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080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docx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

来源:

  作者:

  录入人:

刘萍  发布时间:

2006-6-1212:

49:

00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

祥星幼儿园胡敏王小波

一、    研究的背景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将活动场所分为建构、美劳、益智、角色、表演、运动等若干类区域,投放相应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探索。

区域游戏活动因其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是一个自由发现探索的过程,对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个性潜能开发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幼儿真正感兴趣、易投入、能持久、有发展的最喜欢的活动。

教师也在幼儿活动中观察到每个幼儿各自流露的真实天性,有利于个别化、个性化教育,开发孩子的潜能。

开展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发展;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教育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的基本要求。

游戏是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

但要开展内容合理、丰富充足的区域游戏,首先幼儿园要为孩子们创设宽松、自由、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这些环境和活动内容、形式的提法,都是在尊重幼儿喜好游戏、好奇、好动手探索的特性,以游戏的方式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这样才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自主参与,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充分表现,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但是,如何顺应幼儿发展特点与游戏需要,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问题在我国还是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是困扰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课题。

现在许多幼儿园包括我园也做了几年的研究,但缺乏全面性与系统性,我们只注意开辟新的活动区,把眼光仅仅放在“物”的投入上,放在可见的空间环境变换上。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内在联系,从空间环境设置、游戏材料投放等方面研究幼儿积极的游戏行为产生的条件,建立游戏环境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相关,提高幼儿园的游戏质量,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

开展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旨在探索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内在联系,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等方面研究幼儿积极的游戏行为产生的条件,通过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让幼儿在社会参与性、合作性、创新性与持续性方面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研究的对象:

为幼儿园8个班级的250个幼儿。

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手段,辅助观察法来进行研究。

教师们运用时间观察,对不同区域类型、不同区域分隔方法、不同材料投放方式下的幼儿行为进行观察记录。

全体教师都参与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并在每一次活动前后交流讨论,反思总结经验。

四、研究的过程

(一)分析幼儿园游戏环境及幼儿活动现状。

我园区域游戏活动原来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每个班都开设5~6个区域,教师只是将各个区域安置在教室里不同的位置,基本是以桌面游戏和手工活动为主。

我们只注意开辟新的活动区,把眼光仅仅放在“物”的投入上,放在可见的空间环境变换上,区域与区域之间也没有相互联系。

孩子们在活动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后,就在这个区域里活动,很少与其他孩子交流或者与其他组孩子交流。

幼儿的合作性不强,创新能力不够,社会参与性不高,而且活动持续较短,孩子们在游戏中注意力不是非常集中,特别是串珠等一些常规性的安静游戏,幼儿的兴趣相对较低,而在游戏中又不得不坚持到最后,幼儿基本处于层面比较低的游戏水平上。

(二)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的游戏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游戏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以活动室的分隔和玩具材料的分区投放为主。

非特发现,将活动室分隔成每组5~9个儿童的几大区域中活动的幼儿会有较多的肌肉活动,会产生较多的噪声和吵闹行为。

而将活动室分隔为2~3个儿童的小活动区,幼儿则会安静交往、完成学习任务。

奥兹认为,儿童活动区若划分不明确,儿童难以分辨活动的明确界限,那么儿童会产生较多的破坏行为。

希罕和戴认为,应想幼儿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开放和封闭的空间区域,使幼儿能够发出响声,活动富有刺激,也能够门组其独处、反省、退避的需要。

陈淑敏认为:

玩具本身会给幼儿某些线索,暗示玩具的完法,导致儿童产生不同层次的游戏行为。

刘焱认为: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决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者,更主要的是幼儿与环境(包括人或物)相互作用的促进者。

关于游戏环境,国内外教育专家和教育实际工作者肯定区域游戏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玩具材料投放的方式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

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影响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原则的贯彻与实施,影响着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             具体的做法

1、             创设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积极探索行为。

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儿童、引导儿童、支持儿童活动的区域环境?

