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2632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docx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ldquo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doc

是等处所,如《俱舍释》云:

“诸饿鬼王名为琰魔,诸鬼本处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而有,从此展转散居余处。

饿鬼居住的处所如何呢?

就像《俱舍论自释》里所说:

饿鬼王叫做琰魔,饿鬼居住的本处就是琰魔王国。

在这个南赡部洲往下经过五百由旬的地方有饿鬼的领域。

从它的根本王国再向外发散,也有零零散散的居住在其它地方的饿鬼。

这跟现在的国家结构有点像,有首都或者中心城市,也有卫星城市,以及散落在周边的各种乡、镇等等。

饿鬼也有它的本处,叫做琰魔王国,也有周边其余零散的饿鬼居住地,要像这样来了解。

《亲友书》亦云:

“于饿鬼中须依近,欲乏所生相续苦,无治饥渴寒热劳,怖畏所生极暴苦。

在饿鬼里长时不离的就是欲渴缺乏所生的相续不断的苦,那是一种没办法治疗的饥渴、寒热、辛劳、怖畏等所生的极其暴恶的苦。

因为这是业力病,所以直到业没消尽之间是没法脱离的,是这样由于业的控制力使饿鬼长期陷在一种欲渴缺乏的苦当中。

“欲乏”,就是饿鬼的所欲很多,希望有饮食、温暖或者一个安定的环境、生活状况。

它到处去寻觅,但是环境极其匮乏,什么也得不到,比非洲的难民还要穷苦无数倍。

所以看到了人间的这些乞丐、难民,或者饥馑、赤贫等的状况,再去推饿鬼的状态,那就是要百千万亿倍地增长。

这样才知道他们一直在贫乏当中,日日夜夜都在饥寒交迫、炎热难忍、干渴难耐、辛劳艰辛或者处处充满怖畏、心惊胆颤等的苦当中。

这都是因为他的吝啬小气,舍不得布施,这样紧紧地握着,以后就没有东西给他,这都是违背因果律而行的果报,也是业果愚的结局。

“或有口细如针孔,腹等山量为饥逼,下劣捐弃不净物,尚不具足寻求力。

接着一一地描述各种饿鬼异熟上的苦相。

由于饿鬼的口细得像针孔,肚子大得像一座山,所以即使万幸得到了一点点饮食,又哪里能饱足?

这样他就时时都是被很大的饥苦逼迫,没办法解决,整天饿得死去活来的,但是又一无所获。

所以我们想象一下,饿鬼都是皮包着骨头,面容憔悴,两眼无神,双脚蹒跚,一直向外面乞求:

“给我吧!

给我吧!

哪里有?

哪里有?

”可是环境里没有一点可得,即使连水、饭等的名字也听不到,连那些下劣的抛弃物,脓、鼻涕、屎尿等的不净物也很难得到。

“有存皮骨裸形体,如枯枝叶多罗树,有于夜分口炽然,受用口中烧然食。

又有饿鬼就只有一个皮包骨头的裸体,就像布满枯枝的多罗树那样,能看到他的脸面、四肢、身躯全部都是非常地干枯。

有一些饿鬼晚上口里烧燃,食物一放到口里就燃烧起来,吃进去都是高度地烫伤。

“有下种类诸不净,脓粪血等亦无得,面互相冲有受用,颈瘿成熟所生脓。

还有一些饿鬼就是下劣的各种不净物,比如脓汁、大便、血、鼻涕等也是得不到的。

再有饿鬼们为了抢夺饮食互相斗争,冲击对方的脸部,也有饿鬼受用自己颈瘿成熟流出的脓血。

“诸饿鬼中于夏季,月炎冬季日亦寒,令树无果诸饿鬼,略视江河亦当干。

由饿鬼的吝啬习气,他在夏季也感得月亮非常地炎热,在冬季也感得太阳非常地寒冷,使得他夏季无清凉,冬季无温暖。

再者在他心前显现的树都是干枯、没有果实的,在他的心前出现的江河,用眼睛稍微看一看就变得干涸,没有一滴水。

所以这种业感很稀奇,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并没有心外独立的外境,一切的国土、环境、受用、根身全部是我们的业力所感,唯心所现。

以吝啬业所感的就是这样颠倒的环境,在这个境遇里一点点所欲都得不到,反而显现与欲求相反的境界。

所以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心不能颠倒,业行不能颠倒,否则将来的果报统统都是颠倒的。

每个人都应该理智地随顺因果正道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心一念、每一句话都要按照因果律来如理取舍。

