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8541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比的练习题.docx

有关比的练习题

4.比

练习一

【知识要点】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

【课内检测】

1、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

2、如果A∶B=C,那么A是比的(),B是比的(),C是比的()。

3、4÷5=()∶()=

4、从A地到B地共180千米,客车要行2小时,货车要行3小时。

客车所行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比值是();客车所用的时间与货车所用的时间比是(),比值是(   );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    ),比值是(   );客车与货车所行的路程比是(  ),比值是(   )。

5、判断。

可以读作五分之三,也可以读作三比五。

()

②配制一种盐水,在200克水中放了20克盐,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③比值是0.8的比只有一个。

()

④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则乙数是甲数的

倍。

()

【课外训练】

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2、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比值是()。

3、长方形的长比宽多

,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4、一杯糖水,糖占糖水的

,糖与水的比是()。

5、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9,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练习二

【知识要点】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课内检测】

1、判断: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2、8∶5=24∶()42∶18=()∶3

3、化简下面各比。

21∶35

4、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35千米,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5、一根绳子全长2.4米,用去0.6米。

用去的绳子和全长的比是(),化简比是()。

【课外训练】

1、化简下面各比。

∶∶

2、判断: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质数的比。

()

3、5∶12的前项增加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4、甲、乙两人每天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3∶4,两人合作15天后,甲、乙两人各自加工零件的个数比是()。

练习三

【知识要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练习。

【课内检测】

1、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最简单的整数的比

比值

20∶25

2、六

(2)班有男生20人、女生28人。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②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③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④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3、读完同一本书,小华要4天,小明要6天。

小华和小明读完这本书所用的时间比是(),比值是()。

4、一杯糖水,糖占糖水的

,糖与水的比为()。

★★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乙数与丙数的比是3∶4,甲数∶丙数=()∶()。

★★6、从六

(1)班调全班人数的

到六

(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

(1)班与六

(2)班的人数比是()。

练习四

【知识要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已知两个量的比与和,求这两个量。

1、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2∶9,也就是公鸡占总只数的

,母鸡占总只数的

,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

,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

2、一批货物按2∶3∶4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去运,甲队运这批货物的

,丙队比乙队多运这批货物的

3、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4、把30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

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

1、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运来梨和苹果各多少筐?

3、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练习五

【知识要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已知两个量的比与其中的一个量,求另一个量。

【课内检测】

1、把一根长8米的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

2、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甲段长4.8米,乙段长多少米?

3、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长4.8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4、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比甲段短1.6米,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

1、商店运来一批洗衣机,卖出24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的比是3∶5,这批洗衣机一共有多少台?

★2、雏鹰假日小队的同学分3组采集蓖麻籽,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的工作效率之比是12∶11∶7,第一小组采集蓖麻籽36千克,第二、第三小组各采集蓖麻籽多少千克?

练习六

【知识要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练习。

1、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

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

★2、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

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3、用3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要求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已知A、B、C三个数的比是2∶3∶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5、把54本图书分给三个组,A组的

和B组的

以及C组的

相等,A、B、C三个组各分得图书多少本?

★★6、水果店运进梨和苹果的筐数比是3∶2,当只卖出15筐梨后,苹果的筐数占梨的

现在的梨和苹果各有多少筐?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例1]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

[分析]:

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这表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最多能溶解140g碘化钾。

那么,250g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可通过关系式法列比例求得,亦可用基本公式法求解。

解法1:

关系式法

设:

15℃时,250g水里最多能溶解x克碘化钾。

关系式:

m质+m剂=m液

15℃时   140g100g

      ?

x 250g

 

 

[解答]:

15℃时,250g水最多能溶解350g碘化钾。

 

解法2:

基本公式法

 

已知:

            s=140g  m剂=250g

求:

              m质=?

[解答]:

 

解之,得:

m质=350g 

[例2] 把20℃的282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

(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时为110g)。

分析:

溶剂量不变,当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解度的增大,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如果要在高温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则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所加溶质的量可用质量关系式通过比例进行计算,也可用公式法求得。

解答1 关系式法

设:

所需加的硝酸钾为x克。

关系式:

m质+m剂=m液              20℃→60℃添加量

20℃  100g             110g=

                 282g                x

每有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升到60℃时,需要加入78.4g硝酸钾才能使溶液在60℃时亦达饱和,那么282g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可通过比例求得。

 

 

答:

应加入168g硝酸钾。

 

解答2:

公式法

根据上述的比例式,可导出如下的计算公式。

 

设:

应添加硝酸钾晶体为x克。

 

答:

(略) 

 [例3] 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在这温度时,某硝酸钾溶液500g中溶有硝酸钾137.4g。

如果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

分析:

首先要通过计算得知这硝酸钾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根据硝酸钾在30℃时的溶解度和关系式得:

 

 

由于137.4g<157.1g,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蒸发水时,溶液首先应由不饱和变成饱和,在这过程蒸发掉的水,并不能引起硝酸钾结晶析出。

当溶液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掉的水才能使硝酸钾晶体析出。

如果蒸发掉90g水后,溶液仍不饱和,则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解答:

设30℃时137.4g硝酸钾配成饱和溶液时需水x克。

 

 

 

原溶液里所含的水为:

500g=

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在这过程所蒸发掉的水为:

-300g=

溶液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的水为:

90g=

30℃时,溶解在水里的硝酸钾会全部结晶析出。

 

 

答:

能析出硝酸钾晶体12.55g。

 

[例4] 有60℃时A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时,有4gA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g水时,又有6gA的晶体析出,求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分析:

由于两次蒸发等量的溶剂,析出晶体质量不同.可以断定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根据第二次蒸发掉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求溶解度。

解答:

设6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

则10∶6=100∶S

解之 S=60(g) 

[例5]在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

一份中加入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5g水,结果两份溶液都达饱和。

那么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克?