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

我们既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环境,又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

在那里,地面、墙面、桌面被充分利用,环境布置、材料、设备等蕴涵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儿童获得充分活动,和谐发展。

(1)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让幼儿玩得轻松自由。

为了能使幼儿更多地体验到愉快感和成功感,我们必须为幼儿提供一种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即自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它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前提,只有儿童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幼儿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鼓励的眼神、微笑的面容、及时的示意等,都让幼儿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从而产生自信,更加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游戏之中。

(2)美观舒适的区角布置引导孩子自由探索。

开放的环境布置有利于孩子在随手可得中自由地进行各种探索活动,舒适而美观的环境布置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秩序感,更有利于孩子初期审美能力的培养。

娃娃餐厅:

墙上的各种水果、一张张小圆桌,门口的收银台,开放式的优雅就餐环境,为孩子营造了快乐的乐园,加强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在招待客人和就餐的同时,学习初步人际交往的技巧,感受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乐趣,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

手工坊:

墙上的纸编作品,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毛线贴画,草编的小鱼和娃娃,一排开放式的柜子,里面放满各种工具材料,加上琳琅满目的小作品,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小小建筑师:

这里的墙上粘着教师用纸盒割出来的几幢房子,精致又漂亮,而这里的材料更是幼儿自己收集的各类大大小小的饼干盒和各种罐头盒,教师为幼儿只是提供了简单的小木板和小棍子,幼儿便能创造出最有创意的高楼庭园。

娃娃家:

这是利用楼梯间开辟出来的一个小天地,教师在墙上挂了一张全家照,还挂了几件娃娃穿的小毛衣。

里面有冰箱、微波炉、餐具、小床……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独立的小空间。

科学区:

设立在长长的走廊上。

每一张小圆桌是一个独立的区域。

这些区域游戏都来自幼儿平时的生活。

有沙漏计时、小磨盘磨米粉、筛子筛米粒、小小木工台、哪个电灯亮了等等。

大班的孩子们最喜欢在这里进行自主的探索,获取科学的秘密。

理发店:

教师们在塑料圈上,编上了一根根的长毛线,让幼儿戴在头上做假发,墙上挂了个热水器,还用蛋糕盒做了一个烫发器,边上还贴了一张大大的理发海报,难怪幼儿到了这里都不肯离开。

运动区:

运动区设立在走廊的一头,和其他的区域隔离,这里设立了三个运动项目,有苹果丰收(投掷)、保龄球和九曲回廊(走积木练平衡)。

老师在角落上放了三个积分牌,并设有一个裁判,谁得了分数,就自己去加分。

经常可以看到这个区域活动的幼儿为了一分而争论不休。

表演区:

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独立表演的舞台,增添了演出的气氛。

上面挂上小彩灯,墙后还有大幅度的演出海报,有各种衣服、饰品、化装品、录音机、打击乐器等等,特别是手工区孩子制作的尼龙袋背心是最好的表演道具。

在这个区域玩的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和较好的组织能力。

这里的节目经常吸引一大批的小观众观看,实在不比专业的演员差。

2、功能全面的游戏区域设置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游戏

我们将活动环境分为六大类:

(1)、建构类游戏(包括大型建构、小型建构、自然物建构)

(2)、美劳类游戏(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3)、益智类游戏(包括观察、探索、阅读)(4)、角色类游戏(包括家庭角色扮演、社会角色扮演)(5)、表演类游戏(音乐表演、戏剧表演)(6)、运动类游戏。

大框架制定以后,各班教师就可根据本班儿童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以及个别差异,拟订本班区域设置的具体内容。

如小班以生活劳动、感官训练、建构、装扮与美工等为主安排区域,中班是以装扮、建构、美工、音乐等为主,而大班则更多的在区域中重视社会性、文化、语言、科学探索等能力培养。

(四)、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区域游戏设置的形式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在设置中,表演区域要相对的独立,益智区、劳美区、建构区域的空间设置相对开放,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较高,活动时间较长,互相学习合作有一定的提高。

1、           自然性原则

(1)在有效的空间里,利用桌子、椅子、移动玩具柜将活动室分为几个区域,并利用走廊的环境创设不同的区域,幼儿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能够专注游戏,减少喧哗和干扰。

