

既不全平行也不全相交;B:

相互平行;C:

全相交于一点;D:

相互垂直。

26.两根跨度相等的简支梁,内力相等的条件是(D)。

A:

截面面积相同;B:

截面形状相同;C:

材料相同;D:

外荷载相同。

28.由力的平移定理可知,一个力在平移时分解成为(C)。

A:

一个力和一个力矩;B:

两个平行力;C: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

两个力偶。

30.Q235钢拉伸试验,材料经过弹性、屈服、强化、颈缩等四个阶段,其中三个特征点的应力依次为(C)。

A:

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强度极限;B:

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

C:

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D:

屈服极限比例极限强度极限。

32.组成力偶的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A)。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大于或等于零;D:

小于零。

33.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A)。

A:

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B:

等于各分力的代数和;C:

等于零;D:

不等于零。

35.横截面面积不同的两根杆,受到大小相同的轴力作用时,则(A)。

A:

内力相同,应力不同;B:

内力不同,应力相同;

C:

内力不同,应力不同;D:

内力相同,应力相同。

36.用叠加法作内力图时,所谓叠加,就是(B)。

A:

将各内力图合并;B:

将同一截面上的内力值代数相加;

C:

将同一截面上的内力绝对值代数相加;D:

将内力图叠合。

39.均布荷载作用的直梁区段上,剪力方程是截面位置坐标X的(A)次函数。

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四次。

40.弹性模量E与(B)有关。

A:

应力;B:

杆件的材料;C:

外力的大小;D:

应变。

42.在合力为零的力系作用下的物体必定处于(A)状态。

A:

平衡;B:

匀速直线运动;C:

静止;D:

无法确定。

43.两个共面力偶的等效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