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7990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docx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

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厂级安全教育教材

第一部分安全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即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和防止事故及职业病,保护国家财产,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二、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应怎样正确理解?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是指看待和处理安全生产及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时,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把保证安全作为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预防为主”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把事故的职业危害消灭在发生之前,否则安全第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综合治理”重在治本,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解决安全生产中深层次问题,做到标本兼治。

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原则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原则是:

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

既:

企业单位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单位中的各职能机构都应该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现实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企业各级领导,全体职工共同参加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地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搞好安全生产。

四、要搞好安全生产,每个职工必须做到的“三懂”“四会”是什么?

“三懂”是:

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

“四会”是:

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防和防护器材。

五、在安全生产方面职工享有哪些权利?

  根据化工部有关规定,在安全生产方面职工享有以下权利:

  1 生产中凡遇到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有权先停车后报告。

2 违章指挥,工人有权拒绝;违章作业,任何人有权制止。

六、新入厂职工必须接受哪三项教育?

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新入厂职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工段级)三级安全教育。

具体内容是:

  1、一级安全教育(厂级)内容包括: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指示;本厂生产特点和安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全厂有关部门安全规定和防火防爆、防毒、防尘、急救常识等。

  2、二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内容包括:

本车间生产特点;机械设备状况;预防事故措施;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3、三级安全教育(班组工段级)内容包括:

岗位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岗位生产特点;安全装置、工具、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本岗位发生过的事故和教训。

七、什么是事故?

  所谓事故,即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发生的意外或破坏,通称为事故。

事故一般要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伤害。

八、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是什么?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九、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

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十、化工生产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哪些?

不安全因素主要有:

1易燃、易爆炸、易中毒;腐蚀性物质多。

2 高温、高压设备多。

3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

4三废多,污染严重。

十一、化工工人怎样实现安全生产?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2、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技术水平;3、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章守纪;4、不违章冒险作业;5、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十二、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记律。

据统计70%的事故源于上述三种因素。

          第二部分防火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为粗煤气、变换气、合成气的主要成分,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无嗅。

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压力容器中系爆炸危险介质和毒性介质。

一氧化碳易燃易爆,引燃温度610℃,爆炸极限为12.5%~74.2%。

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导致窒息。

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即使接触时间短,亦可能发生轻度中毒;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很高时,经几次深呼吸后会迅速发生昏迷、大小便失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一氧化碳的危害程度为Ⅱ级(高度危害)。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30mg/m3。

本项目接触一氧化碳的岗位有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及气体输送过程中。

2)氢气(H2)

氢气为粗煤气、变换气、合成气及回收氢的主要成分。

氢气属第2.1类易燃气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压力容器中系爆炸危险介质。

本品极易燃,燃点400℃。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4.1%~74.1%,遇热或明火、火星即爆炸。

室内使用或储存时,漏气上升(比空气轻)不易排出。

氢气无毒,但高浓度时因缺氧而有窒息作用。

本项目接触氢气的岗位有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氢回收及气体输送过程中。

3)硫化氢(H2S)

煤燃烧及煤浆气化时煤中硫份生成硫化氢,存在于粗煤气、变换气及锅炉烟气中。

硫化氢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有臭蛋气味。

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压力容器中系爆炸危险介质和毒性介质。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4.0%~46.0%,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硫化氢系强烈的神经毒物。

主要经呼吸道吸收,亦可经消化道、皮肤吸收。

硫化氢是窒息性气体,主要引起细胞内窒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多脏器损害。

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

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紊乱。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硫化氢的危害程度为Ⅱ级(高度危害)。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车间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

本项目接触硫化氢的岗位有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硫回收、锅炉等。

4)液化气

本项目气化工段、变换工段、合成工段及火炬开车时用液化气作为燃料。

液化气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主要成分为丙烷。

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液化气极易燃,闪点-80~-60℃,引燃温度426~537℃。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3%~9.5%。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液化气具有麻醉作用。

接触可引起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乏力、失眠等,严重时精神迟钝、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缓变浅等。

皮肤接触液态品,可致冻伤。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液化气的危害程度为Ⅳ级(轻度危害)。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车间空气中液化气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1500mg/m3。

本项目接触液化气的岗位有液化气站及开工时的气化炉、变换炉、火炬等。

5)丙烯(C3H6)

本项目冷冻工段采用丙烯为制冷剂。

丙烯属第2.1类易燃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丙烯易燃,引燃温度为455℃;闪点为-108℃。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0%~15%。

