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8739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瓯海区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2020.4

卷面书写(5分)

【岁月如歌·卷首语】(4分)

1.在(yōu)

(1)远的时光隧道里,我们路过了一个个“驿站”。

镌刻在时光里的懵懂岁月告诉我们,每一个“驿站”既意味着结束,也是一段新(zhēng)

(2)程的开始因此,不必失落,更无需(chàng)(3)惘,生命的精彩在于不断地探索和不(xiè)(4)地追求。

【古诗文漫步】(11分)

2.分门别类辑诗文。

古韵诗文,有声有色,下面是某同学以“声色诗文”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

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8分)

角度

手法

名句摘录

摘录有感

以声衬心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虽住人世间,却无世俗烦恼,只因诗人已超凡入圣。

以声传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人借暮春残景、哀婉鸟鸣表达对友人被贬远行的痛惜。

无声之境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凄惨夜色,离愁别恨都被这高墙禁锢,怎一个愁字了得。

光色融合

(4)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

(白居易《暮江吟》)

夕阳斜照下呈现出瞬息万变的奇幻绚丽之景。

色彩渲染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自然植物的清新之色交织晕染,一派清幽雅静。

色彩对比

(6)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衬得境界更加洁白寒冷,实乃奇笔。

3.寻章摘句游瓯越。

根据内容,为下面三个景点选出相应的古诗。

(3分)

(1)文成百丈()

(2)乐清谢公岭()(3)洞头望海楼()

A.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

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

B.悬崖峭壁使人惊,百斛长空抛水晶。

六月不辞飞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鸣。

C.着屐登山客,历尽云霞天壁。

屐痕犹在白云中,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

【君子自强不息】(28分)

⊙请你来完成“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记录单

“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记录单

【寻找人物】

【甲】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①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②被召诣校书郎③,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博介子、张骞④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左右皆笑之。

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后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邑千户。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释】①彪:

指班彪。

②固:

指班固。

③校书郎:

官名,负责校勘书籍。

④傅介子、张骞:

西汉外交家,都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封侯。

【乙】终军请缨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

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曰: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称谓之“终童”。

(节选自《汉书·终军传》)

【实词辨析】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不耻劳辱()

(2)涉猎书传()

(3)遣军使南越()(4)越王听许()

【虚词探情】

5.参考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4分)

示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是“连……都……”的意思,用在“不”后面,加强了否定语气,愚公之妻认为凭借愚公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平,表现出对丈夫能否移山的忧虑与对丈夫的关心。

(1)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赏声色】

6.通过“分门别类辑诗文”活动,你会发现研读“诗中声色”是赏诗的一种有效路径。

请自选诗句、角度进行赏析。

(角度:

光色融合、色彩渲染、以声传情、以声衬心……)(3分)

A.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文解文】

7.以下是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请将它补充完整。

(2分)

A.子曰:

“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B.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8.请从上述A、B名言中选择一句,并结合【甲】【乙】两文中的事例,对《望蓟门》的尾联进行批注。

(5分)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集诗词】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②一望客心惊,笳③鼓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④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①此诗约为祖咏游宦范阳(东北边防重镇)时所作。

蓟门:

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

②燕台:

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③笳:

指号角。

④三边:

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主题演讲】

9.班级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展开演讲活动,搜集到了以下信息。

请你结合任一材料,写一段以“君子逆行,知难而上”为主题的文字,为主题演讲做准备。

(10分)

【要求】①体现演讲词的特点,如具有针对性、感染力、说服力,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

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材料一:

四川森林消防员

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

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沟深林密、缺氧难行等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大火展开了搏斗。

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消防员和36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材料二:

台州全媒体记者

2019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台州出现大范围强风暴雨天气。

为了能向公众传递台风现场和说明受灾情况,台州全媒体记者纷纷冲向台风报道第一线,哪里风雨最大,就往哪里冲!

哪里灾情最重,就往哪里赶!

