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433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6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docx

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

 

330千伏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投标文件

 

建筑部分

1 编制依据……………………………………………………………

(1)

2 规范、技术标准和法规……………………………………………

(1)

3 工程概况及特点……………………………………………………(3)

4 工程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15)

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1)

6 施工方案……………………………………………………………(22)

7 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因素及其保证措施……………………(41)

8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技术措施………………………(43)

9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技术措施………………………(56)

10分包工程及临工管理措施………………………………………(62)

11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达标投产…………………………………(64)

12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67)

13纲要总体评价………………………………………………………(68)

附件: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69)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70)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71)

1 编制依据

1.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编制的《330千伏平川变电站工程》土建部分设计说明书及土建部分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

1.2甘肃省电力公司于2007年9月编制的《330千伏平川变电站建筑及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确定的招标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1.3 国家现行建筑施工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国家及甘肃省现行有关建筑施工的规定和文件。

2 规范、技术标准和法规

2.1 技术规范

2.1.1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93

2.1.2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02

2.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1.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2.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1.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2.1.7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1.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1.9《屋面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7—2002

2.1.10《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1.1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97

2.1.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1.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1.1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3—2002

2.1.15《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

2.1.16《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2.1.1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J175—99

2.1.18《普通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1.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2.1.20《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1.2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2.1.2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JGJ53—92

2.1.2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JGJ52—92

2.1.2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T55—96

2.1.25《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T98—96

2.1.26《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2.1.2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1.2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1.2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1.3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2.1.3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篇SDJ169—87

2.1.32《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DL5027—93

2.1.3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1.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2.1.3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2.1.3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3-1997

2.1.37《甘肃省电力公司330千伏送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

2.1.3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2 建设法规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2.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2.3 《甘肃省建筑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3 工程概况及特点

330KV平川变电站为新建变电站,位于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电厂西北约3.3km,G109K1550km路标东侧约3.0km。

地处靖远电厂铁路专用线和刘白高速公路相交处。

站址东南距平川区约9.5km,西南距陡城镇约6.7km。

站址位置交通运输和通信条件较为便利。

330KV平川变电站最终建设240MVA、330/110/35千伏电力变压器三台,本期建设两台;330千伏出线四回,本期建设两回;110千伏出线十四回,本期建设规八回;土建本期建设内容:

建筑物,330千伏、110千伏和主变区的构架一次建成,设备支架、设备基础按本期规模建设,征地等按终期规模一次完成。

3.1 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概况

3.1.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变电站位于尖山山前冲积平原北部边缘,场地物探测试测深度范围无隐伏断层,是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建筑工程场地,地质构造简单,断裂构造不发育,每个站址内均无活动性断裂通过,活动性断裂距离站址的最小距离大于于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属于相对稳定地块,适宜建所。

所致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地震反应普特征周期处于0.40秒,无滑坡及地表断错等地质灾害,属于抗震有利地段,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

拟建站址区地段,发育有小型冲沟,但这些不良地质作用在厂区整平后均不会对场地的稳定性带耒影响。

站址场地较开阔,地性局部起伏较大,场地原始地貌为阶梯状梯田,场地平整后局部会存在不均匀地基问题及东、南侧存在边坡护坡问题。

站址区域表层黄土具有实陷性,位自重形失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失陷登记为Ⅱ级。

站址底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0米,本阶段关于地下水的变幅情况及地下水的腐蚀性暂不考虑。

站址地基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以及地下水的腐蚀性站暂都不考虑。

3.1.2工程水文条件

站址域位于旱平产盆地内,该盆地东西长12.5千米,南北宽5.5千米,面积68.75千米平方。

盆地的堆积物耒自北部山区变质矿盐、千枚岩。

该盆地地下水位埋深随地形由南向北渐深,近该山处水位埋深90~150米,南缘30~50米,含水层厚度达于250米,岩性为角砾,单井涌水量约80m3/h。

根据调查,站址农用机井较深,井深一般为150米左右,站址北侧约30米处就有一眼农用机井,水位埋深为80米,单井涌水量约80m³/h。

站址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的单井涌水量大于150m³/d,可以就地打井取水,但水质较差,需处理

3.1.3工程气象条件

靖远气象站位于靖远县城东门外河水道“郊外”,1937设站至今,具有较长的观测系列。

各基本气象要素值如下:

多年平均气压:

860.4hpa

多年平均气温:

9.0○C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7.2○C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3○C

年极端最高气温:

39.5○C

年极端最低气温:

-25.1○C

最大日差数:

28.3○C

多年平均水汽压:

8.1hpa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9%

年最小相对湿度:

0%

多年平均风速:

1.1m/s

实测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27.3m/s

多年平均降水量:

