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DMADO路测分析指导书.docx
《中国电信CDMADO路测分析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CDMADO路测分析指导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信CDMADO路测分析指导书
鼎利CDMA路测分析指导书
2009年12月
目录
目录2
1、路测指标含义和简单分析:
3
1.1语音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3
1.1.1路测在覆盖分析中的应用3
1.1.2如何根据路测数据评估网络覆盖性能3
1.2EVDO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4
1.2.1DT无线性能指标:
4
1.2.1DT指标详解5
1.1.3改善覆盖质量的常用优化措施10
2、路测发生的事件简单归类分析11
2.1路测在呼叫失败分析中的应用11
2.1.1呼叫失败原因分析11
2.2路测在掉话分析中的应用16
2.2.1掉话原因分析16
1、路测指标含义和简单分析:
1.1语音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1.1.1路测在覆盖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路测,可以直接得到以下数据,作为衡量网络覆盖性能的指标。
最强导频(Ec/IodB):
移动台所收到的最强导频信号每PN码片的能量Ec与收到的总频谱密度信号加噪声Io的比值。
移动台接收功率(RxPwrdBm):
移动台接收的功率强度1.23MHz带宽内所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
移动台发射功率(TxPwrdBm):
移动台通话或接入时输出的信号强度。
移动台(Tx-AdjdB):
移动台发射功率控制的调整值,对于BandClass0的800M系统,TxPwr=-73-RxPwr+Tx-Adj。
前向误帧率(FwdFER%)
1.1.2如何根据路测数据评估网络覆盖性能
1.1.2.1单项指标分析
1.移动台接收功率(RxPwrdBm)
移动台接收功率RxPower是衡量前向链路覆盖深度的一个指标。
移动台的接收功率灵敏度设为-105dBm,考虑5dB的边界覆盖裕量,则对于不同的覆盖环境,路测数据要满足以下要求:
接收功率大于-100dBm的范围为室外覆盖;
接收功率大于-85dBm的范围为普通室内覆盖;
接收功率大于-80dBm的范围为密集城区室内覆盖。
2.移动台发射功率(TxPwrdBm)
移动台反向发射功率TxPower是衡量反向链路覆盖深度的一个指标。
移动台的最大发射功率设为23dBm,考虑5dB的边界覆盖裕量,则对于不同的覆盖环境,路测数据要满足以下要求:
移动台发射功率小于18dBm的范围为室外覆盖;
移动台发射功率小于3dBm的范围为室内覆盖;
移动台发射功率小于-2dBm的范围为密集城区室内覆盖。
3.最强导频(Ec/IodB)
导频强度Ec/Io也是衡量前向链路覆盖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小区导频覆盖门限是大于-15dB,要保证信号可靠解调的最大导频覆盖门限一般需
大于-13dB。
导频功率比例已经根据仿真和工程经验给定,一般不可随意修改。
4.移动台(Tx-AdjdB)
Tx_Adj反映闭环功率控制的调节量,是在开环功率控制的基础上的功率调节量。
通常Tx_Adj应该在0~-10dBm范围内,Tx_Adj值偏低或偏高都可能是不正常的现象,表明前反向链路不平衡。
Tx_Adj偏低表明反向链路好于前向链路,或者反向链路的初始发射功率过高;Tx_Adj偏高表明前向链路好于反向链路,或者反向链路存在干扰等问题。
5.前向误帧率(FwdFER%)
前向FER反映的是前向链路覆盖的综合质量,在CDMA系统中,对于8K语音,理想的FER控制目标为1%左右,对于数据业务,FER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实际需根据运营商的需求和目标进行衡量。
对于话音业务,FER上升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话音质量变差,在覆盖边缘地区,由于信号变差,系统解调困难,FER会较高。
1.2EVDO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1.2.1DT无线性能指标:
1.2.1DT指标详解
1.1.2.1单项指标分析
1、信噪比SINR
信噪比SINR以dB为单位,是判定DO系统下行信号质量的主要依据,是衡量DO网络覆盖设计优劣的重要性能,决定了下行速率的上限。
