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1864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联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联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联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联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联网.docx

《物联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联网.docx

物联网

目录

第一章系统调查与分析1

1.1应用背景1

1.2组织机构设置1

1.2.1组织机构图1

1.2.2职能部门2

1.3管理体制2

1.4业务调查2

1.5需求分析3

1.6可行性研究3

1.6.1经济可行性分析3

1.6.2技术可行性分析4

1.6.3管理可行性分析4

1.6.4社会可行性分析4

第二章系统分析5

2.1数据流图5

2.2数据字典6

2.2.1数据元素6

2.2.2数据结构6

2.2.3数据流分析7

2.2.4处理逻辑的描述8

2.2.5数据存储9

2.2.6外部实体描述10

第三章系统设计11

3.1系统结构设计11

3.2代码设计11

3.3输出设计12

3.4输入设计12

3.5数据库设计13

3.5.1读者表13

3.5.2管理员表14

3.5.3管理员-书籍表14

3.5.4管理员-读者表14

3.5.5借阅表15

3.5.6图书登记表15

第四章系统实施16

4.1程序设计16

4.2系统运行环境16

4.3程序设计完成情况16

第五章系统使用与评价18

5.1系统使用说明18

5.2系统评价18

5.2.1经济效益评价18

5.2.2性能评价18

5.2.3管理评价18

第一章系统调查与分析

1.1应用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

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

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本系统通过分析传统的人工管理图书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图书馆的方案。

文章详细介绍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组织机构分析、管理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处理描述等等;系统实现部分列出了几个主要的程序框图。

使图书和读者的管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1.2组织机构设置

1.2.1组织机构图

1.2.2职能部门

1.办公室:

做好馆内会议的组织与管理、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贯彻执行馆领

导布置的工作认真做好信息与反馈工作、协助馆长制定和组织实施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

2.网络资讯部:

负责本馆局域网系统日常的维护工作,开设电子阅览室,提供互

联网上网等服务。

3.图书流通部:

向读者提供图书的外借、咨询、检索等服务。

4.文献编目部:

担负着本馆中文文献的采编工作,有效组织馆藏。

5.业务辅导部:

负责及时向基层图书馆(室)传达和宣传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对

图书馆下达的任务方针和政策。

6.馆报刊阅览部:

读者提供报纸、杂志等文献阅览和查询服务。

1.3管理体制

在图书馆管理中,图书信息、读者信息的登记、管理是一件日常性的工作,图书管理员,需要及时了解读者借阅情况。

由于学生众多,存在着工作繁琐查询图书借阅情况不方便等弊端。

并且手工管理不仅大量耗费记录工具,不能实现分类查阅的功能,工作效率也不高。

随着校园网建设趋于成熟,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实现校园管理工作的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由于现在各高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信息系统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这样一个新系统的成本和技术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查找效率,所以建立一个新系统可行。

1.4业务调查

组织结构图反映了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关系。

但是对于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程度,组织各部分的主要业务职能和他们的业务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却不能反映出来。

因此,需要对系统业务功能进行分析,即从一个实际业务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调查中有关该业务流程的资料串起来进一步分析。

业务流程图是分析业务功能流程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

图书馆主要业务工作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1.5需求分析

对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对象主要是图书借阅者和图书管理人员。

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①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情况;②能够查询个人借阅情况,包括借阅、续借和归还图书;③进行个人信息、基本资料的修改。

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

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在我校学生和老师都有自己的学号或工作账号,所以设置这一环节比较方便,可直接利用已有的账号。

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量大,并且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它要求实现①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②浏览、查询、

统计、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登记新生信息或注销已毕业学生信息;③浏览、查询、统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图书超期情况、藏书情况、借阅情况等),但不能添加、删除和修改借阅信息。

根据借阅者和管理人员的需求分析,可以对该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1.6可行性研究

1.6.1经济可行性分析

图书管管理系统建成以后和校园网相连,提供网上服务,广大同学可以在寝室就可以查询图书馆借书的有关情况。

同时可以改进管理手段为学校科研教学等多方面提高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本系统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很难短期用金钱估量的,同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高工作效率,因此从经济上说是可行的。

1.6.2技术可行性分析

首先新系统克服了原来系统的资金投入大,人员设备技术含量低,系统工作负担重等缺点。

而且加入了对数据的安全性保护的功能,使原有系统在可用性与稳健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1.6.3管理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由图书馆馆长主持且得到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管理的硬件设施完备,规章制度等管理条件很成熟。

现有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只要进行培训完全可以胜任工作。

对于缺少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招聘解决。

现有的运行环境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保证新系统的运行,从运行管理方面看是可行的。

1.6.4社会可行性分析

图书馆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

由于数据库的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

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

第二章系统分析

2.1数据流图

2.2数据字典

2.2.1数据元素

2.2.2数据结构

2.2.3数据流分析

数据流编号:

D01

数据流名称:

图书编目信息

简述:

图书编目信息

数据流来源:

图书购买后,由图书馆采编人员编码整理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

图书表图书采编信息将采编数据存入数据库

数据流组成:

书名+索书号+作者+出版社+内容简介+关键词+条码+字数+页数+出版日期

数据流量:

30本/日

高峰流量:

100本/日

数据流编号:

D02

数据流名称:

图书借阅单

简述:

图书借阅单

数据流来源:

用户填写图书借阅单交给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审核后,

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

P2-11检查读者身份

数据流组成:

借书日期+索书号+读者账号+库室

数据流量:

500本/日

高峰流量:

1500本/日

数据流编号:

D03

数据流名称:

填写借阅记录

简述:

填入借阅表的借书记录

数据流来源:

P2-13检查合格的借阅图书信息录入到借阅表中

数据流去向:

借阅表

数据流组成:

借书日期+索书号+读者账号+库室+还书日期

数据流量:

500人/日

高峰流量:

1500人/日

数据流编号:

D04

数据流名称:

借阅图书数量

简述:

修改图书库中图书数量

数据流来源:

P2-13修改图书典藏模块中图书数量

数据流去向:

图书表

数据流组成:

索书号+借阅数量

数据流量:

500本/日

高峰流量:

1500本/日

数据流编号:

D05

数据流名称:

图书征订信息

简述:

读者征订图书时写的信息

数据流来源:

用户填写图书征订信息,要求征订图书

数据流去向:

P4-11预定信息输入

数据流组成:

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数量+征订日期

数据流量:

20次/日

高峰流量:

50次/日

数据流编号:

D06

数据流名称:

填写图书征订信息

简述:

征订图书填写借阅表

数据流来源:

用户填写图书征订信息,要求征订图书

数据流去向:

借阅表

数据流组成:

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数量+征订日期

数据流量:

20次/日

高峰流量:

50次/日

数据流编号:

D07

数据流名称:

还书记录

简述:

还书记录

数据流来源:

图书管理人员

数据流去向:

P2-14图书归还处理

数据流组成:

索书号+借阅数量

数据流量:

100笔/日

高峰流量:

200笔/日

2.2.4处理逻辑的描述

处理逻辑编号:

P1

处理逻辑名称:

图书编目系统

简述: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使用。

目录信息包括书名、索书号、作者、出版社、内容简介、关键词、条码、字数、页数、出版日期等。

输入的数据流:

图书编目信息(D01)

处理逻辑:

编目数据录入,要求录入数据正确

输出的数据流:

D01

处理频率:

30本/日

处理逻辑编号:

P1-11

处理逻辑名称:

编目管理

简述: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使用。

目录信息包括书名、索书号、作者、出版社、内容简介、关键词、条码、字数、页数、出版日期等。

输入的数据流:

图书编目信息(D01)

处理逻辑:

编目数据录入,要求录入数据正确

输出的数据流:

D01

处理频率:

30本/日

处理逻辑编号:

P2

处理逻辑名称:

图书借阅系统

简述: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应当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

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输入的数据流:

图书借阅单D02

处理逻辑:

图书借阅单输入,检查读者身份,检查图书在库情况,然后填写图书

借阅库并修改图书表中的在库数量。

输出的数据流:

D01

处理频率:

100本/日

处理逻辑编号:

P2-11

处理逻辑名称:

检查图书是否在库

简述:

检查所借图书是否有足够的库存。

输入的数据流:

图书借阅单D02

处理逻辑:

访问图书表,检查所借图书是否有足够的库存。

输出的数据流:

D02可以借阅

处理频率:

100本/日

处理逻辑编号:

P2-12

处理逻辑名称:

填写借阅表,修改图书表。

简述:

填写借阅表,修改图书表。

输入的数据流:

图书借阅单D02

处理逻辑:

修改图书表中的所借图书的在库数量,在借阅表中填写借书情况。

输出的数据流:

D02可以借阅

处理频率:

100本/日

处理逻辑编号:

P2-13

处理逻辑名称:

图书归还处理

简述:

图书归还处理

输入的数据流:

还书记录D07

处理逻辑:

还书时修改图书表中所借图书的在库量,并在借阅表中填写还书情况。

输出的数据流:

填写归还记录(D08)+归还修改在库书量(D09)

处理频率:

100本/日

2.2.5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编号:

F01

数据存储名称:

读者表

简述:

读者信息,读者在本馆注册后成为注册读者。

数据存储组成:

用户名+密码

关键字:

用户名

相关联的处理:

P2-11P3-12P4-11

数据存储编号:

F02

数据存储名称:

图书库

简述:

存储本图书馆图书信息

数据存储组成:

书名+索书号+作者+出版社+内容简介+关键词+条码+字数+页数+出版日期

关键字:

书名

相关联的处理:

P1-11P2-12P2-13P2-14P3-13

数据存储编号:

F03

数据存储名称:

借阅表

简述:

存储本馆图书借书信息

数据存储组成:

借书日期+索书号+读者账号+库室+还书日期+借书量+还书量

关键字:

索书号

相关联的处理:

P2-13P2-14P3-13

2.2.6外部实体描述

外部实体编号:

S01

外部实体名称:

读者

简述:

图书馆用户

输入的数据流:

D10

输出的数据流:

D05

外部实体编号:

S02

外部实体名称:

图书馆管理人员

简述:

图书馆管理人员

输入的数据流:

D01D02D03D07D08D1

输出的数据流:

D04D06D09

 

第三章系统设计

3.1系统结构设计

3.2代码设计

代码共12位:

类别代码-出版年份-出版社代码-作者代码,前2位代表书籍类别的代码,后4位代表出版时的年份,再后4位代表出版社代码,最后2位代表作者代码。

具体代码结构为:

前2位取01-99之间的一个值来表示书籍类别代码,后4位取0001-9999代表出版时的年份,再后4位取0000-9999中的一个值来表示所在出版社代码,最后2位取01-31之间的值来表示在作者代码。

例如书籍编码为052001023112的书籍表示的是2001年出版攻读代码为05号的类别,代码为0231的出版社出版,作者代码为12。

3.3输出设计

①输出名称:

图书借阅统计

②相关模块:

网络输出借阅记录

③输出周期:

一个月

④数据格式:

如图表1-1所示。

①输出名称:

过期罚款单

②相关模块:

打印过期罚款单

③输出周期:

不定期

④数据格式:

如图表1-2所示

3.4输入设计

①输入名称:

图书登记表

②相关模块:

图书登记

③数据格式:

如图表1-3所示。

①输入名称:

读者登记表

②相关模块:

读者登记

③数据格式:

如图表1-4所示。

①输入名称:

管理员登记表

②相关模块:

管理员登记

③数据格式:

如图表1-5所示。

①输入名称:

借阅登记表

②相关模块:

借还登记

③数据格式:

如图表1-6所示。

3.5数据库设计

3.5.1读者表

 

3.5.2管理员表

3.5.3管理员-书籍表

3.5.4管理员-读者表

 

3.5.5借阅表

3.5.6图书登记表

 

第四章系统实施

4.1程序设计

该系统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一个个性化的门户。

要求系统界面有好,方便直观,管理人员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分类、排序、查询、统计,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能准确快速的查询图书信息,从而实现以计算机补助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手工查找形式,减轻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使图书和读者的管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①界面设计友好、美观,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②基本信息设置保证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分类管理。

③强大的查询功能,保证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④实现对图书借阅、续借、归还流程的全程数据信息跟踪。

⑤提供管理员修改信息、密码等功能,保证管理的安全性。

⑥提供灵活、方便的权限设置,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分工明确。

4.2系统运行环境

1.硬件要求:

IntelPentium166MHz以上的处理器,32MB以上的内存,100MB以上的硬盘空间,VGA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1MB以上的显存。

2.软件要求: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例如:

Windows98\2000\XP)及VisualFoxPro6.0软件。

4.3程序设计完成情况

本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开发技术来代替人工处理,从而解决借书、还书业务流程的处理效率低、处理能力较低等问题,提供快速的图书信息检索功能及快捷的图书借阅、归还流程。

由施工进度完成以下程序:

(1)读者管理能完成读者调动、借书证挂失、补办、停止借阅、单独打印读者条

码等日常事务。

(2)完善的采编功能及超过70万册典型书目的辅助编目数据。

(3)图书采编自动识别ISBN和统一书号,对分类号进行自动分析。

图书注销有完整的备查档案。

(5)借书完全通过条码识别,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管理。

提示读者已借书数、超期图书应缴罚款等参考信息。

(6)还书完全通过条码识别,自动作超期记录。

(7)图书预约可以为读者提供方便,可以进行管理及打印到书通知。

(8)图书检索,可以随意安排检索条件、检索项目。

(9)借阅综合查询可以查询按全体读者、各类别读者、某个部门、班级、个人进行借阅图书、超期图书、借还书日期、借阅天数的查询。

(10)可查询图书的被借阅史、读者的借阅史。

(11)系统管理、操作员管理能为使用本系统的每个人设置不同的操作范围。

(12)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第五章系统使用与评价

5.1系统使用说明

该系统的操作系统可以是Win98、WinME、WinNT4、Windows2000及WindowsXP,后台数据库支持从SQLServer7.0、2000到未来版本,而有些系统只能在特定的某一版本运行,支持千万甚至亿级馆藏量。

其中的子系统包括

(1)图书管理子系统:

图书借还、图书管理、图书查询。

(2)读者子系统:

读者管理、读者查询。

(3)管理员子系统:

口令更改、系统管理、系统设置。

(4)图书馆子系统:

信息显示、信息管理。

5.2系统评价

5.2.1经济效益评价

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省去很多的人为登记错误,并且能够节省广大的师生的宝贵时间,是大家能够快速方便的借阅图书。

另外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增加了竞争优势,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5.2.2性能评价

本系统主要运用VisualBasic6.0和MicrosoftSQLServer2000技术来开发,使其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与实用性。

5.2.3管理评价

图书管理系统具有界面清晰,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实现了图书馆理工作的自动化,减少了手工劳动量带来的数据遗漏、误报等人为因素,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信息处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