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892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南.docx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 概述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

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

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

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以上。

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少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

本规范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NCCN指南、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

在临床实践中,目前宫颈癌注重综合治疗理念,同时也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治疗。

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医师应合理应用本规范,本规范未涵盖的,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二、 诊断

(一)病因学

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

HPV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

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有:

①不良性行为:

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②月经及分娩因素:

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③性传播疾病导致的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④吸烟:

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⑤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

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⑥免疫缺陷与抑制:

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⑦其他病毒感染:

疱疹病毒□型(HSV-H)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

L症状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晚期患者可以出现阴道大出血、腰痛、下肢疼痛、下肢水肿、贫血、发热、少尿或消耗恶液质等临床表现。

2体征

⑴视诊:

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

除一般观察外应注意癌浸润范围,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形状、体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应注意阴道有无累及。

⑵触诊:

肿瘤的质地、浸润范围及其与周围的关系等必须通过触诊来确定。

有些黏膜下及颈管内浸润,触诊比视诊更准确。

三合诊检查可了解阻道旁、宫颈旁及子宫旁有无浸润,子宫位置及活动度如何,肿瘤与盆壁关系,子宫甑骨韧带、子宫直肠陷凹、直肠本身及周围情况等。

(三)辅助检查

1. 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HPV检测

是现阶段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初筛手段,特别是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的诊断。

取材应在宫颈上皮的移行带处,即新旧鳞-柱上皮交界间的区域。

目前主要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TCTXHPV检测可以作为TCT的有效补充,二者联合有利于提高筛查效率。

对于HPV16及18型阳性的患者建议直接转诊阴道镜,进行组织学活检。

2. 组织学检查

CIN和宫颈癌的诊断均应有活体组织学检查证实。

如病变部位肉眼观察不明显,可用碘试验、涂抹3%或5%醋酸溶液后肉眼观察或在阴道镜下提示活检部位。

宫颈活检应注意在靠近宫颈鳞柱交界的区域(SCJ)和(或)未成熟化生的鳞状上皮区取活检,可减少失误,因为这常常是病变最好发的区域。

溃疡的活检则必须包括毗邻溃疡周边的异常上皮,因为溃疡中心往往是坏死组织。

取活检的数量取决于病变面积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所谓多点活检通常需要2~4个活检标本。

一般宫颈活检仅需2~3mm深,约绿豆大小,当怀疑浸润癌时,活检应更深些。

对于多次咬取活检仍不能确诊者,需进一步采取较深部组织时,可用切取法。

同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宫颈管搔刮术。

当宫颈表面活检阴性、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或临床不能排除宫颈癌时,或发现癌但不能确定有无浸润和浸润深度而临床上需要确诊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送病理检查。

3. 阴道镜检查

适用于宫颈细胞学异常者,主要观察宫颈阴道病变上皮血管及组织变化。

对肉眼病灶不明显的病例,宫颈细胞学高度病变或宫颈细胞学度度病变伴HPV16.18型感染可通过阴道镜协助发现宫颈鳞-柱交界部位有无异型上皮变化,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定位活检行组织学检查,以提高宫颈活检的准确率。

在不具备阴道镜的基层医疗单位,也可以应用3%或5%醋酸溶液或碘溶液涂抹宫颈后肉眼观察,在有醋白上皮或碘不着色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阻道镜活检的同时针对不满意阴道镜或绝经后妇女以及曾经锥切治疗的应予以宫颈管搔刮术,十分重要性。

满意的阴道镜检查和高质量的病理检查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诊断及正确治疗至关重要,如基层医院不具备相应条件应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

4. 膀胱镜、直肠镜检查

临床上怀疑膀胱或直肠受侵的患者,应对其进行相应腔镜检查。

没有条件的单位应转上级医院诊治。

5. 影像学检查

由于解剖部位表浅,绝大多数宫颈癌经妇科检查及细胞病理学检查即可被确诊。

在宫颈癌诊断中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主要是对肿瘤转移、侵犯范围和程度的了解(包括评价肿瘤局部侵犯的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等),以指导临床决策并用于疗效评价。

用于宫颈癌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

⑴腹盆腔超声:

包括经腹部及经阴道(或直肠)超声两种方法。

主要用于宫颈局部病变的观察,同时可以观察盆腔及腹膜后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肾盂积水以及腹盆腔其他脏器的转移情况。

设备的优劣及操作者的经验影响诊断的正确率。

经腹及腔内超声均不易确定宫旁侵犯情况,超声造影配合腔内超声对于病变是否侵犯宫旁及周围组织有指导作用,治疗过程中超声可以引导腔内放疗。

常规超声还可用于治疗后定期随访,为一种便捷的检查方法。

⑵盆腔MRI:

无辐射,多序列、多参数成像,具有优异的软组织分辨力,是宫颈癌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作用包括:

①有助于病变的检出和大小、位置的判断,尤其对活检为HSIL/CIN3患者可用于除外内生性病变;②明确病变侵犯范围,为治疗前分期提供重要依据,可显示病变侵犯宫颈间质的深度,判断病变局限于宫颈、侵犯宫旁或是否侵犯盆壁,能够显示阻道内病变的范围,但有时对病变突入阴道腔内贴邻阴道壁与直接侵犯阴道壁难以鉴别;能够提示膀胱、直肠壁的侵犯,但需结合镜检。

③检出盆腔、腹膜后区及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转移。

④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可用于放疗靶区勾画、治疗中疗效监测、治疗末疗效评估及治疗后随诊。

⑶腹盆腔CT:

CT软组织分辨力低,平扫病变与正常子宫颈密度相近,尤其对早期宫颈癌观察效果差;增强CT扫描对比度优于平扫,但仍有近1/2的病变呈等密度而难以明确范围。

CT的优势主要在于显示中晚期病变方面,评价宫颈病变与周围结构(如膀胱、直肠等)的关系,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大范围扫描腹盆腔其他器官是否存在转移。

对于有磁共振禁忌证的患者可选择CT检查。

⑷胸部射线摄影及胸部CT检查:

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肺转移,胸片应包括正、侧位,必要时进行胸部CT检查。

⑸颈部CT检查:

必要时进行颈部CT检查,以排除颈部淋巴结转移。

⑹核医学影像检查不推荐使用PET-CTW宫颈癌的局部浸润情况,但对于下列情况,推荐有条件者使用PET-CT:

①FIGO分期为IB1期及以上的初诊患者治疗前分期(包括IB1期有保留生育功能需求的患者);②因其他原因行单纯子宫切除术意外发现宫颈癌拟全身评估者;③拟行放射治疗需影像辅助勾画靶区;@FIGO分期为IB2期及以上或其他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治疗结束3~6个月后随访监测;⑤随访过程中可疑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包括出现临床症状或相关肿瘤标志物升高。

核素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7)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可以协助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和治疗后的随访监测,尤其在随访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SCC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重要标志物,血清SCC水平超过1.5ng/ml被视为异常。

因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所以SCC是宫颈癌诊治过程中最常被检测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

宫颈腺癌可以有CEA、CA125或CA19-9的升高。

(四)宫颈癌的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宫颈癌的正确诊断依赖于详细了解病史、临床表现、必要而细致的检查和周密分析。

主要依据以下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①早期可无症状和体征,也可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异味等。

②晚期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可导致贫血;肿瘤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症状;也可有肾功能衰竭及恶病质情况。

③肿瘤侵犯膀胱可出现血尿,侵犯直肠可出现血便,肿瘤侵透膀胱、直肠可出现痿。

④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SCC等异常增高。

⑤影像学检查(超声、MRI、CT)提示宫颈癌,可有宫旁软组织侵犯、肾盂积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

2.病理诊断:

阴道镜或直视下的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有条件的市县级或地区级医院,对于疑难或少见病理类型,应行免疫组化检查鉴别或确定肿瘤,或请上级医院协助确诊。

(五)鉴别诊断

L宫颈良性病变:

如宫颈重度糜烂、宫颈结核、宫颈息肉伴微腺性增生、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腺上皮外翻和其他宫颈炎性溃疡等。

2.转移性宫颈癌:

较多见的是原发子宫内膜癌转移至宫颈。

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等可明确诊断或辅助鉴别。

三、宫颈癌的分类和分期

(一)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类(表1)

表1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及编码(WHO,2014)

上皮肿瘤

鳞癌和前驱病变

嶙状上皮内病变

低级别嶙状上皮内病变

8077/0

高级别嶙状上皮内病变

8077/2

嶙状细胞癌,非特殊型(NOS)

8070/3

角化型癌

8071/3

非角化型癌

8072/3

乳头状嶙癌

8052/3

基底样癌

8083/3

湿疣性癌

8051/3

疣状癌

8051/3

鳞状-移行细胞癌

8120/3

淋巴上皮瘤样癌

8082/3

良性鳞状上皮病变

鳞状化生

尖锐湿疣

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8052/0

移行细胞化生

腺癌和前驱病变

原位腺癌

8140/2

腺癌

8140/3

子宫颈腺癌,普通型

8140/3

黏液性癌,非特殊型(NOS)

8480/3

胃型

8482/3

肠型

8144/3

印戒细胞型

8490/3

绒毛管状腺癌

8263/3

子宫内膜样癌

8380/3

透明细胞癌

8310/3

浆液性癌

8441/3

中肾管癌

9110/3

混合性腺癌-神经内分泌癌

8574/3

良性腺上皮肿瘤和瘤样病变

子宫颈息肉

苗勒上皮乳头状瘤

纳氏囊肿

隧道样腺丛

微腺体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