DT/CQT测试的信噪比可用于估算DT/CQT覆盖率。
2、终端接收功率(RXPOWER)
终端接收功率即终端接收的基站信号强度,以dBm为单位,可用于估算DT/CQT覆盖率。
3、终端发射功率(TXPOWER)
DT/CQT测试过程中终端发射的信号强度,以dBm为单位,可用于估算DT/CQT覆盖率。
4、DRC申请速率
终端根据当前信号的信噪比SINR值,来请求可能的最高速率(DRC),该值间接反映了当前信号SINR的质量。
5、前向PER误包率
前向PER误包率体现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数据包的比例,是反映网络数据包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6、覆盖率
定义1:
覆盖率=DO覆盖区域内“终端接收功率>=-90dBm,且SINR>=-6dB,且终端发射功率<=15dBm”的采样点数目占所有采样点比例。
定义2:
覆盖率=符合测试条件的采样点数/总采样点数×100%;
符合试呼条件的采样点数=连续5秒:
SINR>=-6dB且终端接收功率>=-90dBm的采样点数。
说明:
定义1统计FTP数据业务DT测试数据的DO覆盖率。
定义2统计FTP数据业务CQT测试数据的DO覆盖率。
7、Connection建立成功率
定义:
Connection建立成功率=终端主叫连接建立成功次数/终端主叫连接请求次数×100%;
说明:
(1)Connection建立成功率可以理解为DO网终端与AN间的无线链路空口建立成功率。
(2)终端主叫连接请求次数:
当终端主动发起连接时,记终端发出的
“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次数为终端主叫发起连接请求次数。
(3)终端主叫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终端主叫发起连接请求后,在该次连接中终端发出“TrafficChannelComplete”消息次数记为连接成功次数。
(4)Connection成功率即为:
终端主叫发出“TrafficChannelComplete”次数/终端主叫发出“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次数×100%
8、Connection建立时延
定义:
Connection建立时延=(Connection建立时延总和/Connection建立成功总次数)
说明:
(1)Connection建立时延:
终端发起一个分组数据呼叫,从终端发出
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到发出第一条TrafficChannelComplete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2)取所有测试样本中除了连接失败情况外的平均时长。
9、分组业务建立成功率
定义:
分组业务建立成功率=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次数/拨号尝试次数(分组)×100%
说明:
(1)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次数:
发起拨号连接尝试之后,PPP连接建立成功,收到拨号连接成功消息认为分组业务建立成功,该消息由PPP建立过程中最后一个
包含IP地址已分配的IPCP配置消息(IPCPconfigurationAck)确认;
(2)拨号尝试次数:
终端发出拨号指令次数。
(3)统计FTP数据业务DT/CQT测试数据的建立成功率。
10、分组业务建立时延
定义:
分组业务建立时延=(分组业务建立时延总和/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总次数)
说明:
(1)分组业务建立时延:
终端发出第一条拨号指令到接收到拨号连接成功消息的时间差;
(2)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次数:
同分组业务建立成功率的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次数;
(3)取测试样本中除了连接失败情况外的平均时长。
(4)统计FTP数据业务DT/CQT测试数据的建立时延。
11、分组业务掉话率
定义:
分组业务掉话率=异常释放的分组业务次数/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总次数×100%
说明: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均认为异常释放的分组呼叫次数:
a)网络原因造成拨号连接异常断开,判断依据为在测试终端正常释放拨号连接前的任何中断。
b)测试过程中超过3分钟FTP没有任何数据传输,且尝试PING后数据链路仍不可使用。
