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8729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 农业与工业.docx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一农业与工业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考查方式

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2)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3)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

d

d

d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

多以区域图或某种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2)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4)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5)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b

d

c

b

d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

主要通过有关工业的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类型及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影响

光照

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

影响农作物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土地

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肥力影响土地生产力

水分

多少和时空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类型

地形

影响种植业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农产品消费状况: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和类型。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

(2)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园艺业、乳畜业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3.科学技术因素

(1)劳动力需求:

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小麦种植。

(2)技术装备:

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专业化进程。

(3)生产技术:

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4)种植方式:

如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

(5)耕作制度:

又称熟制,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等。

 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生产条件)分析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热量:

热量充足,生长期长——有利

降水:

降水丰沛,季节分配均匀——有利

雨热配合:

雨热同期——有利

光照:

光照强,日照时数长——有利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

②地形

③土壤:

土壤深厚、肥沃——有利

④水源:

灌溉水源(河、湖、地下水等)充足——有利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

市场广阔——有利

②交通:

交通便利——有利

③劳动力:

劳动力充足而廉价——有利

④政策:

政策优惠——有利

⑤科技:

科技发展——有利

2.影响农作物品质、产量的因素分析

农作物产量高

3.区分影响农业布局的三类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生产类型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条件),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该地发展该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生产类型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类型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3)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

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

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

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3)发展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4)比较分析法:

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

2.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具体分析如下:

 

―→

        

―→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

(2019·4月浙江选考)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

完成1~2题。

1.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  )

A.距离市场较近B.土地成本较低

C.人才资源丰富D.运输距离较短

2.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的(  )

①规模化水平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④专业化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电商在中东部地区将西北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是由于中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差异大,且经济相对发达,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A对。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成本高,B错。

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对人才需求不是很迫切,C错。

农产品的生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在何处包装、加工而产生变化,D错。

故选A。

第2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使得销售范围扩大,销售量增大,有利于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给率会降低,故选C。

答案:

1.A 2.C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解析:

(1)应结合“喜高温”“抗寒性差”“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等茉莉的生长习性作答。

(2)一方面要根据横县的地形条件分析其有利于茉莉种植的条件(冲积平原由河流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高,受洪水的威胁较小,且有利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根系发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系伸展)、“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等茉莉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不同地区开展商品交换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2)农业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是农业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

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见下表:

农业地

域类型

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种

植园

农业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很高

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和非洲,马来西亚有油棕种植园

乳畜业

随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远近和饲料供应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地区

大牧场

放牧业

草原面积较大,适宜放牧,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

商品谷

物农业

耕地面积广,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价格低,商品率很高

美国、阿根廷等

混合型

农业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所产谷物用作口粮、饲料或商品

澳大利亚

地中海

式农业

属混合型农业,优势产品有小麦、大麦等,园艺作物也较多

地中海气候区

2.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

(1)地区分布:

水稻喜温喜湿,生长过程需大量水分,要投入较多劳动力。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非洲埃及、尼日利亚,南欧、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和南美洲北部也有种植。

我国水稻主产区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在北方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如三江平原),水稻生产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

(2)区位条件:

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劳动力丰富、有悠久的历史、稻米是传统的食粮。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1)特点:

将牲畜饲养和谷物种植有机结合,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

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2)区位优势:

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4.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农业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

比较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农业结构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商品率)

生产规模

农业地

域类型

以种植

业为主

水稻

自给(低)

小农经营

水稻种

植业 

以畜牧

业为主

牛、羊

面向市

场(高)

大牧场

大牧场

放牧业

以畜牧

业为主

奶牛

面向市

场(高)

规模较小,

生产设施 

齐全   

乳畜业

以种植

业为主

小麦、玉米

面向市

场(高)

规模大、

机械化

水平高

商品谷

物农业

种植业

和畜牧

业并重

谷物、牲畜

面向市

场(高)

规模较大、

机械化水 

平高   

混合

农业

以种植

业为主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面向国

际市场

(高)

大规模的

密集型农

场,生产设

施齐全 

热带

种植

园农

业 

某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分析思路

分析某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2.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D.市场广阔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美国中央平原中部,为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第2题,美国原棉花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乙地降水少于原棉花带,故B错;原棉花带位于美国东南部,技术较乙地更先进,市场较乙地更广阔,故C、D错;乙地由于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故A对。