237.6mm

年一日最大降水量:

68.1mm

最长连续降雨量:

91.8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1653.5mm

多年平均日照数:

2701.4h

多年平均大风日数:

5.3d

多年平均晴天日数:

89.8d

多年平均雨天日数:

63.1d

多年平均阴天日数:

81.0d

多年平均降雪日数:

17.1d

多年平均积雪日数:

13.5d

多年平均雾日数:

3.7d

多年平均冰雹日数:

0.3d

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

4.7d

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21.8d

最多冻融循环次数:

68times

最大积雪深度:

10cm

最大冻土深度:

93cm

全年主导风向:

SE

3.1.4交通运输条件

当地铁路主要有白-宝铁路、王家山煤矿专用铁路、红会煤矿专用铁路和靖远电厂铁路专用线。

其中白宝铁路的主要车站长征站、挺进站,王家山煤矿铁路专用线的主要车站有旱平川西站、靖远电厂站。

当地铁路及靖远电厂铁路专用线完全可满足本工程的运输需要。

与本工程有关的主要公路有G109国道和S308省道,G109国道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12m,宽郊区型沥青路面,路基宽18m,桥涵设计荷载汽-15级。

S308省道设计标准为三级公路,9m宽郊区型沥青路面,路基宽12m,桥涵设计荷载汽-15级。

进站道路由站址接出后向西南接G109国道,长度约4930米。

进站道路的主要部分拟由当地乡道改建而成。

交通运输条件较便利。

3.2 工程结构特点

3.2.1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站区总平面布置格局总体规划和和工艺专业要求,利用站址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总平面布置基本不受约束的有利条件,遵循典型设计模块化的思路。

本工程站区总平面布置由北到南分别为330KV配电装置区、主变及35KV配电装置区和110KV配电装置区三列布置格局。

330KV配电装置区位于站区北侧,本期向北出现两回,预留两回。

南侧靠近主变侧尚布置有330KV继电器室一座。

主变及35KV配电装置区位于站区中部北连330KV配电装置区,南接110KV配电装置区,西靠站前区。

主变本期建设两台,预留一台,35KV配电装置本期建设两组,预留一组,本期建设主变及110KV、35KV继电器室一座,规划预留有并联电容器9组、低压并联电抗器3组;区内由北向南分别布置有主变和低压电抗器、35KV配电装置、低压电容器和主编及110KV、35KV继电器室;110KV断路器单列式布置。

事故油池位于主变中部,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布置在主控通讯楼西侧的空地。

在站区平面布置上充分利用主变区南侧中部的布置空档,因地制宜的将主变及110KV、35KV继电器室布置在该区,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工艺专业要求,因地制宜,利用站内边角空地布置建构筑物。

站前区及主入口位于站区西侧中部,其中建筑和设施均为本期建设。

该区由北向南分别布置有主控通讯楼、站用交流配电室、站用变和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进站道路向西接至G109国道。

整个站区总平面布置工艺顺畅、合理,站区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站区外形规整。

本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轴线尺寸(m)

占地面积(㎡)