材料三:

浙江援鄂医护人员

“妈妈,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要加油!

”“老婆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家的。

”“爸爸,我期待你凯旋。

”……大年初一,19名出征武汉的温州医护人员与浙江省其他135名医护人员集合,一同出征武汉。

不少家属得知消息赶来送行,叮嘱他们抵抗肺炎病毒的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

【名著阅读】(10分)

10.选出《儒林外史》中与下列句子对应的人物。

(4分)

(1)灵魂扭曲、鱼肉乡里的乡绅。

(___________)

(2)附庸风雅、精神空虚的望族弟子。

(___________)

(3)本质不坏却一步步堕落的年轻人。

(___________)

(4)为人慷慨、品行高洁的贤人。

(___________)

A.虞育德B.杜慎卿C.牛浦郎D.严贡生

11.如果《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有微信,下列哪个人物会成为他的星标好友,哪个人物会被他列入黑名单?

请各选择一位,并结合该人物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6分)

A.权勿用B.鲍文卿C.杜少卿D.匡超人

星标好友:

()(1分)

我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黑名单:

()(1分)

我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说天地】(20分)

⊙按照合适的方法阅读小说,你一定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沼泽地

【日本】芥川龙之介

①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地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因此说“发现”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对一般参观的人来说,恐怕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的吧。

②然而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土墙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

也许是出于某种癣好,故意加以夸张吧?

——我站在这幅画面前,一面对它玩味,一面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③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踏上去扑哧一声,会没过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中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小小的油画相抗衡。

④“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被惊吓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⑤“怎么样,这幅画?

”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⑥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

“是杰作。

⑦“杰作吗?

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⑧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附近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我越发不痛快了。

⑨“真有意思。

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

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⑩“遗族?

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吗?

“死了。

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

终于,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

“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

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

可你还在欣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的鉴赏力的优越留下印象吧。

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

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

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

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

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

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审视这幅忧郁的画。

【乙】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

”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12.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的推进过程”。

根据文章,补全表格。

(4分)

“我”赏画的过程

(1)________

“我”欣赏画作,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我”被记者询问对画的评价,“我”认为是杰作,记者听后捧腹大笑。

“我”从记者口中得知这画得以展出的过程,并听闻画家生前就等于死了。

(4)________

“我”的心理反应

“我”心生疑问。

(2)________

“我”越发不痛快

(3)________

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

13.阅读小说要关注“语言的精妙之处”。

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4分)

(1)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踏上去扑哧一声,会没过脚脖子。

(画本无声,结合前后文说说“扑哧”这一拟声词的表达效果)(2分)

(2)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

(“报偿”指以财物酬答人,结合全文说说“报偿”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14.阅读小说要关注“细节的呼应之处”。

【甲】【乙】均是“我”见《沼泽地》之后所呈现的画面,但描述却不尽相同,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4分)

【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土墙一般晦暗的黄色。

【乙】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本身一般……

15.阅读小说要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幅被人不屑一顾的《沼泽地》,作者借“我”之口称赞其为“杰作”。

结合文章内容和阅读体验说说我们该如何欣赏“杰作”。

(8分)

【思辨园地】(12分)

有所畏惧

郭庆晨

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

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

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画魂:

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

琢磨的结果是:

人当有所畏惧。

②自古以来,圣人们就明白这样的道理:

人生在世,就需要有所敬畏。

也就是说,要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操守,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孔子就曾说过: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荀子则认为“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

他们不但指明了敬畏的对象,而且把有无敬畏精神视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

由此可见,有所敬畏对于人们在世上安身立命的重要程度。

③有所畏惧能够使人严于律己、谨慎为官、堂堂做人。

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大守,上任途中经过冒邑。

冒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

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杨震不受。

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

“夜幕无知者。

”杨震来气了,反驳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

”从此,“四知”便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④南宋高宗时的进士王十朋,在46岁那年才中举当官。

