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087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docx

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报告

国家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总结

国家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开展以来,根据示范校建设《任务书》内容和建设《进度表》要求,历时2年建设,在建设周期内按年度目标开展工作,按验收要点完成资料,到2013年7月份建设周期结束。

机电专业建设完成情况统计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建设之前机电专业主要试点“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现在强调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机电加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增加了“过程性考核”。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分为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条线。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支64人的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由1人成长为3人,骨干教师12人中拟定重点培养的4人均晋升中级职称,取得二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聘请兼职教师8人,数量、结构更为合理。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机电专业在云龙示范区新校区建成了功能系列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与2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确保了学生半年以上时间的顶岗实习。

学校对企业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承接各种竞赛,大学生动手能力培训,建成了机电专业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出台了《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关于成立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组织机构的决定》、《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在此基础上由工业自动化系负责机电技术应用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专业负责人赵刚与系部签订了责任状,专业建设团队制定了分时间分任务的《专业建设任务完成进度表》。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按《专业建设任务完成进度表》,细化了建设内容,由3个专业带头人牵头,按专业《任务书》、《进度表》分解任务,落实时间、分配经费,具体到人,形成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人对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对主管领导负责,层层把关;按月份督导考核,每半年总结一次,填写监测数据;中期总结和最终总结聘请校外专家审核指导。

学校为示范校建设开辟了专题网站,下设“建设简报”、“建设动态”等栏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信息交流按学校统一要求在网站定期发布共享,对专业建设完成情况宣传、部署、总结。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机电专业建设小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职责要求,对“南方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天桥起重”等6家“长株潭”地区的机械行业的企业开展了调研,并组织了5场专家访谈,撰写了机电专业调研报告。

在充分调研,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2012年的新生中开始实施。

2013年3月,湖南省职成教育学会在岳阳工业学校召开“湖南省中职加工制造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加工制造类专业建设成果评审过程中,我校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机电应用专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机电专业课程标准”在内的建设成果材料获评三等奖。

2、课程体系构建

核心专业课程《机电编程与操作》、《机电加工工艺学》在与机电实习相结合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新的教学方法,构建了满足学生“近期就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与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校内机电实训构建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新的课程;来至生产一线的教学案例比例逐步提高到30%。

3、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学校以2011年入学的职94班为试点班级,推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修订后的课程体系为载体,校内实训总结和推广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新的教学方法的成果,评价方式中针对校内实训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并在2012年的新生班级中开始推广。

在2012年开始执行的1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合格毕业生顺利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了相关工种(机电车工、机电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的职业资格鉴定,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合格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了100%。

4、课程建设

2011年以前学校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电子教学资源缺乏;示范校建设以来,硬件方面,新校区每间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此为基础,机电类的专业课程开发了电子教案、课件和试题库,并公开出版了教材。

计划建设中的课程《机电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与《机电铣床操作与加工实训》已开发了配套电子教案、课件和试题库,并已上传到学校的数字化平台;

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总结,学校重点投入并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特色教材4部:

《机电编程与操作实训课题-机电车中级模块》、《机电编程与操作实训课题-机电铣工加工中心线切割中级模块》、《机电编程与操作实训课题-机电车高级模块》、《机电编程与操作实训课题-机电铣工加工中心线切割高级模块》由人力资源出版社再版发行。

1、引进或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分为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条线,建设前校级专业带头人贺红妮1人,建设后贺红妮成长为市级专业带头人,赵刚、王定勇成长为校级专业带头人。

校外培训以送出去为主,专业带头人赵刚参加了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技能开发促进中心机电专业师资培训;贺红妮老师参加了德国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培训,王定勇正在德国参加机电专业师资培训;校内培训以师徒协议传帮带为主,教师梯队建设以专业带头人为主,3名专业带头人指导了3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为此学院专门建立了导师聘用制度,导师每年经费1000元。

专业带头人完成了省级课题2个:

课题《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由贺红妮老师主持,王定勇等老师参与,2013年2月结题,由湖南省教育厅颁发了结题证书;《机电车工职业技能鉴定研究与题库开发》由张路青老师主持,赵刚、王定勇、贺红妮老师参与,2011年10月结题,由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了结题证书。

除了上述公开出版教材和电子教学资源开发以外,专业带头人每人发表了2篇以上的论文,组织协调了校企合作单位1家,主持了1次校企互动会议。

现就机电专业带头人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姓名

性别

年龄

建设周期以前

建设周期完成后

职称

专业技能情况

职称

专业技能情况

赵刚

33

讲师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高讲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王定勇

35

讲师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高讲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贺红妮

41

高讲

高级技师

高讲

高级技师

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2、引进和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培养以“以赛代训”为主,所谓“以赛代训”的培养模式是指在教师“动手能力、专业知识培养”方面以指派教师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方式为主代替以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方式为主的一种培训方式。

这个过程中学校设计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制度,如项目承包:

项目(例如机电竞赛团体第一)开始前,教师与学校签订项目合同,完成了项目合同,学校按照合格相关规定给予奖励,未完成合同,学校不开支任何加班费用。

建设周期结束,专业课“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100%。

现就机电专业骨干教师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姓名

年龄

建设周期以前

建设周期完成后

职称

专业技能情况

职称

专业技能情况

谢应善

33

讲师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讲师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廖述雨

32

讲师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讲师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张建

30

二指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一指

高级技师

省技术能手

凌魁

27

二指

高级技师

一指

高级技师

市技术能手

骨干教师每人至少发表了1篇论文,参编了1本教材,与1家以上企业保持了长期联系,参与了1次外部培训。

3、在职教师企业锻炼

校企合作,依托校企合作协议,以“长株潭”地区企业为主,学校安排专业青年教师寒、暑假假期参加下厂锻炼。

近两个学年,每学期都选拔1-2名专业骨干教师到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技术交流,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课老师企业实践累计天数900人天。

4、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学校统一制定了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从“长株潭”地区的企业的管理人员、高级技师、骨干员工中选聘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兼职教师库。

所以兼职教师均拥有丰富的生产一线工作经历。

每学期都根据教学需要从兼职教师库中选择合适的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任务。

通过2年的国家示范学校建设,聘请兼职教师8人,教学课时达到320课时。

1、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与顶岗实习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学校在新校区构建了功能系列化的校内实训基地。

硬件建设方面:

学校组建了校、企专家共同参加的“实训基地建设团队”,发布了《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章程》,设计了车间建设方案;学校结合中职示范校机电专业建设设备投入70万,学校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160万,构建了机电机电维修平台,添置了4台加工中心,使整个机电实训基地机电设备总量达到了24台;同时实习可容纳近100名学生实习,完全满足了校内实习的需要。

软件建设方面:

学校颁布了《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除满足常规教学外,建成了服务区域经济的集培训、鉴定、继续教育、技能竞赛赛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方面,学校依托南车株洲电力机车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衡阳亚新科等企业签订了合同,建立了20家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共管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落实了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合作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260人,其中2011年在株洲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实习的周贝贝等7名同学表现突出,荣获“优秀实习生”光荣称号。

2、“双元制”培养模式项目建设

作为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机电专业“双元制”培养模式将课堂延伸到企业,推进“送教到企业”、“送教到工厂”的活动企业20余家,2年内,为企业开展技术比武等形式的竞赛活动6次,完成了“双元制”培养模式研究报告。

本专业计划中央财政投入310万人民币(实际使用310万),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50万,实际148万)、“师资队伍建设”(计划116万,实际114万)、“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计划44万,实际48万)三个模块使用。

2013年年的建设周期完成,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由2个增加到4个,实训室由6个增加到10个,校内实习工位数由210个增加到320个,多媒体教室数由8个增加到36个,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100%,毕业生专业对口率由90%上升到95%;校内鉴定所鉴定的专业工种由5个提升到8个,职业培训总规模由15000人天上升到20000人天,职业培训总收入由30万元上升到40万元。