此时需断开拨号连接并重新拨号来恢复测试;
(2)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次数:
同建立成功率的分组业务建立成功次数。
(3)统计FTP数据业务DT/CQT测试数据的掉话率,由于测试模式为“EVDOONLY”,
测试中因离开DO覆盖区而造成的掉话不纳入掉话统计。
12、上行FTP吞吐率
定义:
上行FTP吞吐率=FTP上传应用层总数据量/总上传时间
说明:
统计DT/CQT上行FTP吞吐率平均值及各区间分布,FTP掉线时的数据不计入速率统计指标。
13、下行FTP吞吐率
定义:
下行FTP吞吐率=FTP下载应用层总数据量/总下载时间
说明:
统计DT/CQT下行FTP吞吐率平均值及各区间分布,FTP掉线时的数据不计入速率统计指标。
14、上行RLP层吞吐率
定义:
上行RLP层吞吐率=上行RLP层总吞吐量/总时间
说明:
上行RLP层吞吐率(即反向RLP层吞吐率)体现网元RLP层的数据上传能力,是反映EVDO网络高速数据业务吞吐能力的重要指标。
15、下行RLP层吞吐率
定义:
下行RLP吞吐率=下行RLP层总吞吐量/总时间
说明:
下行RLP层吞吐率(即前向RLP层吞吐率)体现网元RLP层的数据下传能力,是反映DO网络高速数据业务下行吞吐能力的重要指标。
16、虚拟软切换成功率
定义:
虚拟软切换成功率=虚拟软切换成功次数/虚拟软切换尝试次数×100%。
说明:
(1)虚拟软切换尝试次数:
DRCCover从NULL变为指向扇区的ID值(非NULL)为一
次尝试;
(2)虚拟软切换成功次数:
终端发送包含非NULLDRCCover并且Ack信道是enable
状态;
(3)统计FTP数据业务DT测试过程中的前向虚拟切换成功率。
17、虚拟软切换时延
定义:
虚拟软切换时延=虚拟软切换时延=“终端在切换前发送的最后一个NULLCover”与“终端在切换后新的扇区上发送第一个ACK之间的时间间隔”。
说明:
统计FTP数据业务DT测试数据中的前向虚拟软切换时延。
18、反向软切换成功率
定义:
反向软切换成功率=反向软切换时的TCC消息(trafficchannelcomplete)
次数/反向软切换时RU消息(RouteUpdate)次数。
说明:
(1)统计FTP数据业务DT测试数据中的反向软切换成功率。
(2)反向软切换过程区别于CONNECT建立过程的特点是只出现RU消息、而不出现ConnectionRequest消息。
19、激活态Ping成功率
定义:
激活态PING成功率=激活态PING成功的次数/激活态PING尝试次数×100%。
说明:
统计DT/CQT测试数据的激活态PING操作成功率。
20、激活态Ping平均时延
定义:
激活态PING平均时延=各次激活态PING成功的时延值相加/激活态PING成功的次数。
说明:
统计DT/CQT测试数据的激活态PING时延。
21、休眠重激活PING成功率
定义:
休眠重激活PING成功率=休眠态PING成功的次数/休眠态PING尝试次数×100%。
说明:
统计CQT测试数据的休眠态PING成功率。
22、休眠重激活PING平均时延
定义:
休眠重激活PING平均时延=各次休眠态PING成功的时延值相加/休眠态PING成功的次数。
说明:
统计CQT测试数据的休眠态PING时延。
23、激活态DO->1X切换成功率
定义:
DO->1X切换成功率=成功切换的次数/切换尝试的次数。
说明:
(1)切换尝试:
终端在DO网中由于覆盖太弱而发ConnectionClose来判断为切换尝试。
(2)如果切换成功,切换过程中拨号连接不中断,并且终端(或电脑)的IP地址在切换前后不改变,另外终端(或网络)在切换后能够触发建立1X的呼叫连接,并继续做数据传送。
24、激活态DO->1X切换时延
定义:
Do->1X的切换时延以终端在DO网络上发送“ConnectionClose”开始,终端给纯1X基站发送“serviceconnectcomplete”为截止点。
说明:
更准确的截止点应该是纯1X基站的BSC给MSC回“AssignmentComplete”
消息(表明A8/A10已经建立),但从终端侧无法获取该信息,所以暂以空口信令为准来计算时延。
25、休眠态DO->1X切换成功率
定义:
休眠态DO->1X切换成功率=DO->1X休眠态切换成功次数/DO->1X休眠态切换尝试次数×100%
说明:
1、DO->1X休眠态切换成功次数:
从DO休眠态切换到1X网络,如果拨号连接始终未断开,终端状态变成“ATswitchto1x”,并且发出“OriginationMsg”后收到ACK消息,可以正常在1X上发起业务的次数;
2、DO->1X休眠态切换尝试次数:
终端状态变成“ATswitchto1x”,并且发出“OriginationMsg”消息次数记为切换尝试次数。
26、休眠态1X->DO切换成功率
定义:
1X->DO休眠态切换成功率=1X->DO休眠态切换成功次数/1X->DO休眠态切换尝试次数×100%
说明:
1、1X->DO休眠态切换成功次数:
从1X休眠态移动到DO网络,如果拨号连接始终未断开,终端发起LocationUpdate过程,并且可以正常在EVDO上发起业务的次数;
2、1X->DO休眠态切换尝试次数:
终端状态变成idle,并且以终端向DO系统发出“LocationNotification”消息次数记为切换尝试次数。
27、前向边缘速率
统计前向边缘速率DT测试中的RLP层吞吐率最小值、区间分布,以及DT的覆盖轨迹图。
1.1.2.2整体分析
用Tx、Rx和Ec/Io等指标综合衡量覆盖率:
城区DT测试:
测试数据在0.1km*0.1km的Bin内求平均,得到平均的Tx、Rx和最强Ec/Io,统计同时满足Tx<=3dBm,Rx>=-85dBm和Ec/Io大于-12dB的Bin的比率,即为总的覆盖率。
主要道路DT测试:
直接用测试数据统计Tx<=3dBm,Rx>=-85dBm和Ec/Io大于-12dB的比率,三者结合得到总的覆盖率。
1.1.3改善覆盖质量的常用优化措施
1.调整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高度;
2.更换天线类型调整天线的增益、波瓣角,是否采用电调天线等;
3.小区功率调整;
4.清除外界干扰;
5.在覆盖盲区或者弱区增加基站、射频拉远或者直放站;
6.增设室内分布系统;
7.搬站,调整网络拓扑结构。
2、路测发生的事件简单归类分析
2.1路测在呼叫失败分析中的应用
2.1.1呼叫失败原因分析
2.1.1.1设备故障引起呼叫失败
排查分析:
查询近期是否有过硬件更换、传输调整等硬件上的变动;
查询近期是否有过版本升级、参数调整等软件上的变动;
如果近期有软硬件上的调整,检查这些调整是否得当,可考虑恢复这些调整,看问题是否不再出现;
如果近期没有软硬件上的调整,进行单站检查,判断是否是设备问题;单站检查可以检查出比较明显的设备(包括天馈系统)故障,但一些比较隐蔽的设备故障单站检查不一定查得出来,这时可以通过对一些模块或板件进行复位、更换操作来定位是否是设备故障原因引起掉话。
如果通过对软硬件调整的回退,对某些模块或者板件进行复位、更换后非正常掉话现象消失,则可以判定是由于系统设备故障引起了掉话。
解决问题方法:
由于是设备故障问题导致非正常掉话,所以不能叫做优化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对症下药,通过上面的排查方法找出设备(包括天馈系统)故障所在,解决该故障即可。
在故障排查时可以重点关注CBR、TFU、OM、CCU、天馈系统等是否存在问题。
2.1.1.2覆盖不足引起呼叫失败
典型现象:
移动台前向接收功率RxPower大约在-100dBm左右或更小;
移动台反向发射功率TxPower趋向于最大值23dBm;
最强导频强度Ec/Io小于-15dB或者更小;
移动台发出起呼消息后,迟迟无法接入成功,最后显示呼叫失败。
优化方法:
对于覆盖不足引起的呼叫失败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覆盖盲区或者弱区增加基站(宏基站/微基站/射频拉远),也可以使用直放站,当然新增基站要考虑到和原有网络的拓扑结构配合问题;如果加站暂不可行,可以使用其它一些方法来加强覆盖,比如增加基站天线高度、选用大增益天线、调整天线方向角、下倾角等,但这些方法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并且要在不影响网络整体性能的前提下使用。
2.1.1.3无线信道衰落引起呼叫失败
典型现象:
起呼时移动台前反向信号正常,但最后还是呼叫失败;
在此期间移动台接收信号出现很大衰落(移动台在街道拐弯或者进入地下隧道)。
优化方法:
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尽量减少信号覆盖衰减变化特别大的区域。
2.1.1.4前反向不平衡引起呼叫失败(前向好于反向)
典型现象:
移动台前向接收功率RxPower和最强导频强度Ec/Io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如RxPower大于-100dBm,Ec/Io大于-15dB;
移动台起呼后,反向发射功率TxPower一直抬升,直到最大值23dBm,但无法接入成功;
呼叫失败后,移动台会在原来的导频上待机;让移动台向基站靠近,使之可以呼叫成功,观察Tx_Adj,会是一个正值。
(注:
只有当移动台捕获前向业务信道,即反向闭环功控生效之后,才会有Tx_Adj值)
优化方法:
找出前反向不平衡的根源,力争使前反向链路达到平衡。
判断是否小区功率设置过大;
判断是否导频增益设置过大;
判断是否存在反向干扰。
2.1.1.5接入/切换冲突引起呼叫失败
典型现象:
移动台在信号覆盖弱区起呼;覆盖弱区可根据路测数据来判断:
移动台接收功率RxPower、导频强度Ec/Io都较低,移动台发射功率TxPower较高。
如果移动台发起呼叫后位置保持不动,则可以起呼成功;