解析:

原题所说的两份溶液,实际上是质量均为25g的等同溶液,而且是不饱和的,我们可以把两份溶液合并在一份溶液中进行分析。

大家知道,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还可以再溶解该物质,其原因就是它比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的水显得“多”,因此,我们把25g不饱和溶液假想为一部分饱和溶液和水组成的(如图所示)。

依题意,向其中加0.7g该物质溶液即达饱和,饱和溶液是不可能再溶解的了,只有其中的水去溶解0.7g该物质并达饱和。

而若使此不饱和溶液经蒸发水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将能溶解0.7g该物质的那部分水去掉就行了,即:

该温度下5g水溶解0.7g该物质达饱和,此题与不饱和溶液质量50g无关。

 

解:

设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X。

 

x:

=100g∶5g

解得:

x=14g

答:

(略) 

[例6] 一定温度下,取某固体物质的溶液mg,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将一份溶液恒温蒸发达饱和时,其质量减轻一半。

给另一份溶液里加入原溶质的晶体(该晶体不含结晶水),当达饱和时,所加晶体的质量恰好是此份溶液质量的1/8,求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分析:

 

解答:

设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

 

解之:

S=25(g) 

[例7] 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有该物质的A、B两种不同浓度的不饱和溶液,当A冷却至10℃时有晶体析出,B在60℃时成为饱和溶液。

若取10℃时A的100g饱和溶液,取60℃时B的50g饱和溶液混合得C溶液,则需降温到多少时能析出5g无水晶体?

 

分析:

从图可以看出,温度与溶解度在数值上始终相同。

据题意知,结晶后残留在母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析出的5g无水晶体之和,等于结晶前A、B两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之和。

解答:

设需降温到x℃时能析出5g无水晶体,从图可知x℃时溶解度为xg。

依题意得:

 

解之:

x=18.8(g) 则:

x℃=18.8℃ 

[例8] 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KNO3的溶解度见下表:

 

求:

1.所加水的质量。

2.该固体混合物中KNO3的质量。

分析:

题意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从KNO3的溶解度数据可知,100g水温度从10℃升高到40℃多溶解的KNO3为63.9─20.9=43(g)。

根据原饱和溶液温度从10℃升高到40℃实际溶解了261-175=86(g),便可求出原溶液中所含的水量。

第二层次:

由表可知温度升高到75℃时,所剩余的82克固体为不溶性杂质,据此可求出混合物中KNO3的质量。

解答:

1.设所加水的质量为x克。

100∶43=x∶86

解之:

x=200(g)

2.设在10℃时溶解的KNO3质量为y克。

则:

100∶20.9=200∶y y=41.8(g)

故原混合物中KNO3的质量为:

+261-82=220.8(g) 

[例9] 80℃时把10g硝酸钾溶解于50g水中形成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初中化学课本)和计算说明:

①此溶液是否饱和?

②如冷却降温到什么温度下才能达到饱和?

③欲使其达到饱和(80℃),可采取哪些方法?

分析:

查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80℃时的溶解度是169g,可判断上述溶液肯定不饱和;如果降温形成饱和溶液时,其溶解度应为20g,查溶解度曲线即可得出其相应温度;欲使上述溶液形成80℃饱和溶液,一是增加溶质的量,二是加热蒸发,减少溶剂(水),然后都使温度保持80℃达到饱和。

解答:

①:

查溶解度曲线,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69g。

设50g水中溶解x克硝酸钾即达饱和。

169∶100=x∶50

x=169×50/100=84.5(g)

84.5>10溶液未饱和

②降温使溶液达到饱和,则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y克.

100∶y=50∶10

y=100×10/50=20(g) 

查溶解度曲线,硝酸钾溶解度为20克的温度为9℃.

③欲使原溶液形成80℃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a.继续溶解溶质,使之饱和且保持80℃,从①中可知50g水中溶解,即达饱和。

b.加热蒸发减少水的质量,使之饱和并恢复到80℃.设需蒸发m克水.

169:

100=10:

(50一m)

50

m=50-5.92=

1.溶液未达到饱和.

2.降温到9℃时溶液达到饱和.

3.欲使溶液成80℃的饱和溶液,可再溶解硝酸钾74.5g或蒸发掉水,再保持温度为80℃即可。

 

[例10] 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硝酸钾溶液取其等质量的溶液两份,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份蒸发掉10g水,析出1g晶体,另一份蒸发掉水,析出2g晶体,求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分析:

3达到饱和。

解答:

设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S克。

则:

(12.5-10)∶(2-1)=100∶S

解之:

S=4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