各项竞赛中,计划在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数8个,在地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数12个;实际2011~2013年在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数13个,在地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数18个(不含团体奖);

2011年,机电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建设完成省级课题2个,全国范围内公开再版教材4本。

通过学校教育、机电竞赛这个平台,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其中经过全国机电竞赛大赛的胡水良、楚翀2人进入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研究所;马涛、邹诚在南方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成为单位技术骨干,获评“五一先锋”;罗海、何延钢任教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宾立任教湖南“三一职业技术学院”;一大批毕业生大都成为了本行业领域内的精英。

学校充分发挥首家进入株洲职教城的优势,依托建成的“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和已取得的教学成果,积极为省市企业和先进设备制造行业提供咨询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应用技术推广等服务。

2年来累计对社会开展机电专业的职业资格方面的鉴定1600多人次。

2012年,我校职业技能鉴定所获评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所。

2013年,株洲市政府启动的“蓝领精英”培训计划中,学校机电专业更是承担了相关的教学任务,为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作为大学生增强就业能力的第二课堂,学校与中南林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从2009年起,每年暑假7、8月份接纳中南林业大学机电专业学生来校实习,其中机电实训基地每年接纳200多人次,5年总共接纳大学生近1000人次。

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机电实训基地对南方航空公司、南车电机、联诚集团等企业开展了专业技术培训,其中培训的员工马涛2011年荣获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机电车竞赛第一名,2012年获湖南省机电技能竞赛全省第一名;

2012年5月,机电实训基地承接了42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南省选拔赛机电车、机电铣两个工种的竞赛任务,整个比赛顺利进行,选拔的选手成绩优异,其中机电铣项目第一名方智杨更是顺利通过了全国选拔赛,进入了国家集训队。

学校更是株洲市机电项目竞赛的定点赛场。

2013年5月学校申报的湖南省机电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得到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的批准,省厅在全省范围的综合评审下,将2013年的全省机电专业骨干师资培训班定点在了我校,来至全省10多所学校的24名老师在我校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短期培训,对全省同类学校同类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建设目标

在省人社厅、市人社局支持下,学校与25家企业合作,紧跟企业技术要求,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参照企业标准,遴选实训设备,按照岗位特征,营造工作环境;校企合作,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平台,构建功能系列化的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政府投入、企业捐助、学院自筹3种方式,新建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间实训室(部分设备为老校区搬迁过来),改变校内实训基地仅满足学生校内实习的状况;在新校区建成集教学、继续教育、培训鉴定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服务区域企业蓝领技能人才的训练基地。

建设过程

1、组建校、企专家共同参加的实训基地建设团队

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主导下,学校组建了校、企专家共同参加的实训基地建设团队,建设领导小组既包括了长沙航空等高职院校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2人,也包含了南车电机、南方航空等企业生产经验丰富的技能大师3人。

2、深入企业、学校开展调研学习,形成调研报告

学校机电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由专业负责人带队,深入南车电机、天桥起重、南方航空等6家企业,也先后到广州技师学院等兄弟院校学习取经,召开了5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座谈会,形成了调研报告。

3、校企联合团队共同研讨、设计、论证,编制形成新校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整体设计方案、车间规划方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校企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团队共同研讨、设计、论证,制定了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开放的整体建设思路,遵循适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原则科学规划、提出了建设功能系列化实训基地的设想,编制形成新校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整体设计方案,形成了机电实训车间规划方案,在新校区建设时期按照该方案进行布局和施工。

4、校企联合团队共同研讨、论证,形成实训设备采购计划

新形势下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要有与企业生产技术要求相配套的设施设备。

在设备添置方面,必须能紧跟企业的技术要求,充分考虑到设备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5、学校内部多次讨论,形成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在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过程中,学校内部多次研讨、论证,发布了《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在现有管理模式下,学校以职业鉴定所为基础,单独设立了职业训练处(简称职训处),由职训处负责与上级部门、周边学校、合作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鉴定工作;非校内教学时间,由职训处合理调配校内实训基地相关资源,高效利用;职训处单独核算,单独考核,对学校负责。

