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9856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docx

三次英荷战争纪实

海上马车夫与西欧海盗的较量:

三次英荷战争

“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

因而控制了世界。

——[英]华尔特·雷利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扩张是建立在军事上击败其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基础上的。

从16世纪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开始,直至18世纪以后,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印度、北美对法国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才终于确立了“日不落”帝国的优势地位。

到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为止,英国已经变成世界上的商业和海军强国——这无可否认地得益于英国在夺取制海权方面所取得的军事胜利。

记得《海权论》的作者马汉曾在书中提到:

“如果说英格兰是为大海所吸引的话,荷兰却是被赶向大海的。

没有大海的存在,英国或许会一蹶不振,而荷兰则会败亡。

”此言明显道出了这三次战争的主动方与被动方。

尼德兰(今荷兰)在16世纪前期还是西班牙的属地,1566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到1581年才在尼德兰北部建立起独立的荷兰国家。

其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据说是“不太可能养活其八分之一的居民”。

“土地的贫瘠与海岸无险可守的本质驱使荷兰人首先从事了渔业。

随后,加工保存鱼类方式的发现给予他们除了进行国内消费以外还能用以出口的物质,并由此奠定了他们财富的根基。

”或许正是有了“上帝造海,荷兰人筑堤”的精神,至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以商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业使之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

1637年,荷兰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达1500吨、装有100门大炮的三层甲板的战舰“海上君主”号的能力。

到1644年,荷兰拥有1000多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万多名堪称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

17世纪上半叶,它已经发展到拥有商船1.6万艘,据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贝提的统计,1670年船舶的总吨位是:

荷兰90万吨,英国50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25万吨,法国15万吨。

商业上的霸权以炮舰为后盾,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

当时欧洲南方和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

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遍及了他们的足迹,亦难怪他们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像“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荷兰人还大力发展海外殖民地事业,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以东方为主):

1595年,荷兰商人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

1602年,荷兰商人、贵族建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公司据说拥有商船队、军队和统治的权力。

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各地不断扩张:

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打败西班牙、葡萄牙海军;1605年,抢占了盛产香料的帝汶岛;1619年,荷兰兴建了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作为据点,后又到了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苏拉威西;1621年,荷兰建立西印度公司,势力扩张到美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后于1661年为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1642年,塔斯曼尼亚岛为荷兰航海家发现;1640年,荷兰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1648年(另说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荷兰的大规模海上殖民扩张与西班牙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但同大肆扩张、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英国则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英国,正如众人熟知的那样,掠夺殖民地的活动与荷兰大体上为同一个时间段。

早在1584年,英国人就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按:

弗吉尼亚为“处女”意,伊莉莎白女王未婚之故。

)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海外扩张拓宽了道路。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07年,在印度占领了第一块殖民地。

1609年、1610年、1619年,英国先后在苏拉特、冈比亚、马德拉斯建立了自己的商站。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到达今美国东北的马萨诸塞州,一批为逃避斯图亚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按民主制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组织。

至1640年,英国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17世纪初的一倍多。

然而荷兰在海上的霸权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双方的矛盾尖锐起来。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受到荷兰的排挤,为争夺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两国贸易公司连连在海上发生武装冲突。

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打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双方缔结协议,规定荷兰有权输出东方香料的三分之二,而英国公司仅能输出剩下的三分之一,迫使英国的殖民重心转向了印度,此充分显示了当时两国实力的对比。

6000艘荷兰船只在波罗的海张帆遨游,几乎完全封闭了英国与北欧各国的贸易途径,使得英国在木材、树脂、大麻等方面物资奇缺。

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商人:

不仅在北美殖民地到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甚至在英国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上,据说仅仅与巴巴多斯进行贸易的荷兰商船就是英国商船的两倍。

尤其令英国人恼怒的是,荷兰人在英国周围海域大面积自由捕鱼,并将捕到的鱼置于英国市场销售,此严重影响了英国捕鱼业的发展。

据统计到17世纪上半叶,荷兰的海外投资比英国多了15倍,船只多了10倍。

如果单一国家构成世界格局的说法能够成立的话,此时的荷兰无疑已经取代了葡萄牙、西班牙重组了世界体系。

17世纪中期以前,英国的资产阶级或许正忙于进行国内革命,无暇与荷兰争霸。

但到了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为共和国之际,形势发生了转变。

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开辟新的海外殖民地、拓宽海外市场,而荷兰对于海上贸易的垄断成了这种需求最大最直接的阻碍和威胁。

