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1240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docx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

王兴桥

一、教学机遇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的机遇简称教学机遇。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思考问题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技巧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越出或产生教师未能预期的甚至是出乎教师意料的想法和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一种非常的现象。

对于这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只要灵活、机智、巧妙地予以解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这种情况称为教学机遇,也就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成长的机会。

二、研究教学机遇的必要性

信息论认为,学校是传授系统信息(知识)的主要场所,教育的实施过程,说到底,是信息的传播、反愧再生和升华的过程。

因此,努力捕捉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

那么,正确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机遇,也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例如,在一次三年级公开课上,教学内容是统编教材第六册(六年制)第75页中的例5。

该题告诉了6个小同学的身高分别是:

136厘米、141厘米、139厘米、137厘米、135厘米、140厘米,要求学生求出这6位小同学的平均身高。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后,并让3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试算,教师巡视。

就在同学们埋头计算时,有位学生非常兴奋地举起手,还不停地四处瞧瞧。

教师发现后,就暗示他静下来。

这位同学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下课便主动找他谈谈。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他说:

“有一种简便方法能很快求出结果。

”“怎么求?

”我问,他说:

“只要把6个数重新组合起来就行了。

”原来,这6个数可重新排列成两组:

135厘米、136厘米、137厘米;139厘米、140厘米、141厘米。

因为每组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所以前一组的平均数为136厘米,后一组的平均数为140厘米。

很显然,这6个数的平均数为:

(136×3十140×3)÷6=(136+140)÷2=138(厘米)而一般学生都是按步就班地进行连加。

这种巧妙的计算方法,别开生面,富有创造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生思维的激发,无疑是有益的。

教者与这一难得的机遇失之交臂,实在可惜。

正如培根所说的:

“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会掉价……”。

教学机遇也不例外,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机遇。

三、教学机遇的特点和作用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机遇,我认为有以下特点:

1、意外性:

教学机遇是相对于原来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而言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外性,即教师事先没有充分地意识到。

2、瞬时性:

课堂教学中的机遇往往转瞬即逝,把握利用得好,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贻误时机,即使有补求办法,效果也不会比上新课时好。

3、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者并不认为机遇是纯粹的偶然,它要受客观必然性的制约。

教师的教学活动尽管是有备(备课)而来,但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

因为在备课时很难充分意识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新教师更是如此。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事先预料不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教学机遇确实存在,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教学机遇在教学过程中起转折作用,教师如能抓住机遇,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而失去机遇,就失去了一次再创造的机会,以后补起来也困难;第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某个偶然的和意外的事件、现象或机会,导致了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从而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

可见,教学机遇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外在因素和重要条件。

四、善于把握教学机遇是教师的必备技能

关于把握教学机遇是教师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优秀品质之一。

教师的教学就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即教育机智,就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恰当地采取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教案是我们事先设想的实施方案,当教学中出现你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修改教案,及时改变教法或例证,以便于学生领会、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一次一年级公开课上,教学内容是义务教材第一册(六年制)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介绍有关内容后,要同学们找一找教室里面有哪些面上是长方形?

这时,同学们情绪高涨,踊跃发言,学生真找不少呢。

有门、窗、黑板、墙壁、书、文具盒等物体上的面,最后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

“日光灯也是长方形。

”同学们先是惊讶,后是疑惑,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多数同学都认为日光灯是长方形,这是授课老师所始料不及的,既然是一堂苦心经营的公开课,自然就希望按计划顺利进行。

现在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

老师能简单否定吗?

这时,只见教师拿起一张纸,微笑地问:

“这是长方形吗?

”学生齐答“是”。

然后把纸卷了起来,并问:

“这象什么?

”有的学生说:

“象管子”;有的说:

“象日光灯”。

老师说:

“对!

是象管子和日光灯。

”之后,老师一边把卷起来的纸展开,一边说:

“拉平之后才是一个长方形呢。

”这种机智灵活的处理方法,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而且还抓住机遇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圆柱体也奠定了基矗可见,抓住机遇,随机应变,已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能明察秋毫,努力捕捉学生的神情、行为等变化情况,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把教学引向深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情感更容易外露,课堂上遇到疑难问题或有所发现时,会焦急万分或跃跃欲试。

这就为教师抓住教学机遇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方面,从教师素质上讲,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注意积累,自我完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敏锐地识别机遇,及时地抓住机遇,并利用它来深化教学。

正如华罗庚所说:

“……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另一方面,从教学过程上讲,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种既认真、和谐,又无任何压力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思考,自由阐明自己的想法,不论他们是否正确,都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诚恳的评价。

重要的是还应当不失时机地诱发、捕捉和保护学生中出现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切不可把闪耀着创造性的火花扼杀在萌芽状态。

五、如何把握教学机遇

如何把握教学机遇?

