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632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docx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

王永祥书记的口述校史

学生记者崔咏恩曾倩雯李诗韵

一、采访时间

2009年10月8日

二、采访地点

王永祥书记家中

三、人物简介

王永祥,1917年出生,广东省东莞市人。

中学时代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参加革命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东江纵队老战士。

解放后曾任粤西区党委党校校长、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省美协理事,省政协常委。

改革开放后来到我校前身广州中医学院,历任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

1987年离休后,参加省、市老干大学书法研修学习和活动。

记者:

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人生经历好吗?

王书记:

新中国建立60周年,而我今年92岁,我见证了中国60年的发展。

我还参加了3年解放战争、8年抗日战争。

这之前,在红军长征时期,我有2年时间参与了地方工作。

共产党成立88年,而我加入共产党已经70多年了。

现在大家称呼在长征时期入党或在长征时期参与地方工作而入党的人为“老红军”,所

—1—

以我被称呼为“老红军”。

在我们中医学院,被称呼为“老红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以前的副院长,另一个就是我了。

中医学院就是由他负责筹备的。

中医学院在1956年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

当时中医学院的运作是一片混乱。

后来,文革结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

正是这个时候,我来到我们学校负责我校的改革工作。

那一年,邓小平同志和许多部队干部、地方领导总共1000多人来到广东,我和他们拍了一张合照。

现在,我已经将这张照片送给学校作为纪念了。

记者:

那书记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我校工作的?

王书记:

我是1973年,文革后来中医学院工作的。

邓小平,叶剑英在珠岛宾馆接见广东军区军长以上,地方厅长以上的同志后,来到中医学院抓“改革开放”的工作的。

在文革期间,我校的党组织十分混乱,原筹委会副主任梁嘉被贬为负责抓药工作。

之后,他回复了职务,担任核心小组组长和革委会主任。

再后来,他离校到教育厅工作。

离任时,他找我接任,我就做了他的接班人,担任了核心小组组长和革委会主任。

他是我校恢复党委的领导,而我主要负责组织改革开放工作。

在改革的30年里,我担任党委书记。

可是,由于我年纪大,我工作到1987岁时就选择离休。

离休之后,我成为了离休老干部。

在我之前,学校还有两位书记,一位叫李敏,另一位的名字我已经忘记了。

记者:

在我校工作这些年来,王书记您曾参与了我校哪些令您印象极为深刻的重大事件?

—2—

王书记:

我到学院的时候,学院情况很混乱。

这时是文革后期,“打倒牛鬼蛇神一大帮”,那时领导通通被称作“牛鬼蛇神”、“走资派”,有时候有人被无中生有地称作“叛徒”。

学院以前有一位周伯明领导,是一位非常好的干部,参加过抗美援朝,东江纵队筹建,珠江纵队的指挥,结果被说为“叛徒”。

搞来搞去,被诬蔑的有100多人,教授被说为资产阶级。

所以,我一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平反冤假错案,当时张莹和何广基一起负责这个工作,组织一个办公室,重新审查那些老师背负的包袱,罗元恺也有包袱,平反了就可以了,这最紧要了。

平反说明这是好教师,这是好教授,推翻不实之词,平反冤假错案100多人,恢复他们的工作。

第二件事就是改革开放,重新做。

把“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建设指导思想(毛主席语录)和邓小平在恢复高校招生的指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牌”挂在大楼的大堂。

第三件事,争取学院纳入卫生部直辖院校,提高学院声誉,改善学校的经费条件。

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第四件事,成立外事处,加强对外国的联系。

招收外国的留学生。

得到教育部的支持,给了一些钱建留学生小宿舍。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我们就开放招收留学生,这几乎是全国最早的。

当时留学生没有房间住,我们就在礼堂旁边的宿舍拆一层楼作留学生的宿舍,不过现在拆掉了。

后来,卫生部没有拨款,教育部拨了一点,就用来建留学生宿舍。

第五件事,争取和办好中医评教师职称的工作。

第六件事,恢复

—3—

招收五年制本科生的工作。

第七件事,成立统战部,办好民主党派的联系和活动。

提高中医在社会的地位(罗元凯同志为全国人大代表,黄耀燊为省政协副主席)。

第八件事,扩大省中医和附院的学生实习基地,支持搞好基地的建设。

第九件事,由古展群为队长率领学院学生到成都参加卫生部部属院校的暑期运动会,篮球得第三名。

第十件事,成立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处理了开放改革后,“水泥回扣的贪污案”,会计总管梁泽芳判刑入狱。

我1987年“离职休养”,离职后又做过两年顾问。

所以说:

我只做了些开路的工作吧,后20年是中医大学大发展,大提高。

现在学院的毕业生,满布广东大地,带动全省中医事业大发展,为在新的历史阶段打下中医药强省的基础。

记者:

您提到在文革期间学校的运作是非常混乱的。

那么,当时的情形是如何的?