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当政时期为此制定了控制海洋的战略。

他非常重视海军的组建,专门成立了“海军委员会”负责建造为海战设计的新型战舰。

从此英国海军一改了伊莉莎白女王时期战时征召武装商船和海盗船的习惯做法,而将武装商船和海盗船作为预备役用。

英国海军从1649年的39艘猛增至1651年的80艘,其中大部分是二层甲板、并拥有60至80门炮的巨型战舰。

据说规模最大的“海上主权”号,排水量为1500吨,四层甲板104门重炮,水兵800多人,最大的炮弹净重60磅,一次齐射的炮弹重达一吨。

另外,克伦威尔还加强海军训练和管理:

改善水兵的薪饷膳食;制定所谓的“奖金”制度,犒劳俘虏或击沉敌舰有功的士兵;还专门从陆军中选出兵士担任职业海军军人,并任命经验丰富的职业军官指挥海军。

陆军军官罗伯特·布莱克(1599-1657)就是此时被任命为海军统帅,而后成为一代海军名将的。

这样的海军改革使得英国海军在战争爆发之时实力远远超过了荷兰:

据说1652年,荷兰仅有战舰60艘,最大战舰仅配备40至50门重炮。

有了强大的舰队做后盾,英国人渐渐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165l年2月,英国议会派出两位特命全权大使出使荷兰,提出两国应该结成更紧密、更真挚的同盟——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在国际条约和国际同盟中,两国应该像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样采取行动,在某些场合下,甚至在内政问题上,荷兰三级会议应服从英国议会的决定。

这个建议自然遭到了荷兰三级会议的断然拒绝。

于是1651年,著名的《航海条例》由英国议会颁布。

这是英国在完成战备后对于荷兰的公然挑衅,也是重商主义的典型产物。

《条例》规定:

凡从欧洲运到英国得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送到英国、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国有关殖民地的船只运送;不许英国商人进口中介商品;只有英国船只所捕的鱼制成的鱼品才许可在英国进口,从英国出口的鱼品也必须由英国船只运送,等等。

此《条例》中的各款明显是针对大量从事“中介贸易”和海运的荷兰,是对荷兰的严重挑战。

荷兰提出抗议要求英国废除,遭英国断然拒绝。

于是双方都意识到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剑拔弩张的形势下秣马厉兵式扩军备战展开了。

英国在原有的基础上紧急动员了125艘武装商船;荷兰也在1652年大量征用商船,使海军舰艇扩充至226艘。

但正如上文所述,荷兰的战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是难以和英国抗衡的。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第一次英荷战争可以说是海军战列线战术的真正提出。

1652年,一次遭遇战式的小冲突直接成为了这次战争的导火线:

5月,英国海军将领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与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率领的42艘为商船护航的军舰不期而遇。

布莱克要求荷兰海军下降军旗向英国国旗致敬,遭到拒绝。

(按:

自从13世纪以来,英国总是要求其他国家的船只在经过多佛尔海峡时必须向遇见的英国军舰行“升旗”礼。

以示敬意,承认英国的所有权。

原本这一要求无碍大局,但在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敌对气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摩擦自然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

)英国开炮轰击,于是双方互酬炮弹4个多小时,荷兰损失了2艘战舰,布莱克的旗舰“詹姆斯”号被射穿了70多个弹孔。

第一次英荷战争的序幕被拉开了。

7月28日,双方正式宣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战区(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尔海峡战区为主——这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几乎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2-3万名水兵6000-8000门大炮,而其作战次数之多恐怕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据说有人作了次统计,仅在1652年5月至1653年8月的15个月之内,双方舰队作战次数已经不亚于当时世界各海洋历次战役的总和。

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切断荷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迫使荷兰人投降。

为此,海军舰队司令布莱克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术,以确保其的绝对制海权。

他大胆地在海军作战中引进了陆军作战注意队形和整体效果的战法,发展了海军战术。

战争的伊始,英国便将自己的舰队分成红、白、蓝三个支队以便于指挥。

并颁布了“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整顿军纪。

另外,他还派出舰队到苏格兰北部袭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银船,到北海击沉或捕获荷兰的捕鱼船,甚至进入波罗的海,破坏荷兰和北欧、东欧方面的海上贸易。

毫无疑问,这种战略战术的运用对于荷兰经济方面的打击是致命的。

荷兰方面制定的战略是以强大的舰队为商船护航,强行通过多佛尔海峡,确保与外界的联系。

决定于海军实力的对比,这本就是多少有些消极的战略,然而战略部署的不当却更使之陷入劣势的境地:

荷兰在次要战场,即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从而使其在海峡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

