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六课62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docx
《高中政治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六课62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六课62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第六课6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高中政治教案:
第六课6.2中国共产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高中政治教案:
第六课
6.2中国共产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教材分析
通过上一框学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执政方式等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现实中有许许多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通过本课的学习,从理论的高度使学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
(二)、能力目标
、
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难点: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通过传媒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感受,但负面的报道也比较多,需要教师从理论上加以证明。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虽然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但思想容易偏激,往往以偏概全,所以教师须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五、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
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搜集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2、搜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材料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
这节课是上节课内容的深化,就是从指导思想方面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二)导入新课
一、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感受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感动中国的义务支教者,大学生党员——徐本禹
999年,徐本禹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
XX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然而,XX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
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
XX年,徐本禹返回华中农业大学读研。
XX年1月10日荣获“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
颁奖辞: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典型意义:
徐本禹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积极进取、奋发成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高等学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社会形象。
在徐本禹身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乐观向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宝贵品质。
徐本禹身上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徐本禹始终坚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志向同实实在在的奉献活动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崇高的生活意义,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之中,既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才华和激情,又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党为革命不怕牺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光辉形象,生动地印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作用。
教师点评: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最热烈的拥护和支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邓小平理论
教师活动:
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
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师提问:
什么是“三个代表”
学生回答: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师提问: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的内涵和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它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科学发展观
教师提问: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处于什么历史地位上?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怎样做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教师活动:
请结合自己知道的实例来印证以上观点。
学生发言: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从警2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登封人民称为“女包公”“任青天”。
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幸因公殉职,群众自发为其送葬,人数达10几万人。
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在担任领导职务的20多年里,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于XX年8月因病去世。
群众自发为其送葬,沉痛悼念这位优秀人民公仆。
教师活动:
对以上实例,你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作为青年学生,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三)课堂总结、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九、板书设计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2、邓小平理论
①历史地位
②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历史地位
②本质
4.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②历史地位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什么
2、怎样做
十、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了解当地共产党员的工作,从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教学中学生积极探究,从理论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都得到了熏陶,整节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