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389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大纲.docx

《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大纲.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试大纲.docx

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

1.教育

(1)教育的概念

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e.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当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a.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b.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c.文化影响教育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 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c.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d.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5 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社会功能

1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a.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a.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b.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c.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d.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a.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d.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5 教育的人口功能

(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贡献;

2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 教育目的的概念:

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教育目的的功能:

a.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b.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c.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3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5.课程

(1)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1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2 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a.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c.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d.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e.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f.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

1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 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五类: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3)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

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a.“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d.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2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a.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b.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c.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系统的教学系统

d.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此外,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和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注意从学校周围的研究所、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和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

6.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 教学的意义:

a.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b.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c.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 教学的任务: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e.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上述五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能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证,思想品德是方向,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

(2)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1 教学过程的本质:

a.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c.教学过程是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具体参见155~157)

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

1 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贝尔——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特朗普制

2 课堂管理(379—401页)

(5)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联系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发现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6)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

1 教学评价的作用:

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

2 教学评价的类型:

a.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c.按照评价主体,可分为外部不评价和内部评价

3 教学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 教学评价的方法

(7)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的概念:

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2 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国外——探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范例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国内——自学—指导式、目标—导控式、传递—接受式、问题—探究式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义

1 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

2 德育的意义:

a.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b.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c.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d.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1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的开始)

b.权威阶段(也称他律阶段)

c.可逆性阶段(该阶段的特征:

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a.前习俗水平:

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b.习俗水平:

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后习俗水平:

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3)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阶段德育的培养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小学德育纲要》中提到我国小学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具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4)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1 德育的基本原则(“双导双失五结合”):

a.导向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v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v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b.疏导原则(又称循循善诱原则。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v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v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c.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v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v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d.知行统一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

v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v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v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e.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v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v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f.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v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v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g.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v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v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h.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v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v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i.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v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v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v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

2 德育的方法:

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品德评价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3 德育的途径: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e.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f.班主任工作

8.班主任工作

(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班主任工作为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

2 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班主任是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他有效的保障了班级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3 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4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2)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

(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

(4)小学班级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

(5)学校与课外教育活动、家庭联系及协调

9.学生

(1)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2)小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

(3)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

1 学生的认知差异: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性、具体型和抽象型、发散型和辐合型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上述差异的特点和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这要求我们做到:

a.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b.应该选择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c.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 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的类型差异335页)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a.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b.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4)特殊儿童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殊儿童的教育

1 特殊儿童的概念:

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2 特殊儿童的类型:

智力超常儿童、弱智儿童、学习困难学生、聋哑盲儿童

3 特殊儿童的教育:

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

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

随班就读、普通班加巡回辅导、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设置特殊班

10.教师

(1)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样化。

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示范者角色(榜样),“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研究者和学习者”角色

(2)小学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

1 小学教师专业要求

2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3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此外,跨校合作比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专家指导比如讲座、报告,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等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

1 良好师生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2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及方法:

教师方面: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方面:

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二)心理学

1.小学生认知发展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

2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3 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参见242~243页)

(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1 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 感知觉规律的应用(遵循感知觉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a.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b.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c.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d.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a.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b.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c.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d.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e.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 记忆的概念: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 记忆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3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具体参见253~257页

4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 思维的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 思维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1 思维过程:

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3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a.创造性思维:

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特点有: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独特性)

b.创造性思维培养:

v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v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v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v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5)想象的概念、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 想象的概念: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 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a.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

c.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d.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e.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和检验假设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的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2.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

情绪的种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如狂喜、暴怒、绝望,暴跳如雷、手舞足蹈、浑身颤粟等。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的情绪状态。

(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

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是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等

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如人们在探求未知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等。

(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

1 意志的概念:

是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 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盲从和独断性)、意志的自制性(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是动摇性和执拗)

3.小学生个性发展

(1)需要、小学生的兴趣及其培养

1 需要: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