你的个人处境又是怎样的?

王书记:

文革期间,我被判为“走资派”,屋子被红卫兵没收了,我被赶到猪场工作。

原来我是在广州美术学院做书记的。

当时,我与吴一天、关山月、杨秋仁合称为“吴王关杨”。

红卫兵说要打倒“吴王关杨”。

现在,我已经离休十几年了。

离休这么多年,我尽量做到“如丹无我求福寿”。

究竟我能活多少年,这就顺其自然了。

离休后,我开始学习书法。

有时候,我会将我的作品投稿。

记者:

工作期间,书记遇到过哪些趣事呢?

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4—

王书记:

当时学院没有院长,大家不知道毕业生的毕业证盖章到底该盖谁的名字。

当时大家推举我,“你是革委主任,又是党委书记。

”所以早期30年前,都是盖我的印。

看到中医学院的蓬勃发展,我非常高兴。

原来中医没有学校教育,几百年都是,但西医有,什么学院,什么医学院,动不动都是一百几十年的。

我们学校办学是零的开始,是由当时全国仅有的四所开始。

现在几乎每个省都有,很多都是我们的学生。

记者:

我们知道,从前是不提倡中医办学的,那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办中医院校的?

王书记:

问我建校时的情况我不太知道。

说的是周总理筹划建四所中医学院,以取地为名:

上海中医学院(东)、广州中医学院(南)、成都中医学院(西)、北京中医学院(北)东南西北四所中医学院的布局。

在广东,老同志筹办的是尽了心血的。

古大存(副省长)长征干部、筹委及学院领导又都是老红军:

刘汝深、李福海、李敏及周伯明。

他们在文革中都被扣上“XX帽子”。

现在他们大都去世了,只留下刘汝深一个。

我文革后来学院加上去是二个。

现在刘汝深身体不好,不能参加活动了。

我不懂中医也能入“第二个春天”了。

之前我国是没有中医学院的,中医是没有教育的。

文革后整个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了,中医院校又归属省管。

所以说中医今后30年,中医的高等教育怎么办,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改革开放后30年怎样,现在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说科学发展观,学好之后开放思想,筹划好后30年。

中医学院总结一

—5—

下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经验。

有人说,“不要搞30年了,搞100年,后40年,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0年,你想想到这100年的时候我们学院是什么样子,中国是什么样子。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筹划这后40年,不要老是计较我多了几个学生,少了几个学生,要从中医上科学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记者:

像您刚刚提到的中医的发展如此艰难,那我们学校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王书记:

当时我们接受了中医专门学校的罗元恺,让他做校长。

中医专门学校,政府不管,国民党当然不会管理。

医药行现在这么多,没有人培养学生。

再加上带徒,那些老中医是不肯教别人的,硬是要自己教回自己的儿子。

一人带一个,中医这样没办法发展。

而且他有秘方收起来不让人知道的,就给自己的儿子知道,这怎么可以发展?

办学没钱,政府不给办,那些药材行就说,“他们不办我们办!

”省港澳的药材行拿钱出来办学,这些钱就用来办成罗元恺做校长的那间学校。

这就是学校的前身。

罗元恺是个很好的人,他把在香港澳门的钱通通给了医学院。

他们很有钱而不贪污腐败。

那时中药学院因为离市区远,买了辆全广州市最长的汽车回来。

结果,“三反五反”说浪费,派人来卖汽车,他把那些钱买了教学仪器。

所以罗元恺是个很好的人,带女儿又带得不错。

他就只有一个女儿,罗颂平。

罗颂平真正努力做好了继承发扬的工作,你们也要学习继承发扬。

中医有个高教研究所,

—6—

就是高等学校研究所。

他们访问我,也是问罗元恺的事,问我知不知道,知道多少。

我说,他人很好,对教学很有经验。

那时,学校派十几个老中医过来学院,开始办大学的工作。

我们初时住的地方是现在的省中医,后来才来到三元里,建起大楼。

那里就租楼屋做门诊。

记者:

那当时为什么会在三元里择地建校?

王书记:

因为这里宽阔。

那时他们说,原本挖的地皮是很大的,一直到机场路口那里都是我们的。

那时有个拖拉机厂,也是我们的。

建校时,省划给学院一大片土地,但很快给人蚕食了。

以前中医学院没什么钱,又不知道建立地盘,结果被人从那里拿了一块地。

他们说:

“你这么多地没用,给拖拉机厂”。

这样就占去了一幅地。

最后负责基建的建筑公司死不肯走,市委又支持它,后来就没有办法了。

结果,过来后面分了块地给它。

再后来操场旁边我们走回去那路都给占了,个个都要走操场了。

其实它是要做宿舍,我们拿一条路他都不给。

市委支持它,打官司打了很久。

现在大学城校区恢复给我们一大片,而且又建设好,真是非常高兴。

中医高教事业终会大提高与发展的。

这是历史的要求。

我们学校大发展,到一百年中医会怎么样?

