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175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电厂一期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1.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粤环函[2000]411号“关于广东台山电厂(2×660MW+2×600MW)环境影响报告书复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审[2001]94号“关于广东台山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核意见的复函”

3.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台山电厂5号机组烟气脱硝工程可研编制委托书。

附图:

1.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SCR)流程图F0141E43-P-01

2脱硝装置平面布置图F0141E43-P-02

3脱硝装置立面布置图F0141E43-P-03

4.储氨设备布置图F0141E43-P-04

5.厂区总平面及氨区布置图F0141E43-P-05

 

1.概述

1.1项目背景

台山发电厂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田头圩南部的铜鼓管理区。

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为5台600MW等级和6台1000MW等级机组,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5台600MW等级机组。

一期1号、2号机组已投产发电,配套的环保设施-脱硫装置正在安装中。

一期3号、4号、5号机组正在建设过程中。

本期脱硝工程是拟在电厂一期5号机组上安装烟气脱硝装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法规的实施和加强,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对NOX的排放浓度做出了明确要求,规定第三时段的燃煤电厂燃料挥发分大于20%时,NOX的排放浓度不得大于450mg/Nm3,并且要求“第三时段大气污染控制单元必须预留脱氮装置空间”。

台山电厂地处我省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燃煤电厂集中,该地区的火电厂总装机容量约占全省70%,造成排污量大,空气污染严重,所以本底浓度高,环境容量小,是广东酸雨控制的重点区域。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发电商,是神华集团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

自1999年成立以来,依托神华集团煤、电、路、港一体化的优势,在安全生产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社会与公众的责任,提出建设绿色环保电站的目标,公司发展迅速,并得到行业与社会各界的认可。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强调企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建设高效大容量、环保型、节水型火电机组,努力实现“烟囱不冒烟、厂房不漏汽、废水不外排、噪声不扰民、灰渣再利用”的环保型电站建设目标。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是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的运营发电公司之一,目前主营台山发电厂1号至5号机组。

本项目就是在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下,对5号机组实施脱氮试点,对国内火电厂降低氮氧化物进行有意的探索工作。

1.2研究范围

参照《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GJ-94)和比照《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烟气脱硫部分暂行规定》(DLGJ138-1997)的要求,本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脱硝工程的建设条件

(2)烟气脱硝工艺方案

(3)脱硝工程设想

(4)脱硝反应剂的来源及供应

(5)脱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6)脱硝工程的投资估算及运行成本分析

1.3报告编制依据

(1)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广东台山电厂(2×660MW+2×600MW)环境影响报告书复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粤环函[2000]411号)

(2)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台山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核意见的复函》(环审[2001]94号)

(3)《广东省台山发电厂一期工程3号、4号机组可行性研究报告》

(4)《广东省台山发电厂一期5号机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国华台山#5机、宁海#4机实施脱硝工程启动工作会议纪要》

(6)相关的参考文件

1.4主要编制原则

(1)脱硝机组规模

本工程脱硝机组规模为1×600MW。

安装一套处理100%烟气量的脱硝装置。

(2)脱硝工艺按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SCR)考虑。

(3)脱硝装置的设计效率,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脱硝系统的设计效率暂按≥70%设计,考虑80%的方案,并预留有效率达到≥90%的空间。

(4)脱硝装置不设烟气旁路。

(5)脱硝反应剂采用外购纯氨。

(6)尽量避免在脱硝过程中带来新的环境污染。

(7)脱硝工程设备采购,按关键设备进口、大部分设备国内配套的方式实施。

主要设备将通过招投标择优选用。

(8)脱硝设备年运行小时按5000h考虑。

(9)装置设计寿命为30a。

(11)系统可用率≥95%。

(12)工程建设模式,暂按业主单位负责自筹资金,对脱硝工程实现招投标,确定具有成熟经验和实力的国外公司承担工程的基本设计、核心部分详细设计和关键设备供货,由业主建设的模式考虑。

1.5简要的工作过程

1)2004年3月,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各方代表就台山电厂5号机实施烟气脱硝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明确达成了实施烟气脱硝工程的共识。

2)2004年4月,由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主持邀请了国外著名的脱硝厂商,针对台山电厂5号机在上海进行了烟气脱硝技术交流。

3)2004年5月,我院受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完成了《台山电厂一期5号机组(1×600MW)烟气脱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2.电厂工程概况

2.1厂址条件及自然条件

2.1.1厂址概述

2.1.1.1地理位置

台山电厂厂址在铜鼓湾口的西侧,铜鼓湾平地的西侧临海地带。

厂址东北面距赤溪镇约15km(直线距离),东面为大襟岛,相距约5km;南面为南海与上川岛遥遥相对,相距约10km海域;西北距广海镇17km,北距台山市约50km。

近年来,特别是台山市建制改为市后,台山市人民政府准备在东起铜鼓湾,西至广海港近20余km的沿海地带规划一个新兴的经济开发区;目前这一区域正伴随着台山电厂的建设得以开发。

2.1.1.2水文气象

台山电厂位于台山市南部滨海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具有冬暖夏长,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冬夏季风明显,夏季多台风影响等特点。