由于顺于缘起正道的缘故,将来方方面面都会有很自然、很和谐、很适合身心受用的果报。

今天人们的行为都不离悭吝、争夺、谋害、欺骗等,所以天灾频仍、四季不调,器界的现象都变得颠倒,这也是人心颠倒导致的。

我们应当从这里反省自己的过失,从此按照因果律来生活。

其中初颂显示总苦,所余诸颂显示别苦。

劳为食故,遍处驰求。

畏谓由见,执剑杵索诸士夫故,而起畏怖。

下劣捐弃,谓随意弃。

夜分者谓至夜间其口烧然。

口中烧然者,谓随所食皆烧其口。

受用谓食。

眼如恶毒之所然烧,甘凉泉河悉当枯竭。

又于一类显似猛焰,火炭充满。

又于一类显为脓河,种种秽虫弥满流注。

是释中说。

这里第一颂显示饿鬼界的总苦为所欲匮乏苦,它的支分相就是无法救治的长期处在饥渴、寒热、辛劳、怖畏等的大苦当中,其余的各颂是显示各类饿鬼特有的苦。

以下对于一些关键词再作解释。

比如饿鬼有辛劳的苦,他为了食物要到处去奔波、寻找,而他是那么没有气力,走两步都摇摇晃晃的,然而为了生存还是要到处奔走寻找,十分辛苦。

这样忙碌了一天也得不到一点食物,第二天还要继续奔走,不断地寻找,像这样叫做辛劳之苦。

就像福薄之人到处寻觅财富,历尽艰辛也只能得到一点点钱,但这比饿鬼已经好上百千万亿倍了。

所以一定要在现在有暇满身的时候广种福德,以免未来堕落成饿鬼,或者生到同样贫乏的境界,每个有理智者都应当为自己未来的前程种下福因。

“畏”是指他时时处在恐惧的状态,就像现在街边的那些小商贩,最害怕的就是城管,远远的看到就赶紧逃。

但是饿鬼的惊慌、恐惧就远远超过这样的苦了,也就是在饿鬼的境界里有很多拿着刀剑、铁杵、绳索等的鬼卒,这些饿鬼远远见到持着兵器的鬼卒,就会生起很大的恐怖,很害怕受到惩罚。

“下劣捐弃”就是指人类随意丢弃的口水、鼻涕、脓血、大小便等等,或者倒掉的残羹剩饭、汤汤水水等。

“夜分”是指一到了夜晚,饿鬼以业感突然之间口里开始燃烧,这就是业力的表现。

譬如有些病在某个时辰就要发作,这类饿鬼就是在晚间业力发作,口就自然燃烧起来了。

“口中燃烧”就是由于业感无论吞食什么都会烧到口。

“受用”是指食物。

再者由于业感,饿鬼的眼睛就好像充满毒火那样,清凉的泉池被它一看,就会当即干涸。

又有一类河流显现成猛烈的火焰,里面充满了火炭,还有一类显现成脓河,里面弥满各种污秽的虫子,不断地流注。

像这些就是饿鬼自身和环境上的苦相。

《弟子书》亦云:

“猛渴遥见无垢河,欲饮驰趣彼即变,杂发青污及烂脓,臭泥血粪充满水。

这一段是讲饿鬼的业感现象,就是以他的习气会变现出环境方面的错觉。

因为他是被猛烈的干渴所逼,一直都盼望着哪里有水哪里有水,结果他的错觉里就感觉前面很远处有一条清澈的河流,那就是他所希求的,所以马上就到那里去。

到了近前的时候,境界马上就变了,那里根本没有清澈的河水,都是杂乱的头发、青污、烂脓、臭泥、血粪等等充满的状况。

有人怀疑:

怎么会在错觉里出现无垢河呢?

这就好比一个母亲死了孩子,但因为她对儿子的情执太强,所以在她的错觉里,这个儿子还活着。

同样,饿鬼一直在干渴当中,他就老是出现错觉,认为前面有一条无垢河,而且他感觉那个河水非常清澈、甘甜,他就马上往那里奔。

要看到他是有强烈地渴望,而他的境遇却是这样悲惨,一点都得不到。

就像一个人打妄想,我想要这个想要那个,他不随顺因果律,拼命地用巧取豪夺、欺诈、勒索或者悭吝等的手段来得到,结果与因果律相违。

当然在他的境遇中一点也不能显现,这样一方面欲渴非常大,而实际显现非常地贫乏,由此构成了饿鬼极度的贫乏之苦。

所以有一类饿鬼非常苦,他的肚子像山峦那么大,表现出他的所欲是很大的,而他的口像针眼那么细,表示他能得到的量是极少的,这样长年处在饥渴不得、无法满愿的状况。

“风扬浪洒山清凉,檀树青荫末拉耶,彼趣猛焰遍烧林,无量株杌乱杂倒。

又感觉前方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环境,那里有很宽的大河,风一吹水浪洒在山岩上,山上有美妙的园林,那里有茂密的檀香树林,郁郁葱葱的青荫掩映。

他就很努力地往那边奔去,结果所到之处只见一片被猛烈火焰燃烧的森林,无数株杌杂乱地倒在地上。

“若奔畏浪高翻滚,泡沫充溢大水藏,彼于此见热沙雾,红风猛乱大旷野。

又在面前显现一个非常吓人的、波浪高高翻滚、泡沫充满的大水藏,他为了解除干渴就吃力地往那边去,到了近前只见到一片炽热的风沙卷在虚空中形成了雾状的红风、猛利吹刮的大旷野,哪里有什么清凉的水藏呢?