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不欺室”,并将《书不欺室》诗作为座右铭。

曰:

“室明室暗两何疑,方寸长存不可欺。

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先畏自家知。

”正因为他“畏鬼神”“畏自家”,为官十几年,倾心尽力为百姓造福,被当地百姓视为清官,好官、为民之官而念念不忘。

⑤清雍正年间的官员叶存仁似乎得了王十朋的真传。

他先后在淮阳、浙东、安徽、河南等地为官三十余载,始终甘于淡泊,毫不苟取。

有一次,他在离任时,为他送行的船迟迟不肯起锚。

原来是僚属们为遮人耳目,直到明月高挂时才把赠送的礼物送到。

叶存仁见状,当即赋诗一首: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已知。

”怎么送来的、怎么载回去,真正是分毫不沾。

叶存仁与王十朋一样,觉得干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要说无法面对神灵,无法面对他人,首先自己这关就过不去。

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

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

比如何进。

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

这时,有人提醒他宦官张让、段珪等人(即“十常侍”)要谋反。

可何进并不以为然,说:

“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结果怎么样?

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

杀他的人正是十常恃,这是恃权而无恐。

⑦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

他所仰仗者,一是赤免宝马,一是方天画戟。

所以他动不动就会说:

“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

”可是,在白门楼,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相继被不满于他的部下偷走,降了曹操,他本人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被捕,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最后被缢死。

这是恃器而无恐。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经验证明,与无所畏惧、有恃无恐相伴的,往往是失败;相反,倒是有所敬畏、自知自律常与成功为伍。

这是因为,无所敬畏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需要敬重“神灵”、敬重自然、敬重百姓的道理。

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

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能同日而语。

(选自《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

16.如果你是《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一书的编者,你会把本文放到下面哪个版块?

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3分)

A.理性精神B.坚守良知

17.请模仿第⑦段的形式,在第⑧段再写一个《三国演义》中“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的事例做论据。

(3分)

18.作者认为“无所畏惧”和“大无畏精神”相去甚远,你是否赞同?

请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6分)

19.写作(60分)

小瓯在参观某校园时看到了右图雕像,他驻足观赏,颇有感触。

你看到这座雕像后会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呢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建议】

你可以以雕像为触发点,叙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发挥联想与想象,创写故事;还可以提炼观点,展开论述;还可以……

区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0.4

【岁月如歌】

1.(4分,每空1分,书写有误不得分)

(1)幽

(2)征(3)怅(4)懈

【古诗文漫步】

2.(改为7分,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第(3)小题不给分)

(1)而无车马喧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半江瑟瑟半江红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风掣红旗冻不翻

3.(3分,每空1分)

(1)B

(2)C(3)A

【君子自强不息】

4.(4分,每空一分)

(1)以……为耻

(2)粗略地阅读(3)出使(4)答应:

允许

5.(每小题2分,说出意思与语气1分,结合内容分析人物1分)

示例:

(1)“安……乎”是指“怎么能……呢”,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班超认为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效仿傅介子、张骞出使新疆,立功封候,怎么能够老是干抄抄写写的事情呢,表达了班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期望。

(2)“必”是“一定”的意思,语气坚决,终军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表达了终军主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6.(3分,能自主选择角度,结合诗句描绘画面,领会诗歌画面和诗人情感。

示例:

A.诗人登上燕台眺望,听见汉将兵营吹笳击鼓,喧声重重,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也领略军营军威赫然,远道而来的诗人不禁感到震惊。

B.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在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

雪光、曙光相应,白、银、红、黑等多色交织,景象肃穆,壮伟异常,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7.(2分,一空一分,书写有误不得分)

A.三军可夺帅也B.含生而取义者也

8.(5分,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各2分,分析诗人情感1分)

示例:

选A,分析:

班超少有大志,面对质疑,不改志向,终于实现自己壮志,“后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邑千户”。