根据上川岛气象站(1958-1998)资料统计,全年平均气温为22.6℃,极端最高气温37.0℃,极端最低气温3℃。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达81%,尤其是3-6月在85%以上。

年平均降雨量为2181.4mm,历年最大达3657.7mm,最少为1028.1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4%,并常有暴雨出现,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2d,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24.8mm,每年十一月至次年3月为少雨时段,但此时常出现大雾天气,尤以3月最多,全年平均为11.3d。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77.5h,为可照时数的45%,日照时数较高出现在7-12月,较低在2-4月。

多年平均风速为4.6m/s。

该区属受台风影响袭击较多的地区,据1987年统计,年平均6-8级台风影响天数为37.4d,多出现在6-9月,并有12级台风出现,台风袭击时常伴有狂风暴雨,实测最大风速达37.3m/s,是造成该区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

2.1.2环境状况

1)社会环境概况

电厂所在的赤溪镇是台山市边缘的山区镇,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主要靠农业经济收入,两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蔬菜、番薯等,目前无中型以上的工矿企业。

广海镇距电厂直线距离约26km,是台山市第二大镇。

该镇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有广海钢丝绳厂、广海铸造厂、石板材厂等。

上川镇距电厂约10km海域,拥有人口约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万人,该镇的上川飞沙滩旅游区是天然的游泳场,每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是目前电厂附近最大的旅游区。

2)环境质量现状

a.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1994年经审查通过,2000年6月国家环保局评估中心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复核报告,并在2001年5月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

根据复核报告书中的有关资料,本地区SO2、飘尘、NOX、TSP的浓度均较低,低于国家二级标准,相当于一级标准,且SO2境容量比较大。

从电厂厂址地区过去及目前的实际环境状况可见,由于电厂厂址所在地区近五年来工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目前尚无较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所以厂址地区总体大气质量现状良好。

但是,由于目前台山电厂厂址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环保局划分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需执行SO2排放总量控制,对NOX的排放控制也将在最近的时间内提出。

因此,这对该地区的环境容量起到了一定的限制。

b.海域水环境现状

水环境方面,厂址地区仍处于未开发阶段,人口密度低,基本上无污染大的工业,因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很少。

上川地区近年来以发展旅游为主业,人类活动较频繁,但其对厂址地区的影响不大。

电厂委托评价单位在1988~1989年、1998~1999年分别对厂址所在海域的扯旗角、烽火角水闸及鱼塘港的海水水质进行了监测。

除部分指标为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余指标均满足GB3097-1997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c)噪声环境现状

厂址区域目前无较大的噪声源,基本处于一种自然环境状态。

由于紧临海边,海浪声是构成环境噪声现状的主要源强。

2.1.3交通运输

厂址三面环山,南临南海。

随着台山电厂一期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进厂公路、重件码头等一些对外联系交通设施已交付使用,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根据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现状,本厂址交通运输全赖于水路和公路。

2.1.3.1水路运输

厂址南临南海,靠近外海主航道,厂址的水路运输较为方便,电厂已建成专用煤码头和重件码头。

电厂煤港的建设规模为:

煤码头、港池和航道已建成满足5万t级船型的停泊、航行、调头需要的泊位1个,远期考虑2个泊位。

并留有发展为停泊10万t级船型的条件。

电厂的5000t重件码头现已建好,可以满足电厂建设和安装期间的材料和设备运输的需要。

2.1.3.2陆路运输

1)、外部公路

随着电厂一期工程的建设,厂址附近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进厂公路(双向四车道混凝土道路)已建好,汽车可直达厂址。

从台城到电厂厂址可走东、西两线公路,也可以走新开通的新台高速公路

东线:

从台城冲蒌浮石进厂公路厂区共59.5km,均为三级或二级标准公路(沥青或混凝土路面;全线桥涵设计标准为汽-10)。

西线:

(稔广线,省道S274)从台城端芬广海六福进厂公路厂区,全长76.5km,大部分地段为二级或三级公路标准;桥涵设计标准为汽-15。

新台高速公路:

从厂区进厂公路新台高速台城;

从厂区进厂公路新台高速佛开高速广佛高速广州;

从厂区进厂公路西部沿海高速新会珠海广州。

2)、进厂公路

厂址地区地方性的公路已经通到了田头圩,进厂公路从田头圩起到电厂厂址,包括隧道全长16.6km,标准为二级公路,是电厂对外联络的主要通道,现已建成通车。

电厂进厂公路的建成,不但解决了电厂本身的交通运输问题,同时对该地区鱼塘湾和铜鼓湾一带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1.4供水水源

台山电厂供水水源包括循环冷却水水源和淡水供水水源二部分。

电厂以海水作循环冷却水水源,循环冷却水采用直流供水系统。

锅炉补给水、辅机冷却水、空调和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等电厂所需淡水则由大坑水库供给。

大坑水库在厂址北面2km处,为多年调节的电厂专用水库(年供水量783.5万t/a)。

电厂一期用水量见表2-1。

表2-1电厂一期工程用水量

项目

规模(MW)

海水循环冷却水

淡水

m3/h

m3/h

5台600MW机组

3957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