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076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x

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素,环境保护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是要件。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能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环境教育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境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念,是科学的发展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强调当今的事业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根本变革,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要素,也是世界各国当今发展的潮流。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面对生态环境不断失衡、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而进行的历史抉择。

随着人们对客观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要求环境教育也要不断深化,环境教育系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环境教育作为21世纪的一门重要的教育科学,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由于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物,导致地球上的森林在减少,草原在退化,荒漠化的土地面积与日俱增,侵蚀了人类美好的家园;气候恶化、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淡水紧缺……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在我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其中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的达95%以上;有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竟占了16个……这是来自多个渠道勾勒出的环境现状。

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

近期,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都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突破环保瓶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自然环境恶化现象和生态危机使我们人类深刻反省,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必须协调发展,亦成为人类的共识。

然而,在经济发展中除采取保护环境的一些硬件与措施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造就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道德观,这就需要加强环境教育。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已经成为我们基础教育学校刻不容缓的教育任务,这也应当是素质教育中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果我们中学仅限于在地理、政治等学科教学中对环境教育有所涉及,那是远远不够的。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就应该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入手,重视培养青少年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品行。

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就明确提出:

“普通中学和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从而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环境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其根本作用在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各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环境教育是与行为习惯相关联的,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当代的青少年就是我们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未来。

中小学是教育青少年成长的基地,我们应该具有开展好环境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使我们的下一代不再重犯前人的错误,继续做出有损生态环境的蠢事。

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人均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平衡,除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外,按照我国“以德治国”的大政方针,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需要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正确的理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环境意识的养成,承担自己对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还会影响到成年人,带动整个社会,推动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环境价值观。

环境教育可以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相结合,比如在国情教育中就能够很好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帮助、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

环境教育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现实环境问题本身及其解决办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环境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环境教育和学校德育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环境素质教育

1.借助环境教育的措施,落实德育的深层次目标。

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环境伦理道德的人,使受教育者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我们的环保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几个口号上,几次环保宣传活动上,几篇环保调查小论文上,而应该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去,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小学里,每一学期新生到学校注册报到时,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环保记事本,记事本的封面以及扉页之后的每一页左上角都印刷有精美的风光照片,大自然的无限美景……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的画册,是环保记事本,并且还告诉学生记事本是用废纸和垃圾生产的“再生纸”制成的,不用耗费大量木材,砍伐宝贵的树林资源。

一周下来,在某些学生的环保记事本上就有了如下的记录:

周一,我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一马克的零花钱;周二,夜里睡觉忘了关灯,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周三,上图画课时连撕了三张白纸,老师说,造纸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惭愧……不难看出,对孩子进行务实的环保教育,不停留在简单的大道理的灌输上,要求孩子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进而渐渐培养和形成种种更为可贵的自觉的环保习惯,这也是最好的德育,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养成落实在行动上的行为习惯。

2.利用环境教育的具体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做到二者相辅相成

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一些民族思想的精髓,源远流长,传颂千年至今,仍为我们世人推崇;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些足以立身处世的高尚品德在现在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发扬光大。

但是这些东西往往深奥、枯燥,使人不易接受,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讲,难以引起他们关注的目光。

但是用环境教育的内容去阐释,结果就不一样了。

一位老师是这样向他的学生解释“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的: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家庭使用抽水马桶,水的使用量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果能够加以改进,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那就太好啦!

一位孩子在经过认真观察后,“改造”了家里的马桶,使每次冲马桶使用的水减少了3.534升水。

他在节水计划中写到,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这只是一个人的一次用量,在我居住的小区中,一共有26栋六层住宅楼,1872户,按每户3人计算,每天一人上五次厕所,那小区一天可以节约99234.72升水……那我们整座城市就是16.504万吨水。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是我们的古训,一张纸,一升水,一度电,虽然都是小数目,但我们有13亿人,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上面的孩子一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张纸、一升水、一度电做起,那我们将会节省多少资源,减少多少污染?

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简简单单的环保小常识,让我们的学生明白了一个复杂难懂的道理,逐步养成节俭的习惯。

这不是我们学校德育所一直倡导的、也是我们德育工作者所一直努力的方向之一吗?

由此,我又联想起一则同样出自德国的事例:

有人出国访问,在德国与该国一朋友在饭店吃饭,饭后用完牙签后,看到那位德国朋友用使用过的餐巾纸将牙签包起来,放在口袋中。

面对疑问,德国朋友是这样解释的:

这牙签如果与食品垃圾一起扔了,可能会扎破垃圾袋造成污染,也可能在喂牲畜时造成牲畜食道受伤……我带回家后,用粉碎机粉碎后放入花盆土壤中,就是疏松土壤的肥料。

这不是个例,在德国,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粉碎机。

一枚牙签,举手之劳,事情虽小,却的确显现出了人的基本素养……

3.环境教育的实践内容及过程,同样起到德育过程潜移默化的作用

环境教育是通过环境状况的体悟到环境行为的实践、落实,一步一步进行的。

环保知识的获得,环保意识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行动的过程,同时,环保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一个实践过程,使学生从中不仅能够加深环保理论知识,形成新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影响自己的行为习惯,帮助和促进学校日常提倡的养成教育不断深化。

每年清明节,我们学校都要组织高一和初一的学生步行十余华里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

有一次,一位学生回来写作文时,谈到许多同学不注意爱护环境卫生,乱丢乱扔现象严重;那个时间很多中小学都去举行活动,遗弃的很多垃圾使得原本非常庄严肃穆的场所一片狼藉;遗弃的垃圾大多是塑料袋一类,如不清除,很难自然降解。

这时候,我们从学生的自发意识入手,因势利导,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后,我们每年组织此类活动,首先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不乱丢乱扔,并且主动捡拾其他人乱扔的垃圾。

在学校,我们坚持开展好“文明岗哨”、“值周班级”等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自制、自律意识,校园环境大为改观,既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在倡导“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也是在倡导环境保护的理念,尽可能地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与“克勤克俭”的古训相一致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也关乎环境教育。

让青少年在物资生活大大丰富的今天,懂得并自觉培养节俭的美德,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学习中节约每一张草稿纸,节约每一支铅笔……其意义不在于节约每一分钱,更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环境教育可以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几个方面再进一步说,环境教育其实就是一种道德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逐步使人们克服利己主义、本位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观念。

环境教育到底要传递给青少年学生一种什么样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学校德育的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可能认为环境教育就是让学生走上街头,去清洁街道,捡捡垃圾,为树木花草浇浇水;或是传播给学生一堆枯燥难懂的环保知识,让他们一头雾水,到最后也搞不明白环保到底与他们自身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环境教育,真正的环境教育,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培养一个对环境、乃至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能够积极、勇敢地承担起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的人,一个真正的环保人。

这既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同时,也是我们学校素质教育中德育的终极目的。

因此,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的实践,使环境教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

我们要注重环境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一方面,环境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它科学交叉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环境科学教育既要关注本身的发展动态,也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向教学输入最新信息,使环境科学教育呈现强大的活力;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科学学科本身也处处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爱国主义观念,就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从环境科学思维方法中领会自然科学方法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和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还为将来继续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变一次性环境教育为终身教育。

环境保护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观念也同样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学校谋求发展的正确途径,而环境意识的培养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环境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环境教育,让学生树立自律意识、责任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样,通过环境教育的途径,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无庸质疑的正确理念。

我们如何积极探索环境教育的新思路,使其成为学校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把具备环境意识、高尚的环境道德观作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从而推动学校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探讨实践的课题,需要我们为此切实树立起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