(2)用不同的铺设物来暗示区域的划分。

如地毯、泡沫板等,这样既能区分区域,又可增加互动。

(3)各区域间幼儿的走动要有清楚的走动线路,而不能随意的穿插,以免影响别人的正常游戏。

2、           相容性原则

我们将性质相似的区域设置在相邻的位置,使幼儿之间能够产生互动。

如:

手工作坊和娃娃家、音乐表演区相邻,做好的作品可以放到家里,给孩子观赏,还可以送到表演区,给幼儿穿戴。

益智区和建筑角相邻,使幼儿动手动脑结合,激发创意。

3、           多样性原则

在每一个区域中,都提供分类架和游戏筐,使幼儿便于取放和整理。

在一个区域中,有几类活动区,而不是分得很细致。

如,益智区中,我们把拼图、计算、分类、走迷宫放在一起。

在手工作坊中,有撕纸、纸条编织、泥工、做纸泥雕塑、装饰贝壳等等。

在运动区,有扔沙包、滚皮球、打高儿夫等。

幼儿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性地玩,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4、           互动性原则

首先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师幼共同收集材料,为活动提供开放式的环境。

其次,鼓励幼儿制定规则,随时改变区域人数。

如我们在科学角投放了一个石磨后,幼儿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一时该区域内“人满为患”,如何解决活动区的拥挤现象呢?

通过研究讨论,幼儿和教师一起找到了答案:

可在每个区域边上贴上几个小口袋,让幼儿插牌,如果口袋插满了红牌,说明人满了,这样幼儿在“满员”的情况下必须学会等待或先到其他区域活动,通过环境的暗示改变了原来的拥挤现象。

第三,让环境具有动态性。

如在科学探索区中,我们提供了大大小小的筛,并在一个筐里装上大小不一的豆、米和细珠。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从大到小的方法,一层层筛豆子,把这些豆、米分开,并且把豆用磨盘磨成豆浆。

幼儿从亲自操作中得到游戏的乐趣,每一次都是很兴奋、很仔细。

(五)玩具材料的投放策略

皮亚杰指出:

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构知识。

区域游戏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支持物,在投放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材料要丰富、多样、趣味,做到适时、适量、适宜。

观察发现,玩具材料投放的不同方式能够影响幼儿游戏的动机、态度、坚持性、交往与创造的水平,影响游戏的结果。

同样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的不同,效益也大不相同。

如何投放适宜的材料,课题组老师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

活动的材料应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符,能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我们在小班创设了小动物吃饼干,给娃娃喂豆、夹子装饰动物头饰、找图形、坐火车(给小动物分类)等活动角,材料和玩具以可爱的动物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吸引幼儿游戏,提高参与性。

在中班投放了数字拼图(母鸡生蛋),让幼儿在直观形象的教具中学习数学,使中班孩子对抽象的数字产生兴趣。

在大班,我们投放的材料则以培养幼儿的认知、社会性、建构和动手能力为主。

如结构区、识字卡片、各类图书、计算材料、钟头、钉纽扣等等。

2、           提供具有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层次性的材料。

让环境具有动态性。

如在探索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沙漏,这是用来计时的,玩过几次后,幼儿就没有了兴趣。

我们就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沙漏的孔变得有大有小,有的是三孔,有的是一孔,让幼儿观察,孔多漏得快,还是孔小漏得快,并做观察记录。

等孩子们掌握了以后,我们又鼓励孩子用各种材料自己制作沙漏,使材料具有层次性,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           要结合近期的教育目标来创设环境、投放材料。

在环保主题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的报纸和尼龙袋,还有许多的罐头盒,幼儿在手工角把它们制作成各种服装,并装饰漂亮的小花,然后送到表演区给小演员们穿上表演,充分发挥区域之间的互动和幼儿之间的合作,合作游戏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美工区中,有个做纸泥的活动,这是在开展“纸”的系列主题活动后,由于孩子们兴趣浓厚,课堂的集体教学还不能满足幼儿的创作欲望,就延伸到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种自由活动的形式,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