备注

本期

预留

1

主变压器

20×9×3

259.88

1

180

本期2台预留1台

2

低压并联电容器

11×11×9

10062.13

1089

9组、均为预留

3

低压并联电抗器

7.45×7.03×3

101.92

52.52

2组、均为预留

4

330KV配电装置

(84.35-3)×179

5551.35

0

5

110KV配电装置

(39.1-4)×179

204.40

0

6

35KV配电装置

(34+34+29.5)×3

173

88.50

7

330KV继电器室

16.4×7.5

5474.75

0

8

站用交、直流配电室

24.9×7.2

182.00

0

9

站用变

5.5×6×3

25.00

0

10

主变及110kV-35kV继电器室

19×9.6

300.03

0

11

主控通讯楼

13.8×18+7.2×10.2

16.00

0

12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5.1×1.5

31.27

0

13

事故油池

π×3×3

23.04

0

站内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站址总占地面积

m2

45504

1.1

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

m2

36024

1.2

进站道路用地面积

m2

5000

1.3

站外供水设施用地面积

m2

1.4

站外排水设施用地面积

m2

50

为站外排水检查井用地

1.5

站外防(排)水设施用地面积

m2

1.6

其他用地面积

m2

4430

包括站外边坡及排水沟用地

2

进站道路长度

m

4930

3

站外供水管长度

m

5000

4

站外排水管长度

m

200

5

站内主电缆沟长度

m

1452

600×600以上

6

站内、外挡土墙体积

m3

0

7

站内、外护坡面积

m2

2657

300厚浆砌块石

8

站址土石方工程量

挖方量

m3

28071

另有地下设施余土±15598

填方量

m3

40636

8.1

站区场地平整

挖方量

m3

28071

填方量

m3

40636

8.2

进站道路

挖方量

m3

填方量

m3

8.3

站址土方综合平衡后需

弃土量

m3

391

取土量

m3

3482

购土运距8KM

9

站内道路、广场面积

m2

6239

10

总建筑面积

m2

1180

11

屋外配电装置场地处理面积

m2

0

12

站内围墙长度

m

791

3.2.2 竖向布置

本工程站区竖向布置结合自然地形平坦的特点,综合考虑施工、运行和检修的要求后确定。

采用平坡式布置,站址土方基本平衡,地面雨水排水设雨水下水道的有组织排水系统与散排相结合的综合排水系统。

站址内局部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呈东北面高西南部低,西北和东南方向各有一条低梁,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递减,大部分处于低洼地势;地面标高一般在1498.40~1507.00之间。

自然地面坡降约3.5%。

根据工艺专业和土建结构的布置要求,确定站内竖向布置设计坡向和坡度:

站内设计地面东西方向沿A轴水平,设计地面坡度0%;南北方向沿B轴北高南低,设计地面坡度为0.5%。

3.2.3 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3.2.3.1建筑设计特点

1)主控制通讯楼

主控制通讯楼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高均为3.6米,总建筑面积651平方米。

一层建筑面积321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330平方米。

一层主要布置有通信机房、备餐室、厨房、检修工器具间、供水设备间、带卫生间的值班休息室、门厅、门卫室、公共卫生间等;二层布置有:

主控室、计算机室、站长室、办公室、安全工具间、会议室、公共卫生间等。

通信机房建筑装修工程做法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备注

地面工程

1

防滑地砖

卫生间、厨房

2

环氧自流平地面

配电室、检修工器具间、供水设备间

3

抛光砖

其余房间

4

抗静电活动地板

通信机房

屋面、楼面工程

1

屋面

屋面保温

150mm厚膨胀珍珠岩保温板

屋面防水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聚氯脂水涂膜一道

2

楼面

抗静电活动地板

主控室、计算机室

防滑地砖

卫生间、备餐间

地板砖

其余房间

3

顶棚

轻钢龙骨矿棉石膏板吊顶

主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会议室

铝扣板吊顶

卫生间、备餐间、厨房

丙烯酸涂料

其余房间

墙身工程

1

外墙面层:

外墙面砖(涂料)

节能设计:

外墙内保温采用聚苯颗粒砂浆

2

内墙面层:

乳胶漆

3

外墙门窗

无框玻璃门

木门

其余

防火门

配电室

窗:

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

2)继电器室

本站设330KV继电器室一座,主变、110KV及35KV继电器室一座,均为单层砖混结构建筑。

继电器室屏蔽措施为四面墙体(含窗户及孔洞)内侧衬Ф4@50×50钢丝网屏蔽层,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底衬Ф4@50×50钢丝网屏蔽层,所有的屏蔽网之间连接形成封闭屏蔽体。

继电器室墙体采用370厚机制多孔砖,外墙材料与色彩与主控通信楼统一。

地面采用2厚环氧树脂自流平工业地面涂料,屋面采用3厚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聚氨脂防水膜、保温隔热层。

门采用复合钢板门,窗采用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固定窗。

3)综合配电室

综合配电室为单层布置,墙体采用370厚机制多孔砖,外墙材料与色彩与主控通信楼统一。

内墙面采用乳胶漆,地面采用2厚环氧树脂自流平工业地面涂料,屋面采用3厚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聚氨脂防水膜、保温隔热层。

门采用复合钢板门,窗采用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固定窗。

3.2.3.2结构设计特点

1)主控通信楼:

主控通信楼为变电站的核心部分,为两层建筑。

根据《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NDGJ96-92的有关规定,结构按8度计算,采用9度抗震构造措施。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及屋面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2)综合配电室、330KV继电器室、主变、110KV及35KV继电器室等均为单层砖混结构,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基础为素混凝土条形基础。

3)主变基础为大块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4)330KV构架:

330KV屋外配电装置出线架为8孔连续门型构架,构架跨度为20米、20.5米、21米和22米,挂线点高度为20.5米,构架上避雷针高度为19.3米、14.5米、母线构架挂线点高度为15.7米,跨度为18.8米和20.8米。

330KV构架采用等截面普通直缝焊接圆钢管结构,由A型普通钢管构架柱和三角形截面格构式钢梁组成,梁柱铰接,带端撑,结构受力明确,梁柱的头采用柔性法兰连接,钢梁腹杆采用螺栓连接。

构架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构架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杯口插入式连接。