荷兰海军将领马顿·特罗普(1579-1653)尽管在与法国海盗和西班牙海军的长期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具有很高的统率艺术,荷兰水兵的战斗素质也比较高,但各舰常常缺乏协调能力,加之装备、数量方面的欠缺,以致在军事方面仍处于劣势,使得英国的海上封锁奏了效。

双方海战次数不计,但一般意义上规模较大的公认的有9次,多以发生地点命名。

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

这一战区的战斗通常被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2年5月~1653年2月)(按:

说法不一,另一说为1652年5月~1653年5月)

阶段特点:

战略相持,英荷双方在这一阶段互有胜负。

主要海战:

Ⅰ、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8月26日)

荷兰舰队护航商船通过英吉利海峡时受到英国舰队(约40艘军舰和5艘纵火船)拦截。

荷兰著名指挥官米歇尔·阿德林森·德·奈特(1607-1676)在普利茅斯港外投入了30艘军舰和6艘纵火船与英军作战。

此战双方实力相近,在舰队指挥、舰船运转技术、海战技术、炮术方面都堪称优秀,被认为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海战。

此役双方互有伤亡,但荷兰商船队成功地通过了海峡。

Ⅱ、肯梯斯诺克海战(1652年10月8日)

英国舰队在布莱克指挥下打击荷兰捕鱼船,使之损失惨重,约有900多名渔民被俘。

于是荷兰决心报复。

普利茅斯一战以后,荷兰方面认为英国海军战斗力不如其海军,便在没有从地中海抽调援兵的情况下,忽视兵力和火力都弱于敌方的现实,贸然发动攻击。

10月8日,双方在泰晤士河口外的肯梯斯诺克不期而遇。

英国方面舰船约68艘、荷兰则为64艘,英舰数量略多且火炮亦占优势,双方混战两天两夜,最终荷兰舰队无法招架,有3艘被击沉,数艘遭毁坏。

英国舰队大获全胜。

Ⅲ、达格尼斯海战(1652年12月10日)(按:

又译邓杰内斯海战)

英国在取得了肯梯斯诺克海战的胜利后,可能出现了轻敌心理:

将舰队分成了几个部分,并抽出20艘军舰前往支援地中海战区。

如此一来,英国在多佛尔海峡战区的军舰仅剩下了42艘,在数量明显处于了劣势。

另一方面,特罗普又重掌了荷兰海军的帅印,为荷兰商船队护航。

12月10日,特罗普出动78艘战舰替拥有300艘船只的庞大商船队护航,布莱克指挥英舰在英格兰东南的达格斯坦海角拦截。

双方军舰在数量上相差悬殊,加之特罗普与其副手德?

奈特的正确判断和果断指挥,使得英国战舰被击沉3艘、被俘虏2艘。

英国舰队大败,龟缩于英国南部港口,一时间将制海权拱手相让。

Ⅳ、波特兰海战(1653年2月28日至3月2日)(按:

又称“海峡三日战”或“三日海战”)

前一次的战败使得英国将分散为几部分的海军力量重新集中,加之国内又新建了多艘战舰,海峡方面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又发生了变化。

2月28日,特罗普率领80艘战舰护送约180艘商船在返回荷兰的途中与英国舰队(约70艘战舰)遭遇。

荷兰舰队投入攻击,掩护商船前进,双方在海上激战了整整3天,特罗普才突破了英国的海上封锁,将大部分荷兰商船安全送回本国。

但此役荷兰海军损失惨重,11艘战舰与30艘商船或被击沉或被缴获,阵亡人员近2000。

英国方面今损失1艘战舰,伤亡1000多人。

另外,布莱克本人也在此战中受了伤,由蒙克继任。

第二阶段(1653年2月~1654年4月)

阶段特点:

英国取得战略优势。

波特兰海战之后,英国重新获得了多佛尔海峡以及北海水域的制海权。

英国海军上将蒙克坚持集中兵力的原则,贯彻以优势兵力封锁海峡,切断荷兰对外联系的战术。

另外,英国国内动员了全国工业生产力集中赶制战舰,而另一方面荷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损失战舰难以得到补充,逐渐趋于劣势。

需要一提的是英国海军在1653年颁布了两个在海军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文件:

《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它明确规定:

舰长在航行和逆风时,不得随意抢占有利的顺风位置,而应保持队形并遵从上级指挥;一名舰长决不能抢风到中队长官的前面。

另外它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联络信号,用火炮、旗语、灯光等工具,通知各舰航向、航行位置以及停船、下锚、召集会议等事项。