六、        研究的结果

(一)发展了幼儿的游戏水平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即体现育人的功能,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对幼儿在实验前后的发展情况作了比较,发现游戏环境与幼儿行为之间的高相关,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1、             幼儿的社会合作水平明显提高

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幼儿与同伴相互合作水平提高较多。

特别是大班孩子,会协商,会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班孩子,也经常出现合作行为,会主动找别的幼儿去游戏。

2、             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研究中,幼儿在活动中常能举一反三,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游戏主题别出心裁、情节丰富新颖。

(具体见附件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明,幼儿在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中活动,行为比较专著、认真、敢于探索。

社会参与性、交往行为、创造性表现、游戏持续性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水平。

小班幼儿在合作与创新方面表现一般,中大班幼儿在社会参与水平与同伴合作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幼儿普遍都能自主选择游戏,在班中所占比例较大。

游戏常规执行中,小班和大班的孩子比中班幼儿表现要好。

(表1是小中大三班幼儿在一个月的区域活动中的游戏行为评估表)(见附件1)

(表2为各班级区域游戏创设记录表的其中一个区域)(见附件2)

实践研究证明,功能全面的游戏区域设置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游戏,社会表现层次水平在逐步较高。

(表3为幼儿一周区域游戏社会层次记录表)(见附件3)

(二)优化了幼儿园的园内环境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园的园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便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区域痕迹,到处可以看到幼儿在自主地游戏。

特别是教室,因为我园幼儿人数少,另一个教室专门作为区域活动室,平时都是开放的,幼儿晨间来园、自由活动、离园时都可以进入区域玩,孩子们在宽松、自主的游戏环境中也留恋往返,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科学观。

(三)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本课题研究对教师也带来了很大的促动和提高。

转变了教育观、儿童观,进一步认识到区域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们通过平时的观察记录与分析,更增进了对幼儿的了解,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幼儿,自始至终做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七、        讨论与思考

我园通过研究、尝试、探索,发现幼儿的游戏行为在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园必须重视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结合本园地域特点与活动室的差异,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游戏的环境,注重自然性、互动性、相容性等。

游戏材料的投放也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并且不断更换,结合近期的教育目标,使材料更具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层次性,促进幼儿主动、积极、自主发展。

本课题中,主要是对区域游戏物质环境创设的研究,而在区域游戏中还要涉及更多的因素,如,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与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等,都未涉及,还有待于更深入研究,我们将做进一步的研究。

八、        参考文献

1、             陈书敏,《幼儿游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年

2、             汪荃,《在游戏中成长》海洋出版社,1996年

3、             朱家雄,《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

4、             袁爱玲,《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标准》

5、             皮亚杰,《认知结构论》

九、附件

附件1

(表1)

项目

游戏评价标准

(25)

(30)

(36)

 

 

游戏自选情况

自主选择游戏并约伴

12

6

7

16

7

7

21

9

6

48%

24%

28%

53%

23%

23%

58%

25%

16%

材料的运用与游戏技能

材料运用充分,方法多样

9

12

4

13

14

3

18

12

6

36%

48%

16%

43%

47%

10%

50%

33%

17%

创新与新颖

有明显的创新

8

14

3

14

9

7

16

15

5

32%

56%

12%

46%

30%

23%

44%

40%

16%

游戏常规执行

常规好能及时收放玩具

15

5

5

15

8

7

29

3

4

60%

20%

20%

50%

26%

23%

81%

8.3%

11%

社会参与水平与同伴合作

积极交往,合作游戏

9

10

6

13

13

4

23

7

6

36%

40%

24%

43%

43%

14%

64%

19%

17%

活动持续情况

持续时间

16

6

3

21

5

4

29

4

3

64%

24%

12%

70%

16%

14%

58%

11%

8.3%

 

 

 

 

 

 

 

 

 

 

 

 

 附件2

班级区域游戏创设记录表(表2)