5)主变构架跨度为20米,高20.5米,构架端部设有端撑。

主变构架柱采用A型直缝焊接圆形钢管柱,钢管直径采用Ф450×8。

主变构架横梁采用等腰三角形界面格构式横梁,梁柱铰接。

主材管径Ф140×5mm的无缝钢管,用柔性法兰连接,腹材采用角钢。

主变构架柱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构架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杯口插入式连接。

6)110KV构架:

110KV屋外配电装置出线构架跨度为8.0米,构架高度为10.5米。

纵向结构采用连续钢架体系,构架端部没有端撑,构架上避雷针高度为19.5米。

中间构架高度为11.0米,不设端撑,构架上避雷针高度为21米。

构架柱采用A型直缝焊接圆形钢管柱,A型钢管柱直径采用Ф350×6~Ф400×6,构架横梁采用Ф430×8~Ф550×10钢管梁,梁柱固接。

T型管型母线架高度5.5米,采用直径Ф350×6的单杆柱,横梁为型钢梁。

构架柱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构架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杯口插入式连接。

7)35KV构架:

T型管型母线架高度4.5,采用直径为Ф300×6的单杆柱,横梁为型钢梁。

构架柱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构架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杯口插入式连接。

8)330KV、110KV及35KV设备支架:

330KV设备对支架的变形要求严格,对支架的自振频率也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全站构支架的统一美观,各电压等级的设备支架柱结构形式同构架柱,即采用直缝焊接圆形钢管支架,钢管直径分别为Ф300×6和Ф250×6。

为防止支架与设备发生共振,增强设备支架的抗弯强度,在支架内部浇灌一定高度的混凝土。

支架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支架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杯口插入式连接。

9)330KV、110KV及35KV设备基础:

330KV、110KV及35KV断路器基础均为大块式混凝土基础。

10)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基础:

基础平面尺寸6.2×2.7平方米,地面下埋深3.0米,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基础,厚0.5米。

11)事故油池:

事故油池直径为5.5米,深4.5米,池顶覆土厚约2.0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2)污水调节池:

污水调节池尺寸为3.0×2.4平方米,深3.0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2.3.3钢结构构件防腐处理

构、支架及其附件采用热浸镀锌仿佛,凡不能镀锌处或在现场安装时局部焊缝或镀锌层破坏处,均采用环氧富锌漆补刷,底漆和面漆各两道。

3.2.3.4地基处理

站区主要建构筑物以角砾层做为地基持力层,采用深埋基础,将基础直接座于角砾层上。

对于主变油坑、不能降标高的水工构筑物以及建筑物室内地面可采用2:

8灰土作为隔水层整片处理,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控制剩余湿陷量满足。

3.2.3.5采暖、通风及空调

1)采暖:

主控通信楼各房间采用电暖器进行采暖,满足各房间的热负荷要求。

电暖器可单室控制、能自动调控室内温度,电暖器的表面平均温度不高于75○C。

各继电器室、直流屏室、蓄电池室夏季采用风冷分体空调,室内温度保持在26○C~28○C,冬季采用电暖器采暖,室内温度基本保持在16○C~18○C左右。

2)通风:

配电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消除室内热量,同时兼作事故通风,换气次数按不小于10次/小时事故通风设计。

供水设备间按不小于6次/小时事故通风设计。

站用交流配电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消除室内热量,同时兼作事故通风,换气次数按不小于10次/小时事故通风设计。

直流屏室、蓄电池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消除室内有害气体,换气次数按不小于6次/小时事故通风设计。

3)空调:

主控通信楼采用智能多联空调机组,2台外机放在主控室屋顶,室内机根据各房间的装修情况和冷负荷选择。

室内、室外机由冷媒配管直接传递冷量。

各房间室内机配有有线或无线控制器,因而温度调节灵活、方便。

主控通信楼需设置空调的房间有主通信机房、计算机室、主控室、交接班室、会议室等。

3.2.3.6站区给排水

1)给水:

本变电站仅设置生活给水系统。

水源采用站外靖远电厂自来水。

生活给水系统主要由变频供水生活水泵及管网组成。

主控楼供水设备间内设20立方米生活水箱一座,生活变频泵组一套,生活水消毒设施一套,站外自来水进入供水设备间生活水箱,经消毒后由变频泵组升压供至各个用水点。

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与生活供水管网为合并管网。

2)排水:

本工程主要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含油污水排水系统给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站区内竖向布置,站区场地的排水采用有组织及无组织相结合的排水方式。

场地部分雨水通过散排至站外;部分雨水通过设在道路较低一侧场地处的雨水口、雨水管收集,最终排至南围墙外约500米处的自然冲沟内。

站区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管收集,排至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内的调节池,经生活污水泵升压后至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处理达标后排至雨水下水道。

站内设一套处理能力为1m3/h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