如果移动台发起呼叫时由待机小区向其它小区快速移动路测时车速较快,其接收功率RxPower增大,但发射功率TxPower增大,导频强度Ec/Io急剧变差,最终接入失败;接入失败后,移动台在一个新的较强导频上待机;
优化方法:
如果系统可以实现接入过程中的切换(同时需要移动台也支持),就不会出现由于接入/切换冲突而导致的呼叫失败;合理调整网络结构,合理规划软切换区域,在出现上述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适当增大软切换区,这样一是可以让移动台在起呼前通过空闲切换先切换到另一小区;二是可以让移动台起呼后有足够的时间和信号强度完成接入。
2.1.1.6资源不足引起呼叫失败
典型现象:
路测时观察移动台接收的信令消息,移动台发起呼叫后,收到基站下发的证实消息,但没有收到信道指配消息,最终呼叫失败;在此期间移动台接收信号正常,没有出现大的衰落;
以上呼叫失败的情况并不是经常出现,一般是在忙时出现,在话务量较低时就不会出现,呼叫正常。
优化方法:
找出具体是哪方面资源不足,对症下药,对网络进行调整参数调整、拓扑结构调
整或者扩容。
如果是物理资源不足如信道板CE资源不足、声码器资源不足、中继电路资源不足等,考虑对相应物理资源进行扩容。
如果是前向功率资源不足(即前向功率过载),可考虑进行如下优化方法:
无线参数优化,检查后台无线参数设置,各种前向过载控制参数设定是否合理;
网络拓扑结构调整(包括天馈参数和小区功率调整),让话务较闲的小区合理分担话务过忙小区的话务量;
话务繁忙小区如果带有直放站,将其所带直放站改为基站,或者改由话务较为空闲的基站作为该直放站的施主基站;
小区分裂,增加基站;
升级为双载频。
2.1.1.7寻呼信道增益设置过小引起呼叫失败
典型现象:
起呼时,移动台前向接收功率RxPower正常,导频强度Ec/Io正常,反向发射功率TxPower正常;
呼叫过程中,移动台向远离基站方向移动,距离基站达到一定距离后(没有超出基站覆盖区),接入失败;
在接入失败点,移动台无法待机在本小区上,或者一直处于初始化状态,或者待机在其它小区上导频较弱;
在接入失败点,用PNScanner进行导频强度测试,起呼小区PN的导频强度Ec/Io值正常;
用可以测试码域功率的仪器(比如Viper)进行码域功率测试,该小区寻呼信道功率不足。
优化方法:
检查后台参数设置,合理设置寻呼信道增益值。
2.1.1.8接入参数设置不当引起呼叫失败
典型现象:
移动台前向接收功率RxPower正常,导频强度Ec/Io正常;
路测时观察移动台接收的信令消息,移动台发起呼叫后,没有收到基站下发的证实消息,最终接入失败;
在此期间移动台接收信号正常,没有出现大的衰落;
但接入失败前移动台发射功率并不高。
相关接入参数说明如下:
INIT_PWR
定义:
接入的初始功率偏置,用于接入信道初始发射时的开环功率控制;基站置这一字段为移动台用于在接入信道上初始发射的开环功率控制估计的校正因子;
范围:
-16至15dB,标称值为0dB;
说明:
INIT_PWR设高,有利于捕获接入信道,但增加了反向干扰;INIT_PWR设低,将使接入信道捕获困难。
NOM_PWR
定义:
标称发射功率偏置,基站置这一字段为移动台用于开环功率控制估计的校正因子;
范围:
-8至7dB,标称值为0dB。
PWR_STEP
定义:
功率增量,基站设这一字段值为移动台在接入试探序列中连续的接入试探之间的用来增加发射功率的值;
范围:
0至7dB。
NUM_STEP
定义:
接入拭探数,基站置这一字段值为移动台将在一个单一接入试探序列中传送的最多接入试探数减一的值;
范围:
1-15,缺省值为6;
说明:
NUM_STEP设高,可以提高接入概率,但会增加接入时间;NUM_STEP设低,将降低接入概率。
MAX_REQ_SEQ
定义:
接入信道请求的最大接入试探序列数,基站将置这一字段为移动台接入信道请求所要发送的接入试探序列最大值;
范围:
1-15,缺省值为2;
说明:
MAX_REQ_SEQ设高,增加接入成功率;MAX_REQ_SEQ设低,降低接入成功率。
补充说明:
要确认基站有没有收到接入请求,或者有没有下发证实消息,最好的方法就是同时在基站侧对该移动台进行信令跟踪。
优化方法:
检查后台参数设置,合理设置接入参数。
2.1.1.9移动台作被叫暂时无法接通的一些分析
典型现象:
主叫方信号正常;
主叫方最后听到提示音:
被叫移动台暂时无法接通。
优化方法:
如果是由于覆盖问题引起,则是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是由于跨LAC区引起,则要检查LAC区规划是否适当,一般LAC区的边界要尽量规划在话务量少、用户少的地区;
如果是由于空闲切换引起,也是属于正常现象,视问题的严重性而定,是否需要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调整,以改变空闲切换区。
2.2路测在掉话分析中的应用
掉话是通话的中断,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