6、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

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方面,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充分论证,提出了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开放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建设功能系列化实训基地的设想。

由职训处负责,在时间安排上,有效利用和充分挖掘寒暑假、周末等设备空闲时间,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培训工作,把学校的实训教学资源对外开放,既盘活了设备,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以学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技能专家、学校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的实训基地建设团队,负责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监管。

2、资金保障

整个机电实训基地建设总投入230多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70万元、企业捐助5万元(刀具)、学校自筹160多万元。

目前,学校还在根据财力状况陆续增加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3、管理保障

根据《株洲市中级技工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建立了“职训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的基地管理框架,负责基地的教学及生产安全等日常管理,制定了相关细则,明确了管理机构各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定期考核,确保实训基地正常、有序、高效运转。

4、师资保障

学校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加强学校与企业间人员和技术交流,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实践能力。

积极引进和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或企业技师到学校任教,在师资配备上,加快建立一支“双师型”的专业骨干队伍;强化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实践的制度,增强教师“双师型”素质,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成效与成果

1、完全满足校内实训教学需要,教学效果显著

截止2013年7月,学校机电专业建成了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间功能系列化的实训室,可同时容纳800多名学生实训。

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多次被选定为省、市技能竞赛代表队训练场地;项目建设周期内,学校在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13项,在地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18项。

2、为企业培训蓝领技能人才,成效明显

在新校区实训基地的强大助力下,学校机电实训基地对南方航空公司、南车电机、联诚集团等企业开展了技能型人才培训,其中参加培训的学员马涛2011年获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机电车竞赛第一名,2012年获湖南省机电技能竞赛全省第一名,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

此外,学校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广汽菲亚特等企业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定向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3、为一类本科大学大学生技能训练提供训练平台

在校际合作方面,学校深入开展提升在校大学生和未就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有序推进大学生技能提升计划的实施,在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同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培训服务。

作为增强动手能力的“第二课堂”,学校与中南林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从2009年开始,每年暑假接收机械专业学生1000多人次来校进行车工、铣工、钳工、铸造、机电等工种的实习,近几年累计接收大学生实习4582人次。

4、作为省、市技能大赛的赛点,承接省、市各项技能大赛

2年来,学校连续承办了2011年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2012年湖南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第42届世界技能竞赛机电项目湖南选拔赛等三项省级技能竞赛以及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的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接纳竞赛选手近2000人次,承接省市队参赛选手集训近200人次。

此外,在大赛举行期间,注重与其他兄弟职业院校的交流,多次以专题形式组织示范校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等开展探讨。

5、作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定的教师培训基地,开展中职教师技能培训

学校以服务湖南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发挥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兄弟院校共享职教资源。

2013年7月承办了湖南省机电专业骨干教师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有来自全省20所技工学校的30名教师参加,期间学校邀请了德国资深机电专家欧森先生和湖南省技能大师罗军来校授课,我校的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建设和专业建设在全省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体会和思考

1、对接企业标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理念,是建设具有先进水平实训基地的关键。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实训室基地建设团队,是建设具有先进水平实训基地的保障。

3、深入调研、系统设计、优化论证,是建设具有先进水平实训基地的有效途径。

4、成立职业训练处,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平台,是盘活学校闲置资源的重要举措。

 

七、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学校机电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在高精尖设备的投入上,学校至今还没有5轴加工的机电机床,与沿海地区相比,设备上还有较大差距;机电教师还比较年轻,专业老师平均年龄才31岁,经验上有所欠缺。

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本专业将多安排教师参加生产性实训提高教师生产实践能力和服务当地经济能力,鼓励教师进行企业项目的生产与开发,在此基础上更多的考虑的是高端引领,不断的把企业先进的制造技术、加工工艺带进课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探索专业共建,不断推动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建设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