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1440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docx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

政治《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大全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

  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运用)如何认识货币?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3)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4)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拜金主义要不得,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一方面也要养成把金钱花在需要它的地方,让自己在精神文明上也要上一个台阶。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纯洁。

  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

②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公式:

商品—货币—商品。

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标准是什么?

  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标准: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分别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7结算有哪两种形式?

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和优点分别是什么?

  结算方式:

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

  常用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优点:

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

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8外汇、汇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如何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标准:

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9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0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有哪些?

  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直接因素:

各种因素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1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来判断?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14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如何?

  (辨析: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1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重点理解“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6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的影响是什么?

  ①消费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

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变化规律:

以家庭消费中牛肉--羊肉、火车---飞机为例)

  互补商品:

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变化规律:

以汽油---汽车、兵乓球拍—乒乓球为例)

  1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8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有哪些?

  客观因素:

①收入;②物价水平;③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

  主观因素:

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引发;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

  19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活学活用:

请说出几种促销手段:

  提示: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保养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选择。

  20消费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①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③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1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它有哪些巨大作用?

  显著特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巨大作用:

①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②从社会经济角度讲,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讲,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特别是是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消费对经济的反作用更为凸显出来。

  22消费结构的含义是什么?

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变化的原因及表明分别是什么?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同学们要注意有关论述题:

如…..材料可知(某地市)的社会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

  变化原因:

①根本原因: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②直接原因:

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表明: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3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以----为主旨、表现为“5R”。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辨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2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决定消费。

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主要表现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消费调节着生产。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5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原因: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发展: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

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27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部分?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9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0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1我国目前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哪些?

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内容: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

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其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