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事先多估计一些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外,更重要的要象控制论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有组织的系统,要根据内部外部的各种变化而进行调整。

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学生,鼓励创新。

不少教师都不是最喜欢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的。

心理学家托伦斯研究表明,有创造力的学生多数具有以下三种特征:

(1)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2)所作所为时逾常规;(3)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常有嬉戏态度。

这些特征,常常是一些教师所不能容忍的。

爱迪生小时侯被赶出学校,就是因为“捣蛋”,问了“2加2为什么等于4?

”爱因斯坦小时曾被开除学籍,也是因为“顽皮”,“上课时是破坏性的,而且影响其它学生学习。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李政道曾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说过:

“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就做不了第一流工作。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主张“每事问”。

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所创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其难易程度如何,都应该圆满地解答,即使有些问题当堂回答不了,也应该坦率地告诉学生。

等弄清楚后再作解释,而绝不能用“高压政策”来堵塞学生的嘴巴。

2、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前文所述及的求平均数一例,教者如能联想到9岁的高斯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求出级数1+2+3+……100的和的故事,并适当地加以介绍,必将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介绍一些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史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数学,树立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能力。

再如,在一节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课上,学生提出,当圆柱体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形状变了,体积却未变,那么表面积有没有变呢?

”这个问题的提出,尽管与本课无关,但却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水平。

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分析、比较可知,表面积增加了2个rh,即2rh。

教师抓住了这一契机,使学生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

3、引导学生,探索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突发性的疑难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大胆实践。

我曾听过一节“商不变的性质”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突然问到:

“商不变,那么余数变不变呢?

”据教者课后介绍,这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当时心理很紧张,瞬间也难以判断,也不容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就让学生自己来尝试解决吧。

因此,就随便出几道题让学生试算,如3÷2=1……余1、6÷4=1……余2、9÷6=1……余3、12÷8=1……余4等,通过计算分析,学生自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不仅化解了难堪的局面,而且也让学生初触一点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理调控,优化教学。

教育技巧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既定方案与随机应变相结合,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讲授统编教材第五册(六年制)第34页中的例1、例2时,有位学生突然问到:

“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

”这是我事先未考虑到的,教材对此也未作要求,真让人感到棘手。

因为这原是数学中的一种规定,没有太多的道理好说,但是否就简单搪塞呢?

这时我想,既然一切数学问题的产生都来源于生活实际,那么何不将机就计把数学与实际联系起来呢?

于是我急中生智,拿出十根火柴棒,让一位同学每次拿走2根,问:

“3次共拿走几根?

”同学们齐答“6根”,我又问到:

“算式怎样写?

学生即说2+2+2=6(根),接着问:

“能不能用乘法算呢?

”学生很快地答到:

2×3=6(根)。

那么,最后还剩几根?

算式又该怎样写呢?

学生说:

“还剩下四根,算式为10-6=4(根)”。

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把上式改写成:

“10-2X3”,并让学生自己试算,发现有的学生写出:

10-2X3=8x3=24(根)。

还剩24根对吗?

让学生讨论,并充分发表不同意见。

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运算顺序错了。

把握教学机遇的过程,实质就是捕捉线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中意外事件可起触媒作用,给教师以突发的启示,从而促成新的联想,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思维活动的突变现象。

为此可以排列成相互联系的序列链:

教学实践(信息)←→教学机遇←→新的联想←→机遇的升华,诚然,机遇只是提供线索,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那么,正确把握好教学机遇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热爱学生,具有民主的教学风格;二要根据教学规律,在短时间内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三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以教学目标为尺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四要努力引发学生的发明与创造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宗旨。

总之,对于教学机遇应很好地把握,既不能怕节外生枝,浪费时间;也不能一带而过,匆匆收场;更不能不闻不问,我行我素,但也不能借题发挥,离题万里。

综上所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看,也无论是从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还是从教学改革的需要中看,教学机遇都不是无足轻重的。

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