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823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24分)

1.(10.0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2)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  ,  ”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

(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

  ,  。

2.(4.00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yán  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3)“jūgōngjìn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4)希望你能够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借鉴,以免chóngdǎofùzhé  。

3.(3.00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4.(3.00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删掉“在”和“下”)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将“稍微”改为“稍作”)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删掉“使观众”)

5.(4.0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

“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二、阅读(46分)

6.(10.0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走送之  

②礼愈至  

③腰白玉之环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7.(9.00分)初,敦①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②将入,导呼顗谓曰:

“伯仁,以百口累卿!

”顗直入不顾。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

及出,导犹在门。

又呼顗。

顗不与言。

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

敦既得志,问导曰:

“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

导不答。

敦曰:

“若不尔,正当诛尔”。

导又无言。

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

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节选《晋书》有删改》)

①敦:

王敦、王导的堂兄。

②顗(yǐ):

周额,字伯仁。

曾投奔王敦,与王导交好。

(1)下列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敦之举兵也/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直入不顾/直截了当

C.顗不与言/客从外来,与坐谈

D.南北之望/望尘莫及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

(3)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

8.(10.00分)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李道季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

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

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

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

微塑料对人有危害要考虑剂量。

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2)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2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9.(17.00分)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

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

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

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

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

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

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

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

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

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

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

是不屑?

还是不以为然?

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

“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

”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

我很尴尬,赶紧坦白:

“是画您呢。

”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

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

“我也会画画。

”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

“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

“您给我画一个。

”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

“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

”我指着杂志对她说:

“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

”她拧开笔帽,对我说:

“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

”我说:

“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

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

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

“您画得真好!

”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

“好什么呀!

不成样子了。

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

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

”我说:

“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

”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

“你猜。

”我说:

“我看您没到八十岁。

”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

“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

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

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

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

(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场景

偶遇老太太

画像被发现

老太太画花

得知其年龄

我的心理

①  

②  

③  

④  

(2)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②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4)第⑨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三、作文(50分)

10.(50.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仓石。

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

“晁盖是我心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心内自慌,却答应道:

“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

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

”何涛道:

“相烦押司便行此事。

”宋江道:

“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

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

”何涛道:

“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

”宋江道:

“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

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

”何涛道:

“望押司千万作成。

”宋江道:

“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

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

”何涛道:

“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

“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

”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

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

“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

‘押司稳便慢慢地离了县治。

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节选自《水浒传)

(1)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  。

(2)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

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3)《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

 

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24分)

1.(10.0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

(吴均《与朱元思书》)

(2)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

(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知汝远来应有意 , 好收吾骨瘴江边 。

【解答】答案:

(1)猿则百叫无绝;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重点字:

敲);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山气日夕佳;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重点字:

瘴)。

 

2.(4.00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xún 嶙峋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yán 蜿蜒 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3)“jūgōngjìncuì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4)希望你能够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借鉴,以免chóngdǎofùzhé 重蹈覆辙 。

【解答】“línxún”应写作“嶙峋”;“wānyán”应写作“蜿蜒”;“jūgōngjìncuì”应写作“鞠躬尽瘁”;“chóngdǎofùzhé”应写作“重蹈覆辙”。

答案:

(1)嶙峋;

(2)蜿蜒;

(3)鞠躬尽瘁;

(4)重蹈覆辙。

 

3.(3.00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解答】A.“荒芜”指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

根据语境可知,因为家乡田园没有人耕种,故此心理作痛。

词语准确。

B.“攀比”向高水平比较(多指不顾客观条件的行为)。

分析语境“比品牌、比档次”“把她害得很苦”可知,词语使用准确。

C.“诚惶诚恐”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根据语境,仰慕这位科学家,所以很是紧张不安。

成语准确。

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分析语境可知,句子写了山川景色的壮美,而不是世事变化大。

故此成语使用不正确。

故选:

D。

 

4.(3.00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删掉“在”和“下”)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将“稍微”改为“稍作”)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删掉“使观众”)

【解答】ACD修改正确;

B.修改错误,语序不当,但不是“或许”和“这样”语序颠倒,而是“把校运会”和“可以”语序颠倒了,应该把“可以”移到“校运会”之前。

故选:

B。

 

5.(4.0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

“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解答】

(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概括的基本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

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

细读材料可知,这则材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诗经》包括哪些内容。

二是其中的小雅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最有价值。

综合表述即可。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国风,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修辞手法即可。

答案:

(1)示例一:

《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优价值。

示例二:

《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

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

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二、阅读(46分)

6.(10.0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走送之 跑 

②礼愈至 周到 

③腰白玉之环 腰佩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

跑着送还书,走:

跑;

②句意为;礼数更加的周到,至:

周到;

③句意为:

腰间挂着白玉环,腰:

腰佩;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要词语有:

尝:

曾经;执:

拿着;句意为:

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重要词语有:

负:

背;曳:

拖着;句意为:

(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3)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理解。

ABC.正确;

D.“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表述的不恰当,作者是凸显生活的艰辛和学习的勤奋;

故选:

D。

答案:

(1)①跑;②周到;③腰佩,用作动词;

(2)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