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9030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8届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二模)

化学试题

1.下列属于酸的是

A.HNO3B.Ba(OH)2C.K2CO3D.CO2

【答案】A

【解析】A.HN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故A正确;B.Ba(OH)2电离产生阳离子为钡离子,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B错误;C.K2CO3电离的产生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故C错误;D.CO2,二氧化碳不能电离,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仪器名称为“蒸发皿”的是

A.B.C.D.

【答案】B

...........................

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纯碱B.乙醇C.盐酸D.铜丝

【答案】B

【解析】A.纯碱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故A错误;B.乙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铜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解题关键: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易错点C、D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4.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O+H2O=Ca(OH)2B.2NaHCO3Na2CO3+CO2↑+H20

C.2KBr+Cl2=2KCl+Br2D.HCl+NaOH=NaCl+H2O

【答案】C

【解析】A、CaO+H2O=Ca(OH)2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2NaHCO3Na2CO3+CO2↑+H20,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2KBr+Cl2=2KCl+Br2,存在Cl和Br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HCl+NaOH=NaCl+H2O,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解题关键:

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

5.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纯净物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氢氧化铁胶体常用于净水

【答案】A

【解析】A、胶体是一种混合物,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故A错误;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故B正确;C、胶体具有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电泳等现象,故C正确;D、胶体粒子具有吸附性,吸收水中悬浮的杂质,使之沉淀,氢氧化铁胶体常用于净水,故D正确;故选A。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可用于杀菌消毒B.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剂

C.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镁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答案】C

【解析】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B、氯化钠有咸味,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剂,故B正确;C、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C错误;D、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镁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D正确;故选C。

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N2分子的结构式:

B.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

HClO=H++ClO-

C.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D.S2-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A

【解析】A.N2分子形成叁键,结构式:

,故A正确;B、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

HClOH++ClO-,故B错误;C.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故C错误;D、S2-的结构示意图:

,故D错误;故选A。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B.燃着的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

C.干燥的氯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久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会变质

【答案】A

【解析】A.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表面生成氧化膜,故A错误;B.燃着的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故B正确;C.干燥的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正确;D.久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变质,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HClO,发生的反应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故D正确;故选A。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A.SO2B.CH3COONaC.NaHSO4D.NH4Cl

【答案】B

【解析】物质的水溶液如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A.SO2溶于水呈酸性,故A错误;B.CH3COONa水解呈碱性,故B正确;C.NaHSO4溶于水呈酸性,故C错误;D.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并干燥

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

C.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硫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D.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答案】D

【解析】A、具有塞子或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查漏,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均不需要干燥,故A错误;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C.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盐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故C错误;D.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配得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正确;故选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氕、氘、氚互为同位素,中子数分别为1、2、3

B.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HCOOH与HCOOCH3互为同系物

D.C4H10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其沸点各不相同

【答案】B

【解析】A.氕、氘、氚互为同位素,中子数分别为0、1、2,故A错误;B.氧气和臭氧都是O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C.HCOOH与HCOOCH3,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D.C4H10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其沸点各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

12.已知:

X(g)+2Y(s)2Z(g)△H=-akJ·mol-1(a>0)。

一定条件下,将1molX和2molY加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l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1.4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0min时,Z的浓度为0.7mol-1

B.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3kJ

C.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1·min-1

D.若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答案】D

【解析】一定条件下,将1molX和2molY加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l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1.4mol。

X(g)+2Y(s)2Z(g)△H=-akJ·mol-1(a>0)。

n始/mol12

n变/mol0.71.41.4

n平/mol0.30.61.4

A.第10min时,Z的浓度为=0.7mol·L-1,故A错误;B.1molX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akJ,则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7akJ,故B错误;C.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5mol·L-1·min-1,故C错误;D.该反应是有固体参加的反应,若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解题关键:

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速率及热量的计算,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该反应是有固体参加的反应,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水反应:

Na+2H2O=Na++20H-+H2↑

B.Mg(OH)2和稀盐酸的反应:

0H-+H+=H20

C.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

2H++2Fe2++ClO-=2Fe3++Cl-+H2O

D.KHSO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中性:

H++SO42-+Ba2++OH-=BaSO4↓+H2O

【答案】C

【解析】A、金属钠和水反应:

2Na+2H2O=2Na++20H-+H2↑,故A错误;B.Mg(OH)2和稀盐酸的反应:

Mg(OH)2+2H+=2H20+Mg2+,故B错误;C.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

2H++2Fe2++ClO-=2Fe3++Cl-+H2O,电荷、电子得失、质量均守恒,故C正确;D.KHSO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中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C。

14.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

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Y>Z

C.Y单质具有杀菌能力,Y与W可形成化合物WY2

D.W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单质反应,但不能与Z的氢化物反应

【答案】C

点睛: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及性质,解题关键:

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X为C为解答的突破口,易错点为D,C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烷烃、烯烃、炔烃等,不能只限于甲烷.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把钠投入无水乙醇中,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

C.乙醛和乙酸都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裂化汽油都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A.乙烯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不能,故A错误;B.把钠投入无水乙醇中,钠沉到液面以下,产生气泡,故B错误;C.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乙酸也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和反应,故C正确;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以烷烃和环烷不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裂化汽油含不饱和烃,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故选C。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纤维素、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硬脂酸甘油酯和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物质,都能发生皂化反应

C.所有氨基酸分子中都只含有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氨基(-NH2)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的(NH4)2SO4,溶液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答案】A

【解析】A、蛋白质、纤维素、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硬脂酸甘油酯属于酯类物质,能发生皂化反应,和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但不是皂化反应,不能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故B错误;C.所有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不一定只有一个,故C错误;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的(NH4)2SO4,溶液产生沉淀,发生盐析,加水后沉淀溶解,故D错误;故选A。

17.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负极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电解质溶液中的OH-移向a极

D.该传感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值将变大

【答案】D

【解析】该感器在工作过程中,负极上氨气失电子生成氮气,则a为负极,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其电池的总反应为4NH3+3O2═4N2+6H2O

A、该感器在工作过程中,负极上氨气失电子生成氮气,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