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284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docx

工勤技能工勤技能岗位考试的全部资料

《工勤技能》复习题

绪论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2、职业综合能力也称为(职业核心能力)。

3、技能可以分为很多种,常用的分类有(职业技能、运动技能)。

4、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

5、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学会做什么,即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潜力。

6、个体职业能力的提高除了在实践中磨练和提高之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和培训)。

7、要评价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高低,最主要也是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职业能力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岗位的类别有()

A、管理岗位B、专业技术岗位C、工勤技能岗位

2、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的特征是()

A、相对广泛性B、相对稳定性C、潜伏性

4、职业综合能力(或职业核心能力)概括为()

A、跨职业的专业能力B、方法能力

C、社会能力D、自我人格完善能力

5、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B、计算机应用能力

C、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6、职业方法能力包括()

A、自我学习,不断提升的能力。

B、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

C、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

D、具有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收经验教训。

7、职业综合能力的8项核心能力包括()

A、与人交流B、数字应用C、信息处理D、与人合作

E、解决问题F、自我学习G、创新革新H、外语应用

8、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对职业的影响()

A、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

B、职业实践和教育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

9、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测试可分为()

A、基本常识测试B、职业岗位基本能力测试

C、办公技术基本技能考核

第一章政治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世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2、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6、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一定的世界观,并反过来影响世界观。

7、凡是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就是(唯物主义)。

8、凡是肯定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9、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0、物质是不依赖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12、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14、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5、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16、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永恒发展的。

17、哲学上讲的发展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18、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物质进化的产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19、事物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20、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2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23、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5、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6、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又叫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

29、(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3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33、上层建筑有两大组成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4、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内容。

35、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36、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37、中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9、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42、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它们是参政党。

43、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范畴。

44、佛教现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

45、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

4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49、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实事求是)。

51、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

5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53、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54、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55、邓小平民主思想总概括是: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56、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7、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

5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9、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6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61、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6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3、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64、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C、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是指()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对世界的反映具有创造性;

C、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人的意识能够作用于人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D、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表现就是能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普遍联系B、永恒发展

5、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6、实践的特点是()

A、客观性B、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8、感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

A、知觉B、感觉C、表象

9、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0、理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

A、概念B、推理C、判断

1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

1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

1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14、群众观点包括()

A、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5、人民群众是()

A、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A、立法B、监督C、人事任免D、重大事情决定

17、党的群众路线概括的说就是()

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

1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19、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共产党领导B、多党派合作

C、共产党执政D、多党派参政

2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C、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

D、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21、中国的宗教政策,最基本的就是()

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B、坚持独立自主办教

22、在中国传播的宗教主要有()

A、佛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

D、基督教E、道教

2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E、坚持全方位的外交工作布局

2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

25、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8、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29、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

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

E、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F、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的社会。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二章法律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2、宪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4、在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

5、宪法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这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四次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

14、国家主席、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16、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7、(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1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最高审判权,同时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的工作。

19、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全国人民检察院工作。

20、在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

22、十八周岁以上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1、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2、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3、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

24、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

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5、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26、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27、地域管辖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实行“原告就被告”。

28、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期限为

(2)年。

29、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0、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31、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2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法律的历史类型()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

2、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

A、国家性B、阶级性C、物质制约性

3、法律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

A、法律的制定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

4、法律制定的程序(或环节)是()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的公布

5、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

A、正确B、合法C、及时

D、合理E、公正

6、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

A、平等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

C、人身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

E、社会经济权利F、权利救济的权利

7、我国公民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主要包括()

A、批评建议权B、申诉权C、控告权

D、检举权E、取得国家赔偿权

8、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

D、没收非法财物E、责令停产停业

F、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G、行政拘留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9、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C、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E、纳税义务

F、其他义务(劳动、受教育、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

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旗)

11、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

A、行政征收行为B、行政许可行为C、行政处罚行为

D、行政强制行为E、行政裁决行为F、行政复议行为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主要职权: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选举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

D、决定国家重大问题,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和行使应当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13、解决行政纠纷的主要途径是()

A、行政复议B、行政诉讼C、行政赔偿

14、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E、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15、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在我国,民事权利主体包括()

A、公民B、法人C、其他组织

17、法人成立的条件是()

A、依法成立B、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8、民事权利主要包括()

A、物权B、债权C、人身权D、知识产权

19、公民的人格权包括()

A、生命权、健康权B、姓名权、肖像权

C、名誉权、荣誉权D、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

20、公民的身份权包括()

A、婚姻自主权B、抚养权C、继承权

D、监护权E、发明权

21、法人的人格权包括()

A、名称权B、名誉权C、荣誉权

22、法人的身份权包括()

A、著作权中的署名权B、修改权C、商业秘密权

23、知识产权主要有()

A、著作权B、商标权C、专利权

D、发明权E、科技成果权

24、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

A、婚姻自由原则B、一夫一妻原则C、男女平等原则

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E、计划生育原则

25、民事责任可分为()

A、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B、侵权的民事责任

C、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民事责任

26、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

A、股东会B、董事会C、监事会

27、我国刑法规定的三个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28、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A、安全保障权B、知悉真情权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E、获取赔偿权F、受尊重权

G、监督批评权

29、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通过下列途经解决()

A、与经营者协商调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0、我国刑罚中的主刑包括()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E、死刑

31、我国刑罚中的附加刑包括()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

32、我国的诉讼法有()

A、《民事诉讼法》B、《行政诉讼法》

C、《刑事诉讼法》

33、我国诉讼法共同遵守的原则有()

A、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职权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各民族公民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E、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陪审制度;

F、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34、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A、平等原则B、辩论原则C、调解原则D、处分原则

35、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包括():

A、合议制度B、回避制度

C、公开审判制度D、两审终审制度

36、刑事诉讼程序()

A、立案B、侦查C、提起公诉D、审判E、执行

37、刑事诉讼法的原则有()

A、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C、无罪推定原则D、疑罪从无原则

38、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A、被告负举证责任

B、对具体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

C、诉讼不停止执行的原则D、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39、我国设置的专门法院有()

A、军事法院B、铁路运输法院C、海事法院

第三章自然科技常识

一、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1、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两轮。

3、地球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层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4、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5、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新纪元。

  

6、所有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调节控制的主要承担者。

7、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约为5~10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

8、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9、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到1992年底中国共发射3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10、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1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举世闻名德裔美国科学家,为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

12、斯蒂芬·威廉·霍金,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父”。

二、多项选择题:

1、新陈代谢中有关的能源物质有()

A、直接能源物质—三磷酸腺苷

B、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C、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D、能量最终来源—太阳能

2、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它主要由()构成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发酵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