我们起步慢,到了一百年的时候,西医教学不知道到了几百年。

人家也有教育,都可以公开办医院,我们又不能够办。

到了后来,澳门办了个西医院,一下子全国都有了。

结果大家说中医不科学,不给办。

中医落后了,教育又落后了,人家不知道有多发展了。

我说那个高教研究所应

—7—

该加上中医高教研究所。

他们姓“中”的,中医高教研究所。

研究所什么都研究就没有自己的特点了,中医怎么办教育都是没有什么历史的,人家早一百年,人家都有很多西医的教育了,发展中医就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研究中医的高教,总结一下下几十年中医的高教是怎么办,不要办成西医学院,记得要中医学院!

那些人问我,中西结合是姓“中”还是什么啊?

中西结合首先是“中”字,你不知道看它的文字,就看它的宗旨。

全国开了个中西医结合会。

中西结合开始是毛主席赞成的,毛主席说要一部分名西医脱产,然后是中医,通过学习中医,支持中医的发展。

你看中西结合的宗旨,它说,“承传创新,和谐发展”,它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指导它主要是发展中医,用懂得科学来推动中医发展。

承传,首先承传,然后再创新,和谐发展。

看一下它的指导思想,中西结合都是姓“中”的,你做着就姓“西”了,就不行了,变成“西中学院”我可不肯。

记者:

我校建立至今,肯定遇到不少风波,哪一个您亲身经历的风波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王书记:

那时中医的部属院校有3间,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

后来卫生部部长说,不要那么多部属院校,就把广州和上海放回给省,上海被接管了,我们那时省没资金接管,卫生部的命令却下达了。

当时,卫生部部长出国经过广东,他在中山医那边住。

他当时想去深圳,深圳在进行改革开放,办手续很困难,且时间有限。

我去找他,建议并陪同他去虎门看一下。

我向他反

—8—

映接管的问题,部长表示广州仍然可作为部属院校。

记者:

您知道我们第一附属医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王书记:

最初的一附院很小而已,现在发展很好了,起了新的楼。

记者:

它成立的时候您来我们学校工作了吗?

王书记:

我来的时候已经是文化大革命,全打乱了,附院卖了些宿舍,只剩一两栋楼,而且每一栋楼都很小的,没多少病床。

中医很重视实习,没有实习是不行的。

后来市政府要挖它后面的地方,给后面那两栋建筑,市委没有钱,一个小地方省委又不给我们出头。

结果,我们忍痛,学院给点地方它。

现在车房的出口,它本来想在那里建的,但实习医院太小了不行,我们学院就给附院实习多点地方。

记者:

非典时期,大家都很紧张。

书记您能讲一下当时我们学校及附属医院的情况吗?

王书记:

非典那时,一杯清热解毒,防治都不错的,省中医死的人都比较少了。

猪流感,现在有人说,省中医用中药就把全部人治好了。

但总结出来的东西,普遍用过的东西,世界上承认你的东西还是欠缺。

李国桥的真正可以的,所以发展中医是很艰苦的工作。

不过有些东西很难讲,有些东西不是一下几年就成功,甚至十年成功的也有。

我很想中医学院可以拿个诺贝尔奖金回来,可能要奋斗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才有人取得回来,要靠大家奋斗,可能你们当中哪个拿回来也说不定,你拿回来的时候可

—9—

能我也看得到。

记者:

我知道我们李国桥教授发明了青蒿素,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王书记:

我敢说罗元恺那间学校很有成绩。

首先,它培养一批老教师,到我们学院开发。

那些教师职称是以后才评上的,我那时候也争取评上了。

李国桥是罗元恺那间学校毕业的,邓铁涛也是他那间学校毕业。

邓铁涛把古书全读透了,脑筋对医学的理解很好,把那些中医的基本理论全都记清楚了。

他就叫做“中医泰斗”吧?