答案:

1.C 2.A

读中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美国四个国家农业比例示意图,回答3~4题。

3.四个国家中属于世界著名天然橡胶生产和出口国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下列有关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畜牧业产值比重高,其农业地域类型以乳畜业为主

B.②国农业技术发达,其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以大型农机具为主

C.③国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需进口大量热带经济作物

D.④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生产技术最先进,农产品商品率高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①③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高,是阿根廷和美国,而③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小,不占主要地位,应为美国,则①为阿根廷。

马来西亚农业主要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占的比重较小,所以②是马来西亚,④是中国。

马来西亚是世界著名的天然橡胶生产和出口国。

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是阿根廷,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②是马来西亚,农业技术较为落后;③是美国,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但热带面积小,需大量进口热带农产品;④是中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产品总体上商品率较低。

答案:

3.B 4.C

 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运输、土地、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

(1)运输因素:

运输成本很大程度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数量庞大或易腐烂变质,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接近原料产地,如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易变质、易损坏或易燃易爆,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应接近消费市场,如瓶装饮料业、啤酒厂、食品厂、家具制造业、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等。

(2)土地因素:

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高低对工厂区位影响很大,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3)集聚因素:

工业企业靠近其他经济活动,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资源:

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对资源型工业的布局有直接影响。

资源型工业应布局在这种资源丰富的区域,如石油、有色金属的开采等。

(2)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和自然灾害影响工业的布局。

(3)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等。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如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4)生产技术因素:

包括生产设备和工艺、从业人员的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接近大城市附近或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如集成电路、精密仪器、飞机制造等。

(5)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工业生产直接面对市场,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增强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6)环境生态因素: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民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域的干扰。

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环境污染的防治越来越成为制约工厂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的因素之一,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环境法规和污染治理费用对污染型工业的区位选择有很大影响。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水泥厂、火电厂、酿造厂等。

有水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等。

化工厂、炼油厂既有大气污染,又有水污染,两者都要考虑。

发电厂、钢铁厂既污染空气,又有固体废弃物,在考虑风向的同时,又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原因

2.工业类型

按照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将工业划分为如下类型:

工业

类型

主导区

位因素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

择原则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

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

型工业 

能源

高耗能工业

冶金(如炼铝厂)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

指向型

工业 

劳动力

成本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制伞厂、制鞋厂等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

型工业 

知识

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器等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

3.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2)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考虑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

酿造厂、

火电厂、

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4.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图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

图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图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

①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②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D.设备费用

解析:

第1题,分析原因要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情况与美国的差异入手。

世界主要产棉区位于美国、中国和中亚等地,所以与美国相比,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原料产地较远;从所给材料“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我国是比较近,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美国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所以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从材料“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可以看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工人工资远低于美国,所以劳动力价格较低是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的原因。

第2题,由材料“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可以判断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相对稳定,企业的位置不会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因而原料价格对K企业选址影响不大;美国为发达国家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发展中国家,所以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内部交易成本较高,美国为发达国家,经济体制健全,基础设施、技术和各项政策条件好,投资环境好,吸引K企业建厂;由材料“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故市场需求不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3题,分析材料可以发现,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K企业没有选择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地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纺纱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用)量降低。

答案:

1.D 2.C 3.B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

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工业部门之间形成“投入-产出”工业生产链。

以中间的部门为参照,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称为上游工业,具有产出联系的部门称为下游工业。

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由于各地区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工业区位因素的不同和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出现明显的变化。

如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

英国→德国(1851-1900)、德国→美国(1879-1930)、美国→日本(1950-1990),近四十年又向东亚、拉丁美洲和中国(重点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大规模转移。

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但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以及利润水平高的产业,仍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垄断。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

2.工业分散

3.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4.工业转移的原因及特点

下图反映了日本北九州某工业地域工资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

B.该工业地域的工资待遇整体优厚

C.甲类型工业区集聚程度最高

D.乙类型工业区工资水平最低

2.下列现象不属于工业集聚的是(  )

A.音响厂生产零件的本地化

B.钢铁企业的产业延伸

C.汽车生产部件来自世界各地

D.服装厂集中布局

解析:

第1题,该工业区工业集聚程度、工资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推知该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

第2题,汽车生产的全球化属于工业分散。

答案:

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