遇热源、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丙烯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

急性中毒:

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丙烯的危害程度为Ⅳ级(轻度危害)。

6)二甲醚(C2H6O)

二甲醚为本项目的副产品。

二甲醚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二甲醚易燃,闪点-44℃,引燃温度350℃。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4%~27%。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二甲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二甲醚的危害程度为Ⅳ级(轻度危害)。

本项目接触二甲醚的岗位为甲醇精馏。

一、什么是燃烧,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化剂化合,同时放出光和热的反应。

反应是否放热,发光和生成新物质,是区分燃烧和非燃烧现象的依据。

  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可燃物,它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激烈反应的物质。

第二,要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助燃物质。

第三,要有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如明火,电火花,炽热物质等。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俗称“燃烧的三要素”,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且互相结合,互相作用,燃烧方可发生。

二、燃烧有几种类型,哪几种?

  燃烧有四种类型:

1、闪燃。

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称为闪燃。

  2、着火。

可燃物质在足够助燃物(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由着火源作用引起的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3、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

  4、本身自燃。

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的作用下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逐渐积累使物质发生燃烧的现象,称为本身自燃或自热自燃,如煤的自燃等。

三、概念简释:

闪点 燃点 自燃点。

  闪点:

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闪点越低,越易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大。

  燃点:

使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自燃点:

可燃物无明火作用而能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越易自燃。

四、简述防火灭火的基本规律。

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如果破坏发生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燃烧即会停止,一切防火措施都在于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具备和产生,一切灭火措施都是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这就是防火,灭火的基本规律。

五、怎样控制和消除这些着火源?

  着火源是导致火灾爆炸的重要条件,因此控制和消除着火源是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控制和消除着火源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明火,动火必须办理许可证,生产区内严禁吸烟,不得使用电炉取暖等。

  2避免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和危险温度。

  3消除电气火花和危险温度,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必须停止设备运转而直接按停钮有产生爆炸的危险时,不得按停钮,必须由配电室停电,禁止使用热烘箱烘烤易燃易爆品。

  4防止产生静电火花,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必须接地。

  5防止雷电火花。

六、灭火的方法有几种,哪几种?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它们是:

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

七、简述灭火的四种基本方法。

  隔离法:

此法就是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隔开,终止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这样少量的可燃物烧完后,或同时使用其他方法灭火,可使火焰很快熄灭。

  冷却法:

此法就是用水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它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时,火即可熄灭。

  窒息法:

此法就是用不燃或半燃的物质,覆盖包围燃烧物,阻隔空气或其它氧化剂与燃烧物质接触,使燃烧因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

  抑制法:

此法又称化学反应中断法,它是将抑制剂(比如干粉灭火器内的干粉)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进行,使燃烧中断而灭火。

八、扑救火灾的原则有哪些?

  1、报警早、损失小、发现初起火时,在及时扑救的同时,应尽快用火警电话(号码119)、报警器、呼喊等报警,以便迅速组织扑救。

  2、边报警边抢救,初始火灾容易扑灭,否则必致损失增大,因此就地取材,不失时机地扑灭初起火是极其重要的。

  3、先救人,后救物。

  4、防中毒,防窒息,在扑救时,人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5、先控制后灭火,火灾发生后应积极设法切断可燃物来源,以控制火势,然后集中力量灭火。

  6、听从指挥,莫惊慌。

九、扑救电器火灾应注意哪些?

  电器设备发生火灾后,为防止触电,一般都应切断电源后扑救,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CO2、干粉带电灭火,但不能用水、水蒸气灭火。

十、我厂常备灭火器是什么类型、什么型号的,如何使用?

  我厂常备灭火器为MFZ8型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和MT3及MT7型CO2灭火器.  

使用方法:

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先拔出保险销,然后两手分别抓住其两端提起,上下颠倒几次,其目的是防止内部的干粉结块,接着一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压下上压把,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推进即可。

十一、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基本措施包括:

1、控制和消除着火源;2、杜绝可燃物的跑冒滴漏;3、增强每个职工的责任感,对违章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且自觉遵章守纪。

第三部分防爆

一、什么是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能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

二、爆炸分为几种,哪几种?

  爆炸通常分为两种:

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由物理因素(如状态、温度、压力等)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压力容器超压爆炸。

由于物质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使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均发生了根本变化。

如可燃气体空间爆炸等。

三、什么是爆炸性混合物?