区域名称

科学区

班级

大班

内容

《小电灯亮了》《小磨盘》《沙漏》

时间

2003年9月28日

投放

材料

各种小电珠,电线,废旧物品制作的车等;小石磨,水,豆,盆;沙漏,各种小瓶子,沙子,不干胶;抹布等物。

目标

1、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其中的道理,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2、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学会互相谦让,与同伴间合作着玩;

3、 养成良好的游戏常规,学会整理玩具。

 

 

 

 

 

 

区域名称

益智区

班级

中班

内容

计算《母鸡生蛋》

时间

2003年9月15日

投放材料

各种颜色的鸡蛋各5中,其中鸡蛋一分为二,一半为数字1~10,一半为圆点1~10

母鸡若干个

目标

在拼图游戏中,加深对1~10数量关系的理解。

 

 

 

 

 

 

区域名称

社会区

班级

小班

内容

《娃娃家》《理发店》

时间

2003年9月21日

投放材料

理发店环境创设(娃娃理发字样、尖刀、吹风图片、标志、热水器、广告纸等等),理发店工具,假发

娃娃家环境创设,布置一个温馨的小家,娃娃餐具若干,小桌椅等等,各类小吃

目标

1、会准确使用理发工具,知道理发的基本步骤,确定自己的角色,能初步参与社会交往

2、体验家的温馨,按意愿选择角色扮演爸爸、妈妈,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哟,逐渐了解自己的角色身份

 

 

 

 

 

大班各区域活动总目标

建构区

1、 幼儿能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并能创造性地操作。

2、 培养幼儿的游戏常规及与同伴的相互合作能力。

益智区

1、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2、 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及爱动脑筋的习惯。

科学区

1、 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探索发现物体的属性及存在的简单的原理。

2、 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健康区

1、 让幼儿自愿选择开展游戏,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在活动过程中能相互合作着玩。

2、 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快乐DIY(手工坊)

1、 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让幼儿初步建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2、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社会区)贝贝餐厅

1、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角色的任务开展游戏活动。

2、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责任感。

(音乐区)开心大舞台

1、 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行商、表现能力。

语言区(故事大王)

1、 利用多种材料,自由开展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附件3

幼儿一周区域游戏社会层次记录表(表3)

认知

社会

具体内容

25(人)

30(人)

36(人)

单独游戏

与交谈距离之内幼儿玩不同玩具,专注玩,不看别人也不交谈

4

5

4

平行游戏

和附近幼儿玩不同玩具,但没有互动

7

6

5

联合游戏

与其他幼儿一起玩,有玩具共享

12

13

9

合作游戏

和其他幼儿一起玩,活动有组织、分工、角色互补

2

6

18

(附件4)祥星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记录(大班)

 

区域名称

美工区

时间

2003.9.17

对象

顾逸飞

观察者

李海珍

 

观察线索提供

观察过程

逸飞在选择了纸泥制作区后显得非常的有兴趣,他先是有耐心把报纸浸湿,然后开始撕报纸,但在撕的时候不是很仔细,有些显得太大了,胶水搅拌的过程完成的较好,在放颜料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他显得有些不开心。

在最后的作品制作时兴趣不大,随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图样。

看了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后又开始重新制作纸泥了。

看样子,逸飞的兴趣不在作品的制作,而是对纸泥的制作流程感兴趣。

 

主题确定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由于幼儿在课堂中还尤意未尽,所以就放到区域中。

 

材料的运用和游戏技能

 该区典型的游戏行为:

 

  该区运用的材料是幼儿常见的报纸、胶水、颜料。

最主要的要求是报纸要撕得很碎,难点就是胶水和颜料的搅拌。

 

创新与新颖

  制作的过程是流水式的工序,但制作好的纸泥可让幼儿根据大胆想象制作纸泥作品。

 

游戏常规执行

  

  活动中常规好,幼儿能按纸泥的纸泥制作流程操作。

但在颜色的搅拌中幼儿的手都弄得较脏。

 

效果分析与反思:

 

效果分析:

整个观察过程逸飞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坚持性,特别对纸泥的制作流程始终都是一步一步的操作,显得很有耐性,存在的不足是对纸泥制作作品不是很感兴趣。

 

反思:

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