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389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组训练Word版含答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40分)

1.(2016·晋城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

(1)~

(2)题。

(11分)

寄校书七兄

李 冶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①,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②,莫忘几行书。

【注】①芸(yún)阁(gé)吏:

即校书郎,此处代指七兄。

②大雷岸:

即《水经》中所说的大雷口,也叫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

南朝宋诗人鲍照受临川王征召,由建业赴江州途经此地,写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1)首联“蹉跎岁月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诗写出百无聊赖的心境,兼带些迟暮之感,直逼颔联“寂寞”二字,开启后文相思之意。

(2)有人赞本诗颈联“盖五言之佳境也”,请从艺术技巧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赏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句想象(或回忆,或虚写)七兄行程。

上句写水程,水“远”舟“浮”,当是作者回忆或想象中目送七兄征帆的情景;下句写陆程,“使车”惟“寒星”相伴,则兼有披星戴月、旅途辛苦等意;整句诗以景写情,更形其寂寞,惹人思念。

2.(2016·九江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写北岭北驿的一首律诗。

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

②阳月:

农历十月。

(1)简析“南飞雁”意象的作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

“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惨和绝望。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诗歌的颈联作简要赏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描绘眼前景色:

黄昏到来,江潮初平,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

这两句写景接上二句的抒情,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作者悲苦的心情,将抒情又推进一层。

3.(2016·邢台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听 筝【注】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筝:

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照应标题,交代了所写的主要事件——听筝。

②引出下文,下面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③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奠定了全诗悲怨的情感基调。

(2)诗歌后三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

颔联以春风、杨柳、花鸟形象地渲染了筝声中所流露出的伤春惜别之情。

②运用想象。

颈联连连发问,通过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等想象,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孤单寂寞的思念之情;尾联再作想象,通过友人一南一北的对比,又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友人离别思念之情。

4.(2016·太原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⑥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

宋代诗人,笃信佛教,终身不仕。

②桡:

船桨,指代船。

③赊:

语助词。

④翡翠:

翡翠鸟。

⑤别业:

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

⑥旆:

旗。

(1)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描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

船泊烟岸、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

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2)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远近结合。

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

②动静结合,化动为静。

溪云、酒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

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

5.(2016·朝阳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青 溪

王 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①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②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③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①逐:

循、沿。

②趣:

通“趋”。

③澹:

安静。

(1)王维在诗中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对青溪的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借景抒情。

青溪流过乱石时水声喧腾,而流经松林时却没有声息,与松林相映,色调优美。

水波荡漾,浮着菱角和荇菜,清澈的溪水倒映着芦苇。

诗人通过对青溪幽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青溪的热爱赞美之情。

②直抒胸臆。

最后四句直接抒情: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到生命尽头。

(答出两种手法,赏析具体,精准到位)

(2)请分别对三、四句中的“随”“趣”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随”是依随的意思,水随着山势千回万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溪的蜿蜒曲折,引人入胜。

②“趣”通“趋”,是经过、走过的意思,把走过的路途不过百里却曲曲幽幽的景色特点凸显了出来。

6.(2016·保定高三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1)诗歌在写景时使用“渺渺”和“茸茸”,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渺渺”写出了春江水面的辽阔,“茸茸”写出了花草的柔密茂盛,水面愈宽阔,花草愈繁茂,愈透露出作者的孤寂、忧愁之感。

另外,这两个叠音词使整首诗音韵和谐,增强了表达效果。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限定了鉴赏的角度,即“情景关系”。

那么,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景,通过对“景”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情”。

最后再说诗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等。

答案 通过春江、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景物描写渲染苍茫迷离的氛围,表达了作者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本诗采用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

诗人。

②上林:

古代皇家园林。

(1)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喜爱)。

“清”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爱,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衬。

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2)对比(对照)。

“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3)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

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

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

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

请简述理由。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亦可)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三、四两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9.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注】,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shì)未匝:

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加以概括。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家参与,冒雨进行,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

(2)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其一)

苏 轼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

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1)这首诗的首联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诗歌的手法,要注意句中的标志词语;解答第二问,首先要描述再现景象,再概括其特点。

答案 首联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傍晚大雪细密如碎米一般飘落地上,河水凝结成冰,仿佛有人抽泣般冷涩流动不畅,黄沙在冰面上滑动,描写了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冰天雪地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要结合诗中所写的事情,从中概括出诗人的感受。

答案 天气严寒,诗人远离朋友,漂泊无依,使君黄师是在深夜送来酥酒,让孤独无依的诗人一家倍感温暖。

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对友人相助的感激、喜悦之情。

1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

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速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意对即可)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

(1)~

(2)题。

(11分)

人日【注】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蜀道后期

[唐]张悦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人日:

正月初七。

(1)《人日思归》的第一、二句中,哪两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试作简要赏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才”“已”。

“才”突出七日时间之短,“已”强调两年时间之长,以入春时间之短反衬离家时间之长,表达了题目中“思归”的心情。

(2)薛诗的三、四句与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试作比较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点:

都使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薛诗以人与雁对比,张诗以人与秋风对比,都突出了游子归家之晚,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

张诗还用拟人手法把无情的秋风人格化,借抱怨秋风先至,含蓄委婉地抒发不能及时回家的烦恼之情。

13.(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

(1)~

(2)题。

(8分)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

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四两句抓住“烟色如云白”使用比喻,以及“流”字的妙处展开回答。

答案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

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人“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诗歌最后两句,因此比较好找,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全诗的整体做分析说明。

答案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