终军为了维护国家安定统一,挺身而出,立志要捆住南越王把他送到朝廷来。

班超和终军用自己的事迹行动证明君子要志存高远,自信自立。

祖咏望见边地之地的壮丽景色和意气昂扬的汉将兵营,不禁联想到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想学终军自愿请缨,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

选B,分析:

班超愿意效仿傅介子、张骞出使西域,为国立功。

终军为了护国家安定统一,自请出使南越。

班超和终军用自己的事迹行动告诉我们君子不计生死,心怀家国,舍生取义。

祖咏望见边地之地的壮丽景色和意气昂扬的汉将兵营,不禁联想到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想学终军自愿请缨,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为保家卫国,愿投身疆场,舍生忘死。

9.(10分,语言表达5分,内容5分。

围绕材料合理阐述“君子逆行,知难而上”的内涵,能体现演讲词的一些特点,如具有针对性、感染力、说服力,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

示例一:

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他们没有犹豫,没有杂念,毅然决然地向着炽热的山火扑上去,只因为他们披着那一身橙红,只因为他们选择了“逆行”。

2019年三月四川凉山木里“3·30”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远去的救火英雄们,用热血书写责任担当,用生命谱写奉献赞歌。

他们,是和平时代的“最美逆行者”!

示例二:

在每一个跃然纸上的文字、图片间,都隐藏着一群逆行者所感悟的灵动而鲜活的故事。

记者也是事故面前的“逆行者”。

2019年8月10日,强风暴雨下,台州全媒体记者纷纷冲向台风报道第一线,向公众传递台风现场和说明受灾情况。

他们都在这个宿命中,寻找内心的牵挂,完成自己的使命。

示例三:

愈是艰难险阻,愈显担当作为。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同寻常。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炎疫情面前,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选择“逆行”。

大年初一,19名出征武汉的温州医护人员与浙江省其他地区135名医护人员集合,一同出征武汉。

在人们纷纷避让不及的时候,他们逆行的身影是最美的风景线,是寒冷冬日里的一股暖流。

【名著阅读】

10.(4分)

(1)D;

(2)B;(3)C;(4)A(每个选项1分)

11.(6分30星标好友(1分);B或C

理由(2分)

示例:

B.杜少卿性格豪放狂傲,淡薄功名,朝廷征辟他做官,他装病拒绝出仕;他为人慷慨,在别人遇到困难时给与无私的帮助,甚至散尽家产也毫不在意;他不顾封建社会礼法的束缚,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反对纳妾,与妻子携手游山饮酒,毫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目光。

所以杜少卿是真儒名贤,这样的人势必是吴敬梓所欣赏的,会成为他的星标好友。

C.鲍文卿替素不相识被朋友连累的向知县求情,向知县封五百两银子谢他,他一厘不受;鲍文卿收生活贫困的倪老爹的儿子倪廷喜为义子,教他读书管理戏班,给他娶妻;两个书办请鲍文卿在向老爷面前替犯事的人求情,并许诺赠银五百两,鲍文拜断然拒绝。

所以,鲍文卿虽为戏子,身份卑微,但有善良行义的品行,其行为举止胜过许多读书人。

这样的人势必是吴敬梓所欣赏的,会成为他的星标好友。

黑名单(1分):

A或D

理由(2分):

A.权勿用考了三十多年,连个秀才都不曾考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便是他的歌诀。

但当他的几百钱被杨老六拿去赌输掉的时候却气得眼睁睁,敢怒而不敢言。

后因奸拐过尼姑事发而被官差抓走,可笑至极。

权勿用即全无用,吴敬梓极尽讽刺之力塑造此人形象,表达了对此类人的厌恶,所以他会被吴敬梓拉进黑名单。

D.匡超人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劳好学的农村青年,遇到了马二先生后受其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名士”的影响,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

他巧妙周旋其间,钻取功名,忘恩负义,一步一步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