)和《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该教范共14条,第一次明确地确立了战列线战术的地位,并说明了保持一线队列地各种战斗行动。

)此新战术无疑是将陆军作战方式运用于海军,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这在海军战术的发展史上堪称是“一个巨大的迈进”。

而荷兰方面仍然采用旧的战术,则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

第一次英荷海战期间,英国海军还有一个令人注目的变化,机按军舰携带火炮的数量分成六个等级:

第一级90门火炮以上;第二级80-90门火炮;第三级50-80门火炮;第四级38-50门火炮;第5级18-38门火炮;第六级18门火炮以下。

但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师法英国海军的做法。

主要海战:

Ⅰ、加巴德沙洲海战(1653年6月12日至13日)

6月12日,特罗普指挥荷兰舰队(约军舰104艘)从本土基地出发,试图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

蒙克、迪恩指挥115艘英国战舰迎战。

初时,双方力量接近,相持不下。

暮色已下之时,布莱克率18艘军舰赶来增援,荷兰舰队在数量上居于劣势,于13日开始撤退到佛兰德浅滩,英国军舰无法追击。

(荷兰船只吨位较小,船底较平,吃水不深,能够停靠在像荷兰海域那样的浅水滩;英国军舰则大多吃水很深,无法进入浅滩。

)荷兰此役有9艘军舰被击沉,11艘被俘,损失兵力1400多人。

英国仅损失了1艘军舰和400多人,但舰队司令迪恩海军上将阵亡。

Ⅱ、斯赫维宁根战役(1653年8月8日至10日)

加巴德沙洲海战战败后,荷兰完全失去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其海岸受到英国海军的严密封锁,经济一度陷入瘫痪。

为了挽回败局,荷兰老将特罗普决定进行一次“敢死”式的决战,他重新扩充军队,于英国海军战于斯赫维宁根海面。

8月10日战斗正式开始,荷兰海军拥有战舰106艘(其中特罗普指挥82艘,德·奈特指挥24艘),英国拥有战舰100艘(蒙克指挥)。

据说战斗从早晨7点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战况十分激烈。

特罗普中途中弹身亡,荷兰人士气大为受挫,25名舰长脱逃。

这次海战以荷兰的惨败告终,荷军损失了15艘战舰,伤亡4000多人,而英军仅损失了2艘军舰,伤亡1000多人。

斯赫维宁根海战以后,荷兰舰队元气大伤。

英国对荷兰实行绞杀式封锁。

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再无大战。

地中海战区:

这一战区的战斗从战略层面观之,对战争影响不大。

荷兰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始终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

范·盖伦指挥的荷兰舰队有14艘战舰组成,每舰配备26至30门火炮,另外还有22艘武装商船作为增援。

英国舰队有15艘战舰,每舰配备30至54门火炮,但英国舰队分为两部分,分别部署再地中海东部的里窝那和厄尔巴岛。

这就给了荷兰舰队分而歼之的契机:

荷兰舰队司令范·盖伦巧妙集中兵力插入英国两支分舰队之间,切断他们的相互联系,造成了局部优势。

1652年8月28日,部署在厄尔巴岛的英国分舰队主动出击与优势的荷兰舰队交战,遭受到重大损失。

荷兰军队继而封锁里窝那长达6个月。

1653年3月13日,里窝那海战爆发。

范·盖伦诱出部署于里窝那的英国海军并予致命的打击——除了一艘脱逃外,其余的全被击沉或俘虏。

荷兰海军虽然在此役中大获全胜,但卓越的统帅范·盖伦于激战中阵亡。

战后,英残舰撤出地中海,荷兰海军控制了此战区的制海权。

尽管荷兰海军在地中海得到了制海权,然而对于整个战争的发展却是于事无补的。

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封锁之下,荷兰经济最薄弱的一面——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据说当年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1500所房屋无人居住。

封锁几乎使得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于是荷兰被迫与英国进行和谈。

1654年4月15日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

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

英国胜利之因固然离不开对方战略部署的失当——在次要战区集中优势兵力,忽略了生死攸关的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英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能够迅速补充战力、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和其海军的装备、数量、火力乃至战术水平都要优于荷兰所致。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1660年查理一世之嗣查理二世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残余势力的妥协下回到英国,被立为国王。

查理二世登上英王宝座不久就授予英国海军为“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为最高指挥官。

新的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被颁布,英国在海外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的攻势。

然而此时的英国海军实力已今非昔比了: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时期对内镇压反对势力,对外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并与西班牙进行战争,使得国家背负200万镑的债务。

至1660年,由于政界和军界的腐败,欠外债高达100万镑。

全年海军拨款仅及海军预算的2/3,造成船只破旧失修,兵士匮薪,士气低落,海军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航海条例》如芒刺在背,卧薪尝胆一直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

此时,德?