邓铁涛到处呼吁,对领导呼吁,要办好中医,为中医呼吁。

那间学校最大的成绩就是培养了一个邓铁涛出来,最大成绩培养了李国桥出来,其他人也都很好的。

李国桥的青蒿,医治很多病都是可以的。

对于发冷病,现在世界很多药,一开始用是挺好,可是由于有抗药性,下一次过后它就不行了。

全世界对付发冷的药,无抗药性的就是李国桥这个青蒿素了。

不是人家没药,人家也有药,但他这个最重要就是没有抗药性。

他这个没有抗药性的青蒿素,比较稳定,救了柬埔寨很多人。

现在在非洲,支持非洲解决发冷的问题。

特别是恶性发冷的问题,现在在非洲很活跃,联合国也承认他的药是好药。

对于发冷的抗药性,我们是很深刻体会的。

年轻时我们个个都发冷的,蚊子多,一发冷就不得了,手抖抖的,很辛苦。

恶性发冷就要死人了。

现在的青蒿素能够解决这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很重要。

如何去研究这个青蒿素的呢?

当时,我们毛主席,援越抗美,美国侵入越南,一发冷

—10—

就影响战斗力。

美国也研究发冷,他们也发冷,不过他们防御好,有蚊帐等各方面。

我们没什么,反正就睡着了,蚊子一咬就发冷。

胡志明,要求毛主席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毛主席就说去中医研究!

结果好几个科学家都研究不到,后来李国桥就抓这个研究,发展起来。

记者:

当时研究了很久吗?

王书记:

当时就在学校里实验,李国桥亲自试验,对国家、对世界都有贡献。

中医确实是一个宝库,你越认真发掘越提高,这是毛主席希望的。

我们中医学院要培养一班好的中医生,而且有科学性的中医生。

不是说中医不科学,就像不是说改革开放不科学。

但是,现在就是做好思想解放,学好科学发展观。

有科学的发展理论,下一步就好做了。

没有科学的发展理论,问题就解决不了。

我们本身面临要转弯的时候,要大发展,放手发展,应该讲是“粗放开”,不转弯就很难搞得好。

加上碰上金融危机我们更困难。

但是,困难之中也有好事,就化危为机。

抓紧机会发展,后段你们就要多想下。

你们想学罗颂平,就要想想后40年自己要怎么样,自己学好。

办好后40年,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记者:

王书记离休后一直醉心于书法,请问您最喜欢的书法主要是表达哪种情感的?

王书记:

这十几年来,我都在学写字。

为了庆祝60周年国家大庆,我写了作品《中华颂》投稿,并被录用发表了。

共和国建立60周年,普天同庆,我写下《祖国颂》:

“马列真诠开盛世”,

—11—

“马列”你们都应该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真诠”,真真正正地理解,“开盛世”,毛主席的毛泽东思想结合马列主义开了盛世,毛主席是建国的元勋。

“中华特色庆长春”,是歌颂邓小平坚持的改革开放。

“勇攀科学发展”,有人问“今后30年搞什么”,今后30年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展开科学发展,一方面改革开放,一方面科学发展。

《祖国颂》是我离休后的代表作,练习书法令我老有所为。

“如丹无我求福寿”,让自己的心保持红色,不要个人主义,不要自私自利,这句话是我离休后的宗旨。

记者:

您的人生阅历丰富,您能给我们点建议吗?

王书记:

现在中国已经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也进行了30年,我们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新的历史阶段应该如何发展,这就要靠你们了。

你们现在读大学二年级,当你们毕业时,你们就要将在学院学到的知识发挥作用,为社会贡献。

现在,建议你们学习3位老师:

一是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

他对中医的发展出大力的。

精心推广、精心教育后代的。

二是李国桥。

他对青蒿素的研究是成功的,为世界服务的。

在亚太地区,现在非洲。

三是罗颂平。

她是文革后中医学院毕业的,获“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09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我希望你们能去熟悉她,向她学习。

而我已经92岁了,年岁较大,让你们学习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我希望你们能做到我墙上的对联说的那样“会理知无我,如丹见本心”。

即懂得道理不会自私自利,看见朱丹就像看见我的本心那样。

一个人能活到多少岁,自己也

—12—

说不定。

只要你能按照这对联的要求做,那就足够了。

记者:

我们会努力的!

王书记:

我没什么要补充的了。

这个祖国颂送给你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志庆。

春风骀荡沐城乡,红旗高举正义扬。

自强不息歌日月,以和为贵睦朝阳。

高瞻远瞩筹发展,情系三农谱宪章。

”高瞻远瞩,我借用了胡锦涛的题词。

而“三农”问题很重要,“三农”问题解决了,新的阶段就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就是解决“三农”的问题。

“化危为机齐协力,和谐稳定步康庄”,胡锦涛说,不稳定,多少成绩都是没有的,只有稳定和谐才能够有发展。

“时年九十三同龄,陈文慧诗,王永祥代笔”,陈文慧就是我的老伴。

退休后,她说她学写诗,我呢,学来学去,平平仄仄搞不定,我就乱写乱画学写字,她作诗我就写诗。

记者:

谢谢书记!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