“此住其中望云雨,云降铁箭具炭烟,流飞炽炎金刚石,金色电闪降于身。

当时饿鬼站在那里一直看着空中的云雨,希望能降一点雨下来?

没想到从云中降下的是炽燃火炭、铁箭,而且空中有炽燃、炎热的金刚石穿梭飞流,又有金色的闪电打在身上。

“热逼雪纷亦炎热,寒迫虽火亦令寒。

猛业成熟所愚蒙,于此种种皆颠倒。

饿鬼被热苦所逼即使大雪纷飞也是倍感炎热,他被寒冷所逼,即使触到火也是非常冰冷。

这是由于他宿世悭吝猛暴的业成熟而十分愚蒙,各种显现都是颠倒的。

以他的欲渴总是幻想能有非常大的所得,而以他的业报显现出的只有受苦的刑具,处处都是与所欲相反的景相。

想要清凉的水结果得到的是火,想要温暖结果得到的是严寒,想要得到富足结果得到的是贫乏,想要得到檀香林结果得到的是大热沙。

“针口无量由旬腹,苦者虽饮大海水,未至宽广咽喉内,口毒滴水悉干销。

饿鬼的口小得像针眼一样,腹部大得有无量由旬,这样倍受贫乏苦的众生,即使饮用了大海的水,但水还没有到达宽广的咽喉,就被口中的毒焰烧得一滴不剩全部都干掉,有那么大的业力。

其寿量者,《本地分》及《俱舍论》说:

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自年能至五百。

《亲友书》云:

“常无间息受众苦,由其恶行坚业索,系缚一类有情寿,五千及万终不死。

”其释说为一类饿鬼寿量五千,或有一类寿量万岁。

《本地分》说:

“三恶趣中身量无定,由其不善增上力故,大小非一。

饿鬼的寿量《本地分》和《俱舍论》里说,饿鬼以人间一个月为一天,它的寿量有这样的五百年。

《亲友书》里说,身为饿鬼恒常不间断地感受各种贫乏、饥渴、恐惧、辛劳等的大苦。

这是由于他被悭吝的恶行、坚牢的业索系缚住了,所以他们在五千乃至一万年当中终究无法死去。

能早一点死掉还能少受一点饥渴之苦,然而以业力未尽死也死不了。

就像有些人得了重病苦不堪言,他想一死了之也不可能,这就是业力未消的缘故。

在《亲友书》的注释里说,有一类饿鬼寿量是五千岁,又有一类是一万岁。

《本地分》说,三恶趣中的众生,身体的形量不定,由于过去不善业力的种种差别,导致所感的身体形状、大小等种类繁多。

这一句讲到了三种恶趣的身量,不单是说饿鬼界的情况。

比如说地狱、饿鬼、旁生的身体到底有多大呢?

这是不一定的。

譬如旁生里有一些极其微小,就像细菌;还有一些极其庞大,譬如鲸鱼。

饿鬼和地狱的众生也应当如是理解。

总而言之,众生的业是无量无数的,业感的现象也是有种种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若思如是恶趣众苦,应作是念:

现在探手煻煨之中住一昼夜,或于严冬极寒冰窟裸而无衣住尔许时,或数日中不用饮食,或蚊虻等哳咬其身,尚且难忍,何况寒热诸那落迦,饿鬼旁生互相吞啖,是等众苦,我何能忍?

度现在心,乃至未能转变心意,起大怖畏,应勤修习。

若虽知解,或未修习,或少修习,悉皆无益。

这是说明思维恶趣苦的修量。

如果要思维这样的恶趣众苦,就应当这样想:

现在把我的手探在煻煨当中住一昼夜,我能忍吗?

或者我在严冬腊月极寒冷的冰窟里裸体安住一昼夜,我能忍吗?

或者几天当中不吃饭、没有饮食,我能忍吗?

或者蚊虻等噬咬我的身体,我能忍吗?

像这样尚且难忍,何况寒热诸地狱以及饿鬼和旁生互相吞噉的这些苦,我怎么能忍?