奈特海军上将在老将特罗普阵亡之后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他励精图治,改组海军。

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

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

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加紧建造大型战舰。

至1664年,海军已拥有103艘大型战舰,火炮4869门,官兵21631人。

自从英国采用战列线战术后,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竞相仿效。

据说最早提出这一战术思想的可能是荷兰的老将特罗普。

不过,真正大胆运用这种战术则是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

英国的挑衅使得荷兰觅到了复仇的良机:

1664年4月,一支英国海军远征队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

1663年,英国得寸进尺,组织“皇家非洲公司”开始进攻荷兰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并于1664年占领,企图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一本万利的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

忍无可忍的荷兰开始采取行动:

1664年8月,德?

奈特率领8艘战舰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原荷属西非据点;1665年2月22日,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于是爆发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海战的次数虽然大幅度减少,但规模更大了。

双方主要是以海军主力决战的形式、力图按照战列线战术作战来夺取制海权。

由于炮火的改进荷射程以及杀伤力的提高,使得双方在海战中的损失大大提高。

战场主要是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地区,战争进程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665年6月~12月)

阶段特点:

英国海军占据优势。

英荷两国宣战后,并未立即投入战斗。

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冬季,天气条件不利于海战,故直到春季来临后才正式交战。

主要海战:

洛斯托夫特海战(1665年6月13日)

1665年6月13日,英荷双方舰队在英格兰东海岸外的洛斯托夫特展开海战。

荷兰方面由于德·奈特远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纳尔和奥布丹指挥,大约有战舰103艘,11艘纵火船以及7艘通讯船,合计4900门炮,2.1万人。

英国方面舰队总司令是查理二世的兄弟约克公爵,拥有战舰109艘,其中50门至90门火炮的战列舰为35艘,武装商船21艘,纵火船21艘,以及小型船只7艘,合计4200门炮,2.2万人。

但英国海军在舰艇大小与火炮威力方面都要优于荷兰海军。

战端伊始,荷兰处于有力的顺风位置,但指挥系统未能掌握时机主动攻击。

(推测可能为是指挥高层的不协调性所致。

)等到风向改变之后,荷兰舰艇才顶风攻击。

双方列阵齐射不久,队形就开始散乱,继而转入混战。

在激战中,荷兰旗舰“伊恩德纳赫特”号被击中弹药库,发生爆炸,两位舰队指挥官沃森纳尔和奥布丹双双阵亡。

旗舰上409人仅有5人获救。

之后,荷兰巨舰“奥兰奇”号遭俘虏,被焚毁。

荷兰船只纷纷溃逃,损失惨重:

至少17艘战舰、3名海军上将以及兵士4000多人。

英国方面仅损失了2艘战舰和800多名水兵。

荷兰人指挥系统的失误以及旗舰的过早损失给了英国获胜的机会,但其火炮射程的远与海军战术水准的高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洛斯托夫特海战后,英国舰队向北欧进发,企图俘虏停在挪威卑尔根港内的70艘荷兰商船,但为荷兰人击退。

1665年8月6日,德·奈特返回荷兰,临危受命统率全国海军。

他率领荷兰舰队驶往挪威,护航停在卑尔根港内的商船队回国,其中仅有10艘因为风浪掉队而为英国海军俘获。

1665年的下半年,德?

奈特依靠出色的指挥艺术,游戈于英吉利海峡、巡逻于泰晤士河口外,有效地保护了荷兰的对外海上贸易。

但是英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仍然存在,荷兰仅仅是处于只能维护交通线的被动态势。

第二阶段(1665年12月~1666年9月)

阶段特点:

战争的扩大与战略相持。

经过冬季的休战之后,春夏之交双方又恢复了战斗,但此时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肆虐于14-15世纪的黑死病(按:

即鼠疫)在1664-1665年间又卷土重来,再度侵入英国。

半年内由伦敦的西区扩及东区。

从1665年5月至9月,伦敦死亡人数由43人迅速发展到31159人,增加了724倍!

夏季发作,9月后开始流行,死亡人数剧增。

据说伦敦人口的1/4、约1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这使得英国国内一片混乱。

1661年1月,荷兰又先后同法国、丹麦结成反英同盟。

法、丹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各种援助。

尽管法国并未积极参战,但也迫使英国舰队拨出20艘战舰应付,使得英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受到削弱。

如此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