  可燃气体、蒸汽、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物质,按一定比例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发生爆炸,这样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

四、什么是爆炸极限?

我们常见主要危险物质的火灾、爆炸特性表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即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通常采用体积百分比表示。

我厂常见可燃气体、粉尘、蒸汽的爆炸极限是:

物料名称

危险货物编号

爆炸极限V%

下限上限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危险类别

级别组别

火灾危险类别

一氧化碳

21005

12.5

74.2

<-50

610

ⅡA

T1

甲醇

32058

5.5

44.0

11

385

ⅡA

T2

甲A

氢气

21001

4.1

74.1

400

ⅡC

T1

硫化氢

21006

4.0

46.0

260

ⅡB

T3

甲烷

21007

5.3

15

-188

538

ⅡA

T1

煤尘

30-40g/M3

2000g/M3

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1、控制和消除着火源(具体措施见防火部分第五题)

2、控制可燃物的跑冒滴漏,对泄漏的可燃气体应采取通风措施使其迅速扩散而难以达到爆炸极限。

3、严格工艺指标管理,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4、加强压力容器管理,按规定定期检测,确保安全附件灵敏好用。

         

第四部分防毒

一、什么叫毒物,我厂常见毒物有哪些?

  某些物质侵入人体,经物理化学作用,能破坏人体组织中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人体病理状态。

这种物质称为毒物,有毒物引起的病变,称为中毒

  我厂常见的毒物有:

CO、CO2、H2S、CH3OH、H2SO4等。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

  有以下几个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三、化肥企业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主要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是多少

  CO最高容许浓度各为30mg/立方米,半小时100mg/立方米,15——20分钟200mg/立方米,在上述条件下反复作业时,两次作业之间须间隔两小时以上。

  H2S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立方米。

  CH3OH最高容许浓度为50mg/立方米。

四、简述CO的物理性质及中毒原理。

  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轻,几乎不溶于水。

当空气中含有0.1%的CO时,人体吸入一小时后即感头疼、作呕,不舒服;空气中含量为0.5%时,经过20——30分钟,人体即有生命危险;当空气中含量达1.0%时,人吸气数次后便失去知觉,1—2分钟便可死亡。

  CO中毒原理是:

CO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通过肺泡膜机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输送氧的能力。

五、CO中毒表现有哪些?

因为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所以气体中存在CO时,人体不易查觉,一般情况下人们只能根据中毒表现来判断是否发生了CO中毒,从而趋利避害,因此牢记CO中毒表现很重要。

  CO中毒表现: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疼,头晕,耳鸣,眼花,额部压迫击搏动感,并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或心悸,四肢无力等,甚至有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皮肤粘膜樱红,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重度中毒表现为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六、发生CO中毒怎样急救?

迅速将中毒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解开领口保证呼吸道畅通,一般轻度中毒者,吸入新鲜空气或经鼻管给氧后即可好转,对于昏迷者,立即给予输氧,以减轻缺氧状态,并促使CO的排出,如中毒者失去知觉,应使其闻嗅蘸有氨水的药棉,进行刺激促其苏醒。

如中毒者停止呼吸要进行人工呼吸。

发生严重中毒事故后,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应送医务室或医院抢救。

七、防止发生CO中毒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1、经常检查设备管道是否严密,杜绝跑冒滴漏。

2、有关岗位应配备过滤式CO防毒面具。

3、检修时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特别是带压抽堵盲板和进塔入罐作业,必须选用长管防毒面具,认真做好塔外监护工作。

4、提高警惕,发现中毒症状后,应从速查找原因,紧急情况马上离开现场并迅速向有关领导报告。

八、简述甲醇的物理性质和中毒原理?

甲醇是一种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沸点65℃,熔点-97.1℃,比重0.792,蒸汽比重1.1,易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甲醇的中毒原理:

甲醇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

由于甲醇蒸气在水和液体中的溶解度极高,故吸收后可迅速分布在人体内,在体内氧化缓慢,且排泄也慢,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

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则有特殊的选择作用。

主要由于醇脱氢酶的作用,使甲醇在视网膜外转化为甲醛,能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膜内不能合成三磷酸腺甙,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最后可产生视神经萎缩,严重者可致目失明。

另外,甲醇在体内的转化物(甲醇-甲酸)的累积以及甲醇在体内抑制氧化酶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机体代谢受到障碍,使乳酸和其他有机酸积聚,可导致酸中毒。

九、简述甲醇的中毒表现

急性中毒症状如下:

(1)、轻度  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瞳孔散大、手指轻度震动等等,

(2)、中度  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脉搏加快、身体平衡障碍、腱反向亢进、数小时至两三天后可出现视力障碍,以后视力开始剧烈减退、严重者可失明。

(3)、重度  面色苍白、唇及四肢显著青紫、脉搏加快、呼吸深而困难、心音减弱、大量出汗或出现酸中毒现象。

视觉紊乱、意识模糊、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腱反射减弱、强直性惊厥、血压下降以致休克。

慢性中毒:

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甲醇蒸气,会导致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恶心、耳鸣、伴随着常有失眠、健忘、类神经衰弱症状发生。

特别以视神经 损害最为明显,视力减退,眼球活动时疼痛且有压痛,两眼模糊,看灯光有晃晕,视野缩小或视中心出现暗点,重者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至完全失明。

对周围神经伤害则可出现有肢端麻木、震颤、感觉障碍。

有的行动异常。

肌体无力,步行蹒跚,并可出现神经炎。

较高浓度甲醇蒸气有一定刺激作用,或发生湿疹,皮炎,上呼吸道炎,结膜炎等病症。

十、发生甲醇中毒应怎样急救?

(1)发现急性中毒情况,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并注射强心剂和及时给予吸入氧气。

(2)口服中毒者立即以3%碳酸氢钠(苏打)溶液洗胃。

同时静脉注射此液以及高渗葡萄糖并加入大量维生素C。

大量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族药物。

(3)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有颅压增高表现者,需限制液体入量,可给以脱水疗法。

必要时可用腰椎穿刺减轻脑水肿。

(4)迅速转送职业病医院就诊。

十一、防止发生甲醇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接触甲醇的工人,操作岗位上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

直接接触甲醇,还应配备橡胶手套、靴、防护眼镜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检修时,应选用长管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做好现场监护工作。

凡视神经疾患,神经系统其他器质性疾患和显著的内分泌疾病,都是从事甲醇作业的禁忌症。

十二、简述CO2的物理性质和中毒原理?

CO2分子量44.01,为无色气体,高浓度时略带酸味,比重1.524,沸点-78.5℃(升华)。

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88升。

CO2中毒原理:

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高浓度有显著毒性的麻痹作用。

二氧化碳透过肺膜能力较氧大25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时,必将造成体内二氧化碳滞留。

缺氧能引起窒息死亡。

即使含氧浓度较高情况下,二氧化碳也可以引起中毒。

有时缺氧窒息与二氧化碳中毒并存。

十三、简述二氧化碳中毒的表现?

吸入浓度为8-10%的二氧化碳除头昏、头痛、眼花和耳鸣外,还有气急、脉搏加快、无力、血压升高、精神兴奋、肌肉痉挛,时间延长时则神志丧失。

重症急性发作都在几秒钟内,几乎像触电般地倒下,表现为昏迷、反向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

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

较轻者在几小时内苏醒,但仍感头痛、头晕、无力等,往往二三天才能恢复。

十四、发生二氧化碳中毒时怎样急救?

迅速脱离毒区,吸氧。

必要时用高压氧治疗。

抢救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隔离式防毒面具。

十五、防止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产生二氧化碳的生产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进入密闭设备、容器和地沟等处,应先进行安全分析,确定是否合格,分析合格前不可擅自进入。

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场所,进行检查修理前,应先抽风排气。

分析不合格时,应戴上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防毒面具,并要有人监护。

十六、简述常见防毒面具的种类及其构造?

  常见防毒面具按防毒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类型。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构造:

整套面具由橡胶面罩、导气管,滤毒罐组成,面罩采用天然橡胶,低硫配合,促进剂多种并用。

弹性、耐候性、抗毒性均好,镜片采用复合玻璃,视觉清晰,视野广。

隔离式防毒面具在我厂有自吸式长管面具和空气呼吸器,自吸式长管面具其构造与过滤式面具基本相同,只是用橡胶长管代替了滤毒罐而已。

十七、简述过滤式防毒面具时防毒原理。

戴好防毒面具后,人只能通过滤毒罐、导气管进行吸气,气体自外进入滤毒罐后,罐内药品便将有毒气体吸收掉,使吸入人体的气体得以净化,从而保证安全。

十八、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时,怎样通过滤毒罐颜色判定防护对象?

灰色、灰色+白道,防氨及硫化氢。

白色防一氧化碳,桔红色防一氧化碳及各种有机蒸气。

褐色防甲醇及氯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