观察现在的这个心,乃至没有转变心意、发起大怖畏之间要精勤地修习。

如果虽然有些知解,但没有修习,或者少许的修习都没有利益。

如《事阿笈摩》说:

庆喜妹家二甥出家,教其读诵,彼读数日,懈怠不读,附与目犍连子,仍如前行。

庆喜嘱曰:

应令此二意发厌离。

目犍连子引至昼日所经处所,化为有情大那落迦。

彼等闻其斫截等声,遂往观视,观见斫截所有众苦。

又如《事阿笈摩》里说:

阿难有两个外甥出家,教他们读诵,他们读了几天就懈怠不读了,交给目犍连教导,仍然像前面一样。

阿难嘱咐说:

“应该让这两个孩子发厌离心。

”目犍连就引他们到白天经行的处所,化现了一座有情大地狱,他们听到里面有很多的砍斫、割截等的声音,就过去看,见到了地狱罪人被砍截的很多大苦。

又见彼处有二大镬,涌沸腾然。

问云:

“此中全无入者耶?

”报云:

“阿难陀有二甥,既出家已,懈怠废时,死后当生此中。

”彼二慌恐,作如是念:

设若知者,现或置入。

次返目犍连子处,详白所见。

又见那里有两口大锅,里面烧着涌沸的汤,就问:

“这里难道没有人进去吗?

”回答说:

“阿难陀有两个外甥出家以后,懈怠荒废时间,死了会生在这里。

”他们两个很惊慌,就这样想:

如果他们知道就是我们,现在或许就把我们扔进去了。

所以赶忙返回到目犍连这里,详细说明了路上的所见。

目犍连子告云:

“二求寂,若此过患,若余过患,悉是由其懈怠所生,当发精进。

”彼二遂发精进,若未食前,忆念地狱,则不饮食;若于食后而忆念者,即便呕吐。

目犍连就告诉他们:

“两个小沙弥啊!

像这样的过失以及其余的过失都是由懈怠产生的,你们要发精进。

”这两个人从此就发了精进心,如果没吃饭之前忆念地狱就不再想吃饭,如果吃了以后忆念就会呕吐。

又引至余昼经行处,于余一处,化为诸天,彼由闻其琵琶等声,遂往观视,见有天宫,天女充满而无天子,问其无有天子因缘,答云:

“阿难陀有二甥,既出家已,发勤精进,彼二死后,当生此中。

”彼二欢喜,还白目犍连子。

教曰:

“二求寂,若此胜利,若余胜利,悉从勤发精进而生,应发精进。

又把他们引到另一处白天经行的地方,在这里幻化出天界的景象。

他们听到了琵琶的妙音,就过去观看。

见到有一座天宫充满了天女却没有天子,就询问没有天子的因缘,回答说:

“阿难陀有两个外甥,出家以后发勤精进,他们死了以后会生在天宫里。

”这两个人很高兴,回来告诉目犍连,尊者教导说:

“两位沙弥,像这样的殊胜利益以及其余的殊胜利益都是从勤发精进而生,应当发精进。

次发精进受圣教时,见如前引,真实相应经中宣说“从诸善趣而生恶趣”,问云:

“圣者,我等若从人天之中死后,复生三恶趣耶?

”告云:

“二贤首,乃至未能断诸烦恼,尔时于其五趣生死,如轳辘理,应须轮转。

然后他们发起精进受持圣教时,见到前面所引用的一部《真实相应经》里宣说的“从诸善趣而生恶趣”的句子,就请问说:

“圣者!

我们如果从人天之中死后还要生三恶趣吗?

”尊者回答:

“两位贤首,乃至没有断掉烦恼期间就要在五趣里生死,犹如轳辘转的状况那样,是需要继续轮转的。

彼二厌离,作是白云:

“今后不行诸烦恼行,惟愿为说如是正法。

”目犍连子为说法已,证阿罗汉。

这两人就生了厌离,这样说:

“今后我们再也不行诸烦恼行,唯愿为我等宣说这样的正法。

”目犍连就给他们说法,证得了阿罗汉果。

是故能灭懈怠,能发精进勤修正道,策发其意令希解脱及证解脱,其根本因者,谓赞修苦。

纵有大师现住世间,于此教授,更无过上而可宣说。

即于此中,发生下中士夫意乐,次第极显。

所以能够息灭懈怠、发起精进、勤修正道、策发自己的心希求解脱以及证得解脱,它的根本因素赞叹就是修苦这个妙门。

纵然佛陀现在住世,对于这个教授也没有更殊胜可宣说的了,就是在这一个修苦当中会发生下士和中士的意乐,这个次第是极其明显的。

净修心量,亦是乃至未起如是意乐以来,应须恒常励力修习。

三恶趣苦修心的量度,就是还没有发起这样的中下士夫意乐之间,要恒常不断地努力修习。

 

思维心中的法道

分别思维外障饿鬼、内障饿鬼、自障饿鬼的苦相,再结合受苦的时间做思维,并以此转变自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